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与其说它是庆功派对,倒不如说它是野兽派对。
欲望、混乱无处不在,这就是美利坚精英们最真实的夜生活写照。
尤其是在金钱的刺激下,很容易有出格的事情发生。
但迪恩坚守自己的底线,他拒绝了嗨药,也拒绝了所谓的止痛片。
不过车灯他倒是把玩了不少,但也就仅此而已。
迪恩很珍惜自己的小蝌蚪,他知道有很多人女人对它垂涎不已。
那可是十五亿美刀,没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迪恩还不想早早的就为下一代烦心,所以一切都是逢场作戏。
第二天他难得过了八点才起床,然后就准备安心的享受一顿不受打扰的早餐。
不过就在这时候,瓦伦丁匆匆找了过来。
“迪恩,或许以后ras call不会再成为我们的麻烦了。”
“我知道”迪恩十分淡定的点点头,他记得昨天希垃里好像在电话里提了两嘴。
“你知道这件事?”瓦伦丁一震。
“有人提前和我打过招呼了。”迪恩舀起一勺布丁,哧溜一下吸进了嘴里。
“提前?打过招呼?”瓦伦丁先是震惊,接着眼神变得讳莫如深。
迪恩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有什么问题吗?”
“噢,不,没什么问题。”瓦伦丁悄悄把手中的报纸收了起来。
“好了,别藏了,是比特公司的股价跌了吗?”
迪恩趁瓦伦丁不注意,从他手中抢过了那份报纸。
看他偷偷摸摸的样子,估计是担心自己受不了身家缩水的刺激。
但迪恩的心态远比别人想象的要稳定,他知道股市稍微震荡一下,就是几个亿的变化。
“纽约先驱论坛报提供消息,25日晚南布鲁克林区53街附近公寓,有人报警声称自己听到了枪声。
后据警局人员确认,一名二十五岁的年轻男子腹部中3枪身亡。
根据调查的结果看,这名叫布莱恩.怀尔斯的年轻人,很可能是自杀。
有人称布莱恩在不久前刚刚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分手,这或许就是他做出极端行为的动机所在。”
啪嗒,迪恩手中舀布丁的勺子跌落在盘中,发出一声脆响。
“狗屎!这”迪恩现在满脑子都是希垃里昨天的那个电话。
“瓦伦丁,这篇新闻我之前并没有看过所以”
“我知道,我知道”瓦伦丁头摇的像拨浪鼓,“我年纪大了,我刚刚什么也没听见。”
“不,我的意思是我也不知道这件事。”
“是的,没有人知道,我很确信。”瓦伦丁就差在他面前发誓保证了。
“好吧”迪恩无奈的摊摊手,“总之它和我们没关系,让我们来谈谈比特公司的股票吧。”
“yeah,我们昨天都在交易所,他确实是自杀。”
迪恩:
“腹部中三枪?自杀?”盖茨放下手中的报纸,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比尔,你说的没错。我们不应该报警,也不应该牵扯进这件事。”
坐在盖茨对面的史蒂夫,一个劲的拿着手帕在脑门上抹来抹去。
他本来应该在家休假的,但是看到这份报纸后,史蒂夫不淡定了。
他那晚在电话中听到了一切,那绝对不是自杀!
但瞧瞧现在,腹部中三枪自杀?有谁这么蠢,会选择这种自杀方式?
不应该是直接对着脑袋来一枪吗?越想史蒂夫越是忐忑不安。
能让纽约的警方做出自杀的推定,对方的手段把他吓坏了。
他只是一家软件公司的经理,他谈的是生意,不是人命。
史蒂夫的职业经验很丰富,但绝不包括这些。
“比尔,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继续吗?”
史蒂夫目光闪烁的盯着盖茨,他心里打定主意。
如果盖茨坚决要推行,微软自己的即时通信软件开发项目,那他就辞职!
狗屎!他只是职业经理人,不是亡命之徒!
不要去惹比特公司!好好做我们自己的生意就够了!
“即时通信软件项目先搁置吧,集中精力开发windows 3.1。”
呼~,听到盖茨的决定,史蒂夫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
赞美上帝,这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我现在就回去工作。”史蒂夫焦虑的心情,明显好转。
“史蒂夫,你不用再休息两天吗?”盖茨奇怪的问道。
“不,我喜欢和windows有关的营销工作!”
史蒂夫大步走出了比尔的办公室,只要不和比特公司相关,史蒂夫还是那个职业精英。
看着对方离开的身影,盖茨也悄悄松了口气。
迪恩那个家伙,手段这么残忍果断吗?
盖茨觉得自己需要重新认识一下迪恩,并且把他列入威胁名单的第一名。
他喜欢用商业手段打败对方,其中有很多手法很下作,甚至肮脏。
但那仅仅是商业层面,而迪恩呢?
他用的是物理手段消灭对方
盖茨还很年轻,他还有甚多抱负没有施展。
为了一个区区的即时通信软件,不值得。
嗯,没错,不值得。
微软的市值已经近两百亿美刀,比特公司甚至还没有它的零头高。
盖茨脸上恢复了那股自信,不过想了想他又拿起电话打给自己的管家。
“鲍勃,帮我联系几家安保公司,我最近发现有流浪汉在房子附近出没。”
比特公司的上市已经大获成功,在接下来的两天,它的股价虽然起起伏伏。
但大体上还算稳定,新股上市有起伏很正常。
而迪恩也在继续处理了一些,比特公司上市的善后工作后,就准备返回西海岸。
在那里,还有一场更大的狂欢在等他。
第241章 送上门
“比特公司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首日发行,开盘价36美刀,远远超出华尔街金融分析师们预计的20美刀。
截至第一个交易日结束,这家公司的股票收盘价再度飙升到了47美刀。
其43.3亿美元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拥有14年历史的甲骨文,打破史上成长最快软件公司的记录”
“我的天呐,我们的股票又快接近50美元了。”瓦伦丁抱着胳膊,目光紧盯眼前的电视机。
“上涨才刚刚开始。”杜尔大胆的给出自己的预测。
“所以你们最近打算出手一点吗?”瓦伦丁开始悄悄打听凯鹏华盈的选择。
“如果你想超低价出售,可以卖。”杜尔压根没考虑过这个选项。
“好吧,我再想想。”瓦伦丁内心里纠结不已。
他原本打算等比特公司的股票超过50美元,就让红杉资本套现一点。
但是又怕错过后面上涨的巅峰值,从而损失一大笔利润。
虽然红杉资本、凯鹏华盈和迪恩他们一样,都是比特公司持股比例超过5%的大股东。
按照证监会和联邦法律的规定,主要发行人在ipo首次上市后,他们的股票不会立即解禁。
通常像迪恩和红杉资本这样的原始大股东,只有ipo上市满半年后才可以公开交易。
并且交易的股票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比如三个月内套现的股票数不能超过同类已发行股的1%。
同时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每次减持股票必须公开向sec报备。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新股上市后,立即遭遇大规模的抛售潮,从而引起股市震荡。
不仅仅是证监会这里,华尔街的承销商在和比特公司签订合同时,也对股票的禁售期做了一定的限制。
毕竟摩根士丹利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客户负责,如果迪恩这样的大股东抛售,造成股价下跌。
那么之前在一级市场买了他们股票的大型投行也会损失惨重,这一切的动机虽然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了保证股价稳定。
当然作为时代弄潮儿背后的推手,风险投资机构有没有办法规避这种限售措施呢?
这毫无疑问,比如在上市前红杉资本可以把手中12.4%的股份,分散到若干個套壳公司上。
然后通过这些非关联公司,来进行套现操作。
否则遇到那种ipo不太成功的创业公司,他们怎么及时抽身离场呢?
不过现在比特公司才刚刚完成上市,后面的新产品也还没有发布。
所以即使是心急的瓦伦丁也不会大规模套现,他一定会等到九月份或者十月份之后,再视市场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