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9章

作者:不落骨

  看着徒手捏碎石头的李昌,公孙先生目瞪口呆的,看着精壮的李昌,公孙先生暗自感叹,如果好好的培养一番,这绝对是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

  公孙先生也是被李昌的怪力吓到了,也不再劝说李昌,如果他有这份怪力他也不读什么书,披上两层重甲,拿着一个长矛直接上战场,那就是大杀器啊。

  很快两人回到了村庄里,看到两人回来,村民们纷纷出来迎接,一些孩子更是围绕着李昌和公孙先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老伯将公孙先生拉到了一旁,说了村里来了新的人怎么样,想要找一些药材送过去。

  “受伤的儒生吗?还有两个绝色的女子陪伴着?”公孙先生听着,一个熟人的名字出现了。

  “是的。”李老伯扶须说道。

  “如果我想的不错,那人或许是我的一个故人,我和您一起去一趟吧。”公孙先生拿出了一包药材递给李老伯。

  二人并肩朝着子游租下的院子走去。

  公孙先生看到院内盘膝闭目的子游连忙打招呼道

  “子游兄,好久不见!”

  这一声不仅吸引了子游的目光,雪女和焱妃也看了过去,看到来人焱妃顿时脸色有些复杂,雪女看着来人是个陌生人,又看了看焱妃的表情问道

  “你认识这个人?”

  “当然,你家先生就是踩着人家的头名扬天下的。”焱妃脸色难看的说道。

  虽说子游是踩着公孙白的头名扬天下,但是也正是子游才让公孙白明白了自己的道,进入了宗师,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授业之恩了,原本子游身边只有雪女一个先天,如果阴阳家的人发现她留下的记号,找过来最多麻烦一些,但也能拿下子游和雪女,但是公孙白这个实打实的宗师在这里,除非星魂或者楚南公过来。

  (这里的星魂并不是甘罗,此时距离甘罗成为星魂还有一些时间。)

  “公孙白?”子游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公孙白。

  “看来你们是熟人了,那我就不多打扰了,这是公孙先生带回来的一些药材,对你的身体有好处,可以让煎服。”李老伯将药递给雪女后就走了。

  雪女给公孙白和子游一人倒了一杯热水,就去煎药了,子游和公孙白坐在院子里说着这些日子的遭遇。

  “真没想到子游兄竟然遭遇了阴阳家的刺杀。”公孙白看向了一旁的焱妃。

  焱妃也不敢说话,她觉得院子里不能再待下去了,去厨房找煎药的雪女。

  “不说我了,你怎么会在这里?看样子你在这里很有声望的?”子游问道。

  “自从稷下学宫辩论结束之后,我稳定了道,一直没有感谢子游兄,于是便想着去小圣贤庄拜访。

  但是我到达之后先生已经离开了,于是我便想着先回名家,在路过这里的时候,心血来潮,觉得这里会有我的机遇,于是便留了下来,没想到竟然等到了子游兄。”公孙白说道。

  “倒也是有缘,正好我的内力被阴阳家的封绝咒印封锁了,你看看有没有办法帮我破开?”子游看着问道。

  “好,让我试试。”公孙白抓住子游的手腕,一股平和的内力逐渐渗入子游的体内。

  公孙白的眉头一皱,说道

  “施展的人只不过是先天,但是这封绝咒印太过诡异了,看似只是封锁内力,但实际上已经在奇经八脉盘踞起来了,并自行运行起来,我没有把握,如果强行破开或许会损坏经脉。”

  听到可能有损经脉,子游还是放弃了让公孙白强行破开的打算,在得知公孙白一时间不会离开这里之后,子游也放心住了下来,有公孙白这个宗师当保镖,阴阳家也不敢擅自出手。

第37章 ,理想

  有了公孙白,子游也不再着急,每天就是打坐修炼,或者在村庄里闲逛,一来二去,就跟村里的人打成一片,尤其是一些孩子,每天都想听子游讲自己的游历故事。

  子游帮村民们读读在外打仗的亲人写的家书,也帮他们写家书再送出去,子游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点,这个村庄大部分的青年都去当兵了,村里的青年很少,大部分都是一些孩子。

  虽然这里靠近赵国边境,北有东胡,东有燕国,属于两面战乱之地,但也不至于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出去当兵了,这让子游有些诧异,不过这是人家村庄的事情,跟他没有关系,他也没有仔细打听。

  在李老伯和公孙白的建议下,子游闲来没事的时候在村子里的祠堂给村里的孩子上课,也不用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教他们识字就行。

  “让这些娃娃读些书终究不是坏事,也算对得起他们在战场跟那些胡人上拼杀的父辈了。”李老伯是这样说道。

  从李老伯的嘴里子游也知道了村子中的青壮为什么这么少了,胡人不知道发生什么疯了,连年南下,周围的村子青年都去当兵守卫雁门郡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半大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亲都在雁门和东胡人打仗,子游闻言也是神色一正,对着祠堂内的名字鞠了一躬,这些人都是保家卫国的英雄。

  子游看着屋内正在地上写写画画的孩子们,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当初跟着老师学习的日子,只不过自己的条件很好,有着很好的学习机会,虽然条件简陋,但是这些孩子们还是学的很认真。

  “先生,理想是什么?”忽然一个孩子停止了练字,指着地上自己写的字问道。

  听到有人问,其他的孩子也停了下来,看向了子游,子游看着这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想了一下说道

  “那我想问问你们,你们长大之后想做什么呢?”子游看着这些孩子问道。

  “当兵,我阿父说了,男人就要当兵保家卫国。”最开始询问子游的孩子站起来大声的说道。

  “那你们呢?”子游摸了摸他的头笑着问其他人。

  “我要当最好的农夫,我阿父说了,只有种地才能让家人吃饱饭,不会饿肚子。”另一个小孩说道。

  十几个孩子很快就说完了自己长大后想做的事情。

  “所以这就是理想,理想两个字可以拆开来看,一个是理,一个是想,当伱心中有了理念,你便有着未来的想法,就像阿牛说的,男人就要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就是理念,而当兵就是实现理念的一个道路,为了实现理念,而就有了未来怎么做的想法,这便是理想。”子游用着最简单的话说道。

  “我要让阿父阿母和阿妹吃饱饭,所以我要努力种地当最好的农夫,这就是我的理想啊。”另一个孩子想了想说道。

  “对,就是这样,理想也可以说是信念,当你有了心中的信念,你就会有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子游摸着身边孩子的头说道。

  看着这些孩子茫然的眼神子游知道现在跟他们说这些太早了,继续说道

  “你们现在或许还不明白,但是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自己最初的理想,无论前方的有多少敌人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是,先生。”孩子们说道。

  “那先生,我们该怎么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之前听公孙先生说,有理想就要去实现,可是我们该怎么实现?”阿牛继续问道。

  “那你想要怎么实现保家卫国呢?”子游反问道。

  “当然去当兵,杀胡人!”阿牛大声喊道。

  “这便是你实现的理想的方法,而你为了当兵要去先去做什么呢?”子游说道。

  “我听阿昌哥说,当兵就要有个好身体和好武艺,所以我每天都跟着他们学武,等我16岁就可以去当兵了。”阿牛说道。

  “所以这里就是你实现理想的办法,一步一步的磨练自己,一步步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子游笑着说道。

  “可是这样真的有用吗?但是每次学武阿昌哥他们都笑我,说我是小鸡崽,上战场别说杀敌了,看到敌人就会被吓尿裤子。”阿牛又有些失落的说道。

  “当然有用,你现在只不过年纪还小,只要一点一点的学习武艺,将学到的武艺用到杀敌上,你就能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子游说道。

  “真的吗?”阿牛问道。

  “当然,只要你们肯去做,你们就一定能成功。”子游鼓励道。

  “那先生你的理想是什么呢?”那个想当最好的农夫的小孩问道,小孩叫做阿米。

  听到这句话子游不由得一愣,自己的理想?子游还没来得及多想,就听到阿牛说道

  “先生的理想肯定很大,比整个雁门郡还大。”阿牛说道

  “那么大的理想能实现吗?”阿米有些害怕的问道。

  “肯定能,先生一定可以的,先生都说了只要你一步步来,把自己的学到的用到实现理想上就一定可以实现,先生这么厉害的人,当然可以实现!”阿牛看着阿米脸色通红的说道。

  村里的人知道他想当兵之后,都是拿他打趣,只有先生没有嘲笑他,反而告诉他该怎么做,加上他之前最敬佩的公孙先生都说子游先生是个很厉害的人呢,所以在他的心里子游瞬间就成为最厉害的人。

  “把自己的学到的用到实现理想上吗?”子游喃喃自语的重复着这句话,整个人都如同呆滞一般,身边的孩子看着呆滞的子游纷纷喊着子游,生怕子游出什么事情。

  好在这群孩子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公孙白带着午饭来了,阿牛立刻上前说道

  “公孙先生,子游先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开始只说一句话。”

  公孙白闻言立马来到了子游的身边,看着呆如木鸡的子游,心中已经了然,说道

  “放心吧,子游先生没事,午饭来了,你们赶紧去吃饭,别在这里打扰子游先生了。”

  听到公孙白这么说,其他孩子都走了,只有阿米和阿牛两个人没有走,而是担忧的看着子游,公孙白看着这两个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

  “放心吧,你们的子游兄没事,这是他的机遇。”

  看着呆滞的子游,公孙白带着阿牛和阿米走了,三人走了,但是焱妃和雪女来了,雪女看着呆滞的子游十分的担心。

  “别担心你家先生,这家伙是顿悟了。”焱妃咬牙切齿的说道,顿悟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怎么偏偏让这家伙顿悟了,这一段日子里,焱妃可以说是被子游一直欺压,各种套她的话,阴阳家的多少秘密都被子游套走了。

第38章 ,知行合一

  小圣贤庄内。

  荀子与伏念相对而坐。

  “师叔,公羊学派不知为何开始大肆宣扬子游师弟,同时又开始闭门不见任何客人,您知道是为什么吗?”伏念问道,

  作为小圣贤庄的大当家,儒家的掌门人,伏念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需要处理儒家内部的各种纷争,而公羊学派这种反常让他顿感不妙,如果说儒家内部谁最强,这不好说,但谁最能惹事,那必然是公羊。

  “你该去问子游。”荀子淡淡的说道。

  “子游师弟,虽然我是看着子游师弟长大,但我从没有看透过他,他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一般,平时里在庄内打的极为热闹,但仿佛总与这个世界有一道隔膜一般。”伏念将自己心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说了出来。

  “子游不似人间之人,他是一个变数,你知道吗?在稷下的时候,他便该入道成为宗师的,但他的道太大了,大到他本人都无法看透,看清,他的思虑的太多了,多到他无法承受,失去了一个年轻人该有的东西。”荀子说道。

  “这般宏大的道,的确不是人间之人该有的,子游师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道呢?”伏念问道,

  “与其说他选择了道,倒不如说道选择了他,子游一直处在一个纠结的状态中,他想要去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的状态中,所以我让他选择了《十翼》作为自己的功法,《十翼》乃是孔夫子闻周易而撰,虽然有着儒家的思想,但内涵依旧是道家的,所以我希望能够借着十翼帮助他明悟心中道,但他并没有明悟他的道,《十翼》无法启迪他心中的道。”荀子说道

  “两年的游历让他见遍了疾苦、战争、百姓沉沦、饿殍遍地的场景,于是他逐渐明悟了自己的道,他想要做的是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有了那个震耳发聩的四句话。”

  “既然子游师弟已经明悟,为何无法入道?”伏念不解的问道。

  “明悟只不过有了心中所想,至于如何达到心中所想他还差了很多,就像是一个装有无数财宝的箱子,但缺少了一把打开它的钥匙。”荀子说道。

  伏念也只能叹息一声,道玄之又玄,有的人修炼了一辈子的人始终只差那一步,而有的人只不过须臾间便明白了自己的道,立地入宗师也不是梦,子游的道太大了,超出了百家任何一家,所以没人能帮他,只有靠他自己。

  “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师叔,不知该问不该问?”伏念问道。

  “什么问题?婆婆妈妈哪里有一点儒家掌门人的果断。”荀子出口骂道。

  “师叔教训的是,师叔当年为何要收下师弟?”伏念问道。

  “你就想问这个?”荀子问道,

  伏念点头,这算是整个小圣贤庄的隐秘之一了,当年荀子带回子游,只说了一句今后这是我的弟子便不再多说,很多人都好奇子游的来历和为什么被荀子收下。

  “一代掌门,整日好奇小道秘闻,如何能够教导好弟子,如何处理儒家内部之事.”说着荀子便开始对着伏念一顿说教,说的伏念是一点也不敢抬头,额头上布满了冷汗。

  “滚回去,读十遍《尚书》去。”荀子拂袖而去。

  恰巧颜路推门而入,看到了生气的荀子和被说的满头大汗的伏念,又把门关上不敢言语。

  “大丈夫做事唯唯诺诺,成什么样子,路,伱进来!”荀子对着颜路说道。

  颜路露出一丝苦笑,今天这顿说教是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