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这就是来自迪恩的反制手段,既然你从源头上掐灭我,那我就从终端抹除你的痕迹。
一个杜绝了对方的新用户增长,一个直接让对方的软件失效。
啧,这波就是魔法对轰啊。
至于谁的手段更狠,那就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然迪恩不可能完全瘫痪掉导航者浏览器,那样太明显,也会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交换中心更新的代码,只会隔段时间才启用一次,并且地点也不固定。
现在是弗吉尼亚的用户出现了问题,再过半小时可能就换到了纽约。
主打一个随机性,微软就是想查都得费点时间。
再说了总得留点缓冲时间给用户下载网景浏览器,一刀切之后只会适得其反。
有对比才有伤害,导航者的不定时抽风只会让网景浏览器更加受欢迎。
毕竟微软能干涉的只是让计算机制造商,不要预装网景的浏览器。
它再如何霸道,也不可能强制用户使用导航者浏览器。
而迪恩呢,他在摧毁导航者的口碑,然后让用户转向网景的怀抱。
毕竟如果用户想下载并使用某款浏览器,没人能阻挡得了。
“噢,上帝!”听完了大家的解释,巴克斯代尔情不自禁张大了嘴巴。
他知道迪恩还有一个身份是cix联盟的煮席,但通常它更像是一种荣誉象征。
只是没想到…它…它竟然是一个实权职位?
迪恩对巴克斯代尔的惊讶不以为意,关键不在于cix联盟煮席这一身份,而在于他是联盟中众多isp公司的持股方。
就像之前说的,美利坚90%的isp运营商都加入了cix联盟,迪恩也几乎对每一个isp运营商都进行过扶持。
经过了五六年的发展,联盟内成员的网络业务,已经覆盖整个美利坚所有地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cix联盟如今对互联网的掌控力,比当初的nsf网还要强悍。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运营商都加入了cix联盟,比如at&t和msn就在单独经营自己的线路网络。
尤其是at&t,它自家就有广布北美的电话线。即使没有cix联盟,它也可以把信息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当然它们没有加入cix联盟,不代表就拒绝和联盟内成员合作。
为了保证彼此数据互通,at&t也和几家同行签订了数据互通协议,野心勃勃的msn也大抵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西雅图想要复现浏览器崩溃的问题,却始终难以找到门路的原因所在。
雷德蒙德的微软员工,他们所使用的网络服务都是自家msn的专线。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访问请求直抵msn服务器中心,这当然不会有问题了。
它们根本没经过cix联盟的数据交互中心,自然也没有信号屏蔽一说。
“当然这样的手段,并不能无限制的使用。别忘了,我们还在对微软发起反垄断诉讼。”
迪恩的一句话再次让大家忍不住笑出声,他们还真差点忘了,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受理了他们的申诉请求。
啧,微软的导航者浏览器还没拿下市场,就已经被告反垄断。
更魔幻的是对方现在,正被迪恩用垄断的手段疯狂折腾。
一边拿着反垄断的大棒痛击敌人,一边自己享受垄断的特权。
噢,这该死的资本主义,迪恩发现自己堕落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巴克斯代尔一身轻松的看向迪恩。
微软这几个月一连串的手段,把他折腾的够呛。
现在有了反制措施后,他终于可以安心的享受一个ceo的日常了。
“cix联盟那里会时不时的骚扰导航者浏览器,但又不能过于强势把对方彻底打死。
我们需要留一个靶子,来为接下来的反垄断调查提供目标。”
理论上来说,当迪恩拿出这张牌的时候,浏览器大战已经可以提前宣布结束。
微软的导航者不会再对网景形成威胁,网景也可以专注于这一新平台的发展。
但这不意味着迪恩就会放过微软,盖茨的狂妄自大可是彻底惹怒了他。
不把微软肢解,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即时聊天软件大战,亦或者针对雅虎的门户网站大战?
所以既然已经动手了,那就不要客气。
不把微软打残,那可对不起他这次动用如此多的资源。
而就在迪恩他们商讨对付微软的时候,硅谷这里的律师团队也没闲着。
为了让贸易委员会相信,微软在竞争中使用了违反反托拉斯法案的手段。
吕贝克和他的合伙人克雷顿,共同撰写了一部数据详尽的白皮书,来推动这件事。
现在迪恩收到了来自华盛顿的递话,调查即将开始。
第394章 每天一百万美金
虽然反垄断法在细节上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但就整体而言,它的目的非常明确。
即禁止行业大鳄在争夺新市场时,利用自身的谈判筹码获取竞争优势。
反垄断法的实施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它鼓励行业大鳄单纯依靠推出和改进产品来参与竞争。
第二:它又抑制行业大鳄封锁竞争对手的销售渠道,或者利用其他筹码来向现有商业伙伴施压,以联手打压竞争对手。
对比一下微软的做法,毫无疑问它的某些手段,违反了这一规定。
比如利用自身在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去逼迫计算机制造商只能选择微软的导航者浏览器。
而这些所有一切都被吕贝克写进了白皮书中,这份白皮书最终被送到了贸易委员会,然后又转交给了司法部。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取证以及调查,慢吞吞的司法部终于做出了回应。
在一片闪光灯中,司法部长珍妮特.里诺和反垄断负责人乔尔.克莱因宣布,微软违反了先前达成的和解条约。
因此美利坚司法部将对其处以每天100万美元的罚款,直至微软停止捆绑浏览器的捆绑销售。
大众媒体对此一片哗然,盖茨本人也大为震惊。
外界感到震惊是他们没想到司法部的判决来到如此之快,盖茨则是没想到联邦政府在玩真的。
其实不仅是公众,就连网景这里都对司法部的判决速度感到意外。
按照正常的对垒经验,不应该有漫长的诉讼过程吗?
但这与微软特殊的前科有关,它已经不是第一次涉嫌违反反托拉斯法案,它是一个惯犯。
早在90年,联邦委员会就开始调查微软,是否滥用其在pc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地位,来进行不正当竞争。
委员会最终在93年以2-2的投票陷入僵局,并结束了调查。
但司法部长珍妮特.里诺并没有轻易放过微软,她自己的调查一直没有停止。
后来微软因为不想惹麻烦,所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和司法部达成了和解,并在94年签订了协议。
条款中微软同意不将其他产品与windows的销售联系起来,但仍然可以自由地将其他功能集成到操作系统中。
司法部初步认为,微软将浏览器捆绑销售,违反了它在94年签订的和解条约。
所以作为惩罚,才有了这次每天100万美元的罚款判决。
同时微软对计算机制造商的强制性条款,也早就被媒体报道过。
很多人都知道,微软曾向计算制造商和isp运营商施压,甚至每一家都谈过话。
之前和康柏的冲突,以及惠普的公开声明,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这恰巧又和反垄断法的规定相违背,微软在利用自身的优势打压对手,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产品创新参与竞争。
所以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司法部才下达了这样的判决。
他们认为针对微软的调查早就已经开始,所以漫长的取证以及审理过程,就可以直接跳过了。
这合理吗?当然,从程序上来说,这没毛病。
至于为什么司法部的效率如此之高?某人表示,这可能跟网景最近的股价下跌有关。
华尔街不是瞎子,微软如果利用手中的操作系统这一王牌,网景大概率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
所以这几個月来,网景的股票一直在跌。
说是一泻千里有些夸张,但累计蒸发三分之一的市值,已经属于伤筋动骨。
那么网景的股票跌了,谁最着急?
当然是那些把身家押在网景身上的股东们。
他们迫切的需要重整局面,然后给市场以信心。
于是司法部以极高的效率,宣布了对微软的惩罚性措施。
果然,当司法部长珍妮特.里诺在镜头前宣布这一消息后,华尔街立即做出了反应。
仅仅半天时间,网景的股票就上涨了20%,这一大利好消息的效果非常强劲。
与此同时,欢呼的不仅仅是网景的投资者,被微软施压的那些商业伙伴也大大松了口气。
有了司法部的这道判决,微软总不会继续执行之前的策略了吧。
和对康柏公司一样,微软给其他计算机制造商考虑的时间也是两个月。
眼瞧着一天天过去,如果网景这里依旧毫无进展,那他们也只能选择微软了。
老实说从心底里,这些计算机制造商更倾向于网景。
后者的浏览器更受欢迎,也是很多客户指名要安装的软件。
如果两个月的期限到了,网景又无可奈何于微软,那他们还真不知道怎么满足客户的要求。
现在好了,他们大概率不用再面对客户愤怒的投诉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