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长孙南方黯然,半晌道:“长孙家族在关中一共有五座庄园,占地大概四万亩,朝廷会强行没收吗?”
“海岛条件不错啊!”
“对!把资产交代到明面上,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尤其田庄这种大资产,除非不在关中,否则在关中被官府联查,根本瞒不住。”
“所以要老老实实登记,不要侥幸。”
独孤烈微微笑道:“当然是放弃了,我们关中有八座庄园,涉及二十万亩土地,我选择了置换的方式,摄政王承诺,将给我一座京兆府这么大的海岛,或者在遥远的西方,给我们一片土地,大小也和京兆府差不多。”
“这两条禁令我们都没有违反,最低的一百五十人都没有超过,更没有大量储存兵器,我们的所有兵器都上缴了。”
“不会吧!”
独孤烈摇摇头道:“一般不会强行没收,除非你的庄丁总人数超过五百人,或者在庄园内囤积了大量兵器,这就有造反嫌疑了,那就不是没收庄园那么简单了,相信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独孤烈微微一笑,“你糊涂了,你们长孙家在河东有庄园,在中原也有庄园,甚至江南也有,加起来二三十万亩能没有吗?”
长孙南方一时间如梦方醒。
第1282章 家族未来
独孤晋阳将长孙南方送走,便匆匆返回外书房,虽然他没有参与父亲和长孙南方的谈话,但他坐在一旁,都听到了。
独孤晋阳对西部开拓有点兴趣,但对海岛,他的内心颇为抗拒,毕竟他对他来说,海岛太陌生了。
来到父亲外书房,独孤晋阳躬身行礼道:“父亲,长孙世叔已经送走了。”
“你进来坐吧!”
独孤烈看出了儿子的满腹疑惑。
独孤晋阳进来坐下,担忧道:“父亲不是说好考虑西域吗?怎么又考虑海岛了?”
独孤烈摇摇头,“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要整个家族来决定,但就我本人而言,我更倾向于海岛,尤其长孙提出了日本新罗劳工方案后,解决了我最大的心结,海岛初期开发的问题。”
“父亲,难道西域方案有缺陷?”
独孤烈点点头,“摄政王原本是也考虑西域封关外王,允许我们建国,但朝廷坚决反对,朝廷坚决要求实行郡县制,现在摄政王也改口了,所以我们就要从长计议,如果西域不能建国,自己没有军队,只是给一个名义上的关外侯,名义上的自治,那我要这个虚名做什么?
土地明明是我的,百姓却是朝廷子民,税赋也是归朝廷,我就收一点田租,我掏出大量真金白银建设,最后却是给朝廷做嫁衣,还要看驻军将领的脸色,这样有什么意思?但我更担心的是安全。”
独孤烈长长叹口气,“那边的可萨汗国是突厥人建立的,据说又是信奉什么犹太教,我们的土地就得从他们手中夺取,如果能把整个可萨汗国灭了还好说,可如果灭不了,一旦可萨人反扑,我们就要被灭族的,男子被杀,妻女被掳走,那边还有大食国、还有西北的大秦国,这些强敌在侧,你觉得安全吗?”
独孤晋阳也动摇了,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妻女被人掳走,沦为悲惨的奴隶。
“那父亲觉得海岛可行?”
独孤烈笑道:“我也不知道可不可行,就拿出几十万贯钱来试一试,不行就把海岛退给朝廷,朝廷依旧还我们二十万亩土地,就当损失三十几万贯钱,这点钱对独孤家族不算什么,可一旦成功,我们真的就可以建国了。”
“父亲,孩儿最担心就是这一点,摄政王和朝廷会允许我们建国?”
独孤烈微微笑道:“你知道吐火罗那些小国在朝廷版图上都叫都督州,但他们自己就是一個个小国,将来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在朝廷版图上也是一个个都督州,我们的子孙也会被封都督头衔。
但我们另一个身份是海外王,也是由天子册封,那实际上我们的海岛就是王国,朝廷对海外是比较宽容的,只要世代臣服朝廷,定期朝觐,每年纳贡,甚至把子孙送去长安读书,朝廷是不会干涉我们自治,毕竟海岛是我们自己开发出来,我们也威胁不到大唐本土的安全,这和藩镇经略河北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安全呢?”
独孤晋阳担忧道:“一座海岛可养不了多少军队?”
独孤烈笑道:“摄政王给我说过,一百名重甲步兵就可以横扫整个南洋诸国,这和大食、突厥可萨相差甚远,我们要对付的实际上就是一些海盗而已,而且朝廷也会出兵剿灭海盗,我对安全完全不担心。”
独孤晋阳叹口气,“可是距离本土太远!”
“这确实是最大的问题,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正是距离本土远,朝廷才会允许我们建国,成为大唐的附属小国,而且现在正在研制蒸汽机,一旦研制成功,蒸汽机海船据说只要航行十天就能抵达泉州,和咸海以西到长安花几个月相比,这不是近得多得多吗?”
独孤晋阳眼睛一亮,如果只有十天的航程,那真的不远。
独孤晋阳开始动心了,连忙道:“那这件事就交给孩儿吧!”
独孤烈点点头,“你可以先去泉州,那边的信息更多,你多多了解吕宋群岛的情况,反正这事不能急,还要家族全体同意才行。”
“孩儿明白了!”
独孤晋阳终于被父亲说服,行一礼,兴奋地退下去了。
独孤烈却没有那么多兴奋,他考虑得更深,如果独孤家族走了,那么他们在大唐的地位怎么维持?他们可是皇后的娘家,是太子的舅父家族啊!
独孤烈隐隐感觉到,李邺同意独孤家族和其他关陇贵族去吕宋群岛建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削弱关陇贵族在大唐的地位,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削藩。
炎热的夏季终于过去了,沈珍珠如愿以偿,生下一个儿子,让她喜极而泣,虽然体重稍轻,但还是比较健康,母子皆平安。
李邺当即给儿子起名李桦,李邺当然不会让儿子成为私生子,当即封沈珍珠为良媛,纳为妾室。
进入八月后,天气早晚渐凉,这天上午,李邺接到云中都督府的飞鹰传信,一支回纥使者队伍已经过了云州,正向长安而来。
李邺当即召集政事堂众臣,商议回纥之事。
政事堂圆厅内,李邺缓缓道:“我刚刚得到云州都督府的飞鹰传报,一支回纥使臣队正向长安而来,应该是要谈判释放被困回纥军的事情。”
韦见素问道:“请问殿下,现在被困回纥军的情况如何?”
李邺看了一眼枢密使段秀实,段秀实咳嗽一声道:“殿下,韦相国的这个问题,微臣来回答吧!”
“段使君请说!”
段秀实起身不慌不忙道:“根据枢密院收集到的情报,从对方可汗决定向草原求援后,这两个月双方都没有交战,对方主要靠采摘野菜和宰杀骡子、战马维持生存,但还是先后死了三千余人,都是伤兵,目前对方的军队还有五万五千人,聚居在飞狐县内。”
张立不解问道:“我们是怎么了解到对方的情况?”
段秀实笑道:“登利可汗也派人四处寻路,有些寻路人被我们的斥候捕获,他们交代了回纥军现状!”
“段使君的意思是,飞狐陉还是有其他路可行?”
段秀实点点头,“从飞狐县向北走,还是有一条路通往云州,但这条路十分险要,对骑兵不行,他们就算找到也没有用。”
李邺摆摆手,众人安静下来,李邺继续道:“这次回纥使者到来,按照草原规矩,必然是要赎走五万五千人,原则上,我同意赎人,关键是价格,第一,回纥军的战马和装备必须全部留下,第二,普通士兵每人赎金两百只羊,将领要不断翻倍,每个万夫长要一万只羊赎金,至于登利可汗,我要一百万只羊的赎金。”
韦见素吓一跳,“殿下,不是太多了?”
李邺微微笑道:“我心里有数,其实并不多,他们击败昆坚部,就从昆坚部手中抢了一千五百万只羊,又击败金山葛逻禄,得到五百万只羊的战利品,我分走一半,他们完全拿得出来,如果对方态度好,可以打个八折,但最低不能低于一千万只羊。”
李邺当即和政事堂达成共识,由韦见素负责谈判,然后由段秀实带队去河东负责交割。
同时,双方也确定了这笔赎金的性质,属于战利品,那么按照惯例,朝廷左藏库和李邺的内库各分一半。
内库并不是李邺的私人宝库,内库也是国库的一种,主导权归天子,现在归李邺,主要用于重大工程支出。
像修建唐直道、修建长安新城的支出,就是左藏库和内库各出一半。
一千万只羊卖掉后,将是一笔极为丰厚的财富。
第1283章 赎金放人
虽然登里可汗的几个兄弟和侄子都不愿意救助困在唐朝的可汗,但在宰相顿莫贺的坚持下,回纥朝廷最终决定以大局为重,赎回登里可汗。
唐朝这边由右相韦见素负责和宰相顿莫贺谈判,这次谈判没有太多讨价还价,回纥不管飞狐陉还剩下多少人,同意以一千万只羊的总价赎回回纥大军。
这里面不光是飞狐陉的战俘,还有易县被唐军俘虏的一千名战俘。
当然,赎金内里面不包括兵器和战马,兵器和战马必须留下,双方商定在云中县清塞峡谷交割放人。
唐朝得了里子,也就给了对方面子,双方同意以各自表述的方式达成协议,唐朝这边签署的是赎回协议,开宗名义,对方战败,以赎金方式赎回被困残军。
而回纥签署的是停战协议,明确回纥军不是战俘,而是双方达成协议,回纥军队回归草原,并在文本中提了一下,回纥支付一千万只羊,作为回纥军侵入唐朝的战争赔偿。
李邺代表大唐签署了这份停战协议。
宰相顿莫贺没有在长安停留,他立刻命令大将骨咄赶回飞狐陉,他自己则赶往云中。
考虑到秋天已至,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回奔波,回纥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们带来一千两百万只羊和十万匹马,将提前把羊交割给唐朝,他们直接把战俘接走。
十天后,席万里率领三万骑兵陪同唐朝方的交接使段秀实以及回纥大将骨咄赶到了飞狐陉西出口,这里有南霁云率领的三万军队。
骨咄带着十几名手下进了飞狐陉,很快来到了飞狐县。
登里可汗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骨咄盼来了。
“可汗,回纥内部的几个王子都不同意救援,但顿莫贺宰相坚持要救援,加上其他的部落也要求救援,反对者也只能答应了。”
登里可汗恨得咬牙道:“我就知道这帮混蛋希望我死在大唐!”
“顿莫贺宰相已经和唐军谈判结束了,支付一千万只羊,赎回回纥军。”
“什么名义赎回?”
登里可汗不在意支付多少羊,但他关心以什么名义赎回,如果是战俘的名义,那他这个可汗就当不下去了,任何一个回纥人都不会接受成为战俘的人继续当可汗。
骨咄把协议交给登里可汗,登里可汗仔仔细细看了一边,每個字都不放过,他长长松了口气,是停战协议,没有成为战俘。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
“现在就可以走,但可汗最好看看副本,上面有条件的。”
登里可汗取过副本细看,顿时眉头一皱,“不能带走兵器和战马,怎么保证军队安全?”
骨咄苦笑道:“可汗,对方说得很清楚,他们就是要赎金,如果要杀死我们易如反掌,他们只要放一批生病的骡马进来,我们所有战马都会在十天内死亡,肉食也保存不了,很快会腐烂,我们就没有粮食了,这一招非常狠毒,也幸亏他们没有使用。
而且既然他们摄政王已经在协议上签字了,就不会再出尔反尔,可汗不用担心!”
登里可汗只是矫情地故作姿态而已,他其实比谁都急着想离开这该死的峡谷,让他脱光衣服走他都会接受。
何况他比谁都清楚,他们根本没有选择余地了。
一个时辰后,五万五千回纥士兵放下兵器,告别战马,列队向西面谷口而去,六万唐军监视着回纥士兵从他们面前一个个经过。
每个人拿一袋五斤的干粮和一个水葫芦,列队向雁门关而去。
在唐军的押送下,五万五千回纥士兵越过了雁门关,对面便是云州,一路没有任何反抗和抵触,所有回纥士兵都归心似箭,还有两个月就是冬天了,每个士兵都在担心自己家里的情况。
包括登里可汗和几名万夫长,他们稍微受到优待,每人有一匹马,比士兵多一份粮食。
四天后,队伍抵达了清塞谷,这时,一千万只羊唐军已经于两天前在紫河谷口交割,一万唐军骑兵赶着一眼望不见边际的羊群前往丰州。
这批价值上千万贯的羊群最终将一批批通水路,运往大唐各地贩卖,所得钱财作为战争红利,一半入朝廷左藏库,一半入李邺的内库。
五万五千名回纥士兵穿过了清塞谷,进入了大草原,直到此时,数万回纥士兵才仿佛回到家乡,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欢呼着向远处的大营奔去。
宰相顿莫贺率领一万多回纥士兵在数十里外扎下大营,他们将释放的回纥士兵迎进大营,休养三天后,大军浩浩荡荡返回了草原。
………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