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这样精准的投放渠道,在迪恩看来比超级碗的开场广告还有效。
“可是迪恩,《全球概览》已经处于休刊状态。”凯文耸耸肩把手中的杂志塞进陈列架,“或者你愿意等下一個刊印日期?”
作为百科类丛书,《全球概览》从74年之后就不再定期刊发。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出现颠覆性的产品,它才会被再次刊印。
这个日期完全不固定,凯文自己都不知道《全球概览》下次发刊是什么时候。
“凯利先生,我知道,在《全球概览》之外还有副刊这样的存在。还有一周多就是圣诞节了,难道伱就没考虑过《全球概览:圣诞节增刊》这样的主题?”
在来这前迪恩已经做足了功夫,《全球概览》有一系列的衍生刊物。teams或许不足以让杂志社出版正刊,但副刊这样的非正式版本却可以尝试一下。
凯文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迪恩,“副刊可没有正刊的影响力,或许你会对它失望的。”
“没关系,只要它的封面上出现‘全球概览’这四个字就行了。”迪恩做过调查,最近一次《全球概览》系列的杂志,还是在去年发行的。
时隔一年多,即使是副刊,迪恩也相信它的宣传效果非比寻常。
凯文略微有些犹豫,创始人布兰德现在的精力都在他创建的“全球电子链路”bbs论坛上。杂志社的事除了《全球概览》正刊,其他已经基本不再过问。
要说发行一次副刊,凯文作为主编,他自己就有这个权限。但
“凯利,我相信自己带来的东西足够惊艳。所以”迪恩踢了踢脚下的两个手提包,“不妨让我们先看一看这款软件怎么样?”
“好吧,我也正想说即使是副刊,《全球概览》对产品的挑选也会非常严格。”因为长时间休刊,凯文独自一人待在杂志社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
至于《全球评论》杂志,在月初发完今年的最后一刊后,杂志社的其他人已经开启了圣诞节度假模式。
凯文觉得利用空闲时间,评测一款新软件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见到他点头同意,迪恩立即从手提包里取出了两台便携式电脑。两万多美金换来的装备,成为了他展现teams的利器。
一个小时后
头戴耳机的凯文,看着眼前的teams界面陷入了沉默,这款软件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迪恩,这款软件是你开发的?”
“是不是被吓了一跳?”迪恩抱着胳膊得意的点点头。
“很酷!非常的嬉皮士~”凯文在想,自己或许见证了一款伟大软件的诞生。
“所以它够格刊登在《全球概览》上吗?”这才是迪恩来这里的最终目的。
“或许可以,但是”凯文从桌上抽出一本杂志递到了迪恩的手中,“每刊印一期这样的杂志,出版社都需要对内容精挑细选,因为他们需要保证杂志的销量。
然而迪恩你来的太突然了,我们即使愿意把teams选为《全球概览》的最新产品,但其他内容还不足以填满整个副刊。所以你知道的,这有一定的风险。”
迪恩翻了翻手中的杂志,大概有二十几页,前后几页都是彩印。“这样一本杂志的印刷成本是多少?”
“what?”凯文有些疑惑迪恩为什么会关注这个问题,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1.93美元一本”。
1.93美元,迪恩低下头默默计算了一番。“凯利,我会赞助杂志社一万美元,用来刊印5000本《全球概览》圣诞增刊。”
“oh~omg”虽然有了猜测,但凯文还是被迪恩的大手笔惊呆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迪恩似乎还是斯坦福的学生。
“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迪恩拍了拍手中的杂志,“这五千本只在加州发行,尤其是硅谷必须作为发行的第一站,之后是否在其他地方增发由你们自己决定。”
用一万美元换来《全球概览》的冠名,这在迪恩看来是值得的。五千本也已经足够覆盖整个硅谷了,加州的其他地方只能算是添头。
凯文听说了迪恩的要求后,也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这就相当于变相的自费发行。
而略一考虑凯文就点头答应了下来,“我相信teams必将在软件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首先凯文认为teams足够优秀,也足够创新。把它选为《全球概览》新一期特别介绍的产品,绝对够格。
其次杂志社不用承担额外的发行风险,每卖出一本那可就是杂志社的纯收入。迪恩刚刚的一万美元,可没提出销量分成上的要求,这就相当于是广告费。
如果这期杂志如果能卖的不错,那就更好了。凯文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增发,把它卖到其他州去。
这种稳赚的买卖,他为什么不答应?至于作为增刊的其他填充内容,凯文有的是办法。
“凯利先生,如果比特软件真的能在软件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全球概览》一定是最大的助力。”
虽然硅图公司两万美元的定金,瞬间去了一半。但迪恩依旧觉得这笔钱花的值,这可是被无数科技业创始人奉为圣经的读物。
“为了让杂志社对teams有更直观的了解,后续我们会亲自为这里的每一台电脑都装上一套teams。”进门的时候迪恩已经看清楚了,总共五台电脑,毛毛雨。
“感谢你的慷慨”这样的好事凯文没理由拒绝,“对了,我有一个疑问,根据迪恩刚刚的介绍。teams软件在局域网内可以建立通信,那么是否在nsf网也是如此?”
“当然”迪恩肯定的点点头,“只要有链接线路,它们之间就可以实现通信。”
“任意几台电脑组成的局域网都可以?”
“嗯哼~”
“当这个线路是电话线的时候呢?”凯文越发接近问题的核心,作为百科类杂志总编辑,他对技术也懂一些。
迪恩用包含深意的眼神看了一眼凯文,“理论上来说,只要这个线路开通了网络信号,那就可以实现这样的通信。但我不建议你这么做,因为这有一定的风险。”
“ok,我懂了。”凯文了然的点点头。
狗屎!迪恩突然觉得teams的说明书里还少加了一条:禁止使用teams在非公开的网络中运行,因此而造成的任何法律风险,bit software概不负责!
他低估了大众的智慧,总有一些人会发现意料之外的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不是针对teams的,但它同样会带来麻烦。
广告的事情已经谈成,迪恩收拾东西就准备回去补充teams的使用说明书。不,更关键的是找一个律师来全面审查teams的一切文字说明。
还好,软件还没有正式发行,现在补充还来得及。
“迪恩,要不要再听听我个人对teams的销售建议?”就在迪恩准备告辞的时候,凯文突然话题一转,聊到了软件的销售问题。
第111章 各取所需
teams的销售问题?迪恩停下脚步看向一脸大胡子的凯文.凯利,“凯利先生,你是说你能给我一些建议?”
“难道你就没想过在零售渠道,销售自己的软件?”凯文一脸奇怪的看着他,这才是现在主流商业软件的正常做法。
“事实上我想先在硅谷这里试一试,你知道的凯利,teams的潜在客户可能只是各家公司。
它和lotus1-2-3、wordstar这些消费软件不一样,teams是群组软件。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只有使用人数大于两人时,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
迪恩所说的也是teams的缺点之一,个人消费者购买它几乎没什么用。同样是办公软件,电子表格和word文档却可以同时满足企业用户与个人消费者的需求。
这也是迪恩为什么没有急着在零售市场推出teams的原因,在网络没有实现大规模的互联之前,它的市场规模仅限于企业用户。
“不,迪恩。”凯文摇了摇头,“你或许低估了nsf网的普及程度,也低估了teams的潜力。”
“so?”迪恩有些不确定的看着这位杂志社主编。
“come on,我带你去见识一下真正的网络。”凯文头一歪示意迪恩跟着他走,反正杂志社也没什么事,另外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等等,凯利先生,我们这是去哪?”拎着两個手提包的迪恩,连忙跟着他出了杂志社的办公室。
“去山景城,十分钟就到。”凯文来到外面的停车位上,示意迪恩上车。
“ok~”迪恩耸耸肩就坐进了福特汽车的副驾驶,他也想看看凯文口中真正的网络是什么样的。
从门洛帕克到山景城,沿着82公路一直往东就是。两地距离不足7英里,凯文也的确在十分之内就抵达了目的地。
“这里是科学基金会在山景城的一处办公室”凯文朝着眼前的单层平房抬了抬下巴,“我和吉姆是老朋友了,他是这里的负责人。”
作为全球杂志的主编,凯文交友广泛。硅谷这里形形色色的人,他或多或少都打过交道。
走上前敲了敲门,凯文十分自来熟的和开门的员工打起了招呼。他转头朝迪恩看了一眼,又和科学基金办公室的人说了几句,后者就点点头示意他们进去。
“这是基础设施办公室,nsf网位于弯区的服务器都在这儿。”跟着办公室的员工进入内部,凯文低声向迪恩解释了一句。
“哇哦~我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随着几道屏蔽门被打开,迪恩看到了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服务器。
“可以随意看,但最好不要碰它们。”为两人引路的工程师,抱着胳膊关照了一句。
“ok,我了解。”迪恩走到架子边仔细的打量了起来,很快他的目光就被闪着信号灯的硬件设备所吸引。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些都是太阳微系统公司和思科公司最豪华的工作站、路由器?”
“yeah~它们很好用,我们几乎不需要进行什么维护。”工程师得意的点点头,这小子是个行家,他难得找到炫耀的对象。
“mother f*cker,科学基金会这么有钱?它们中最便宜的一台都要两万美金以上!”迪恩看着机房内一排排的架子惊呆了,这些加起来需要多少钱?整个基础设施办公室呢?
“它们都是免费的。”工程师耸耸肩,“科学基金会没为此付过一分钱。”
“what?”迪恩惊讶的转过头,“免费的?这怎么可能?”
就他们所在的这个房间,这些设备加起来没有几百万美元拿不下来。如果算上整栋办公室,那更是千万级别,哪家公司有这么大的手笔来捐赠给政府机构?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凯文指了指角落里的一台路由器,“那是全球杂志社捐赠的,在它的左边还有苹果公司无偿提供的服务器。以及基因泰克、ibm、思科、洛克希德….”
随着凯文手指一个一个点过去,迪恩听到了硅谷之中许多耳熟能详的公司名字。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百货商店,以及私人用户的姓名。
“凯利…?”迪恩似乎想到了什么。
“就像伱想的那样,迪恩。”凯文点点头,然后看向科学基金会的工程师,“这就是现在的常态,不是吗?”
“当然,我们的预算有限。所以…”工程师耸耸肩,“我们需要他们提供的设备,而他们也需要我们提供的网络。”
迪恩明白了,这些公司以服务器、路由器等硬件设备来换取nsf网的“非法访问”。
而科学基金会也需要这些硬件支持,来保证网络主干线的顺利运行。
迪恩又想到了前段时间报纸上披露的科学基金会财务情况,它在5年的时间内对nsf网的总投入是2亿美元。
用这笔钱来建设整个北美的网络主干线,这无论如何也不算多,更不提科学基金会今年还对网络来了一次大升级。
现在迪恩总算明白了科学基金会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了,这其中开支最大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甚至都不用它自己花钱。
作为交换,本应仅限政府使用的nsf网,也被接入了大大小小的公司中。
当然私人用户依旧很少,不过有网络运营商存在,迪恩相信他们有自己的路子。
“老实说,这出乎了我的预料。”迪恩终于明白,为什么凯文之前说他低估了nsf网的普及程度。
原来非科研机构也早就渗透进了nsf网,为此他们甚至不惜违反法律。
“人们都说政府的规定太死板了”凯文拍了拍迪恩的肩膀,示意回去再讨论这个话题。
在回去的路上,迪恩一直在考虑这些变化对自己的teams会有哪些影响。
要不是亲眼所见,他很难想象nsf网内部是这样运转的。原本属于政府机构的权威光环,无形中褪去了很多。
“怎么样迪恩,现在理解网络对大家意味着什么了吧?”有了刚刚的经历两人也熟悉很多,凯文回到杂志社就先为他倒了一杯咖啡。
“其他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加州这里很多人都在悄悄的接入nsf网。”凯文左手抱胸,右手端着咖啡倚在办公桌上。“不过我想这样的规则,在美利坚其他州也都适用。”
凯文口中所说的规则,就是科学基金会和私人公司间的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