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324章

作者:安静的想

  上市就意味着他们的投资被兑现,这正是风投的意义所在。

  迪恩可以感受到那份急切,所以他并没有食言。

  “网景已经开始盈利,所以趁着这股势头,我们一鼓作气,明年将它送上纳斯达克!”

  “great!”、“就等着那天了!”,众人七嘴八舌的叫道。

  “非常好,没有比这更让人期待的事情了。”杜尔终于放下了心。

  他有种预感,网景的上市将会开启新的时代

  94年底,悄然的变化正在逐步积蓄着力量。

  迪恩几年前在互联网的布局,正在慢慢显露峥嵘。

  先是普莱斯列表,接着是网景和雅虎,现在似乎又轮到了比特公司。

  组建了近一年时间的消费者事业部,最近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其内部发言人,托马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事业部即将推出一款面向全民的即时聊天软件。

  本身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因为比特公司就是以这项业务起家的。

  以前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所以这只能在办公领域应用。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网,把这项业务推向消费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具有爆炸性的是,这款即时聊天软件是免费的!

  是的,没错,它不向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如此古怪的业务,不仅让媒体议论纷纷。

  它也触动了西雅图那里敏感的神经,微软一直视比特为软件业的三巨头之一。

  尤其是统领它的人叫迪恩.普莱斯,这就更加让西雅图关注比特的一举一动。

  盖茨为了这件事,甚至单独召开了战略会议。

第337章 臭鼬工厂

  “比特公司将要推出免费的即时聊天软件,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盖茨虽然是在问微软的高管们,但其实他自己内心也十分奇怪。

  免费的软件?它能为公司带来什么利益?盖茨心中很是不不解。

  “也许是有什么增值服务。”执行董事鲍尔默猜测道。

  “但软件本身是免费的,也就是说即时聊天这一服务是免费的。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增值服务?多人聊天?语音呼叫?”

  市场部的史蒂夫,正进行头脑风暴,他同样对比特的决定感到意外。

  “不太可能”盖茨摇了摇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将和他们的teams产生冲突。”

  从比特公布的宣传通告看,它的核心功能似乎只有即时聊天。

  避开和teams雷同的文件传输、语音通话等功能是对的,否则这两项业务将会自相矛盾。

  但还是那句话,这可以为比特公司带来哪些利益?

  这只是一种宣传手段?还是有他们没想明白的增值服务?

  微软的高层又讨论了一会儿,但依旧毫无头绪。

  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从每一个普通人身上挣钱的模式中。

  windows系统、office软件…它们的销售模式无一不是如此。

  所以面对互联网流量时代的到来,微软无法轻易改变自己的经营哲学。

  “我们需要跟进吗?”市场部的史蒂夫试探性的问道。

  盖茨摇了摇头,“先留意比特的动作吧,微软的战略中心是windows95、nt服务器,还有msn。”

  微软无法从这款免费的即时聊天软件中,看出比特的意图。

  所以盖茨决定先静观其变,在没有显露出足够的价值时,微软并不会轻易下场。

  “对了,windows95能确保在明年夏天上市吗?”这个问题,盖茨每次开会都会问一遍。

  没办法,它是微软的核心业务,并且事关桌面操作系统的垄断计划。

  不仅仅是盖茨,所有高层都对这款新操作系统抱有极大的野心。

  “我们正在做最后的适配,预计在年初一二月份,向各大软件公司提供软件开发包。”

  鲍尔默也在亲自主导这件事,他很清楚windows95的重要性。

  得到他的保证,盖茨满意的点点头。

  开发了3年之久的新系统,这一次终于要面世了。

  “对了比尔,提交给比特公司的windows95软件开发包,我们需要…”市场部的史蒂夫比划了延迟的手势。

  盖茨想了想,然后摇摇头,“windows95需要软件公司的推广,而比特是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这对我们很重要。”

  史蒂夫耸耸肩示意自己只是随便一说,其他人也默契的不多做评价。

  这种做法很不光彩,如果被外界知道,那将又是一场风波。

  微软每一代新系统推出前,都会在更早的时间,把系统开发包提供给第三方软件公司。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后者,尽早的开发新系统的生态软件。

  否则等到新操作系统上市,用户将面临无软件可用的局面,这对微软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那些知名的软件公司,都会早于外界就能见到新一代操作系统的面貌。

  而且这个时间至少是三個月到半年,因为针对新系统的软件开发需要时间。

  刚刚史蒂夫的意思,就是故意延缓提供给比特公司的软件开发包的时间。

  说白了,就是使绊子,拖慢他们开发软件的进度。

  但是权衡再三,盖茨还是拒绝了。

  这不是他大发善心,而是这样做弊大于利。

  windows95虽然微软内部很有信心,但这不代表它已经成功了。

  作为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比特的办公软件被大量公司采用,这个范围遍布全球。

  如果微软敢在开发包上动手脚,那影响将非常恶劣。

  潜在的诉讼官司不说,其他软件公司也会对微软充满不信任感。

  甚至那些依赖比特办公软件的企业,会拒绝升级windows95也说不定。

  这样做的后果得不偿失,而且说到底微软和比特的业务重合度其实不大。

  瞧瞧现在比特公司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发展就知道了,其产品分布甚至深入到了具体的业务类别。

  比如专门针对人力资源公司的hcm软件,还有专为供应链打造的scm软件。

  其专业化几乎做到了世界只此一家,但微软却没有进入这一细分市场。

  微软唯一能称得上是办公软件的产品,或许只有office套件。

  很显然这和比特公司的业务没什么潜在竞争,所以盖茨拒绝了史蒂夫的提议。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和迪恩有些过节,就故意在这方面为难他,那也太瞧不起他盖茨了。

  这一提议被否决后,众人也知趣的自动略过了话题。

  见气氛有些沉闷,瞅准时机的布拉德.西尔弗格突然开口。

  “我们是否应该对另一项业务多些关注?“

  “什么?”盖茨抬起目光。

  “互联网”西尔弗格耸耸肩,“我有预感,它可能会未来的热门,比如最近非常流行的浏览器。”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布拉德。”盖茨的表情有些无奈。

  “浏览器只是一种应用软件,它和word这些没什么区别。

  说到底,它的存在就是扩大了人们对计算机的需求。

  从市面上现在的浏览器市场看,它们不会成为一项独立的营利性业务。”

  微软内部关于对浏览器的讨论,其实已经进行过不止一次。

  不过盖茨对它并不看好,因为这种软件太容易被模仿,且门槛低、竞争激烈。

  马赛克和探索者前期的市场争夺,西雅图这里都看了清清楚楚。

  对盖茨来说为了这种“普通货色”而浪费资源是不值得的,尤其是浏览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免费的。

  虽然据说它们已经开始被商业化,但激烈的竞争势必会导致相关软件价格下跌。

  也就是说从商务角度出发,它无法从市场中获得可观的利润。

  最近关于这门生意的销售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盖茨的推断。

  两月才几百万美元的销售额,根本无法打动体量巨大的微软。

  盖茨不仅拒绝投资研发基于web网络的应用程序,甚至也拒绝了一切此类应用程序的开发。

  他对自己的眼光非常自信,微软过往的辉煌战绩证明这一点。

  然而布拉德却不同意他的观点,“比尔,浏览器不是一种普通的应用软件。

  现在的互联网用户几乎人人离不开它,这可能会孕育出一个全新的市场。”

  “不,布拉德,互联网只是一种实用性的东西。”盖茨固执的摇了摇头。

  “上网是服务器软件的延伸功能,我们的服务器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只是为了和太阳公司的unix服务器竞争,而单独开发这种软件,那没有必要。”

  浏览器已经发展了一年多的时间,但盖茨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