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98章

作者:不落骨

  陈平在历史上和张良正好是相反的,陈平玩阴谋诡计可是出了名的,要说历史上谁能跟陈平在这方面齐名,也就是贾诩李儒差不多,陈平可以说是一个加强版的贾诩,子游知道燕国的情况,他担心陈平狠辣过头了,给自己的履历产生了误点,从而影响了未来。

  陈平一个人还好,他最多用计谋去玩弄这些人,但是在加上李信这个莽夫,子游真的担心李信给了陈平掀桌子的底气之后,两人在燕国弄出来什么大的惊喜。

  “老师有什么担忧吗?”嬴政看着子游问道。

  “不没有。”子游摇头说道,但是现在秦国的确没有其他人能够派去燕国的,他现在只能希望燕国那些人能够老实点,也真的惹到了陈平,从而葬送了自己全族的性命。

  “臣也觉得陈平合适,但是陈平走了之后,这科举之事应该交给谁来做?”吕不韦问道。

  “老师不是回来了吗?可以让老师去坐。”嬴政说道。

  子游没想到自己刚回来就要干活了,不过近期他的确不会再出去了,阴阳家的事情他没有准备亲自出手,自己出手的风险太大了,所以子游为阴阳家准备了一个大礼。

  “总领燕国的人有了,但官吏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韩非说道。

  “我记得今年的丞相府负责的官吏考察要出来了。”子游悠悠的说道。

  听到子游说到官吏考察,吕不韦当即眼神一亮说道

  “王师的意思是让那些合格升迁的官吏,升迁到燕国。”

  子游点了点头,众人也是明白子游的意思,让那些合格的中等官吏升迁去燕国担任城守、城尉这样的地方要职,这些人常年在地方担任官吏,对地方的事务处理早已得心应手,而且去燕国也不需要他们做出什么政绩,只需要稳定地方即可。

  至于他们空出来的官职可以让副手或者下一级的担任,层层提拔,至于最基层的官吏,让还在招贤馆或者再开一场特殊的科举稍微降低门槛足以让他们去补充上去了。

  “那就这么办,这件事由丞相府筛选出合适的人。”嬴政说道。

  商定了这件事之后,嬴政便下了改燕国为渔阳郡的诏书,并且让陈平担任郡守,李信担任郡尉,大军留下三万人,其余的由蒙恬带领回咸阳,便让赵高去宣召去了。燕国的事情解决了之后,一个更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是太尉空缺的事情。

  尉缭走的太突然了,这让秦国完全没有准备,哪怕准备好了,秦国也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王翦是最合的人选,但王翦现在还不能担任太尉,灭赵、楚,王翦注定是统帅之人,秦国也只有王翦能和李牧和项燕过招,要是现在封王翦为太尉的话,将来王翦会处于一个封无可封的地步。

  而蒙武的话,蒙武的功劳和能力,又无法担任太尉这个职位,若是强行让蒙武担任太尉,会导致军队内很多人不服气,不利于军方的团结。

  “让王师担任太尉的职位如何?”吕不韦突然提议道。

  吕不韦的提议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呆愣住了,眼神在子游身上上下打量。

  “仲父还是不要说笑了,老师不懂军事,如何能够担任太尉呢?”嬴政摇头说道,子游无论是身份还是影响力的确是很适合的,但子游不会统兵,这点便否定了子游。

  现在的太尉可不是后世那样的一个象征性的职位,而是彻彻底底的实权职位,手上掌握的那可是秦国上百万大军。

  “那又如何?现在对方的战略方针都已经制定,哪怕遇到突发情况,还有王翦、蒙武、蒙恬、冯去疾、李信、杨端和等一众将领去处理,所以这个职位只是需要一个人来稳定军方罢了。王师先灭韩,再灭魏,楚国三分也是王师的计谋,在功劳上王师足以服众,而且王师真的不会统兵吗?”说道这里吕不韦眼神飘向了子游。

  其他人也都被吕不韦这句话引起了好奇心,纷纷好奇的看向了子游。子游也是为之一愣,他的确是不懂统兵的啊,这个事情哪怕说破天了他也不会啊。

  “儒家现在有人在研究兵法,而他们所学习的兵法正是当初王师所著《行论》中的兵家兵书,如果不是前些日子,大秦学宫完善,儒家送来的一大批书籍中恰好有完整版的《行论》否则我也不会知道。”吕不韦说道。

  听到吕不韦的话,子游嘴角猛然抽动了两下,《行论》中兵家兵书他那是完全用来装逼的,甚至很多东西他都都没有写全,有的就写了一半,什么《兵法二十四篇》写了十一篇半,《六镜书》写了三分之一,《太白阴经》写了一半等等,子游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装逼,毕竟其他门派的都写了,不写兵家实在是说不过,至于说为什么就写这么点,子游是为了偷懒,毕竟谁会没事干去看儒家写的兵书,这不是纯纯冤大头吗?

  名义上是儒家弟子的韩非和李斯面露疑惑的看着子游,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小师弟还写了兵法,听吕不韦的话这些兵法很是了不得存在啊。当初两人最关注的就是《行论》中的法家篇和国家篇,其他的他们根本没有去看,所以自然不清楚。

  吕不韦虽然也不能说的上兵家大家,但是有一定统兵的本事的,能让吕不韦看完之后,推举子游担任太尉一职,足以说明这些兵法足以让军方的人服气,嬴政想到这里便直接点头说道

  “既然仲父推举,那么太尉一职便暂时由老师担任,为了服众,将老师学习的兵法各取一部分送到蒙武和王翦处。”嬴政说道,只要蒙武和王翦真的服气了,那么军方自然没有问题了。

  “诺!”

  此时,正处于招贤馆,披头散发,双目血的陈平正在处理科举的事情,这些天他也是被李信的不断要人整的焦头烂额的,想尽了一切办法才拼奏出这一支官吏队伍,但人数还远远不够,这让陈平十分的抓狂。

  “该死的,名利都给了他们,他们就是不肯来,难道要老子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吗?”陈平看着手中下属搜集来的各地有贤名的士人的资料恶狠狠的说道。

  或许是因为科举给了出身低微的人机会,让一些权贵士人感觉到了危机感,为了表达自己对科举的反对,他们甚至直接不愿意担任官吏,甚至还打压一些年轻人,如果不是陈平背后有着儒家,让这些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科举,否则这件事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了。

  陈平看着这些人的名字,眼中透露着寒光,冰冷的说道

  “既然你们不让我好过,那么你们也没必要好过了!”

  说完陈平趴在桌案上开始奋笔疾书,开始为这些自恃清高的权贵士人们准备惊喜了,就在陈平认真始书写的时候,门外一声

  “中车府令到!”的声音让陈平回过神来。

  陈平出门迎接赵高之后,赵高便当众宣召,在听到自己将要总领燕国大权的时候,陈平也是惊呆了,周围的人同样是惊讶住了,能在陈平这个年纪便担任封疆大吏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陈平的未来是一片坦途啊。

  一时间周围的人看向陈平的眼神充满羡慕,陈平也从震惊中回神,说着感谢的话后,便接下了诏书,赵高笑着恭喜了陈平两句便离开了,陈平是子游的弟子,而赵高属于半个子游的家奴,两人自然十分亲近。

  回到房间内的陈平看着手中的诏书并没有太惊讶,身份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他是懂的,放下诏书之后,便继续将自己没有写完的东西写好后,交给了手下。

第349章 ,萧何

  陈平的任命只不过是简单的调动罢了,其他人知道也不过是感慨一声,陈平前途不可限量,但随着另一道诏书下达让整个秦国炸翻了天。

  嬴政当众宣布拜子游为太尉。

  这个消息一出来,整个秦国朝堂都炸了,一个个人都用着复杂的神色看着子游,尤其是军方的人更是脸色极为难看,他们很想要上前说些什么,但子游这些年的功绩却又是实打实自己打出来的,让他们无法开口,于是整个秦国军方就变得怪异了起来。

  嬴政也没有在意军方的反应,这些人就是典型的心服口不服,只要给他们个理由让他口服就行了。随着蒙武和王翦在拿到子游写的兵书之后,两人更是通宵达旦的不眠不休的观看学习,将其奉为至宝。

  尤其是蒙武,蒙武更是片刻不离手,生怕把这难得的兵书丢了,秦国军方中,各大家族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着家传兵书的传承,但唯独蒙家没有,现在难得有了高深的兵书来补充蒙家的底蕴,蒙武自然是不敢懈怠。但蒙武还是高兴的太早了,现在他只不过看了《兵法二十四篇》中的两篇,若是看到后面发现没了,甚至有一篇还是半篇的时候,不知道蒙武会是什么反应。

  而位于楚国的王翦,更是当众感慨道

  “王师于用兵之道,为天人也。”

  随着蒙武和王翦的反应被嬴政和吕不韦有意识的推动下,整个秦国乃是天下都知道了子游不但善于计谋,而且统兵打仗也是好手。而儒家也不再装了,当众承认了当初子游所著的《行论》中有着兵家篇,其中共有兵书四卷。

  一时间整个天下都开始议论这件事,有的人更是将子游称作是天降仙人,如同当初九天玄女辅佐轩辕黄帝成为人族共主那般,来辅佐秦国一统天下了。

  对于这些神魔志怪的事情,对于缺少娱乐方式的百姓们自然喜闻乐见,同样的子游也被编造出来了各种传说,什么姜太公转世,什么上古大神投胎等等。

  赵国,雁门关,李牧正在听着司马尚说着这些天外面发生的各种事情,在说完子游被拜为太尉之后,司马尚停顿了一下。

  “怎么了?”李牧看着自己的副将司马尚问道。

  “将军,这个子游先生当真是太公转世,上古大神投胎吗?”司马尚好奇的问道。

  李牧看着满脸好奇的司马尚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反问道

  “这些都是传言,你当真信了?”

  “不是属下信了,而是除了这个说法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能解释他为什么能写出让蒙武和王翦赞不绝口的兵法呢?”司马尚摇头说道,并非是他真的信了这样荒唐的言论,而是除了这样荒唐的言论之外,没有任何解释能解释其中的道理了,在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的时候,再怎么荒唐的言论都会让人逐渐接受的。

  子游一介儒生,在没有丝毫上过战场的情况下,却写出了让两个兵家大佬自惭形秽的兵法,这不得不让人往神魔志怪的方向去想了。

  听完司马尚的解释,李牧也是一愣,的确这个荒唐的解释此时的确更合理,但李牧摇头说道

  “若他真的是太公转世,第一件事是找现在的齐国王室算账,而不是帮助秦国一统天下,这不过是秦国的计谋罢了。”

  “什么意思?”司马尚一愣问道。

  “这些流言中,除了对子游各种神化之外,唯一不变的是子游是上天派来帮助秦国一统天下的,面对这些话你都开始认为是真的了,那么这些百姓呢?尤其是刚刚被攻占下来的魏国和燕国百姓呢?原本魏王增和燕王喜在民间的名声就不好,尤其是燕王喜更是做出了阵前先逃的丑事,让整个燕国百姓寒了心。

  现在又有了子游天降助秦一统天下的风言风语,这些百姓心中会认为秦国此时会是正统,而自己那些蠢货般的王,正是应该被击败的人,在心中他们便不会再抵触秦国,等到秦国在收拢人心之后,这些地方将再无动乱。”李牧沉声解释道。

  司马尚倒吸一口冷气,眼中充满了震惊,他原本以为这些就是一些流言罢了,但现在看来这完完全全就是秦国借助这些流言在布局啊。

  “你别忘了,天下读书人的嘴是儒家在管着,他们才是玩弄舆论的高手,而子游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借助舆论助长自己的势力。”李牧此刻也是十分的头疼,现在燕国亡了,下一个不是楚国就是赵国,而且赵国的可能性更大,一想到自己将来要面对子游这样心脏的人,李牧就有些头疼。

  正面打仗,李牧有信心保住赵国,但真的要玩一些脏的,李牧不敢说自己能防得住子游。

  “儒家的嘴可比最锋利的宝剑更能杀人。”李牧摇头说道。

  司马尚听到李牧的话,顿时有所思索,然后犹犹豫豫的说道

  “将军,最近邯郸出现的一些风言风语会不会也跟他们有关?”

  “邯郸出什么事情了?”李牧有些激动的问道,现在邯郸就是李牧命穴,但凡邯郸有丝毫的变动李牧都十分的敏感。

  “前些日子,我的亲卫回家探亲了,他从邯郸回来之后,跟袍泽说着邯郸最近的议论最多的事情,之前宗正被下了牢狱,但有谣言说宗正被郭开毒杀在了牢狱之中。”司马尚说道。

  “什么!?”

  李牧猛然起身他也意识到了一件事,赵佾失去消息的时间的确够长了,之前赵佾被下牢狱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但赵佾毕竟是赵国宗室的宗正,赵王迁哪怕患上了脑疾,都不可能杀了赵佾的,赵佾代表的是赵国宗室,一旦赵王迁杀了赵佾,这意味着赵王迁要和赵王室决裂,一个跟朝臣关系遥远,还失去了王室支持的王,赵王迁这个王位能坐得稳吗?

  哪怕赵佾这个宗正的身份保不住他,还有娼后,赵王迁没有脑子,但是娼后不可能没有,否则当初也不会为了扶持赵王迁上位,在赵王偃刚去世的时候,就去色诱赵佾了。对于娼后而言,赵佾并非是什么面首或者无法得到的白月光什么的,那些都是话本子上骗小孩子的,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利益,赵王迁一个名声狼藉的庶出公子,能够成为赵王,这背后赵佾这个宗正功劳占据了一半。

  “将军,这只不过是谣言罢了,如果宗正真的被毒杀了,这件事是肯定瞒不住的。”司马尚安说道,他自然也是知道赵佾和李牧之间的关系的,赵佾依靠李牧的军权,才能在朝堂上对抗赵王迁和郭开,而李牧依靠赵佾在朝堂保证自己的背后不会出问题,两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一个都不能出事。

  “恐怕已经晚了,这个消息流传出来,便说明八成是真的了。否则依照郭开的性格,绝对不可能让这个消息泄露出来的。”李牧缓慢的闭上了眼睛,他的心中已经相信赵佾被杀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少了宗正在朝内维持,将军您很有可能被那些小人中伤啊!”司马尚有些急催的说道。

  可能吗?恐怕不用他们,赵王迁已经容不下自己了,李牧心中想到。

  “派人去联系宗正当初留下的人手吧,我暂时是安全的的。”李牧说道,现在赵国孤立无援,他是赵国最后抵抗秦国的底牌,哪怕赵王迁再怎么昏庸,面对自己的身家性命,他还是知道轻重的。

  “诺!”

  咸阳,子游百般无聊的躺在摇椅上,看着大小九州之术。虽然他现在是秦国的太尉了,但实际上这个职位并不需要他做什么,尉缭在的时候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太尉府上的管曹能够应对任何事情,所以他只要没事去看一眼就行,让人知道他这个太尉还活着就行。

  焰灵姬躺在子游身边的摇椅上悠闲的看着话本子,这种话本子是小说家推出来的,尤其是在子游搞出来印刷术之后,这种话本子便快速的泛滥了起来。

  “今天可是恩科出榜的日子,伱这个科举负责人不去看看吗?”焰灵姬放下了手中的《江湖侠女传》说道。

  “有什么好去的?我虽然是负责人,但考官是我的两个师兄,而且考生们的答案最后是文渊阁,丞相府和百官三重检阅的,出不了乱子。”子游说道。

  为了防止有人徇私舞弊,子游把现在能用上的所有办法都用上了,首先是糊名法,考生的名字全部糊上,考卷收上来之后,便是甲士亲自押送到丞相府,由人亲自抄写,再将原本全部封锁起来,这些抄写的人也被看管了起来,之后再将这些抄写完的答案送到检阅人的手上。全程都有黑冰台的人监管,但凡任何一环出错,黑冰台可以直接出手。

  “那你准备怎么推广科举这件事?”焰灵姬好奇的问道。

  “科举这件事急不得,只能慢慢来,现在陈平做的很好了,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百姓们的识字率。”子游无奈的说道,现在这个时代连温饱都是问题,更别说识字率了,不过好在经过不断的努力,给儒家那些弟子画大饼,硬是将秦国的识字率给提上来了,但提上来的也有限。

  “这些事情我听不懂,不过小依的事情你准备的怎么样了?”焰灵姬看着子游手中的大小九州之术问道。

  “我没把握,所以这件事只能依靠老东皇太一了。”子游无奈的说道,大小九州之术的复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想要在短期之内学会根本没有办法。

  “那你准备怎么对付阴阳家?”焰灵姬好奇的问道。

  “我自然有我的办法。”子游微微一笑说道。

  焰灵姬翻了一个白眼,不再说话,继续看着自己的话本子。半炷香的时间之后,赵高找到了子游。

  “先生,这是这次恩科的最终名单,大王已经看过了,说让您去发布。”赵高说道。

  “我看看。”子游伸手接过了名单。

  打开名单之后,入眼的第一个名字顿时吸引了子游的注意,萧何二字让子游无法移开眼睛。

  “这个萧何是哪里人士?”子游问道。

  “是楚国沛县丰邑人士,参加了两年前的科举,之后便在鲁阳担任狱吏,廷尉、丞相、大王看到此人的文章都是赞不绝口,纷纷称赞他的才能,是大王钦点的头名。”赵高说道。

  听到赵国的话,子游便知道,这人不是同名,而是历史上那位汉初三杰之首的,萧何。萧何这可是汉朝立足稳定的首功,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的话,刘邦根本不可能在多次的失败中卷土重来。萧何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萧何十分适合一统之后的秦国。

  “准备给予萧何什么官职?”子游问道。

  “大王准备让其入文渊阁。”赵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