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可”罗伯特想问他是以什么身份来的,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迪恩已经清空了自己所持有的美联网股票。
比特公司既不是互联网公司,迪恩也不是美联网的股东,那他来这里干嘛?
“我来介绍一下”作为东道主的史蒂夫.凯斯站到迪恩身边,“迪恩.普莱斯,相信很多人已经认识。
当然他今天出现在这里,除了是作为网络互联计划的发起人,他也是aol的第一大个人股东。”
aol的股东?罗伯特脑袋上刷刷刷的冒出了三个问号。
wtf?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好吧,其实不止是他,杜安也非常惊讶迪恩竟然还是aol的股东。
没有理会大家诧异的目光,迪恩和这里的大多数人都私下交谈过。
别忘了当初成立联盟的时候,还是迪恩出面一个个亲自上门去说服了他们。
“伙计们,无论是以个人身份,还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我都无比希望早日实现网络自由化。”
迪恩现在口中的“公司”当然是指aol,拜托他也是大股东,当然要站在aol的角度考虑问题。
“实现网络自由化,这也是我一直正在做的。今天为了对抗蓝色巨人,我还找来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迪恩伸手示意向身边的杜安,“南方贝尔的杜安先生,同样会致力于网络互联计划,这对我们而言是绝佳的助力。”
借着史蒂夫介绍自己的机会,迪恩也把杜安介绍给了大家。
南方贝尔虽然顶着贝尔的名头,但它只是七个贝尔公司之一。
它的威慑力比起霸道的ibm,几乎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而且在参加今天的会议之前,迪恩已经向这里的大多数代表透过风。
所以看到杜安礼貌的起身问好,大家也都客气的点点头。
对南方贝尔,他们目前处于观望状态。
前者让他们有些忌惮,不过ibm又不得不让他们努力寻找每一位盟友。
唯独罗伯特稀罕的盯着迪恩看个不停,他实在想不明白迪恩是怎么成为aol的股东的?
狗屎!就在几个月之前他还是美联网的个人大股东,现在转头却成了美联网竞争对手aol的个人大股东!
是的,从业务范畴上来说美联网和aol属于较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他们都是以提供在线内容服务为主的运营商,spi、uunet、netcom却只提供网络连接不提供内容服务。
从自家跳到aol那里,这很难不让罗伯特多想。
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迪恩当初入股美联网只是单纯的想捞一笔快钱。
他也是这么做的,在美联网股价上升到16美元附近的时候,迪恩把手里的股票全部清完了。
他根本没等到协议规定中的最后期限一年,前后两次套现总计为迪恩带来了上千万美元的收获。
当手中的股票清完的那一刻,他就和美联网没什么关系了。
而迪恩之所以能成为aol的股东,不是为了挣快钱,而是他看好后者的发展。
两次投资的目的有着根本性的不同,aol值得迪恩付出更多的心思。
当然史蒂夫口中的第一大个人股东,其实也不过是拿了aol10%的股份。
迪恩付出的除了20万美元的现金支票,还有当初在克利夫兰开发的c-link即时聊天技术。
aol有自己的客户端,但是它的聊天系统太过老旧。
迪恩当初开发的那套工具,可以极大的提升它的使用体验。
这才是史蒂夫.凯斯接受迪恩投资的原因,否则的话其实aol不太缺投资人。
而迪恩之所以用相对落后一点的c-link技术,而不使用teams软件更先进的即时聊天系统。
就是因为c-link属于迪恩个人,teams却属于比特公司。
瞧,aol10%的股份合法的属于迪恩个人,而不属于比特公司。
这就是迪恩今天能坐在这里,参加商用互联网交易所讨论的原因。
“伙计们,请原谅我的直接。关于成立商用互联网交易所,或许我们需要加快脚步了。”
迪恩起身将他收集来的资料分发给众人,“ibm的ans正在咄咄逼人,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为公共机构提供网络服务。”
因为身在斯坦福,那里是nsf网的主干节点之一。
同时高德纳教授也是科学基金会办公室的研究员,所以迪恩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
“背靠和科学基金会的承包合同,ibm现在揽走了大部分公共部门的订单。
如果我们继续像现在这样一盘散沙下去,很快我们就会丢失大部分市场。”
大家的订阅用户本就不多,如果被ibm再抢走一些的话,说不定真有破产的风险。
看到这份资料后,最紧张的人就是spi和uunet这些纯粹的网络服务商。
因为他们投入的是硬件设施,类似于电话公司铺设线路。
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果没有了客户,最先倒闭的一定是他们。
“迪恩,你有什么建议吗?”uunet的创始人亚当斯认为,迪恩既然拿出了详实的资料,那必然有自己的看法。
第179章 挑战蓝色巨人
今天的会议只是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成立网络交互中心的可行性。
按照之前的构想,这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组织。
组织内的成员人人平等,不会因为各自的规模大小而做特殊区分。
这是保证未来数据互通、信息透明化的必要前提,大家平起平坐才能实现真正的网络自由化。
所以在听到uunet创始人亚当斯的提问后,迪恩没有去做无意义的客套。
“如何应对ibm在网络服务领域的咄咄逼人?我的意见就是今天的主题:成立商用互联网交易所!”
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迪恩甚至还准备了一份美利坚地图。
不过这份地图有些特殊,除了常规性的标识外,五十个州之间还有一道道颜色不一的线条贯穿其中。
当迪恩把地图摊开在桌面上的时候,大家都被吸引了目光。
“这是…?”看到熟悉的连接点,亚当斯大概有了些猜测。
“这是nsf网的主干线示意图,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它们的绘制。”
迪恩的专业课教授高德纳是科学基金会的办公室的研究员,他还认识《全球概览》的主编凯文。
而后者和帕拉阿图科学基金会办公室的人很熟悉,迪恩曾在他的介绍下去过当地的服务器机房。
因为这些关系,以及加州是nsf网的四大主干节点之一,迪恩可以了解到很多nsf网的内幕消息。
比如地图上这样标识的nsf网在美利坚的线路布局,以及各州承接当地网络维护的承包商。
科学基金会办公室毕竟是一個偏学术的非盈利性组织,nsf网的运行它只负责政策管理。
具体到硬件设施的架设与维护,这就要依赖合同承包商的配合。
ibm之所以能霸道的拒绝其他网络服务商进入nsf网,就是因为它是科学基金会办公室下最大的合同承包商。
如今整个美利坚的学术机构、政府公共部门能通过nsf网实现信息交流,这都依赖ibm的技术支持。
只要ibm想,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接管绝大部分的nsf网络。
现在迪恩清晰的把美利坚的网络布局,以及各家运营商的势力范围,都具象化的呈现在了地图上。
老实说这些网络运营商,还是第一次这么直观的了解到nsf网的整体概况。
“难以置信”亚当斯盯着地图目不转睛,“我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nsf网。”
“回到刚刚的话题”迪恩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蓝色线条,“这些都是ibm控制的nsf网络,当然或许我们现在可以称它为ans部门。”
代表ibm的蓝色线条是地图上的主旋律,尤其是在东海岸,ibm几乎完成了垄断的局面。
“好吧,看到它们,我甚至有些怀疑uunet能不能坚持到网络自由化的那一天。”
地图上不是没有其他网络运营商的信息,比如代表uunet的橙色线条。
它们也在东海岸,但和ibm比起来,前者的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难怪亚当斯在看到这副地图后,内心甚至没有了反抗的欲望。
“伙计们放轻松,我们也不是没有优势。”迪恩转头看了看,大家都面色沉凝,这可不是他要的效果。
指着地图上的蓝色线条,迪恩强调道。“它们只代表学术机构和政府公共部门,这一领域ibm确实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在这以外的部分,大家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甚至这部分的市场前景更为庞大。”
众人脸色一动,spi的施拉德尔不确定的开口,“迪恩,你的意思是非政府部门的网络市场?”
“当然,这不正是大家现在手中的主流客户吗?”
nsf网因为其特殊性,它的客户基本都是大学、研究所这样的非盈利部门。
私营网络服务商很难插手这部分市场,那些有网络需求的体制外客户才是大家的基本盘。
“但是ibm借助其硬件优势,依旧可以快速在其他市场完成扩张。”这也是施拉德尔他们担心的,ibm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所以这才需要我们通力合作!”迪恩双手撑在地图上,目光一个个扫过会议里的人。
“很显然单打独斗,我们都不是ibm的对手。
但这间会议室里的所有人联合在一起,就足以对蓝色巨人发起挑战。
甚至加入我们的人越多,我们就会越强大。“
ibm借助庞大的硬件设施,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提供数据互通。
但反观私营网络服务商呢?一盘散沙。
有的在俄亥俄,有的在弗吉尼亚,还有的在纽约州、加州。
地点分散就算了,各家的规模也是参差不齐。
多的几十万用户,少的几万用户,论影响力无一例外都被nsf网远远的甩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