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另外在筑前国,有一座日本都城的分城,叫做大宰府,号称日本西都,唐军这次出兵的目标就是大宰府。
船队首先抵达了对马国,对马国是由当地第一大家族,宗氏家族控制,家主宗武茂被朝廷封为对马国大名。
在对唐军的白江口之战惨败后,日本国极为恐慌,在对马岛上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长期驻扎两千军队。
不过唐军并没有理睬日本国,让日本国逃过一劫,但这些工事还在,一直是日本国防御新罗国的主要战略要地。
去年对渤海国的偷袭,第一批出击的两万日军水军,实际上就是九州道各国的军队,包括对马岛上的两千军队,日本国的军队一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
马璘坐镇为首战船上,巨大的轮桨转动,推动战船前行。
这次长史李受义从泉州带来几名商人,这些商人都长期和日本国做生意,还在日本国住过几年,对九州各国的非常了解,还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日子。
一名叫做王詹的中年商人对马璘道:“将军,前面就是对马国,由宗氏三兄弟控制,大哥宗武茂是大名,老二宗王琦是武士首领,也是这一带的海盗头子,如果不肯贸易,不肯补给,也不肯向对马国交保护费,就会被他们扮作海盗追杀,大家明明知道是他们假扮海盗,但没有办法,只得老老实实受他们盘剥。”
“这个对马国有多少军队?”
“听说有两千多人,还有上百艘海船,由宗王琦率领。”
这时,前面士兵大喊,前面出现了海岛,对马岛到了。
对马国大名宗武茂一直焦虑不安,这天上午,他正在厅下喝茶,忽然传来‘当!当!当!当!’警钟声。
宗武茂心中一惊,手中的茶泼洒出来,他顾不上喝茶,穿上鞋就向外奔去,刚到大门口,三弟宗长濑跑来道:“大哥,海面上来了很多战船,来者不善。”
宗武茂心中十分紧张,连忙跑到北面的海港去查看。
对马岛由两座岛组成,所以又分为上县郡和下县郡,其中藩府城在下县郡的南面,这里也是最大的一处天然良港,往来唐朝、渤海国和新罗国的海船在这里贸易和补给。
如果既不贸易,也不补给,那就要交保护费,雁过就必须拔毛,怎么拔就由自己来选择,要么买他们质次价高的货物,要么接受高价补给,要么交保护费,一般商船都会选择补给。
海港高处用石块搭建成上百座石堡,上面安装了投石机,如果是敌军到来,他们就会抛射巨石,不准战船靠岸。
实际上,对马岛的海岸线非常复杂,有几十处天然良港,如果真有敌军,根本不用在他们藩城登陆,直接在别处海港登陆,大军浩浩荡荡杀到藩城来。
所以藩城海港的防御石堡,完全是有点掩耳盗铃了。
不过唐军就是冲他们藩城而来,数百艘战船出现在藩城外的海面上。
第1362章 深秋行动(中)
当一艘唐军哨船刚靠近码头,防御塔堡上的巨石便铺天盖地打来,虽然没有击中哨船,但掀起的海浪几乎将哨船掀翻。
哨船立刻调头回去报告,马璘大怒,喝令道:“战船上前,给我摧毁敌军防御工事!”
三十艘楼船列队上前,距离日军防御工事约五百步,随着令旗挥下,楼船内千箭齐发,上千支箭雷射向日军防御塔堡。
上百座塔堡内,五百名士兵和临时征用的一千名辅助民夫正在等候唐军战船上前,日军投石机的射程只有百步左右,而此时唐军战船还在五百步之外。
不料唐军的箭矢已经提前射来,更要命的是,这不是一般箭矢,而是箭雷,岸上的防御工事顿时爆炸声一片,日军和民夫被炸得哭爹喊娘,浑身是血,数十座塔堡在爆炸声中轰然坍塌。
很快,第二轮的一千五百支箭雷再次射来,剩下的数十座塔堡全部被炸毁,日军士兵和民夫死伤惨重,剩下的士兵和民夫仓皇逃走。
唐军战船靠岸登陆,一队队士兵下船,在岸上迅速集结,第一批三千士兵集结完毕后,立刻浩浩荡荡杀向藩城。
藩城城门大开,宗武茂带着兄弟子侄以及族人数百人,跪在城门处乞降。
天子李邺写给马璘的手谕上写得很清楚,‘杀其首,降其民,割地驻军,以军治民。’
马璘毫不留情,下令将宗氏全家老幼一概诛杀,东躲西藏的两百余名守军也一并抓捕杀死。
又命水军中郎将王治功率五百士兵和三十艘战船驻扎对马岛,也不需要什么官衙,军衙就是官衙,日本人民间有矛盾纠纷,可以找驻军调解,本地人有作奸犯科,唐军一律捕杀。
只需要岛上的数千百姓老老实实种地、打渔,安安心心过小日子,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就会编户为大唐平民,成为上国子民。
紧接着唐军又攻占了壹岐国,杀其首领全家和护卫武士五十余人,将岛民七百余人全部迁徙到对马岛,只利用当地首领的城堡为观察哨,驻军二十人,巡哨快船五艘,受对马岛统领。
连灭两国后,唐军战船继续浩浩荡荡向九州岛陆地驶去。
李成式的三万水军在越前国松原城登陆了。
松原城内的五百守军发现是唐军水师登陆,吓得他们不战而逃。
虽然兵不血刃占领了松原城,但李成式还是有点担心,一定有士兵逃回京城报信了,如果日本上皇和天皇集结军队和他作战,他倒不怕,就怕日本统治者从京城逃跑。
李成式没有停留,留三千军队看守战船,他率领两万七千大军,迅速杀向平城京。
平城京也就是奈良,李邺对日本策略是非常清晰,那就是摧毁日本的中央朝廷,推进日本各令国碎片化、战国化。
日本国多山,从越前国到平城京,中间都是山峦丘陵,长满了茂盛的森林,但丘陵和丘陵之间有沟壑,有沟壑就会有道路。
更重要是,两地之间正好有一座巨大的湖泊,琵琶湖,这是日本国最大的淡水湖,两岸人口密集,道路纵横,在杨承庆的带路之下,大军沿着琵琶湖西岸急行军。
入夜,在距离平城京还有三十里时,忽然从两边树林内杀出大量伏兵,箭矢如雨点,唐军前军措手不及,纷纷中箭。
紧接着,无数黑衣人杀了出来,速度十分迅猛。
前军主将姚震大喊:“敌军偷袭,列阵保护受伤弟兄!”
唐军训练有素,在遇到偷袭时并不慌乱,剩下的五千士兵迅速肩并肩、背靠背,举起长矛,列下长矛阵,数千黑衣人都是刀兵,杀不进长矛阵,只听见一阵阵怪异的鼓声,数千黑衣人又像猴群一样迅速撤退了。
很快,后面的唐军主力杀了上来,李成式下令全军暂停行军,又让军医给受伤士兵治疗。
日军的竹木弓都是单弓,射杀兔子、狍子、羊群、鹿群都可以,但和唐军的复合弓以及军弩相比,杀伤力就差远了,就算勉强能射穿唐军坚固的皮甲,但也只是皮肉之伤,伤不了要害。
不过还是有三十多名唐军士兵中箭身亡,身亡士兵都是被射中脖子和脸部。
李成式下令火化了尸体,把骨装入罐中带回大唐。
又命令士兵原地休息,天亮后再行军。
日军的偷袭其实就是为了阻止唐军前进,给日本朝廷争取时间。
很巧合的是,就在唐军出兵日本的同时,日本朝廷也在大举集结军队,准备支援渤海国。
由于通信不畅,消息滞后,日本国内并不知道渤海国的日军已经全军覆灭,他们还以为日军已经占领了渤海国的广大领土。
这样一来,日本各大权贵都要分一杯羹,包括藤原氏、苏我氏、阿倍氏、巨势氏、大伴氏等权贵世家纷纷派军队集结平城京,准备分食渤海国。
一支支军队从四面八方汇聚平城京,使日本朝廷的军队从两万人迅速增加到六万余人。
恰好在此时,日本朝廷接到消息,一支唐军在北部松原城登陆,这让日本朝廷上下异常震惊,但他们都心知肚明,一定是渤海国那边出事了。
此时,朝廷得到准确情报,唐军人数在两万五百人左右,在权臣道镜法王的极力坚持下,日本朝廷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必须御敌于皇城之外。
由八卫府将军藤原丰成统帅六万大军北上,准备给予唐军迎头痛击。
唐军穿过了丘陵地带,进入地势平坦的奈良盆地,唐军斥候已经发现了前方二十里外的日军主力,当即报告了李成式。
李成式有些惊讶,日本朝廷的主力军队都去了渤海国,又怎么又突然冒出六万军队?
还是杨承庆看得透彻,对李成式道:“应该是各大权贵世家的私军,日本夺取了渤海国,这些权贵世家也想分一杯羹,夺取一块土地,所以派军队集结京城,绝不是为了防御我们,我们前天下午才登陆,他们时间上来不及。”
李成式认可杨承庆的分析,他笑道:“他们集中送上门来,岂不是省得我去一家家清剿?”
虽然李成式从骨子里看不起日本军队,但他并没有轻敌,立刻做出了部署。
两千重甲步兵部署在最前面,后面是五千弩军,再后面就是两万长矛军团。
其中五千弩中有两千弩骑兵,弩骑兵同时也是长矛骑兵,他们除了射弩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保护重甲步兵两侧和身后。
另外在敌军溃败时,两千骑兵会奔到最前面去拦截敌军。
这次李成式没有安排箭雷,也没有安排爆裂箭,他很清楚,只要箭雷一发射,日军肯定会四散奔逃,从而失去了全歼敌军的机会。
用冷兵器和日军血战,才能最大限度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从肉体上消灭敌军。
六万日军也在十里外出现了,由两万骑兵和四万武士集团组成。
完全和渤海国的日军一样,个个身材矮小,犹如九岁幼童,不过和渤海国日军不同的是,这支日军中出现了长兵器,薙刀。
薙刀应该是由遣唐使中的僧人受到唐军长柄刀启发后,回日本仿制,一根木杆上装上一把太刀,看起来就像野鸡尾羽一样,所以叫薙刀。
但这种刀进不了日本军队,一方面是它出现的时候不长,才短短十几年时间,只有僧兵使用,而日军以武士为主,而喜欢挎刀装逼的武士们不接受这种长兵器,他们认为薙刀和农具差不多,是下等人使用的低等兵器。
但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它并不实用,很容易被一刀斩断木杆,这就和唐军的长兵器杆有本质的区别。
唐军的制式长兵器杆可不是普通木杆,它挑选韧性极好的榉木或者白蜡木为原料,外面用一层布紧紧包裹,反复浸油后晒干,历时三年才能完成,最后装上矛头或者刀头,普通的刀砍不断,放置数十年不朽。
此时,双方越来越近,相隔只有两里了。
藤原丰成眯眼算计了一番唐军人数,也就两万五左右,自己兵力两倍于对方,此战必胜,他拔出太刀,一指唐军厉声大喊:“出击!”
第1363章 深秋行动(下)
倭人自古就精于算计,这和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关,平原狭小,资源贫乏,不得不你争我夺,反复算计。
在作战时,他们不像汉唐军队那样讲究阵型谋略,加上倭军的装备种类不多,所以他们的作战方式基本上就是两种,一种是埋伏偷袭,一种便是大集团作战。
比如这一战,倭军的优势便是数量多,精于算计的倭军主帅藤原丰成当然要发挥自己兵力两倍于唐军的优势,所以倭军必须全线压上。
两万骑兵在面前奔驰,后面是铺天盖地奔跑的武士。
“弓弩手准备!”
唐军五千步骑弩手举起了军弩,冰冷的箭尖呈四十五度角,对准了铺天盖地奔来的骑兵。
“发射!”
一阵梆子声响起,五千唐军扣动了悬刀,五千支弩箭同时射出,俨如一片乌云腾空而起,箭矢如暴风骤雨般扑向骑兵,箭矢犀利,骑兵的的藤甲完全挡不住弩箭强劲的穿透力,骑兵一片片惨叫落马。
第一轮就射杀了一千余人,紧接着第二轮弩箭射出,奔跑中的骑兵不断落马。
倭军骑兵已杀到百步外。
“撤退!”
一声令下,三千弩军步兵迅速后撤,他们排列在两万人长矛军团的后方,他们就像一个诱饵,看起来兵力不多,却有着致命的杀伤力,他们将用爆裂箭和投掷手雷击杀敌军。
而两千弩骑兵则分成三部分,重甲步兵两侧各有五百人,后面也部署了一千骑兵。
两千重甲步兵排列成两排,他们人数不多,便没有用散兵式,而是用墙兵式,第一排重甲步兵半蹲在地上,刀尾顶地,陌刀呈三十度斜角指向前方。
这时,一万七千名倭军骑兵已杀到眼前,他们忽然看清唐军的重甲步兵,一片片明晃晃的陌刀对准他们,前面的骑兵绝望地惨叫起来。
骑兵狂风般冲进了陌刀大阵内,前面的骑兵被连人带马刺穿,瞬间形成了一道人马肉墙,
后面骑兵不少骑兵一跃跳起,却被后排的一千陌刀军凌空斩为两段,两排重甲陌刀开始挥舞陌刀向前推进,无数骑兵用箭矢射击重甲步兵,却毫无用处。
陌刀翻飞,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骑兵一片片倒地,倭军骑兵血肉横飞,满地内脏,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腥臭。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