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长此以往这些地方性贝尔公司,将会变得无足轻重,直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因而感受到寒意的他们,迫切的需要为公司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出租电话网络,向网络运营商收取服务费,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投入,就能坐地收钱。
所以在南方贝尔代表cix联盟发出邀请后,其他六家没多做考虑就加入了进来。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他们拿了实惠,联盟内的网络运营商们也有了大批的网络线路可用。
想要推广互联网服务,扩大国内网民的基数,这涉及整个产业的方方面面。
成立cix联盟并倡导无障碍的数据互通,持股思科推进更高级路由器的开发。
在联邦政府的听证会上支持法案通过,对普莱斯列表重组率先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
推广万维网络网络的概念,成立基金扶持在线网络服务商的发展。
细细算下来,迪恩几乎参与进了互联网普及的每一个环节。
要不是受现在的规模所限,他甚至想就互联网服务的定价达成统一意见。
说到底现在普通人上网的成本还是太高了,一小时几美元足以劝退很多人。
但没办法,运营商也要挣钱。等互联网普及率再高一点,或许就可以考虑新的定价模式。
会议结束后,迪恩并没有立即离开圣克拉拉,他和史蒂夫.凯斯还有几个问题要讨论。
“aol准备在今年上市吗?”两人随意在街头找了家咖啡厅,就坐下来开始闲聊。
“是的,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史蒂夫.凯斯踌躇满志,这两年aol业务增长势头明显。
但他还不满足,只有上市才能让aol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史蒂夫.凯斯打算利用上市筹集的资金,来大规模推广aol的网络服务。
nsf网的私有化无疑会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互联网中,所以他认为这是一个好时机。
“ok”迪恩点点头表示了解,他只是aol的股东之一,他尊重史蒂夫.凯斯的决策。
而且随着互联网浪潮的逐渐接近,早点上市也并不算坏事。
“你准备筹集多少资金?我在华尔街认识一些人,或许能帮点忙。”
迪恩已经是过来人,他对这有经验。
“这正是我找你的原因”史蒂夫.凯斯递给他一份资料,“我们初步准备融资6000万美元。
这笔钱主要用来和更多的通信服务商达成合作,我们的目标是能够为美利坚的任何一个家庭提供网络服务。
无论他们在哪一个城市,或者哪一个时间段!”
史蒂夫.凯斯的野心很大,他想让aol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运营商,即isp。
这需要aol和主要城市的电话公司都达成协议,这样才能把服务范围完全覆盖到全国。
好在七家贝尔公司都加入了cix联盟,他们加起来基本已经可以服务到大半的人口。
“aol的用户规模大概是43万人,每人每年产生的平均收益是235美元。
这样算下来,aol的年销售额大致是1亿美元左右。”
老实说这比迪恩预计的要多一点,“这些收益全部来自网络服务收费吗?”
“不,包含了其他增值费,比如一些特殊内容的订阅费用、邮箱费用、广告费用等等。
当然网络服务收费占了70%以上,增值费的占比不到30%。”
aol是内容提供商,除了基础服务,它的增值收入也较为多元化。
但即使这样,迪恩粗略一算也不得不感慨,现在上网的成本之高。
要知道如今的计时模式之下,普通人每天上网的时间大多不超过半小时,甚至更少。
然而就这样随便一累计,最后的费用都高达近两百美元,还是太贵了。
不过迪恩没有纠结这些,他的注意力都放到了手中的资料上。
“你对aol的初步估值是多少?我帮你联系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的人。”
“6亿美元!”史蒂夫凯斯紧咬牙关,看得出来他很紧张也很激动。
“6亿美元…”迪恩略作考虑就点点头,“我会帮你说服华尔街接受这个价格。”
“太棒了!迪恩!”史蒂夫.凯斯兴奋的挥了挥拳,“aol接受你的投资是最明智的选择!”
“先别高兴的太早,华尔街还没有完全接受互联网的概念。”
今年的风口是服务器架构,也就是之前说的c/s网络系统。
没听过那句口头禅么?“互联网对c/s网络大有裨益!”
在华尔街分析师眼中,互联网的潜力要排在c/s网络之后。
所以即使华尔街接受aol 6亿美元的估值,但后续它的市值潜力估计增长乏力。
“只要上市成功,我有信心让aol迈上更高的台阶!”
史蒂夫.凯斯在83年就加入了aol的前身,他对这个行业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了解。
现在科学基金会放开限制,联邦政府又出台法案支持,互联网必定要迎来高速发展期。
“好吧,我会去联系华尔街。而伱…”迪恩拿起资料起身,“准备好路演资料吧。”
“我能像你一样,把我们优秀的员工写进演讲稿吗?”
迪恩笑了起来,“只要你能让aol的股票大受欢迎,那么我乐意之至。”
他可是aol的大股东,aol的市值最终也会体现在他的身家上。
时间已经进入二月,不知不觉距离比特公司上市已经过去半年时间。
这个月底,所有大股东的股票就将解禁。
同样是在这个月,比特公上一年的分红也即将就位。
第260章 气势汹汹的微软
众所周知美利坚的股市会分红,而且是现金分红!
只要盈利的企业,大多会在每个季度的财务汇算后,对股民派息分红。
这是美股的惯例做法,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也把企业每个季度的分红,作为评估股票价值的一条依据。
老美们为什么热衷炒股,没有存钱的习惯?
那就是因为他们的财富都在股市中,股票不仅可以用来赚差价,还可以拿真金白银的分红!
那些上市十年、年年捷报都不分红的企业,完全就是在耍流氓!
咳~,作为硅谷的明星企业,比特公司当然也遵循季度分红的惯例。
对企业来说分红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同时也是提高公司股东回报率。
此外股民也会对企业充满信心,最终这些正面影响都会反馈在公司的市值上。
而比特公司的季度分红,之所以拖到二月份,那是因为它是新上市企业。
各种管理、流程上的事情非常多,加上财务汇算需要时间,所以才拖到了今天。
其实比特公司也可以选择不分红,这并不是一项强制性的措施。
但是考虑到大股东们已经持股近半年,所以董事会决定犒劳一下自己!
没错,大股东都在董事会,分红也是分给自己。
最重要的是比特公司最后一个季度利润惊人,与其让它们不断撑高股价,还不如先划一点进口袋。
根据财报统计,比特公司去年最后一個季度的销售额是2.3亿美元!
91年全年的销售总额突破五亿美元大关,达到了5.4亿美元的全新高度。
其实在上市前的前两个半季度,他们已经分红过一次。
当时的销售额近3亿美元,利润差不多5000万刀。
迪恩那一次拿到的分红是两千万美元,要不然他哪来的现金在cix联盟内部成立投资基金。
此前那些投入股市中的资金,迪恩并没有套现。
毕竟思科、微软、英特尔的股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保持上升趋势。
既然明知道会赚钱,迪恩当然没理由套现。
而这次上市后的分红,主要得益于work title的大卖。
相较于teams软件的扩张阶段投入,比特公司发售work title时,成本控制已经相当成熟。
他们的渠道已经搭建完成,欧洲市场也趋于稳定,所以最后一个季度的利润率比之前都要高。
2.3亿美元的销售额,最后计算下来的税后利润同样是5000万刀左右。
这个利润率甚至超过了20%,看到那多钱躺在账户里,董事会成员哪里忍得住。
于是他们不停的向迪恩建议,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红,这有利于华尔街对比特公司股票的评级。
迪恩略作考虑之后就同意了这样的建议,因为他短时间内不打算减持自己的股票。
既然这样,先拿一点分红也不错。
按照行业通常的做法,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一般是利润的50%到70%。
比特公司决定取中间值,分红60%,也就是利润中的3000万美元拿来分红。
以迪恩的持股比例计算,他大概可以拿到1100万美刀左右。
瞧,分红还是很香的。
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也会各自拿到几百万美元,剩下的流通市场按照持股数派息。
当然经过分红之后,比特公司在下一个交易日的开盘价会略微降低。
这是因为市场需要把派息的部分扣除在外,不过这个波动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