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245章

作者:安静的想

  “很划算”迪恩点点头,“今年是房地产的低谷,明年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美利坚即将迎来所谓的黄金十年,到时候豪宅什么的,根本不愁卖。

  不仅旧金山这里,迪恩还准备去洛杉矶和纽约再置办几处房产。

  “不,我是说这这么钱,会不会让你有压力。”

  詹妮弗对这个数字已经快没有概念,那超出了她理解的范畴。

  看她患得患失的样子,迪恩却笑了起来。

  “反正是银行钱,我们只需要尽情享受就可以了。”

  三千万迪恩当然不会用账户里的现金买,这些都是银行贷款。

  以他的身家,别说贷款三千万,再翻几倍也不是问题。

  迪恩今天来看房子,只是走之前顺带的打算。

  时间已经是七月,他收到史蒂夫.凯斯的邀请,正准备去弗吉尼亚商量aol上市的事。

第270章 化腐朽为神奇

  aol作为最早进入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公司之一,它在东海岸这里其实颇具名声。

  早期为了扩展业务,史蒂夫.凯斯曾积极的为aol寻找各种可能的合作公司。

  87年的时候和苹果合作开发的applelink就是其中之一,后来aol又继续开发了针对兼容机的pc-link。

  而这一举动也使得苹果十分不满,因为他们不希望aol为其竞争对手开发软件。

  从市场角度来说,苹果和其他兼容机制造商都是直接的竞争关系。

  凡是成为苹果供应链中一环的公司,它的业务只能服务于苹果,也就是专属供应商。

  aol的行为无疑让苹果觉得它在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提供支持,这甚至可能会泄露苹果的机密。

  于是苹果强硬的要求aol放弃对pc-link的开发,转而专注于applelink。

  史蒂夫.凯斯当然不会同意,所以不久之后,两家公司就分道扬镳。

  滑稽的是为了拿掉applelink中“apple”这个单词,苹果还向aol支付了250万美元的买断费。

  这就是苹果,其封闭性由此可见一斑。

  也因为和苹果的业务中断,aol在90年的时候一度遭遇过经营危机。

  它的老对手美联网听说后,曾开出过5000万美元的价格来收购aol。

  还好年轻的史蒂夫.凯斯壮志雄心,他顶住其他股东的压力,力争让aol保证自己的独立性。

  他的坚持很快就迎来了回报,几个月之后aol和《芝加哥论坛报》的出版商达成了协议。

  aol在其客户端上,为论坛报提供各种在线新闻,以及其本地化服务。

  作为回报,《芝加哥论坛报》的出版商出资500万美元,以换取aol9.5%的股份。

  有了这笔投资之后,aol才逐渐走出危机,慢慢的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再后来迪恩倡导成立cix联盟,这让史蒂夫.凯斯看到了机会。

  aol渴望这样的联盟成立,同时也对比特公司的teams技术垂涎不已。

  最后搭上关系的双方,很快就取得了合作的默契。

  凭借一套即时聊天系统,以及几十万美元的支票,迪恩拿到了aol大约10%的股份。

  史蒂夫凯斯的这笔投资很冒险,毕竟收购一套即时聊天系统,竟然花去了四百多万美元的股份。

  但最后的结果证明他是对的,改造后的aol聊天室,现在已经成为他们最受欢迎的业务。

  每天有几万人聚集在各种各样的频道,如此大的流量为aol带来了丰厚的业务营收。

  经过了近两年时间的发展,用户数量也实现了三倍多的增长。

  如今手握40多万用户的aol,即将开启自己的上市之旅。

  作为它的大股东,也作为美利坚最新一代的科技明星,史蒂夫.凯斯急切需要迪恩去为aol站台。

  这可是上市,为了给aol宣传,史蒂夫.凯斯恨不得把手中所有的资源都用上。

  迪恩这样一块明晃晃的超级富豪招牌,他当然不会放过。

  于是在史蒂夫.凯斯的催促之下,迪恩终于踏上了前往弗吉尼亚的航班。

  不过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过来,坐在他边上的是老熟人杜尔。

  “迪恩,你认为aol开盘首日的市值能达到多少?”

  准备戴上眼罩的迪恩,又不得不停下来继续和精力旺盛的他闲扯。

  “总不至于破发,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come on,你可是它的大股东~”杜尔对迪恩的敷衍很不满。

  “好吧”迪恩把手从眼罩上移开,“小涨一波是肯定的,至于能涨多少,那得看华尔街对互联网的态度。”

  “我和你有同样的预感”杜尔略显失望的摊开手,“看来凯鹏华盈这次拿不到大满贯了。”

  迪恩习以为常的耸耸肩,“不是每次都有这种好运气的,要不然所有人都想成为风投。”

  凯鹏华盈也是aol的股东之一,它在最后时刻拿到了上车的门票。

  在前年的时候,迪恩还曾经找杜尔谈过aol的投资。

  可惜那时候互联网,压根就引不起西海岸的风投的兴趣,但情况在今年迎来了变化。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法案》的颁布,还有nsf网进入结束的倒计时。

  资本圈都知道互联网即将变得日益重要,而这种变化中往往也蕴藏着商机。

  所以风投是第一批开始行动的人,他们在有意识的寻找合适的项目。

  以即兴投资人著称的杜尔,绝对是行动派中的行动派。

  在瓦伦丁还在为互联网而疑惑不解时,杜尔却早已经到迪恩家中喝起了咖啡。

  他想到了迪恩曾经推荐过的aol,与其漫无目的的寻找,不如和老朋友聊聊天。

  杜尔善于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他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找到能给自己帮助的人。

  于是有了迪恩的推荐,凯鹏华盈和aol搭上了关系。

  不过因为aol已经完善好了上市计划,所以凯鹏华盈只拿到了一点为数不多的股份。

  但上市这种事,杜尔一向不会错过,它无关股票份额的多少。

  他只是喜欢看着创业公司的名字,突然出现在交易所电子大屏上的瞬间。

  这种破土而出之感,让杜尔体会到了浓浓的生命力,他为之着迷。

  所以即使凯鹏华盈不是aol的大股东,杜尔依旧出现在了航班上。

  现在被搅了睡兴的迪恩,索性打听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go公司的事怎么样了?”

  自从上次两個人聊过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月。

  期间迪恩大多把精力放在了财捷和微软的竞争上,而杜尔那段时间也基本不在加州。

  据迪恩所知,他频繁的往返于俄亥俄和新泽西州之间。

  它们一个是ncr的总部所在,一个是at&t盘踞的地盘。

  现在杜尔有时间去东海岸观看aol的上市仪式,那必然是go公司的事情有了结果。

  听到迪恩的问题,杜尔眼中迸发出难以言喻的光芒。

  “迪恩,你为找来了两个绝佳的交易对象,我需要感谢你!”

  “怎么说?”迪恩眉头一挑,来了兴致。

  “我先联系了ncr,就像你分析的那样,他们对penpoint非常感兴趣。

  伱知道的,他们曾短暂的搭载过这套系统,所以对它的情况再清楚不过。

  要不是因为微软肮脏的手段,大概率我们现在合作的很愉快。

  所以当得知我的来意之后,我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penpoint为你们挽回了多少损失?”迪恩想听重点。

  杜尔得意的竖起了两根手指。

  “两千万?”对这个数字,迪恩有些惊讶。

  “不用吃惊,要不是因为ncr知道go公司陷入了困境。

  我们本可以卖的更高,现在的成交价,那已经是被压价后的结果。”

  对于杜尔凡尔赛式的遗憾,迪恩不以为然的撇撇嘴。

  能卖两千万,即使没有go公司现在的危机,那也已经算是高价。

  “你怎么说服他们开出了这个价格?”迪恩知道杜尔一定是用了些手段。

  提到这个杜尔立即变得眉飞色舞,“迪恩,不得不说你的名字很好用。

  我很好奇,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不愉快?

  ncr的人听说你也对这套系统感兴趣后,态度几乎有了180度的大转弯。

  我很确定,那是某种想抢得别人心爱之物的占有欲!”

  “或许他们只是迷信我的眼光呢?”迪恩笑着调侃道。

  看来那次在俄亥俄派对上的拒绝,让查尔斯印象深刻。

  “总之有了你的名号,加上我其他几个朋友暗中帮忙,penpoint卖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价格。”

  杜尔人脉强大,想为蜗居在俄亥俄的ncr单独设一个局,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也因为ncr的影响力在中西部,杜尔才敢这么做。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