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95章

作者:安静的想

  “一个月后再见~”

  出了物理实验室,亚当忍不住上上下下的打量迪恩。

  “mother f*cker,为什么你现在看起来像个基佬?”迪恩嫌弃的远离了他几步。

  “看来你的teams软件,真的让你发了一笔横财。”

  “hey~为什么在你口中我像走了狗屎运一样?我为之付出了努力~”迪恩很讨厌这家伙像看暴发户一样的眼神。

  “ok~ok~”亚当重新搂住他的肩膀,“至少我当初的眼光不错,瞧,pbk的入会条件你都快达成了。”

  “啊哈~那可真是让人万分激动。”嘴里说着浮夸的话,但迪恩脸上却丝毫没有欣喜的意思。

  “你的演技太拙劣了”

  “谢谢夸奖”

  “对了,因为最近teams软件在硅谷这里变得小有名气,所以有人想采访你。”就在临分别时,亚当突然又告诉了迪恩一个意外的消息。

  “采访我?”迪恩惊讶的摊开手,“亚当,难道我将要成为媒体口中新一代的创业明星?”

  “如果把这个范围限定在斯坦福的话,我想是的。”

  “所以这是来自校内报纸的邀请?”迪恩有些失望,他猜这大概率又是一些学生自己组织的媒体。

  “可别小瞧了他们的影响力,你不是想为自己的创业公司招聘人手吗?”亚当把一份期刊递给他,“说不定在这上门露个面,就会有人联系你。”

  迪恩翻过报纸的正面,《斯坦福评论》。“好吧,我还以为是《斯坦福日报》~”

  《斯坦福日报》的名字任何一个帕拉阿图地区的学生都知道,自从在70年代和学校管理层爆发过冲突之后,它就热衷于报道斯坦福大学高层的各种丑闻。

  这份独立报纸不仅在斯坦福大学流行,周围几所大学里也有很多它的读者。就以当下的舆论环境,每期《斯坦福日报》至少能卖出四千到七千份,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力巨大。

  但是手中薄薄的《斯坦福评论》,老实说迪恩对它们并没有太多的印象。

  “这是一个哲学系学生在两年前创办的报纸”亚当见迪恩表情疑惑,特地解释道,“之所以建议你考虑一下,就是因为他们愿意把你的teams当头条来报道。”

  “哇哦,听起来不错~”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所以我该怎么联系他们?”

  “彼得.泰尔,我想他最近会打电话给你。”亚当拍了拍迪恩的肩膀,两人就分道扬镳。

  为teams软件解决音频技术上的问题是迪恩最近的首要事务,其他的bug可以通过代码来解决。

  唯独这一项需要研究方面的投入,恰巧它又不是迪恩所擅长的,所以他只能寻找外援。

  不得不说作为研究型大学,斯坦福给予了迪恩很多创业上的辅助,这或许就是硅谷这里接二连三出现成功的商业创意的原因。

  当然如果能顺便宣传一下teams那就更好了,迪恩现在无比渴望有记者来采访自己。在美利坚做生意,没有宣传怎么能行?

  就在他考虑去哪家杂志上继续打广告时,意料之外的电话接二连三的打了过来。

  好吧,也不算意外。八千多份teams软件成功卖出,并且它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口碑的渐渐发酵,比特软件终于进入了那些风投公司的眼中。一款在市场上,没有同类竞品的软件,这无疑是一块香饽饽

  “吉姆,我收回曾经的话,teams软件在sgi运行的无可挑剔。”格伦.米勒一改往日滚刀肉的形象,他亦步亦趋跟在克拉克的身后,仿佛助理一般。

  “噢~格伦是我太健忘了吗?”克拉克停下脚步目光嘲讽的看着他,“当初是谁反对那笔采购订单的?或许你可以提醒一下我?”

  “听着吉姆,我为曾经的鲁莽道歉。”作为一个风投,格伦把资本主义的脸皮发挥到了极致,“我需要你帮我引见一下,那个名叫迪恩.普莱斯的创始人。”

  “然后呢?把他的股份全部掠夺完,最后施舍的留下3%?”克拉克仿佛已经看到这个可恶的家伙,正在举起那把邪恶的镰刀。

第124章 投资守则

  “吉姆,我从你刚刚的话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偏见。”格伦.米勒并没有就此罢休,“我是在帮助他,初创企业需要我们的资金来扩张规模。

  他们没有人脉,不懂得营销,甚至连律师都没有。这非常危险,吉姆,你经过这一切。我们帮他把比特软件打造成一家合格的公司,作为交换他付出股份,这是非常公平的交易。”

  “啊哈~是的。就是因为我经历过这一切,所以我才更不会这样做。”吉姆.克拉克恶狠狠的盯住格伦.米勒,“我绝不会做这个恶人!”

  “hey~”看着克拉克远去的背影,格伦.米勒无奈的张开双手。好吧,他需要亲自跑一趟。

  回到办公室,克拉克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迪恩。

  “嗨~迪恩,还记得我们曾经的约定吗?”

  “克拉克先生,对于你的电话我并不感到意外,不如我们一起当面谈谈?正好大家一次性把这个问题解决。”

  “大家?”克拉克敏锐的抓住了关键词。

  “是的,你知道的克拉克先生,比特软件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

  “ok,我明白了。大家什么时候见面?”克拉克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现实。

  在硅谷就是这样,一旦出现了好的创意,各路风险投资人就会闻风而动。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能连他们自己有时候都搞不清。

  “我会把比特软件这段时间的大概销售情况,用传真发给大家。当所有人对它的估值趋于一致时,我们再见面?”

  “明智的做法”克拉克很欣赏迪恩成熟的商业手段,这就相当于给了大家私下里第一次报价的机会。

  如果五个人对比特软件的估值相差不大,那么彼此坐在一起才能尽快把生意谈成。

  如果五個人有两个人报价偏差较大,那么为了尽可能多的拉投资,迪恩可以单独先和这两人电话沟通。

  即使最后没有谈妥,剩下的三个人依旧可以快速达成交易。这样既避免了意见不合的尴尬,也免去了大量无意义的沟通。

  挂断电话,克拉克捏住下巴开始琢磨起来。teams软件在硅谷这里的受欢迎程度,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几乎他推荐的太阳微系统公司和mits公司都选择了对比特软件下订单,这时候克拉克依旧想等一等。

  因为他不确定这其中自己的介绍起了多大的作用,不过当甲骨文、3com、以及正准备上市的思科也接连购买了teams后,克拉克有些坐不住了。

  虽然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还不足以teams走出硅谷,但它的潜力已经被证明。比特软件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条件下,也顺利维护住了硅谷的这一批客户。

  软件的创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创始人班底也经受住了考验。这是一家靠谱的创业公司,既然如此还等什么?

  克拉克为什么拒绝格伦.米勒的要求?是为了迪恩免受风险投资人的剥削?不!他也想获得更多的原始股!

  少一个入局的人,就少一个竞争对手!在这一刻他和米勒,都同处于投资人的位置,他们都想从迪恩手里拿走更多的股份!

  当角色完成转变之后,克拉克甚至渐渐有些理解当初格伦的做法了。质疑风投?成为风投?

  滋~滋~滋~,正在克拉克考虑投资的事情时,办公桌上的传真机突然缓缓吐出了一张清单。

  精神一振的克拉克知道是刚刚迪恩所说的teams软件销售情况,不过等他看清上面的数字后直接惊呆了。

  “shit~!”

  “狗屎!迪恩这小子要发财了!噢不~摩根塔勒要花的代价也更大了!”同样收到迪恩传真的加里,在办公室中直接抱住脑袋尖叫了起来。

  一个月近150万美元的销售额,他到底错过了什么?!

  “不行我要给他打个电话”加里扔下传真,迅速拿起电话嘀嘀嘀的按了几下。

  “迪恩,你该早点告诉我的!我甚至为你搞定了teams的专利申请!”电话刚刚接通,加里就忍不住抱怨起来。

  “可是我当初在成立比特软件前,第一个找到人就是伱。”电话中迪恩的声音显得非常无辜,他说的是事实。

  他不说还好,经过他的提醒,加里又想起了迪恩当初骑着廉价自行车来找他的模样。

  妈的!虽然早知道硅谷种种的传奇故事,但加里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扮演那个有眼无珠的投资人。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己和迪恩的关系一直维持的不错,现在的时机也不算太晚。

  “teams软件这个项目,摩根塔勒投了!但报价我需要先商量一下,记住你答应过我的事,迪恩!”

  “当然,我们是老朋友了~”这点信誉,迪恩还是有的。

  挂断电话,加里立即就从沙丘路低矮的办公室中匆匆下楼。他需要回一趟旧金山,他的父亲大卫.摩根塔勒现在正住在那儿。

  从硅谷到旧金山半个小时车程即可抵达,加里开着他的那辆蓝色科尔维特,在加州的公路上一路飞驰。

  二十分钟后他已经抵达了旧金山“太平洋高地”社区,这里是北湾著名的富人区。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的住处,甚至离他们不足800米。

  在自家草坪前的马路边停好汽车,加里拿着那张传真就直奔后院而去。他知道自己的父亲,通常这时正躺在椅子上晒太阳。

  “父亲,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那个迪恩吗?我想我们找到了下一笔好生意。”见到大卫.摩根塔勒正手拿一本书躺在椅子上,加里立即把传真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大卫.摩根塔勒放下手中的书,转而仔细看起了这份传真。

  “这是teams在过去一个月的销售情况,150万美元!父亲,它的增长速度比当初的苹果还要惊人!”

  “迪恩.普莱斯?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我们是不是在克利夫兰接触过他?”大卫还隐隐记得去年的事。

  “没错,我们投了他的普莱斯列表,它现在是俄亥俄最有影响力的商业网站。”加里认为自己的这笔投资是成功的,所以并不介意向父亲多炫耀几句。

  “这个teams我们投了多少?”大卫现在更关心手中的传真,很显然它的潜力比那个网站更大。

  “呃”加里有些尴尬,“我们正准备投”

  大卫.摩根塔勒摘下眼镜奇怪的看向自己的儿子,“我们在克利夫兰就和他接触了,甚至还投了他的第一个创意,这个teams他当初没找过你?”

  “他来找过我,但当时我认为”

  “他现在在哪?”大卫.摩根塔勒根本没兴趣听接下来的话,他从躺椅上起身准备返回卧室换身衣服。

  “他在斯坦福”加里跟着大卫的身影进入屋内,“父亲我们是要去见他吗?不过迪恩建议我们可以先根据传真报价,因为还有其他出价的人。”

  听了加里的话,大卫的步伐更快了。

  “父亲?”

  “加里!”大卫.摩根塔勒转身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风险投资人的风格各有不同,但还记得我们摩根塔勒的原则吗?”

  “优秀的创始人有时候比优秀的创意更难得。”加里重复了一遍大卫经常向他灌输的那个理念。

  “很高兴你还记得它”大卫换上白衬衫,又套上西服,“既然你投了他的普莱斯列表,并且结果不差。那么当他第二次来找你的时候,你就不该犹豫。”

  大卫.摩根塔勒把领带递给儿子,加里老老实实的替他系好。“因为这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创业者,即使你对他第二个创意有所疑虑,也应该给一个友情的支持。”

  “哪怕是五万美元”大卫抖了抖手中的传真,“它就不会让我们现在处于如此被动的位置。”

  “我知道了,父亲,那报价”

  “别管那狗屎的报价了!如果我们再不快一点,其他同行就会挤破他的门槛,然后我们失去最后的机会!”

  六十几岁满头白发的大卫.摩根塔勒,比他身边二十几岁的加里更加充满斗志。他四十岁才入行,他依旧随时做好了入局的准备

  “在拍照片之前,要不我们先聊聊比特软件,或者和你一起创业的人?”

  “你是说迪恩?”特地换上一件带有teams logo polo衫的马库斯,在听到后彼得.泰尔的问题后,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人影就是迪恩。

  “yeah~他似乎是你们团队的灵魂人物?”彼得.泰尔一边举着相机不停的抓拍,一边随口开始了访谈。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