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这一次丹尼没有去操作ip电话的座机,出乎意料的他打开了电脑上的teams软件。
“我们和母公司的技术部门进行了协作开发,让teams软件和ip电话的协议相互兼容并识别。
至于这样做的目的,那当然是把它们纳入一个共同的通信体系。”
迪恩眼睛一亮,他已经猜到了什么。
随着丹尼在teams软件上操作一番,他轻轻一点那个电话图标,很快桌上的ip电话座机再次响起了铃声。
瓦伦丁和杜尔震惊的对视一眼,狗屎!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teams软件和ip电话可以相互连通?”杜尔终于反应了过来。
“当然”丹尼有些得意,“它们接入的是同一个网路,这和相互打电话没什么区别。”
“ip电话也可以呼叫teams吗?我是说电脑和电话之间。”
瓦伦丁承认自己低估了ip电话的潜力,它的应用场景远超自己的想象。
“只要我们为每一个teams账号分配固定的识别号,那它们就可以相互通话。
这个功能,我们会在teams的下一个版本中更新。”丹尼给出了自己的权威回答。
“oh,god~”杜尔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网络是如此的迷人。
它们颠覆了他的想象,它们似乎无所不能。
“所以现在情况很明显了。”迪恩目露思索,“网络语音通话,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pc-pc,也就是teams之间。pc-phone,teams到ip电话。phone-phone,ip电话之间。”
“没错boss,就是这么回事。”丹尼喜欢迪恩这样精通技术的老板,彼此沟通起来非常轻松。
“非常好”迪恩看向其他几位董事,他们都还沉浸在网络电话的蓝图中。
“迪恩!”杜尔目光复杂的看过来,“戴夫那家伙走了大运,我们当初应该更强硬一点的。”
杜尔后悔了,他觉得比特公司应该在world link中占据更多的份额。
“放轻松伙计”迪恩没有纠结这些,“mci会为我们分担来自传统电话市场的反击。”
钱是赚不完的,优秀的项目也有很多。脱离了mci,比特公司只会被所有电话公司围剿。
“好了,来谈谈它的成本吧。”这才是迪恩更关心的问题。
第198章 分果果
“如果客户准备使用ip电话,那么这可能涉及哪些成本?”
想要推广ip电话业务,world link内部当然要对这一切有充分的评估。
“不考虑光纤线路的话,唯一的硬件成本就是电话终端。”
丹尼指了指桌上的两个座机,它们的研发主要是mci在负责。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ip电话功能,如果想要把它们和电脑上的teams相互连接。
以及支持后续的邮箱功能,这可能还需要一个网关设备。
不过考虑到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服务器及网关设备,这部分的硬件成本也可以不计算在内。”
迪恩摆弄了两下带液晶显示屏的座机,“它们的成本是多少?”
“100美元左右,大概是传统座机的3倍。”丹尼是world link研发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他对这些数据非常了解。
因为多了一块屏幕,以及处理数据的芯片,ip电话比传统座机贵了许多。
如果想要保证终端的利润,那么售价至少提高到150美元附近。
这可能是客户选择它的主要顾虑,毕竟前期投入比传统电话高了几倍。
但这可以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解决,比如ip终端免费,前提是企业通过签署几年的合约来换取这份优惠。
迪恩相信以mci的手段,他们有很多种方法打动客户,这是他们的专业领域。
“通话费用呢?和传统电话相比。”硬件只是一次性投入,值得关心的还有电话服务本身。
听到这个问题,丹尼有些兴奋,“综合考虑它们的成本,低到令人难以置信。
不管是长途还是短途,ip电话的经营成本大概只有传统电话的10%~20%!”
狗屎!杜尔忍不住找来计算器迅速按了一遍,80%~90%的成本缩减?!
这岂不是意味着ip电话,把传统通话费用降低一半后,也依旧有极大的盈利空间?
“我要去一趟华盛顿。”杜尔迫不及待,想要见证一件革命性产品的诞生。
电话通信领域,多么庞大又令人垂涎的市场。
如果world link就这么成长下去的话,说不定它会成为又一個巨头。
虽然知道事情不会那么顺利,但是杜尔依旧躁动难耐,他迫切的想要去华盛顿看看。
看看现在毫不起眼的world link,是怎么成长为庞然大物的。
“好了伙计们,具体业务我们后面再和mci洽谈。距离ip电话真正投入使用,还有一段时间。”
服务器的架设,线路的接入,还是南方州办事处的建立,这些都需要时间。
按照迪恩当初和戴夫的预计,world link能在3月份正式营业,那已经算是超出了预期。
“谢谢你,丹尼,world link会记得你所做的一切。”
“这是我的荣幸,boss。”丹尼非常有眼色的收拾东西,然后再次抱着那个纸箱离开了这里。
等到会议室里只剩下公司的高管,迪恩才微笑着耸耸肩。
“好了伙计们,现在让我们来聊聊,比特公司的第三次融资吧。”
呼~,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话题。
瓦伦丁又忍不住想掏出自己的雪茄,杜尔和大卫.摩根塔勒他们也面露微笑。
“你们的表情已经告诉我,都是好消息对吗?”
迪恩坐回会议桌的顶端,在那里一杯新泡的咖啡已经准备好。
“哈哈,迪恩,被电话轰炸的不止你一人。”瓦伦丁从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脾气火爆的他,大多数人都会敬而远之。
但最近整个世界仿佛都颠倒了,那些以往对他避之不及的人,现在纷纷送上甜言蜜语。
mother f*cker,要不是知道他们的目的,瓦伦丁差点迷失在糖衣炮弹之下。
他这种不讨喜的人,怎么可能会拥有那些人所吹捧的人格魅力?
这些家伙都想从他这里拿走一些东西,什么东西能让这些人趋之若鹜?当然是比特公司的投资份额。
“你们可能永远也想象不到,最近谁打电话给我了?”瓦伦丁得意洋洋,“阿瑟.洛克。”
杜尔和大卫.摩根塔勒有些意外,“他不是早就退休了吗?”
“谁知道?”瓦伦丁根本不在意,“我猜没人能拒绝比特公司ipo的诱惑。”
阿瑟.洛克是硅谷的第一代投资人,他发明了“风险投资”这个词。
也是他鼓动肖克利实验室的几位年轻人,出来创办了仙童半导体。
几年后又再次鼓动他们叛逃,成立了英特尔半导体。
随后的惠普、苹果、科学数据系统公司,它们背后的成立都有阿瑟.洛克的影子。
如果时间往前倒退五年,在硅谷没人敢对抗阿瑟.洛克,他的人际关系网庞大到令人恐惧。
现在这位已经宣布退休的投资巨头,似乎又有些蠢蠢欲动了。
“瞧,迪恩。我们当初开出的4亿美元估值,根本就没人提出疑问。”
杜尔一向认为这个估值有些保守,比特公司现在已经吸引了硅谷所有的目光。
自从91年一月初,比特公司放出要进行第三轮融资的消息后。
沙丘路那里就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或是直接联系,或是通过各种关系迂回。
所有人都在转达一个意向,那就是他们愿意投资比特公司。
4亿美元那只是现在的估值,ipo之后比特公司的潜力绝不止如此。
这最后一趟便车只要能搭上,几倍的收益就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什么生意能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把自己的本金翻上几倍?
有这种好事,当然谁都不愿意放过。
“最近的电话,多到差点让我失眠。”迪恩苦笑着抱怨道,“一个农场主都打电话给我,问我能否让他投资比特公司。
我怀疑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软件,他信誓旦旦向我保证,他儿子的计算器中也安装了我们的产品。”
“哈哈哈,没准儿他以为计算器和计算机是一个东西呢?”迪恩的抱怨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瞧瞧,连一个农场主都听说过比特公司的名字,在座的所有人信心又膨胀了几分。
“好了,让我们来看看比特公司收到了哪些人的投资意向。”迪恩自己就整理了一份名单。
“这上面是我最近接到的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电话,现在大家也把自己的名额写上去。
然后我们一起确定,谁能上车,谁又没通过检票。”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狂妄,但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比特公司不缺投资人。
在迪恩传下来的清单上,众人纷纷掏笔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投资机构。
他们大多已经私下和这些投资方联系过,不可否认这些投资机构并非是最优秀的。
但这是属于他们的人情交易,所有人都对此保持了默契。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比特公司核心的权利层,融资对象需要征得他们的同意才能上车。
当然迪恩之所以允许他们适当的维护自己的人情关系,那是因为第三次融资对比特公司来说没那么重要。
比特公司已经有了自己的领投机构,董事会成员也已经相对固定。
而10%的股权释放并不会影响董事会的决定,更何况它还被分散到了数十个投资机构及个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