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91章

作者:高月

  在书的最后飞龙提到了自己,他得异梦,自己将再坠文水,二次飞升。

  就在他做异梦次日,烈凤告诉他,裴旻托她救人,一名几乎死去的少年,昏迷中满口惊诧之言,什么安史之乱,什么朱温篡唐。

  这让飞龙狂喜,这就是他的天命,异梦之源,这個少年来接替自己了。

  后面没有再写了,应该是飞龙把书放进石屋后,再也没有机会打开。

  整个自传,通篇都是不满和抱怨,充满了黑暗心态和负面情绪,李邺一直以为飞龙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现在李邺才知道,飞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穿越失败者,他什么都没有改变,甚至连一本书的式样都还是隋唐的卷轴式,而不是宋朝以后的册装式。

  他明明知道有安史之乱,作为太上皇,他完全避免安禄山被重用,可他根本不管,一句‘大唐与我何干?’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李邺把书合上,这时已是中午时分,他沉思片刻,来到香炉前,用火折子把书点燃了,放进香炉内,很快,熊熊烈火彻底吞没了帛书。

  这卷书对李邺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李邺绝不能让这种危险之物留在世上。

  .......

  回到家,却见院子里堆满了布帛,用油纸包着,十匹一捆,足有五十捆,这应该就是春狩第二名奖励了,一千匹布帛,李邺和程家各分一半。

  裴三娘正和木大娘商量怎么处理这些布帛,唐朝的布帛也是货币,一匹大概值一贯钱左右,可以直接用来买东西。

  “邺儿,你来得正好,你拿一捆布给李洵家送去,你不在家时,李洵娘送来了五十斤腌肉和两百斤米,咱们得回个礼。”

  这个礼其实不用回,李邺心知肚明,这其实是父亲转个弯让李洵家送来的,但不能点破,点破了母亲就不收了。

  “我知道了!”

  李邺把马递给阿珍,又把天策弓送回屋去,他的金丝宝衣已经贴身穿上了。

  李邺倒不急着去李洵家,他先把五十捆布帛搬去了内堂,这才拎着一捆布前往李洵家。

  开门的是李洵的妹妹李小荷,她情绪有点低落,没有了往日的调皮爱笑。

  “啊!邺哥什么时候回来了?”

  李邺笑道:“我昨晚回来的,我娘没告诉你?”

  “我....我请了两天假,大哥受伤了,我在照顾他!”

  李邺眉头一皱,“好好的,怎么受伤了?”

  “不知道大哥得罪谁了?”

  李邺心中有种不祥的感觉,他把布放下道:“这捆布帛是给你们的,带我去看看你大哥。”

  李邺跟着李小荷向侧院走去,走进一间屋子,只见李洵坐在床上,左手臂上打着夹板,挂在脖子上,右手翻书,还在全神贯注背诵经文。

  “大哥,邺哥来了。”

  李洵连忙挣扎着坐起身,“阿邺回来了,随便坐!”

  李邺拉一只胡凳坐下,李小荷跑去倒水。

  “兄长的手怎么回事?”

  “很显然,骨折了,还好是左臂,要是右臂,我的学业就完蛋了!”

  “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李邺问道。

  “前天晚上!”

  李洵苦笑一声道:“我回来得有点晚,赶着关坊门时回来的,刚要进门,后面忽然跑来两人,把我拖下毛驴,拳打脚踢,然后一棍子把我的胳膊打断,两人就跑掉了。”

  “知道是谁干的吗?”

  李洵摇摇头,“他们带着面巾,至始至终没有说话,我爹爹昨天去报官也没有用,官府虽然立案了,但也无从查起。”

  “是因为我,学校有人报复伱吗?”李邺又问道。

  “应该不是,神龙党已经散了,被你打的几个人都转学走了,其他人,我和他们也没有交集。”

  李邺见李洵欲言又止,便注视着他道:“其实你知道原因的,是不是?”

  “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件事?”

  “你说!”

  “前些天在县学读书的三十九郎李泞和四十郎李洭也被人打了,很惨,在家里躺了几天下不了床。”

  这两人李邺从未听说过,他又问道:“这两兄弟和你有什么关系吗?”

  李洵点点头,“他们的父亲和我爹爹都是跟五叔混的,明白吗?是自己人!”

  “具体说一说,我不是很清楚!”

  李洵又解释道:“我之前就给你说过,五个嫡子掌握了家族的财产和资源,其他庶子庶孙要么甘于贫困,每月领五贯月钱过日子,要么就依附嫡子,成为管事,我爹爹不就是你父亲推荐,当了农庄管事吗?”

  “然后呢?”

  “五叔以前管农庄,现在管酒楼和客栈,五座酒楼和三座客栈,我爹爹和他们的父亲也改为酒楼和客栈管事了,这样一来,有人就要改去管农庄了,损失很大的利益。”

  李邺明白了,“于是其他几个庶子怀恨于心,就拿你们晚辈来出气?”

  李洵摇摇头,“我爹爹说,和庶子无关!”

  “你爹爹认为是老四李岷干的吗?”

  李洵默默点头,“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他策划的,目的是为了逼我父亲和其他两个叔父退回农庄,但是没有证据,关键是四叔不在京城,完全撇清了。”

  “我父亲知道吗?”

  “五叔知道,还是他去找的县衙,要求县衙立案!”

  说到这,李洵忧心忡忡道:“你这几天也要当心,我们三个都被打了,他们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你!”

  李邺冷笑一声道:“最好他们来招惹我!”

  ........

第123章 告密者谁

  下午时分,李岱下朝回来,直接来到常乐坊,找到了李邺。

  父子二人在一家小酒馆坐下,李岱急道:“邺儿,这两天你最好不要出门!”

  “因为李洵之事?”

  李岱点点头,“县衙还在追查凶手,目前还没有眉目,但我感觉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你,你最好不要出门,等县衙追查到了凶手,你再出门也不迟!”

  “但父亲明明知道是李岷买凶!”

  李岱无奈摊手道:“知道又能怎么样,没有证据,他一口否认,说自己不在长安,没办法指证他!”

  李邺淡淡道:“父亲应该把这件事告诉祖父,让祖父来主持公道!”

  李岱叹口气道:“你祖父主持公道的办法从来只有一个,把酒楼和客栈全部拿走,‘没有了利益就没有了纷争’,这是他的口头禅,所以这种事情发生了,大家都私下解决,不会惊动你祖父!”

  “那也简单,把李岷三个儿子的腿都打断,以暴制暴,看看最后是谁哭!”

  “这样不行,一旦被伱祖父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我刚才也说了,关键是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是你四叔所为。”

  李邺平静道:“我会找出证据!”

  停一下,李邺又道:“当年父亲打抱不平,得罪了武惠妃,我猜得没错的话,应该也和李岷有关吧!”

  儿子一下子提到了十四年前的往事,李岱的神情立刻不自然起来。

  良久,他叹口气道:“过去事情就过去了,提他做什么?”

  “父亲还真是没用半点防备之心!”

  李邺摇摇头道:“户部员外郎原本是他的职务,结果被父亲抢了,他会咽下这口气?还有之前发生的户部纵火案,指证父亲平时沉溺于幻术,可是有三份家人证词,除了宇文螺和李淮,还有一份是谁?

  父亲觉得他对付三个晚辈,仅仅只是为了酒楼和客栈的利益?”

  李岱大惊,“难道他还有别的企图?”

  李邺点点头,“他去春狩之时发生了打人事件,他自然就撇清了嫌疑,如果我再被人砍掉一只手或者一只脚,也同样和他无关,收拾李洵三人是假,对付我才是真!”

  李岱坐不住了,他站起身走了几步道:“简直太疯狂了,我要告诉你祖父,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李邺冷笑一声道:“现在告诉祖父等于打草惊蛇,那以后我真的就防不胜防了,父亲只要告诉我,十四年前陷害父亲,是不是李岷干的?”

  李岱半晌叹息道:“我后来才知道,是他买通了武惠妃心腹,设了一個强抢民女的局,他又邀我去曲江池游玩,结果强抢民女之事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发生了。”

  这件事改变了李岱一生,现在说起来,他还是满腹的怨恨。

  李邺点点头,“这件事父亲就不要管了,以我的武艺,没有人能伤得了我,相信我会处理好这件事。”

  李岱看了儿子半晌,无可奈何道:“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出人命,我不是在乎他们死不死,而是我担心你惹事上身。”

  ........

  今天是春狩后的第一个朝日,事务繁多,李林甫回家稍微晚了一点。

  马车里,李林甫神情严峻,有件事让他心中颇为忧虑。

  下午,他遇到了高力士,高力士恭喜他的孙子李邺和程家一起夺得了春狩第二名。

  李林甫是什么人,他立刻听懂了高力士的暗示,自己的孙子和程家走得太近了,程家可是东宫派系重要人物,自己孙子和程家走得太近,会让天子怀疑自己和太子有勾结。

  这件事必须要提醒邺儿,不要再和程家往来。

  但李林甫觉得有点奇怪的是,如果仅仅一起打猎,并不说明什么,说不定自己孙子和程昌胤是同窗,在一起打猎很正常。

  天子也不会凭这点小事就怀疑自己,高力士也根本没有必要暗示自己。

  高力士之所以提醒自己,说明这件事有点严重了,难道是有人刻意拿这件事做文章?

  李林甫多年的政治直觉告诉他,一定是有人拿这件事来做文章,让天子怀疑自己和太子有勾结。

  马车很快驶入平康坊,在相国府前缓缓停下,李林甫吩咐心腹侍卫王宽道:“去把四十八郎找来见我!”

  “遵令!”

  王宽匆匆去了。

  李林甫回到书房坐下,对侍妾摆摆手道:“等一会儿再上晚饭!”

  不多时,管家在门口道:“老爷,四十八郎来了!”

  “请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