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153章

作者:安静的想

  今年是消费大牛市,标普五百前十名的巨头,不再是80年代老生常谈的石油能源企业。

  沃尔玛和可口可乐双双进入市值前十名,前者市值342亿美元位居第八名,后者市值310亿美元位居第十名。

  排名第一的是ibm,市值645亿美元。不过窜升最快的还是沃尔玛,它在去年甚至没进入前20名。

  面对瓦伦丁懊悔的表情,迪恩笑着摇了摇手中的啤酒,“我买了思科和微软的股票。”

  “what?!”瓦伦丁吃惊的抬起头,“你买了思科的股票?”

  “没错”迪恩奇怪的耸耸肩,“你难道不看好自己的公司吗?”

  “不,我当然对思科充满信心。”瓦伦丁现在是思科的董事长,妥妥的实权派第一人。

  但是他自己没有把宝都押在思科身上,相反其他公司的股票他倒是买了不少。

  “对了,迪恩,你买了思科多少股票?”

  “2%左右”迪恩轻飘飘的报出了一个数字。

  噗,瓦伦丁一口啤酒差点吐出来。

  通常大家聊天时相互问对方买了多少股票,这个单位一般是股数。

  比如一万股,十万股。

  但哪有迪恩这样直接报百分比的,这特么

  “迪恩,思科现在的市值是3亿多美元,你买了思科600多万美元的股票?”瓦伦丁瞪大眼睛再次确认道。

  “是的,我支持你瓦伦丁!”迪恩主动伸出啤酒瓶和他碰了一下。

  “wtf?”瓦伦丁觉得这小子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迪恩,你是想进入思科的董事会吗?”

  “不,我没那么多精力,比特公司已经够我忙的了。”

  “但你买了思科2%的股票!2%!mother f*cker,再多一点,你就可以举牌了!”

  要不是知道迪恩是自己的盟友,瓦伦丁都要怀疑他是何居心了。

  “放轻松伙计”迪恩在椅子上为自己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不仅是思科,我还买了微软的股票。

  之所以买这么多,那是因为我看好思科的发展,这就像我现在看好互联网的发展一样。”

  “真的?”瓦伦丁自己都没那么看好思科。

  “当然~”迪恩拍了拍膝盖上的资料,“aol就是我投资思科的最佳佐证。”

  “好吧,谢谢。”瓦伦丁微微放下心,“不过我也很好奇你买了微软多少股票?也是2%?”

  “咳咳”这一次迪恩差点被呛到,“come on,微软的市值都快突破200亿了。

  2%?那意味着我要拿出4亿美元的现金!瓦伦丁,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

  “好吧”瓦伦丁无辜的耸耸肩,“我以为你之前在股市中赚了大钱。”

  “好莱坞的电影都不会这么拍!”咦,说到好莱坞迪恩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瓦伦丁,之前有好莱坞的人联系你吗?”迪恩开始悄悄的打探。

  “好莱坞?”瓦伦丁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猎户座影业”迪恩不动声色的提醒了一句。

  “狗屎,我想起来了。”瓦伦丁不满的看着迪恩,“你为什么要介绍这些人类的叛徒给我?

  我去查了这家影业公司,他们都快破产了!还有最近发行的那部电影《沸点》,好像也是他们的。

  据说票房只有100万美元左右,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拍一部赔一部的?”

  “好吧”迪恩尴尬的重新戴上墨镜,“我以为你对投资任何公司都感兴趣。”

  “好莱坞除外”瓦伦丁毫不客气的拒绝了迪恩的好意。

  看来詹妮弗.康纳利那里,迪恩暂时帮不上什么忙了。

  他还想着为她捞点资源,不过看瓦伦丁的表现,就知道当初那位猎户座的ceo无功而返了

  “一家网络服务公司?”杜尔看着迪恩拿来的资料,捏着下巴不知道在想什么。

  “是的,杜尔你最近应该看到新闻了。”迪恩拿出一份报纸。

  “田纳西州的戈尔参议员,他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非常受欢迎。

  据说国会正在讨论这件事,如果计划得到通过,那么网络的发展必将进入快车道。”

  为了说服风险投资人,迪恩把他之前不屑一顾的光纤计划又拿了出来,当作自己观点的有力证明。

  杜尔只是大概扫了一眼手中的报纸,就不再关注它们。

  “迪恩,我可以投资aol。”

  杜尔的回答让迪恩精神一振,果然作为即兴投资人,杜尔比瓦伦丁更容易被说服。

  “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杜尔的后半句,又把迪恩拉回了现实。

  “条件?”他不明所以的看向穿着皱巴巴衬衫的杜尔。

  “我投资aol,你投资go公司,比例2:1,这是我的承诺。”

  “等等”迪恩的脑袋有些糊涂,“go公司?2:1?”

  “yeah”杜尔放下手中的资料,他根本不关心它,“我听说你在股市中赚了一大笔钱。”

  迪恩一愣,怎么好像人人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赚钱的事先不说,你刚刚说的go公司和2:1是怎么回事?”

  “听说过笔记本电脑吗?”杜尔也把自己准备的资料拿了出来。

  “当然,我曾经买过两台。”迪恩当初可拿着它们,向硅图公司成功推销了teams软件。

  “不,我说的不是现在的笔记本电脑,我说的是未来的笔记本电脑。”

  杜尔用双手快速比划了两下,但是因为没有实物,他只能尽量用语言描述。

  “这是一种只有a4大小的电脑,它不仅方便轻薄,甚至还支持硬笔手写。

  它将会是一款完美的产品,它和现在所有的台式电脑都不同!”

  杜尔的演说充满激情,仿佛迪恩就是那个等待他推销的客户。

  “手写电脑?”迪恩怀疑的看着杜尔,这个概念是不是太超前了。

  他更未来的产品都见过,但是手写电脑真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产物。

  别说手写电脑了,当前就连传统的笔记本电脑都还十分笨重,它们仅仅比台式机更方便携带而已。

  看到他怀疑的眼神,杜尔不由拿出了自己的筹码。

  “迪恩,如果你投资go公司300万美元,那我就投资aol600万美元。”

  “杜尔”迪恩不仅没有被打动,反而更加疑惑,“我是不是听错了?

  凯鹏华盈可以投资aol600万美元,却不能投资go公司300万美元?”

  “这不一样,迪恩。”杜尔的眼神变得意味深长。

第187章 交易的魅力

  “这不一样,迪恩。”杜尔的眼神变得意味深长。

  凯鹏华盈有能力对aol投资600万美元,但却不能把这笔钱给go公司?

  老实说虽然迪恩已经接触了风投行业很长时间,但他依旧没搞明白杜尔的话。

  看他迷惑的眼神,杜尔不得不更进一步的解释道,“凯鹏华盈已经是go公司的领投人了。”

  “然后呢?”迪恩不明所以的摊开手,领头人难道就不能继续跟投了吗?

  “这件事有些复杂”杜尔用皱巴巴的手掌摩挲着自己的下巴,“这涉及风投业的游戏规则。”

  “至少我需要搞清楚发生了什么?”迪恩看了看手边关于aol和go公司的资料,“直觉告诉我它们之间有些不同。”

  “好吧,那我们就从头说起。”今天杜尔休息,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迪恩谈谈关于go公司的创意来源。

  根据杜尔的说法,go公司手写笔记本的创意来自米奇.卡普尔和杰瑞.卡普兰一次机场出差的偶然灵感。

  这两人一个是莲花软件的创始人之一,一个是莲花软件的程序工程师,此外后者还曾是斯坦福的助理教授。

  在自己的私人飞机上,米奇.卡普尔习惯性的拿出了他便携式的康柏386电脑,它大约有一台小型缝纫机那么大。

  “我得更新我的笔记了。”卡普尔一边说,一边看着从口袋里掏出的一摞黄色便签和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一页页纸。

  他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带着一种悠闲的沙滩风格。在创立莲花公司之前,他曾做过音乐节目主持人、脱口秀演员。

  因为讨厌缝纫机般大小的便携式电脑,卡普尔向杰瑞.卡普兰抱怨道。

  “我希望有种办法可以让我直接把这些东西输入电脑,而不用留着这堆纸。”

  卡普兰表示有这样一种方法,如果电脑变得又轻又小让人们可以随身携带,那么说不定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然后脑洞大开的两人,就这一设想展开了可行性的讨论。

  一台计算机的磁盘驱动重约900克,电池又增加了几百克,而显示器和玻璃也很重。

  虽然每一项技术进步都能缩小计算机的体积,但最棘手的挑战还是键盘。

  考虑到人们用键盘输入信息需要用到60多个按键,想要把键盘缩小空间的可能性有限。

  突然杰瑞.卡普兰脑海中冒出了一個灵感,“假设你不用输入文本,而是用某种手写笔直接在屏幕上写字呢?”

  这就是go公司手写笔记本最初的灵感来源,而仿佛顿悟般的卡普尔和卡普兰也为这个想法而着迷,他们甚至热泪盈眶。

  然后他们决定把便携式电脑的顿悟,变成一桩生意。

  卡普尔和卡普兰约见了很多风投,但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模棱两可,最后他们找到了杜尔。

  作为硅谷即兴投资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杜尔偏爱这种天马行空的创意。

  就像他当初投资比特公司一样,无论是go公司还是teams软件。

  它们的创意都独一无二,在市场上根本没有同类竞品。

  凯鹏华盈的投资方向,就是支持真正具有革命性创意的初创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可能孕育出全新的行业。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