藏国 第707章

作者:高月

  沈璃就是那个穿红裙的少女,今年只有十七岁,长得清丽绝秀、顾盼生辉,颇有几分江南女子的倾城之美。

  姑苏顾家二公子顾桐在两个月一次聚会中见到沈璃,顿时惊为天人,当即恳请家主为自己求婚。

  沈易直也觉得这门婚事门当户,姑苏顾家也是江南名门,他便考虑下次再见面时,就可以答应下来。

  但昨天沈易直听侄子沈洸说,李邺看沈璃的目光很是热切,他才忽然意识到,自己险些犯下大错。

  自己孙女长得倾国倾城,完全是天下第一等级的美女,怎么能嫁给地方世家?

  从古至今,珍宝、贡品或者女人都是有规矩的,必须按照地位等级高低来分配,最珍贵的财宝、最美的女人必须献给君王,藏匿不献,必死无疑。

  越国出了一个西施,如果没有被地方官员献上去,而嫁给了张三李四,万一将来出名,夫差听说越国有绝世美女,勾践居然不献给自己,夫差必然会勃然大怒,勾践再装孙子也没有用,必然被杀,娶西施的男人也同样会被杀。

  所以勾践从吴国回来后,他就立刻派人到处打听,本国有没有什么绝世美女?他必须要找出来献给夫差,免得将来夫差发怒杀自己,这其实是为了保命,而不是什么美人计。

  同样的道理,画匠毛延寿因为勒索不到几個小钱,心中不爽,便给王昭君脸上添了几个麻子,事实上藏匿了王昭君,事败后,他就被杀了。

  吕布纳了貂蝉,却级别不够,最终身死白门楼,貂蝉被曹操所得,《三国演义》上虽然没写貂蝉的结局,但你要懂,整天惦记大小乔的曹操,会不盯着号称闭月的貂蝉?

  寿王李瑁娶了年少的杨玉环,但他资格不够,承受不起天下美人,所以被天子李隆基横刀夺爱,从此李瑁再没有任何重用,郁郁而终。

  所以易经才说‘厚德载物’,德是什么,德是礼,是等级,物是什么,可以说是财富,简单说,就是什么样的等级,只能享受相应等级的财富,一个科级小官,居然贪污几千万,怎么可能不翻船?

  所以那些润人带着几个亿到国外去,根本不要想他们会在西方过着什么醉生梦死的生活,没有足够的权力等级,财富保不住的,一个小小的华人黑社会就会把他们搞死。

  女人也是一样,绝世美女只能掌权者享有。

  古人争夺天下,说白了就是为了争夺支配权和(jiao)配权,和动物争夺种群首领没有区别。

  沈珍珠是什么人,在后世也是赫赫有名的中唐美女,作为穿越者,李邺怎么可能不惦记?一旦有了足够的权力,他就来江南沈家了。

  有些事情是很残酷的,不能写得太明,比如沈珍珠为什么夜里来找李邺,她难道没有一点矜持?没有一点太子妃的尊严?

  其实并不是,李邺已经暗示了她,他就是为她而来江南,乡下女人或许没有见识,不当回事,但作为曾经太子妃的沈珍珠,她明白李邺的暗示,也很清楚拒绝李邺的后果。

  就算李邺不勉强她,但沈家也就彻底完了,一旦内卫来调查皇长孙之死,沈家很可能就会满门获罪。

  所以昨天晚上,她不去也得去,她必须得去,这是权力规则,根本由不得她。

  有点跑题了,转回来。

  沈璃听说姑姑要带自己去长安,她心中欢喜,一口便答应了。

  ………

  次日天不亮,两百亲兵乘坐二十艘客船,护卫着几艘客船出发了。

  李邺是私下访问沈家,没有携带太多的军队,只带了两百亲兵,他的船队和护卫都在杭州的钱塘江等候。

  “阿姑,我们还要去泉州吗?”沈璃不解地问道。

  沈珍珠点点头,“我们搭乘监国殿下的大船,先陪同他去泉州,然后再跟随他回京城。”

  “阿姑,我听说监国实际上就是天子,是真的吗?”

  “是真的,他现在就是大唐最高君主,再过两三年,他就会正式登基为帝。”

  “哦——”

  沈璃低下头,小声道:“祖父告诉我,他决定我们沈家的命运,让我乖巧一些,不要惹他发怒。”

  沈珍珠心中恼火,父亲还是和阿璃谈过了,她摸摸沈璃的头笑道:“他是心怀天下的人,心胸宽广,他不会为你这个小娘子生气的,不用担心!”

  沈璃听姑姑一说,她稍稍放心下来。

  这时,外面隐隐传来叫喊声,“阿璃!阿璃!你不要走——”

  是个年轻男子的声音,沈璃的脸刷地白了,眼中露出一丝惊恐。

  沈珍珠拉开船窗,探头向后望去,只见后面跟着一艘小船,船上站着一个年轻男子,拼命向这边挥手。

  沈珍珠的脸顿时沉了下来,“阿璃,他是谁?”

  “他他就是顾公子!”

  “苏州顾家的那个?”

  沈璃轻轻点头,沈珍珠眉头一皱,“他怎么会在吴兴?”

  “他一直就在吴兴,住在朋友家里。”

  沈珍珠没想到会有这种事情,她开始担心起来了,立刻追问道:“你们私下约会过吗?”

  沈璃连忙摇头,“他约我几次,邀我去游玩,我都没有答应他,然后.然后他每天都写信给我。”

  说到这,沈璃俏脸通红,低下了头。

  “那些信你没有带着吧!”

  沈璃连忙摇头,“我昨晚都烧掉了,还有他送给我的书,我都请管家还给他。”

  沈珍珠恍然,难怪这个顾家公子会知道阿璃离开,估计是管家还书时告诉他了。

  “伱喜欢他吗?”

  沈璃扭捏地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其实我就见过他一次,就是两个月前去苏州外婆家祝寿那次,然后他就跟到吴兴来,天天写信给我。”

  “所以你被他打动了?”

  “有一点点。”

  沈珍珠一颗心放下,侄女只是春心萌动,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个顾公子,随着时间推移,就会慢慢淡去。

第1190章 江南蟊贼

  追赶沈璃的人正是顾家二公子顾桐,他在两个月前陆家老太太的寿礼上见到沈璃,顿时惊为天人,又打听到她还没有嫁人,便不顾一切冲去吴兴,借助在朋友家里,开始对沈璃展开疯狂的追求。

  他买通沈府管家,每天给沈璃写信,满篇情意绵绵,他得知沈璃喜欢诗书绘画,便投其所好,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给她。

  同时又恳请自己祖父向沈家求亲,一旦他赢获美人心,这门亲事又门当户对,那么他迎娶沈璃就十拿九稳了。

  不料昨天管家把书还给了他,又告诉他,沈璃要随姑母去京城,管家看在钱的份上,又私下告诉他,沈璃和姑母是要跟随一名贵客回京城。

  李邺是以私人身份访问沈宅,管家虽然知道一点端倪,但给他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告诉顾桐,贵客是什么人?

  顾桐听说心上人要走了,顿时要疯了,他连夜守在沈府外面,看着船只出来,他立刻坐船追赶。

  望着船队毫不停留地远去,顾桐心都碎了,无力坐在船头,抱头失声痛哭。

  这时,给他划船的船夫眼珠转了几下,便笑道:“公子还真是个情痴啊!可光这样喊是没有用的。”

  “你说什么?”

  船夫干笑一声道:“我是说,那个小娘子对你就算是一往情深,但她也没有办法,她总不能跳水吧!或者有人控制着她,你说她该怎么办?”

  顾桐瞪大了眼睛,眼前仿佛了看见沈璃被几个老婆子抓住,她挣扎着哭喊顾郎的情形。

  顾桐顿时血脉贲张,他捏紧拳头问道:“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船夫被顾桐雇了快一個月了,早就看透了顾桐,也了解他的底细,苏州那边的世家公子,手中至少有几百两银子,而且头脑单纯,是一个利用的棒槌。

  “很简单啊!把她抢回来就是了,女人嘛!生米做成熟饭,她就死心塌地跟你了。”

  顾桐吓一跳,把她抢回来,这怎么行?而且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怎么抢?

  他犹豫一下道:“恐怕不妥吧!”

  “呵呵!有什么不妥,又不是抢回来进洞房,抢回来送回沈宅不就行了,只是阻止她去京城,再说,又不是让你自己去抢。”

  “这”顾桐一时心乱如麻,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船夫笑道:“我认识几个朋友,都是和我一样的船夫,收钱替人办事,他们不是抢人,而是抢船,控制了小船,连人带船送回来,只要小娘子安静地呆在小船内,保证她安然无恙。”

  顾桐听说是抢船不抢人,倒有点动心了,他迟疑一下道:“保证不是抢人?”

  “当然不是抢人,沈家的小娘子,谁敢乱来?我说的是抢船。”

  “那那也可以。”

  船夫看出他动心了,便笑道:“当然得花费一点的钱财,要不然别人怎么肯帮忙呢?”

  顾桐也知道要花钱,他问道:“要多少钱?”

  船夫伸出两根指头,笑眯眯道:“两百两银子,分文不少!”

  顾桐脸刷地白了,他带了三百两银子来湖州,现在身边还剩下两百二十两,被船夫卡得死死的。

  “能不能少一点?”

  船夫呵呵一声冷笑,“既然在公子心中,钱财比女人重要,那就当我什么都没有说,沈家小娘子还是让有钱的男人去拱吧!公子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船夫说得很粗俗,血蓦地涌上了顾桐的头顶,他咬牙道:“我是那种重财轻义之人吗?说好了,就两百两银子。”

  “公子痛快!”

  船夫竖起大拇指夸赞,又道:“按照规矩,公子先付我一半,我去找人,事成后付另一半。”

  船夫又恭维道:“我就先预祝公子和沈家小娘子早进洞房,早生贵子!”

  顾桐头脑发热,也不管不顾了,当即取了一百两银子给船夫,船夫得了银子,便让顾桐回去等候,三天内必有消息。

  船夫当然不会真的去抢人,他只是骗顾桐的银子而已,现在一百两银子已经骗到手,他又在惦记顾桐的另外一半银子了。

  有办法骗到手吗?当然有办法,雇艘小船,找个妓女假扮沈家小娘子,在夜间交人,拿到剩下的百两银子后就逃之夭夭,等那位木头公子天亮发现不对时,什么都来不及了。

  船夫需要帮手,他当即找到了表弟,船夫的表弟叫做吴胜,是个不折不扣的无赖地痞,而且消息灵通,交结广泛。

  吴胜听表哥说了来意,前太子妃,京城贵客,二十多艘船只去了杭州,把这些关键信息汇拢,他便立刻意识到这里面有发大财的机会。

  他先敷衍了表兄,表示他马上去找妓女找船只,吴胜随即骑马赶往乌程县。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如果不熟悉,很少看到马车或者牛车,基本上都是乘船出行。

  江南地区的治安在天宝年以前是非常不错,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偷小窃,没有大的团伙盗贼。

  但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北方流民涌入江南,加上官府大量财力和资源都用到防御贼军上,江南的治安也渐渐开始恶化了。

  江南的盗匪以水贼居多,十几人、二十人一伙,主要以抢掠商船为生,不过安史之乱结束后,各地官府也开始重点打击水贼,这两年水贼也大大减少。

  不过在江南地区依旧活跃着三支势力颇大的盗匪,一支是长江水贼常茂生,手下有一百余人,活跃在长江下游,手下有一百余人。

  第二个是宣州山匪林甘石,手下五百余人,活跃在两浙道西部的山区,第三个便是钱塘水贼宋广春,手下约八十余人,活跃在钱塘江上。

  这三支盗匪其实都是江南农民起义军袁晁和方清的部下,这两支义军前年被李光弼先后剿灭,主力虽然被剿灭,余孽依然像星火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