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一亿美元,微软收购比特软件。我们替伱解决麻烦,你也仍然可以担任它的ceo。”比尔盖茨把手中的杂志放下,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略微停顿了两秒,迪恩才婉拒道。“抱歉,比特软件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不过我们很愿意和微软聊聊windows 3.0系统的软件开发合作。”
“ok~我们欢迎任何人在windows 3.0上开发软件,另外祝你们好运。”挂断电话,比尔.盖茨的目光再次扫过了桌上的杂志。
迪恩之前接受采访的媒体,不止《旧金山纪事报》一家。
比尔.盖茨桌子上的《pc世界》杂志,其总部也在旧金山。
不过作为月刊,它的发行时效性比报纸差了许多。直到五月份中,这本杂志才开始发往北美各地。
当然杂志也有自身优点,它不受篇幅限制,可以详细向读者介绍各种发生在计算机界的大事。
甚至每月80几万的销量,让这本杂志的影响力更大。
《旧金山纪事报》只在西海岸一带流传,但《pc世界》杂志却是面向整个美利坚。
比尔.盖茨之所以打电话给迪恩,就是这本杂志的功劳。《旧金山纪事报》发不到西雅图,但《pc世界》可以。
此时比尔.盖茨目光停留的封面就是一只张牙舞爪的章鱼,和在它脚下穿着蓝色铠甲的小人。
毫无疑问这就是在暗喻贝尔公司和比特软件之间的专利纠纷,而《pc世界》杂志的立场也无比鲜明。
“贝尔公司从没让人失望,它总能在出乎意料的地方秀出自己的下限。
起诉一家使用国际公开标准的软件公司,就因为这套标准中有它的专利。
噢~上帝,难道当初没人告诉贝尔,国际公开标准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吗?
如果他们不同意这样的条款,当初为什么在合约上签字?
他们一边借助国际组织推广自己的玩法,一边又挥舞着法律大棒威胁别人支付高昂的专利费。
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贪婪在作祟,贝尔一直是那个贝尔!
至于比特软件,我十分同情它,teams软件的创意非常棒。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要这样有自己创意的公司来推进。
但显然贝尔不乐意看到这些,他们担心新技术会取代自己屁股下面腐朽的王座。
他们打算把一切技术革命都扼杀在摇篮中,然后让自己的商业帝国继续苟延残喘。
瞧吧,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诸神的黄昏即将来临!”
这就是《pc世界》的原文,虽然很中二,但也让很多人对比特软件充满了兴趣。
盖茨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微软的市值已经超过一百亿美元。用微不足道的一亿美元收购比特软件,这对微软来说轻松非常。
可惜对方拒绝了,但盖茨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这只是他偶然的兴致所至。
微软目前的重心,毫无疑问是刚刚发布的windows 3.0,它是盖茨统治操作系统市场的第一战。
但他的这个电话,却让比特软件办公室里的众人紧张不已。
无他,微软现在已经超过莲花和甲骨文,成为了市值最高的上市软件公司。
“迪恩?”瓦伦丁声音都下意识的轻了几分,他们虽然达成了口头承诺,但协议还没签呢。
面对大家紧张兮兮的目光,迪恩耸耸肩,“微软打算出一亿美元收购我们。”
呼~果然,瓦伦丁他们不出所料的对视一眼。这个西雅图小子,最近两年的行事风格越加锋芒毕露。
miscopro文字软件公司就是前车之鉴,曾经的wordstar稳坐文字处理软件头把交椅,但现在几乎已经无人问津了。
“迪恩,你的意见呢?”罕见的,杜尔一脸严肃的最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他是一个彻底的“反盖茨主义者”,他愿意资助每一个和微软竞争的公司。
虽然一亿美元的报价,意味着他们五分前定下的投资已经升值了43%,但杜尔并不会为此而感到兴奋。
他甚至已经决定,如果迪恩同意盖茨的收购,那凯鹏华盈就退出这次融资。
不过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我觉得比特软件不止这个价,我们至少要走一遍纳斯达克。”这就是迪恩的回答。
第150章 上市计划
好吧,一亿美元确实不是一个小数字。
只要迪恩答应盖茨的收购,那就意味着他将会立刻获得四千五百万美元的现金。
心再黑一点,直接对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的融资不认账,那么这个数字就会变成五千六百万美元。
老实说这么多钱足够迪恩这辈子无忧无虑,但这还不足以让他成为那1%,更别提0.1%了。
最重要的是当你徒有这么多的财富,却没有守护它们能力的时候,那将变得非常危险。
你必须证明自己,亮肌肉、展示赚钱能力、甚至被别人当成笑料也行,总之不能一无是处。
否则所有人都将离你而去,包括财富。
当然迪恩对自己有超强的信心,一亿美元并不足以打动他。
他的做法让办公室里的大多数人都松口气,不过也不是没人惋惜。
格伦.米勒其实对微软的报价非常心动,梅菲尔德现在持有比特软件5%的股份。
只要迪恩对瓦伦丁他们翻脸不认人,那么梅菲尔德就能拿到五百万美元的现金。
折扣掉第一轮融资时的一百万,净收益400万美元。
根据风险投资合伙人“2+20”原则,格伦自己大概可以拿到80万美元的提成。
他只是梅菲尔德的初级合伙人,在他的投资生涯中,80万美元的收益足以排进前三。
这么多钱足够米勒在湾区置办一套别墅,并为自己换一辆豪华跑车。
格伦.米勒心够黑,但决定权不在他手里,他也不敢当面得罪瓦伦丁和杜尔。
因此见大家都放心下来,格伦.米勒也配合的露出笑脸。
老实说他对比特软件和贝尔之间的专利纠纷,其实心里没底。
要不是梅菲尔德的高级合伙人沃利.戴维斯建议他,再观望一段时间,说不定格伦早就想找人把手中的股份脱手了。
或许杜尔是个不错的目标,从他刚刚对盖茨的过度反应,不难看出对方应该会对自己手中的股份感兴趣。
不过现在刚刚定下第二轮融资,这些事后面再看吧。
因为盖茨的意外电话,瓦伦丁他们决定今天就解决掉合同问题。
于是随着一個个电话打出去,很快开始有律师和会计人员在比特软件进进出出。
他们大多是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的人,草拟合同、财务审计这些都需要人手。
一直到下午,大家才在各种细节条款上达成一致意见,到此比特软件的第二轮融资正式告一段落。
按照之前协商的报价,这一轮比特软件的估值是七千万美元,释放20%的股权。
其中红杉资本拿下15%,剩下的5%归凯鹏华盈。
而经过了新一轮的稀释后,迪恩手中的股份还剩下44.8%,摩根塔勒8%,梅菲尔德4%。
另外两位创始人马库斯和大卫各剩下5.6%,员工期权池也相应缩水到了12%。
这就是现在比特软件的股东构成,因为第二轮估值翻了三倍多,摩根塔勒和梅菲尔德都没有跟投。
摩根塔勒是因为自身实力的原因,它比不上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这样的顶尖风投。
第一轮200万美元对它来说已经是相当大的投入,现在这笔投资升值了3.5倍,大卫.摩根塔勒没什么不满意的。
至于梅菲尔德,格伦.米勒甚至在想着跳船,他当然不会跟投。
于是现在拥有比特软件15%的红杉资本,接过摩根塔勒手里的指挥棒,成为了风投中的领投人。
原本286万的总股数也经过了一次1:3的拆股,现在变成了857万股,单股定价8美元左右。
合同签完,大家就是自己人了。瓦伦丁和杜尔成了比特软件新增的两位董事,董事会成员扩大到了七位。
“迪恩,现在说说和at&t的诉讼吧。”正好所有董事都在,瓦伦丁和杜尔迫切的需要了解比特软件的现状。
“我们已经向加州北区法院提交了驳回起诉动议,这是之前整理好的证据和资料。”
在迪恩的授意下,wagr的鲍里斯·费尔德曼把相关资料递给了瓦伦丁他们。
“我们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贝尔公司的起诉完全无效。”迪恩指的是来自国际电信联盟的回执,以及g.722标准的免费推广原则。
“即使法院没有接受我们的全部诉求,但这可以为比特软件争取更多的周旋时间。此外我们也在积极发动媒体,来争取舆论上的支持。”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这起诉讼纠纷,湾区媒体热闹的很。
以《旧金山纪事报》、《考官报》为首的媒体,旗帜鲜明的支持比特软件。毕竟迪恩展示的那张发票,现在广为流传。
《水星报》和《东湾时报》则为贝尔公司鸣不平,他们声称比特软件的指控纯粹是道德绑架。
这一切都是为了掩盖自己无偿使用贝尔公司专利的事实,至于那张发票的事,这些报纸绝口不提。
总之从南方贝尔发起诉讼以来,时间过去了大半个月,这起诉讼引起的风波越来越热闹了。
“迪恩,我们做的还不够。”看完了手中的资料,瓦伦丁对于比特软件现在的表现并不满意。
“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它们受众有限,而且大多集中在湾区附近,我们需要扩大舆论影响力。”
瓦伦丁的野心很大,他不满足于纸媒的传播力,他还想要比特软件步子迈的更大。
“让我来想想办法,我们可以做更多的。”瓦伦丁决定回去之后好好翻翻自己的通讯录。
“不过诉讼并不是比特软件的全部,生意才是!”瓦伦丁找到他刚刚看过的销售报告,“瞧瞧,我们到现在还在南方州和西海岸附近打转,这太慢了。”
转头看到会议室墙上的美利坚地图,瓦伦丁直接起身走到它的下方。
“这些全部”他张开双臂囊括进整面墙上的50个州,“比特软件要把分公司开到每一个州,至少也要成立办事处,这件事最好在今年底前搞定。”
嘶~会议室里大多数人都被瓦伦丁的胃口惊到了,这种扩张方式是他们从未想过的。
“我赞同瓦伦丁的意见”就在大家考虑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之时,瘦削的杜尔却率先投了赞成票。
“今年底我们在北美完成布局,然后明年向欧洲和亚洲进军。如果顺利的话第三和第四季度,就可以准备ipo了。”
杜尔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尤其是在讲到ipo时,那闪亮的光芒足以让人忽视他瘦削的身材。
“咳~”坐在角落里的马库斯忍不住了咳嗽了一声。
他被呛到了,原本以为瓦伦丁已经够激进了,但这个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