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李邺点点头,这个建议很不错。
他又笑问道:“掌柜觉得会不会被富贵人家收藏起来?”
掌柜摇摇头,“我个人觉得,除非爆发战争,一般富贵人家是不会再收藏了,我家东主当年用一比五十的价格,千方百计兑换了一千两黄金,花了他五万贯钱,现在还是一千两黄金,只值三万贯钱了,啥都没干就损失两万贯钱,白银也是一样,最贵时是一比七,现在只剩下一比三了,指不定会恢复到天宝年间的一比一,谁的脑子有病,现在收藏它干什么?”
“我明白了,多谢掌柜!”
李邺收下了美玉,掌柜一直把他们送出大门,“欢迎客官再来!”
李邺挥挥手,又穿过一条街,去了另一家彩缎行,用了六十枚银币,买了两匹彩缎。
一连走进了五六家店铺,花了不少银钱买东西,都很顺畅,但李邺在路上看见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取出一枚银钱,想买串糖葫芦,小贩却死活不肯收了。
一是他不知道这是什么钱,其次他还要找给对方两百九十文钱,他才不干呢!
返回皇宫的马车上,韦见素叹道:“想不到一向令人诟病内卫,居然也成了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李邺淡淡笑道:“这就是一件事的两面,凡事有利有弊,不好一刀切,最关键还是制度要跟上。
他们今天花掉了不少银钱,用的很顺畅,他便意识到了,金银钱会在中上层使用,低层百姓还需要时间慢慢适应。
而且李邺担心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暂时不会发生,根本原因还是金银预期会贬值,可以把它当货币使用,但把它当财富储存,就不明智了。
这是之前萧华预料到的,果然被他猜对了。
与此同时,户部在发行银币后,也派出大量官员进行市场调查,反响普遍不错,户部便决定开始大规模铸造金币和银币,同时逐步回收市场上的烂钱。
同时,户部听取了天子的意见,在各地柜坊设立兑换专柜,金银钱随时可以兑换成铜钱。
转眼到了白孝德述职的日子,目前朝廷设在各地都督府有两种,一种是军事型都督,这是主流,李邺和朝廷吸取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教训,将军政彻底分开。
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都督没有财源,无法扩张兵力,也没有财力发动战争。
军队只管驻军,军费由朝廷负担,不允许军队干涉地方政务,有什么矛盾向枢密院反应,由枢密院负责协调解决。
这才是正常的军队管理方式,而天宝年间实现的节度使制度,给节度使的权力太大,有着重大的隐患。
白孝德的述职之所有重要,因为它和河中都督府是两个唯二的经略型都督府,经略型都督有点相当于从前的节度府,军政皆管,权力很大。
不过这只是过渡,在西域战争结束后,安西都督府和河中都督府都将改为军事都督府,朝廷将在安西和河中成立六个行政州和十三个县,任命州官和县官。
一旦安西、河中改制结束后,大唐天下将有九州、熊津、辽东、辽西、云中、朔方、陇右、河洮、甘凉、沙肃、安西、北庭、河中、剑南、交州、南洋等等十六个都督府,驻军三十余万。
所有都督由天子任免,下面中层文武将领由枢密府任免,中层以下由都督任免,同时由朝廷派出御史监军,这样,制度就非常严密了。
述职在枢密院内举行,由郭子仪主持,天子李邺和政事堂的九名相国、辅相都参加了。
今天述职的内容有两个,提前很多天就告诉白孝德了,由他和手下进行准备。
一个内容是在安西实施郡县制的难点,其次便是大小勃律,这是李邺特别关注的方面。
李邺已经决定出兵制止吐蕃的西扩,但他需要了解情况。
但第一个述职内容就不太顺利,安西实施郡县制不是那么简单。
白孝德缓缓道:“在安西设郡县也是可行的,但这里最大的难点就是平衡问题,安西各小国也愿意成为大唐的子民,但又希望朝廷给他们一点自治权,关键就是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吏部尚书刘晏坦率地问道:“请问白都督,如果按照北庭的方案实施,会有什么不妥?”
北庭主要涉及到高昌国和伊吾国,朝廷在高昌国设立了西州,在伊吾国设立伊州,这里关键就是财产和百姓治理问题,高昌国王有王宫和自己的土地,同时又是当地百姓的精神领袖,百姓也有自己土地。
除了私有土地外,其他土地都是大唐天子所有,包括雪山、戈壁和官田。
另外,高昌国和伊吾国都没有自己的军队了,也没有下属官员。
如果是在自己的私人领地上发生冲突,一般是民不告、官不究,可如果是公开场合发生冲突,官府就会插手,不管是哪个民族的百姓。
现在朝廷已经控制河中,解决安西遗留问题就势在必行了。
朝廷的态度已经很明确,就是按照北庭的模式来治理安西,这里面就有四个问题,一是国王的权限,二是土地归属,三是地方军队、四是百姓的管辖权。
要废除地方军队、要废除官员、废除国王的治理权,国王只是一个象征,这简直就是触及到了各国的灵魂。
白孝德沉思良久道:“难点肯定有,这涉及到贵族的切身利益,我最担心会发生骚乱,会有些国王怂恿本地百姓驱逐唐军,如果能用协商解决的办法最好,如果协商不成功,我希望朝廷有平乱的心理准备。”
李邺缓缓道:“连拔汗那也被大唐归并了,改名为宛州,白都督应该明白朝廷的意志,可以协商,在个人利益方面,大唐可以适度让步,但原则方面不行,郡县制肯定要推行,朝廷已决定按照北庭的方案实施,如果白都督觉得自己的身份不方便,那白都督可以调任,比如来朝廷出任兵部尚书,现在这个位子还空着。”
白孝德目前是龟兹国王叔,他的兄弟是龟兹国王,而龟兹国目前就是安西第一大国。
李邺希望在率先在龟兹国改制,其他小国就会效仿,但他也清楚白孝德的难处,所以他给白孝德一个选择。
白孝德点点头,“感谢陛下的厚爱,让卑职再考虑一下。”
李邺笑道:“那第一个述职先放一放,过两天再谈,我们再谈一谈大小勃律的问题,白都督对那边的情况了解吗?”
第1428章 辽西急报
白孝德沉吟片刻,叹口气道:“回禀陛下,大小勃律那边微臣忽视了,确实有责任!”
李邺摇摇头,“朕不是要追究责任,朕只想了解现状。”
“回禀陛下,小勃律那边有一支归仁军,大概有一千人,都是本地人,微臣每隔三个月都会按时送钱粮过去。”
“他们人还在吗?”李邺追问道。
白孝德点点头,“回禀陛下,他们人还在,微臣从河中回来,正好遇到送补给归来的士兵,一千归仁军都完好无损。”
“所以归仁军并没有拦截吐蕃军?”
白孝德叹口气。“这就是关键,他们驻扎在婆夷水北岸,倒是守住了小勃律,却眼睁睁望着吐蕃士兵从北岸去了朅师国,这是微臣的推断,事实应该也是如此!”
李邺点点头,这件事他当然不好责怪白孝德,关键是守军不是汉人,是本地人,他们当然会偷懒耍滑,更不可能为唐军卖命,去拦截吐蕃军,便睁只眼闭只眼看着吐蕃士兵西去。
这些守军也不知道吐火罗和河中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向白孝德汇报。
守军虽然流于形式,但至少也保住了小勃律。
白孝德心中惭愧,对李邺道:“回禀陛下,微臣一定会消灭吐蕃军,重新在大勃律建立军城,彻底断了吐蕃西进之路。”
李邺微微笑道:“白将军年事已高,就不要再去跋山涉水了,让年轻人去做,这个任务就交给席将军吧!”
席万里目前出任安西副都督,继承他父亲席元庆的遗志,当年席元庆就是在天宝五年出征小勃律,因寒冷缺氧受了内伤,落下了病根,终于在天宝十三年病逝。
白孝德心里明白了,天子已决心在安西推行郡县制,如果自己成为阻碍,天子就会毫不犹豫让席万里取代自己为安西都督。
白孝德轻轻点头,“小席将军确实比微臣更适合出征!”
白孝德述职结束,先一步走了,李邺却摆摆手对众相国笑道:“大家稍坐,郭枢密还要向大家汇报一下辽西的最新情况。”
郭子仪起身道:“今天一早,微臣接到辽西都督张典的急报,很可能辽东明年春天会爆发战争,室韦部和俱罗勃部已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唐军北上。”
韦见素问道:“请问枢密使,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结盟?”
“应该就是两个月前,唐军灭了黑水靺鞨后,辽西只剩下室韦部,他们知道危险已至,便派使者前往俱罗勃部和拔野古部,准备三家联手,共同对付唐军!”
“怎么又有拔野古部?”张立不解问道。
“现在拔野古部态度不明,但室韦部和俱罗勃部已明确结成了联盟,目前正在积极备战。”
韦见素沉吟一下问道:“张典怎么会知道这么详细的情况?其中原因枢密使了解吗?”
郭子仪欠身道:“之前张典写了一份报告回来,提到了这个问题,室韦五部中,南室韦和唐军关系比较密切,因为这个缘故,南室韦被视为室韦叛徒,被其他四部围剿灭亡,少酋长侥幸逃脱,逃到柳城向张典讲述了室韦的情况。
现在主要是西室韦和大室韦两家态度强硬,西室韦和拔野古部关系密切,大室韦和俱罗勃部关系密切,所以他们都在找援军,准备集结二十万大军和唐军决战,光凭辽西唐军恐怕不够,朝廷必须向辽西增兵。”
“西室韦就是蒙兀室韦吧!”李邺忽然问道。
郭子仪点点头,“正是,西室韦也叫蒙兀室韦,大室韦又叫达怛室韦,室韦和契丹同源同根,南方叫契丹,北方叫室韦,都十分彪悍善战,本来五家分裂,势同水火,黑水靺鞨被灭亡后,唇亡齿寒,倒把这几家重新联合起来。”
这时,李邺缓缓道:“没有什么可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之所以告诉大家,是因为我们要出兵,要拨付钱粮。”
这时,韦见素问道:“请问陛下,从林邑国过来的粮船到哪里了?”
“大概到泉州了吧!”
李邺立刻明白了韦见素的意思,“韦爱卿的意思是说,将粮食直接北运到辽东?”
“微臣正是此意,当然不是全部运去,辽东估计还有十几万石存粮,运三十万石北上辽东就行了,也避免我们大规模运送粮食。”
李邺点点头,“这个方案可以执行。”
他又对郭子仪道:“船队应该会在明州进行补给,枢密院立刻发鹰信给明州,调三十万石粮食北上。”
郭子仪躬身道:“微臣会安排妥当!”
安排好了钱粮物资,众人各自散去,郭子仪快走了两步,赶上了李邺,“陛下!”
李邺停住脚步,微微笑道:“郭爱卿还有什么事?”
“辽西之战,陛下考虑谁为主将,还是让张都督直接统军?”
“枢密使觉得张都督不够?”
“回禀陛下,张都督是非常称职的辽西主将,只是微臣一向谨慎,总是喜欢从最坏处考虑,微臣认为张都督在大型战役方面还欠一点点火候。”
郭子仪说得非常含蓄,就是暗指张典的大战主帅经验不够,李邺点点头,“枢密使有推荐吗?”
“回禀陛下,马璘和李晟皆可以担当大任,但考虑到和张都督的配合,微臣推荐马璘!”
马璘之前是辽东主帅,还曾是张典的上司,他的资历和人脉更适合做主帅,而且马璘也有政治手腕,拿下九州后,略施手腕就把九州的日本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李邺点点头,“明天上午吧!枢密使和马将军一起来见朕,我们商议一下辽西之战的方略。”
入夜,李邺在书房里考虑着全局统筹,目前还有三个地方存在战事,一个是大小勃律,还有一个辽西以及金山,如果明年在安西推行郡县制引发各国贵族叛乱,也涉及到一个平叛问题。
还有就是回纥,但目前为止,大唐和回纥还处于交战状态,唐朝虽然没有停战协议,但也有其他表述方式,比如唐蕃之间用会盟来表示停战。
草原游牧民族也会用来朝廷朝觐的方式,寻求和解停战。
但到目前为止,回纥并没有前来朝廷寻求和解,甚至自己登基,回纥也没有派使臣来朝贺,回纥问题还是要解决,李邺想寻找一个不同以往的解决方式。
李邺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将来时机成熟,可以在草原中央修建一座城池,然后修建一条铁路和中原联系起来,让中原王朝成为草原最强大的势力,这才是解决草原千年大患最有效的办法。
正思考着,门开了,有人端茶进来,当李邺看清楚来人,眼睛顿时一亮。
第1429章 初次送茶
端茶进来之人竟然是石千泉,她换了一身大唐宫装,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石千泉已经和李邺一起吃过三次晚饭,也不算很陌生,但这样两人单独在一起,还是第一次,这显然是皇后独孤新月的安排。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