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怎么说?”
“这个朱掌柜叫做朱毅,他本身不是什么情报探子,就是一个商人,他十年前在长安替一名契丹药材商人租下一座房宅,然后一直是他交房租,药材商人就用药物来抵房租,延续了十年,这次他租了三座院子,也是这名药材商人要求他租的,他看到那些契丹武士后才感觉不对劲,开始害怕了。”
“实际上那名药材商人没有任何记录!”
“一点没错,卑职已经让小石带人去抓了。”
李成华点点头,又笑眯眯道:“前天两个孩子见了面,都很满意,这门亲事咱们就定下来了。”
刘武通连忙道:“我安排媒人上门提亲吧!”
李成华摆摆手,“这件事我和大嫂安排就行了,你恐怕没有时间了。”
刘武通一怔,“为什么?”
李成华取出一份任命书道:“内卫下面新成立一个反偷渡走私稽查署,兵员两千人,三百艘战船,你出任第一任署令,官衙设在扬州,但伱的第一站是登州,明天就率军赶赴登州,狠狠打击那里的嚣张气焰。”
“小石呢?”
“他跟你一起走,我已升他为校尉,一旦婚期确定下来,你在约定的婚期前带他回来。”
刘武通心中大喜,有这个丈母娘真好啊!这就升为校尉了。
“我明白,一定会准时回来!”
长安县延康坊内,刘小石率领三百士兵包围了一座占地一亩的小院,士兵们踢开门冲了进去,片刻抓出来七人。
为首是名契丹药材商人,叫做耶律康,他真实身份是契丹在长安的情报主管,他隐藏得非常深,从来不收集绝密情报,都是公开情报。
甚至连契丹刺客来长安他都不管,这次要不是他让朱掌柜租三座院子,他也不会被发现。
耶律康被押上马车,面如死灰,这一次他们在劫难逃。
刘小石随即带人清理情报,这时,一份情报引起了刘小石的注意,应该是从契丹发过来的鸽信,刚刚拆开小卷,里面的内容竟然是渤海国已亡,被日本吞并。
这个消息很重要啊!他急忙赶回了内卫。
李成华也极为重视这条情报,连忙提审被抓捕的耶律康。
“为什么契丹会把这份情报给你?”
李成华把情报鸽信放在耶律康面前,耶律康叹口气道:“渤海国在长安有很大一笔钱,由渤海国商会掌控,契丹一直在打这笔钱主意,一旦渤海国灭亡,渤海国商会就会把这笔钱转移到辽东,用于重建新渤海国,契丹那边的意思,是让我盯住渤海国商会,他们转移钱也要盯住,契丹就会在半路拦截。”
“这笔钱在哪里?”李成华问道。
“应该存在宝记柜坊,但具体多少我不知道!”
李成华点点头又问道:“你说得渤海商会,就是位于西市的渤海国商会吗?”
“对!就是它,他们其实是官方商会,不是私人商会。”
这个情报相当重要,李成华让手下继续审问,她则急急赶往大明宫。
正月初四是新年休日的最后一天,但那是对于中低层官员而言,三品以上高官几乎都到岗了。
三品高官已经没有什么考勤了,早走晚来,或者休息几天不来都无所谓,但如果那样一来,就意味着权力要离你远去。
事情是总要解决的,你不管事,官员们自然会去找管事的人,时间久了,也就渐渐被架空了。
所以高官们虽然没有考勤,但也并不敢掉以轻心。
李邺今天也来到了自己的新御书房,新御书房位于宣政殿西面的思政院,是一组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实际这组建筑群从天宝年间就开始修建了,断断续续修建了近二十年,一个月前才刚刚竣工。
李邺御书房位于思政院正中,周围都是各个功能房,图书阁、参谋殿、议事堂,还有幕僚房。
此时,李邺正在批阅积累了几天的奏折。
中书舍人杜佑在门口道:“陛下,内卫李都统求见!”
李邺点点头,“请她进来!”
片刻,李成华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李邺微微笑道:“听说李都统打算和刘武通联姻,有进展吗?”
“感谢陛下关心,已经确定了,双方都同意,下一步开始议婚了。”
“媒人是谁?”
“媒人是金吾卫都统制谢森,他原本是卑职的副将。”
“不错!不错!成婚之时朕和太上皇都会给你们贺礼!”
李邺的贺礼是给李成华的,太上皇李岱的贺礼则是给刘武通。
“感谢陛下!”
李邺这才笑问道:“正月初四,有什么急事?”
“回禀陛下,我们今天破获了契丹设在长安的一个情报点,有十年之久,主要收集公开情报,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这次破获契丹刺客才把它挖出来。”
“是不是还有更意外的发现?”
李邺了解李成华,如果只是这件事,她不会正月初四来向自己禀报,必然还有更大的发现。
“回禀陛下,在契丹情报站,我们发现一份契丹发来的鸽信,上面的内容很让人吃惊,渤海国灭亡了,已经被日本国吞并!”
这个消息让李邺也愣住了。
第1314章 辽东变局
“契丹为什么会发信给长安?”李邺不解问道。
“卑职也不理解,立刻提审了契丹情报探子,据他交代,渤海国在长安存了很大一笔钱财,由契渤海商会控制,用于重新建国,契丹要求他们在长安的情报探子监视渤海商会和这笔钱财,契丹军打算半路拦截。”
“这个渤海商会在哪里?内卫知道吗?”
李成华躬身道:“回禀陛下,渤海商会在西市,其实是一家皮毛店掩护。”
李邺当即道:“立刻把他们控制起来,朕要知道他们的建国计划,另外,这笔财富收缴进内库!”
“微臣遵令!”
李成华匆匆走了,李邺沉吟一下,拉了一下绳子,很快进来一名从事,李邺吩咐道:“去准备辽东沙盘!”
长安城掀起了拆墙运动,东市和西市的城墙也同样拆除了,原来的城墙变成了漕河,大大方便了水运,漕河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货船。
不过现在还是冬天,漕河结了冰,船只都被冰冻在河中,要到二月上旬才开始解冻,因为是农历,二月上旬实际上就是阳历三月上旬了。
正月初四,西市大部分商家已经开业了,因为接下来就是上元节,很多人家都要采购上元节物资,这个商机,大部分商家当然不会放过。
位于皮货街的渤海皮货行也开门营业,从表面看,这里就是一家普通的商铺,但实际上,这里还是渤海商会所在地。
渤海国在长安也开了十几家店铺,有商铺,有客栈,属于官商性质,另外渤海国在长安还有渤海馆,相当于大使馆,在大唐当人质的渤海国王子大英俊就住在这里。
渤海商会和渤海馆是明暗两条线,渤海馆是明线,代表渤海国和大唐进行外交关系,而渤海商会是暗线,代表渤海国在大唐积累财富。
李成华亲自部署,内卫立刻将渤海商会的四名首领控制住了。
四人也刚刚知道了渤海国被日本吞并的消息,他们就像断线的风筝,惶惶然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李成华走进议事堂,一摆手,请他们四人坐下。
“我是内卫都统李成华,想必你们也知道!”
四人都战战兢兢坐下,长安谁不知道这个女魔头的大名。
“我们已经知道渤海国被日本国吞并的消息,现在我们皇帝陛下想知道你们的复国计划,还有你们的钱财情况,都说一说!”
四人都沉默了。
李成华冷冷道:“渤海国并非大唐敌国,所以你们才能坐在这里,而不是审讯室,如果你们配合,我问完后你们就可以走了,继续做你们的商人,如果你们不配合,那就只能进审讯室。”
四人低声商量一下,为首商人叹口气道:“回禀李都统,所谓复国计划在渤海国成立之时就有了,一旦渤海灭国,剩余王族就会在其他地方重新建国,目前我们掌握的消息,剩下的王族就只剩下长安的四王子了。”
“不要糊弄我,在哪里重新建国?”
“十年前我们控制了一座北方大岛,面积和渤海国差不多,那里就是我们重新建国之地,另外那座大岛海峡对面,还有另外一座无人大岛,它的南面就是日本国。”
李成华点点头又道:“契丹情报探子告诉我们,伱们在长安宝记柜坊内存了一笔庞大的财富,如果你们献出来,至少大英俊在唐朝还能混一个渤海郡公的爵位,如果要我们自己去取,那你们什么都没有了。”
首领急了,“难道大唐不支持我们复国吗?”
李成华冷冷地望着他们,四人都要瘫掉了,半晌,首领长叹一声道:“我们没有权力交出来,要取你们自己取吧!”
“你们把它交出来!”
四人回头,只见四王子大英俊从旁边走进来,四人连忙起身行礼。
大英俊冷冷道:“还想复什么国,哪有机会再给你们复国?与其财富被契丹人和日本人劫走,还不如交给大唐,我们的日子也好过一点。”
大英俊根本没有复国的信心,他宁愿在长安舒舒服服做一辈子的富家翁,也不愿去那個苦寒之地绝望复国。
四人当然知道这个人情世故,只是他们做不了主,既然四王子开口了,四人都答应了,各取出一片玉珮,拼成半块,另外半块在柜坊手中。
首领又取出一只信封,连着四片玉珮一起交给了李成华。
李成华欣然道:“你们先回去,天子必有安排,不会让你们失望!”
大英俊躬身道:“请李都统转告皇帝陛下,渤海不会再复国,但恳请大唐天军将摧毁渤海国的日本恶魔斩尽杀绝,给我们报血海深仇!”
李成华点点头,“我一定会转告!”
李成华在宝记柜坊办了一个转户手续,把户主渤海商会改成大唐内库,重新更换了密印玉珮。
李成华又返回大明宫,这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
李成华将信封呈给李邺,李邺看了看,三百万两白银,渤海国还真是大手笔,居然不声不响在长安存了这么大一笔钱,这下打造战船的钱有了。
李邺把信封放在一旁,又问道:“他们打算在哪里复国?”
“回禀陛下,他们说渤海国北面有一座大岛,面积和渤海国差不多,海峡对面也有一座无人大岛,南面就是日本国。”
李邺点点头,他们想重新建国的大岛就是库页岛,对面海峡的无人大岛是北海道,唐朝叫虾夷岛。
“朕知道了,还有什么?”
“陛下,渤海四王子大英俊告诉微臣,日本吞并渤海国是去年十一月份的事情,日本军队杀光了所有王族和官员以及家人,宫女和所有女眷都送去军营犒军,最后都被杀死,他们随后在上京烧杀抢掠七天七夜,上京百姓基本被杀光,大英俊说,他不会再考虑复国,只恳求陛下下令将日本军队斩尽杀绝,报他们的血海深仇。”
李邺沉思片刻问道:“去年十一月份的事情,连大唐都不知道,他又怎么知道?”
“他说是一名侍卫逃到辽东半岛,又从辽东半岛乘一艘渔船抵达莱州,再从莱州赶来长安,前天才到长安。”
“我知道了,让他们安心做大唐子民吧!”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