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8章

作者:高月

  ........

  “弓箭有两种,一种是步弓,一种是骑弓,其中步弓是骑弓的基础,基本上所有人都是从步弓开始训练,但你不一样,你是马球高手,又练过朱雀心术,你完全可以从骑弓开始训练。”

  裴旻把李邺带到了千牛卫大校场,把自己的弓箭给他,“这是我的天狼弓,我已经很久不用了,送给你。”

  李邺接过这把风格古朴的弓,立刻喜欢上了,整支弓线条流畅,充满岁月沧桑感,弓背上甚至还起了包浆。

  “这是名弓吗?”

  “谈不上名弓,但也是名将用过的。”

  “谁?”李邺好奇地问道。

  裴旻指了指弓尾。

  李邺看见了,弓尾刻了一行字,虽然字迹有点模糊了,但他还是认出来,‘罗士信之天狼弓!’

  “罗士信的弓?”李邺瞪大了眼睛。

  裴旻点点头,“有一百多年了,弓保养得非常好,我是在一家兵器铺买到的。”

  “这可是罗士信的弓,舅父怎么舍之不用?”

  裴旻微微笑道:“我又不是兵器收藏者,有什么舍得舍不得,我有三把弓,和这把弓一样,都是一石五斗,这把弓比较好用。”

  李邺点了点头,他心中又一阵感慨,这可是隋唐名将罗士信的弓,罗士信就是罗成吧!

  他学着舅父的样子,将箭壶背在身后,从肩膀后面抽箭,左手持弓,箭壶就在右肩。

  “看着我怎么射?”

  裴旻催马疾奔,在校场上激起滚滚黄尘,他抽出一支狼牙箭,左手执弓,右手拉弦,拉弓便是一箭射出。

  箭如闪电,‘啪!’正中百步外的木人靶咽喉。

  李邺忍不住鼓掌喝彩,“好箭法!”

  几名裴旻的手下也跟着喝彩。

  裴旻催马回来道:“你来试一箭,你是马球高手,就像你挥杆一样,身体要稳住,这是骑射的前提,然后教你几個口诀,眼要准,手要稳,快拉弓,紧放箭,去吧!”

  李邺手执弓催马疾奔,速度很快,他也学着裴旻抽出一支箭,张弓搭箭,差点没有搭上弓弦,拉弓便放,这一箭很慌乱,从木人靶头顶上飞过去。

  裴旻看得很清楚,李邺双腿控马自如,眼力非常锐利,准头没得说了,手也极稳,射箭时纹丝不动,就是最后比较慌乱,第一次射箭不熟练,很正常。

  骑射最重要的几个难点李邺都没有问题,有人光练眼就练了很多年,练手稳也练了好多年,连骑术也练了几年。

  自己从小教他打马球,其实和射箭是一脉相通,他又有一般箭手不具备的朱雀心法,那可是控制力量和准头的关键。

  裴旻忽然有信心了,自己可以在五天内让李邺骑射出师。

  李邺奔回来,叹口气道:“舅父,根本找不到感觉!”

  裴旻将三壶箭仍在他脚下,笑眯眯道:“今天把这三壶箭,连同你背上那壶箭射完,你就能找到感觉了!”

  “太少了,才一百多支箭,我半个时辰就能射完!”

  裴旻调转马头向军营走去,远远听他的声音传来,“你试试看!”

  ........

  夜幕降临,裴旻再一次来到校场,只见李邺筋疲力尽地坐在一块大石上,脚下还有一壶箭,远处的木人靶上插满了箭矢,从脚腕到脸部,箭矢密密麻麻。

  “脚下怎么还有一壶?”

  裴旻笑问道:“你不是说一会儿就射完吗?”

  “弓弦断了,我请人换弓弦花了很长时间。”

  “然后呢?”裴旻追问。

  李邺叹口气,“这比我在水下挥剑还要累,射了不到一壶箭,手臂便酸痛得动弹不得,我第一次知道,射箭居然这么累!”

  裴旻呵呵大笑,上前对李邺道:“你这是一石五斗弓,拉一次就相当于举重一百八十斤,一般人连射十箭就不行了,你居然连射了二十几箭,知足吧!”

  “舅父,我晚上还要去浐水呢!”

  裴旻点了点头,“再射一箭给我看看!”

  李邺活动一下臂膀,他恢复得差不多了,李邺翻身上马,纵马疾奔。

  他打马球都是晚上训练,夜视目力特别好,奔跑到木人靶的右侧,他抽出一支箭,张弓搭箭,弓弦急拉快射,‘崩!’一声,狼牙箭疾射而出,一箭射中了木人靶右肩。

  裴旻暗暗点头,虽然还不够完美,但比刚开始已经熟练了很多,上弦拉弓都能一气呵成。

  李邺催马回来,有些遗憾道:“我感觉手眼配合还是差了一点点。”

  裴旻微微笑道:“很正常,你明天再练一天,就能达到一名弓骑兵的水平,但离弓马娴熟还有一段路。”

  “弓马娴熟是什么等级?”

  “弓马娴熟差不多是骑兵校尉的水平,这也是我五天训练你的目标。”

  “再向上呢?”

  裴旻摇摇头,“武道无止境,骑射也是武道的一种,当年我先祖裴行俨能开三石弓,百步外一箭射穿五层铠甲,箭必入铁,百发百中已经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李邺默默点头,裴行俨就是裴元庆啊!

  “舅父到了哪一步?”

  裴旻笑了笑道:“我没有像你那样苦练十年马球,我更偏重于剑法,算是一个遗憾吧!但我也不能怪她,她是希望我继承她衣钵,而不是上阵杀敌。”

  “可舅父也说过,天下可能会出现战乱!”

  裴旻点点头,“这就是我培养你的意图,我希望自己的遗憾不要在你身上出现。”

  “但我觉得舅父已经很厉害了!”

  裴旻苦笑一声,“那是你没有见过真正的神弓猛将,等你见到了就会知道了什么叫厉害。”

第106章 猛将之道

  入夜,李邺和平时一样沉入了河底,但今天他在河底的训练却不一样了,无比的艰难疲惫,每挥动一下,他都感到异常吃力。

  这种吃力感还是和前几天一样,但接下来就有很大的变化了。

  他之前劈出的水波没有变化,现在一道道水波劈出,水流竟然变成头发一样,他感觉到了无数股细细的水流,每一股水流都是那么清晰,它们就像千万股发丝一样,缠着在自己马球杆上,变成了强大的阻力,他需要分开它们,将它们一条条理顺。

  阻力极大,但又极为精细,让李邺忽然想起烈凤所言,裴行俨的精髓的就是手执千斤之针绣花,就是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出现或许和他白天高强度的射箭有关,但李邺却感觉白天的高强度训练只是一把钥匙,它终于替自己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李邺的感觉是正确的,今天机缘巧合,他经历了一天的高强度射箭,潜力被激发出来,在水中练剑便无意中进入了另一条道路,使他完全突破了几个月来的舒适区,踏上了真正的霸道心法之路。

  这就是裴行俨走的刚柔相济之道,大开大合却又不失精准绵密。

  这需要各种机缘巧合,裴旻没有遇到过这种机缘,所以他虽然发现了问题,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但得到机缘的同时,又需要足够高的悟性,如果李邺悟性不高,他就会认为是自己白天训练过度导致,会想办法恢复从前,从而错失了这个机缘。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李邺苦练了一个半时辰才筋疲力尽爬上岸,他服下药后,索性就在岸边打坐恢复,他能感觉到自己的体力在药物作用下一点点恢复,他的力量也在一点点的增长。

  次日一早,李邺再度来到千牛卫大校场,裴旻在这里等候多时。

  他见到李邺便歉然道:“天子春狩,我们千牛卫要打前站,我今天只能再教你一天,明天就自己练了,不过你缺的就是熟练,射得多了,各种马球技能就会慢慢融合进骑射中,记住!骑射和马球是一枚铜钱的两面,一個是武,一个是文,明白了吗?”

  李邺点点头,“我明白!”

  “现在开始,今天还是一百二十箭,希望你射完。”

  “舅父,还有一件重要之事!”

  李邺便将昨晚水中练武的发现告诉了裴旻,裴旻沉默片刻道:“我自己从未经历过,也无法解释,但烈凤告诉过我,让我不要再干涉你的练功,你的练武之路只能自己走,自己去摸索。”

  ........

  李邺下午就射完了一百二十支箭,不仅如此,他还补射了昨天欠的一壶箭。

  裴旻赶来时,李邺已经回去了,三名士兵上前向裴旻行礼。

  “他今天射得如何?”

  为首士兵叹息道:“一百五十支箭没有一支脱靶,箭箭中靶,非常流畅,非常娴熟,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们肯定会以为他至少苦练了十年,哪里会想到,他竟然才学了两天射箭,简直就是天才!”

  裴旻微微笑道:“他是天才,但也下了苦功,他练了十年的马球,对他来说,骑射和打马球没有什么区别。”

  为首士兵挠挠头,“难怪呢!我们就说,再是天才也不可能两天就这么熟练了。”

  裴旻点点头又问道:“他明天还来吗?”

  “他说要来,射一百五十步!”

  裴旻想了想道:“他明天来了,你们带他去射移动靶,想射多少步都可以!”

  .........

  入夜,李邺在水底练习劈砍时再次出现了发丝般的水流,千丝万缕缠住他的马球杆,每一杆劈出去都格外的吃力。

  其实河水并没有变,变的只是他的感觉和力道,他打破了之前的平衡,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也是当年裴行俨的境界。

  河岸上站着两个人,一个是烈凤,一个是朱雀。

  烈凤注视着河中波纹变化,从以前的纵向波纹,变成了横向波纹,波纹很重,微微涌起了波浪,不过很慢,好一会儿才会出现一道波纹。

  “师父,好像他挥得很吃力!”朱雀低声道。

  烈凤微微叹息道:“很刚猛,很霸道,他走的才是正道,我们都走偏了。”

  “那以后师父能改回来吗?”

  烈凤摇了摇头:“不是看心法,而是看人,先祖之后,仅他一人。”

  烈凤长叹一声,“我们走吧!”

  .......

  次日再去千牛卫大校场,裴旻已经连夜率部走了,只留了三名陪同李邺的士兵。

  为首士兵叫做王廉,京兆府蓝田县人,是一名队正,擅长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