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225章

作者:不落骨

  “既然如此,那么本使就等着赵王的回复。”

  说完公孙白便离开了赵国朝堂。等到公孙白离开后,正在怒火上的赵王迁和赵国大臣将愤怒对准了郭开,其中一名大臣刚想要对郭开指责,就被郭开抢先说道

  “还请大王治我僭越之罪!”

  “郭相还知道自己僭越了!?”赵王迁一把将身边的奏章砸向郭开说道。

  “臣当然知道,但是臣宁愿僭越,也不愿看到大王中了秦国的奸计!”郭开头磕在地上郑重的说道。

  看到郭开行如此大礼一旁的大臣纷纷愣住了,心中的火气也不由得消了三分,赵王迁看着郭开,压住了心中的怒火问道

  “秦国有何等奸计?”

  “启禀大王,秦使之所以步步紧逼,为的就是求死啊!他想要用自己的死为秦国争取出兵攻打赵国的借口。原本李牧擅自拦截秦国大军之事,可大可小,只需要表达我们的态度即可让秦国无话可说,但我们杀了秦使,那将会被天下人口诛笔伐,更会引来秦国不死不休的攻打!大王三思!”郭开一字一句的说道。

  听到郭开的话,赵王迁和赵国朝堂的大臣纷纷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刚才的愤怒已经消失了,刚才他们被公孙白傲慢的态度和羞辱的口吻刺激的已经发怒,失去了理智,差点就犯下大错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现在两国还没有交战。

  “郭相请起,到是寡人误会了郭相,若无郭相,我赵国免不了一场刀兵之祸。”赵王迁感激的看向郭开说道。

  “这是臣的本分。”郭开说道。

  一时间朝堂上的大臣纷纷开始吹捧起来郭开,哪怕是看不惯郭开的人也不由得在这一刻对郭开另眼相看。郭开自然是很享受这种吹捧,倒不是他多么的冷静和机智,而是公孙白的言语刺激对于郭开而言根本不够看。郭开出身市井,听过不知道多少辱骂,比公孙白说的要更难听数万倍,自然无所谓。至于说什么君辱臣死,郭开更不在乎,否则他也不会在暗中出卖赵国。

  “那么依照郭相,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秦国的责难?”赵王迁问道。

  郭开看向了赵王迁,赵王迁微愣一下当即明白了郭开的意思,郭开是想要施行他的计划了。

  “当务之急是想先看看秦国的底线是什么?”

  “这件事便交给郭相去做了,郭相尽管去做。”赵王迁一挥手说道.

  “诺!”

  赵国的朝议解散之后,郭开便匆匆去找公孙白去了,公孙白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赵王迁不去咸阳认错,那就打,郭开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靠着时间慢慢的磨。

  秦国,公孙白在赵国的事情自然是一字不差的传回了秦国,嬴政甚至当众表示公孙白悍不畏死的勇气。

  章台宫一座宫殿之中,赵高正在读着公孙白送来的书信,信中说明了这段时间内赵国朝堂因为公孙白的强硬,导致整个朝堂分裂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要求交出李牧换取秦国的宽恕,而另一部分则是十分强硬的不同意交出李牧,前者是赵王迁和郭开的势力,而后者则是当初宗正赵佾留下的朝堂势力,以及娼后的派系。

  “娼后竟然死保李牧,看来娼后还是有些头脑的。”韩非放下酒杯摸着下巴说道。

  “能从一个青楼女子牢牢把握住赵王偃的心,并且坐稳赵国王后之位的女子,怎么可能是简单的人物,只不过现在的赵国朝堂发展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了。”李斯有些惋惜的说道。

  公孙白强硬的态度,自然是受到了嬴政的指示,为的不是跟赵国开战,为的就是搅乱赵国。至于公孙白的安全也是不用担心的,哪怕是秦国面对他国来使也不敢妄动刀兵,毕竟秦国吃过这方面的亏。秦国尚且不敢,更何况赵国呢?

  若是赵国真的答应了秦国的要求,也无妨,现在毕竟是冬季,来年春天他们还有一场对战右贤王的战事,所以赵国自然不急。赵王迁真的来咸阳请罪,那么这可比攻占赵国十座城池更有用。

  但是现在赵国朝堂争论不断,公孙白还在一旁不断浇油,这让赵国朝堂隐约有了分裂的情况,这正是中了秦国的下怀,毕竟现在秦国没有任何精神在对赵国开战。

  “寡人的意思是继续拖住这件事,我们的时间很充足,让公孙白留在赵国继续搅乱赵国,让其内斗,削弱赵国的国力等到我们打完右贤王部,腾出手来在打赵国。”嬴政说道。

  “大王说的在理,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臣怕弄巧成拙了,和氏璧、擅自动兵两个事情都无法除掉李牧的话,臣担心以后更难除掉李牧了。”吕不韦说道。

  一想到李牧,嬴政便有些头疼,明明秦国对赵国已经是有了极大的优势,但李牧的存在始终是一根刺,让嬴政不敢大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事情可没少发生,哪怕秦国的国力现在远超赵国,但李牧的存在还是个危险。

  秦国若是真的靠国力去攻打赵国,再来一次长平之战,赵国虽然灭了,但秦国自身也将会被极大的削弱,这对于秦国而言完全不值得。自身国力被极大的削弱,从而换取一个不稳定的赵国,这不是一个合适的买卖。

  “王翦你怎么看李牧?”嬴政看向了王翦问道。

  王翦犹豫了一下说道

  “臣可以与李牧一战,但不敢说大胜,只能说险胜!

  对于李牧这个对手,王翦向来是十分在意的,一向无往不利的王翦,在李牧面前吃了不止一次的亏。若是相同的兵力和国力下,王翦甚至不敢说能险胜李牧。

  嬴政点了点头,王翦能说胜这已经是极大的信心了。

  “刚才公孙白传回来的情报中说了,公子嘉最近有些蠢蠢欲动,我们是否可以稍微利用一下?”李斯提议道。

  听到李斯的提议,众人先是一愣,随后发现其中的确有着极大操作空间,李牧是属于公子嘉派系的。当初公子嘉与赵王迁争夺王位失败之后,为了保全自己,便逐渐淡出了赵国朝堂,但是根据秦国罗网的情报,赵国朝堂上可是有着不少人在暗中和公子嘉联系。

  原本赵王迁、郭开和娼后三个派系合力掌控了整个赵国朝堂,但现在因为李牧,娼后和赵王迁郭开出现了矛盾,这对于公子嘉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但很快众人便否定了这个提议,他们哪怕无法搅乱赵国,那也必须让李牧无法得到赵国朝堂的全力支持。

  一旦公子嘉真的趁机在赵国朝堂上得势,他们就更难弄掉李牧了。赵王迁昏庸,但公子嘉还是不错的。

  “臣提议还是保持现状,只需要继续搅乱赵国,为我们争取时间即可。至于公子嘉,我认为赵王迁和郭开会率先对他动手的。”子游说道。

  嬴政思虑了一番便答应了下来,坐在王位上,嬴政比其他人更明白这个王位的吸引力有多大,当初的成娇便是如此,而公子嘉当初更是当过太子,和王位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被赵王迁夺了过去,公子嘉心中定然是不甘心的。而赵王迁自然也明白自己这位王兄的不甘心,只要公子嘉稍微露出一点异样,赵王迁定然会弄死公子嘉。

  “扶苏明日就要回来了。”嬴政说道。

  听到嬴政的话,众人当即明白了,嬴政是想要当一个严父,但是又想要培养扶苏,而明天扶苏回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正式向整个秦国表明嬴政的态度。

  众人散去这个小会议之后,吕不韦便去通知负责礼仪的常奉负责明天的太子迎接的事宜。

  第二天的时候,咸阳城外,吕不韦、子游和冯去疾三人为首的百官和一众甲士在城外迎接扶苏,等到扶苏的马车出现之后,扶苏也难免被前方的阵仗所吓到了。

  除却迎接的宫廷礼乐和旗帜是属于太子的等级之外,三公九卿率领百官迎接,这可是只有嬴政才有的待遇。更何况现在的三公一个是被嬴政称为仲父的吕不韦,一个是嬴政的老师子游,另一个则是嬴政的绝对心腹,冯去疾。

  百官心中自然明白嬴政释放的信号,他们自从扶苏出生被定为太子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为的就是等到今天,嬴政首肯扶苏进入朝堂了。

  “拜!”随着常奉一号令。

  子游、吕不韦和冯去疾为首的三公对着扶苏行礼,扶苏上前扶起了三公之后,身后的大臣才直起身子,随后在百官的拥簇下扶苏进入了咸阳城内。

  今天过后一些大臣纷纷开始暗中接触扶苏,但现在扶苏并没有开府,所以他们也无法接触到扶苏,但这也难不住他们,在扶苏去吕不韦府上的路上可是有着不少机会的。

  而扶苏却没有去吕不韦的府上,而是来到了子游的府上。

  “少傅,当初您让我吃鱼糕的事情,我大概是想清楚了。”扶苏对着子游说道。

  “如何?”子游问道。

  “少傅想说的是,扶苏乃是秦国之太子,未来的天下之主,扶苏有着拒绝的权力,更有着让别人吃下这块鱼糕的权力!”扶苏的眼中爆发出一抹精光说道。

  一股无形的气质在扶苏的身上形成,如果有会看气运的人会发现,扶苏的身上已经开始凝聚属于帝王的气运。

  子游满意的看着扶苏,开口说道

  “记住你的话,现在大王允许了你参与朝政的权力,伱现在准备干什么?”

  “我想要向父王申请开府。”扶苏说道。

  “开府不是小事,需要的人手也有很多,你有合适的人选吗?”子游问道。

  “我准备让萧何当我的东宫詹事,庶子、洗马等人还没确定。”扶苏摇头说道,秦国人才虽然不少,但基本上都被嬴政任命在各个位置上了,而萧何现在虽然是招贤馆管事,但嬴政有意让扶苏暂时负责招贤馆的事情,所以扶苏才会想着让萧何当东宫詹事。

  “萧何担任东宫詹事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左右庶子的话,需要你自己去寻找,招贤馆内有一人叫做曹参,可以为太子洗马。”子游说道。

  “多谢少傅指点。”扶苏说道。

  第二天扶苏开府的旨意便被下达,而扶苏也从王宫内搬出,入驻了太子东宫,大秦这座战车的第二代掌舵人也在此时被正式确立。

第387章 ,敢战者方能言和!(求月票)

  扶苏开府之后,秦国表面上再度难得平稳了下来,但是实际上秦国的战略资源已将开始朝着北地郡而去,樗里翊回了一趟樗里后便直接前往了北地郡。

  一场又一场的大雪落下,秦国进入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一直到了第二年的春祭大典。

  嬴政率领着百官和咸阳的百姓在渭水河畔开启了浩浩荡荡的春祭大典,春祭大典结束后,秦国迎来了新的一年第一次大朝议。

  这次大朝议的内容十分简单,那便是让人挂帅出征右贤王部,经过朝臣们的商议,这次的出征的人选交给了蒙武,蒙武为主帅,蒙恬为先锋,率领北地郡和骊山大营总共两万骑兵,八万步卒出兵右贤王部。

  北地郡外的草原上,春日化开了去年的积雪,万物正是一片复苏的情况,大量的匈奴人将度过寒冬的牛羊从围圈之中驱赶出来,牛羊们吃着嫩绿的青草,悠闲的匈奴人骑着马看着远方的雪山怡然自得。

  右贤王部,右贤王王帐所在的营地内,匈奴的士兵正在严密的巡逻着,鼓声和欢呼声正在营地内此起彼伏,火盆摆放有序,右贤王部大大小小部落的首领在右贤王的带领下正在举行匈奴人的祭天之礼。

  在祭祀台下,一排俘虏被匈奴士兵压着跪在地上,这些俘虏是要被祭祀给匈奴之神长生天的祭品。

  右贤王部的大祭司,带领着数个祭祀在祭台上跳着怪异的舞蹈,嘴中喊着一些其他人听不懂的语句,下方的右贤王和大小部落的首领面露虔诚的祈祷着,长生天能给他们今年带来好运。

  被压着的俘虏中有着各式各样的人,有中原人,也有西域的人,也有匈奴内部一些被征服的部落的匈奴人,其中一名中原人双眼浑浊的看着四周的情况,随着大祭司抬起头对着天空猛地一声怪叫,四周的匈奴人纷纷跪了下来。

  这名中原人的眼中突然冒出一抹精光,看着四周的匈奴人跪了下来,猛然暴起,将自己身后的匈奴士兵掀翻在地,一手抓住了即将掉落的利器,随后便大喊道

  “跑!”

  随后中原人便朝着匈奴人少的地方跑去,而其他俘虏看到这一幕也纷纷暴起,将身后的匈奴士兵撞倒,朝着四面八方逃走。这一幕来的很突然,让正沉浸在仪式之中的右贤王和一众匈奴士兵都没反应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些原本在台上的俘虏已经和反应过来的匈奴士兵乱作一团。

  “将这人全部抓住!”右贤王愤怒的说道。

  顿时祭祀的场面变得混乱了起来,想要逃跑的俘虏和四周的匈奴士兵开始打作一团,祭祀台上的大祭司和祭司们并没有动乱,而是继续着自己的仪式。

  俘虏们虽然将身上的绳索割断了,但这里终究是右贤王部的大本营,四周是数不胜数的匈奴人,一阵慌乱的打斗之后,俘虏们造成的动乱还是被平息了下来。

  看着地上的尸体和剩下的俘虏右贤王的眼中充满了愤怒,正如春祭大典对中原的重要性,今天的祭祀是匈奴最重要的日子,他们在今天为长生天献上祭品才能换取庇佑,从而保证今年的水草丰盛、牲畜健康以及对外的战无不胜。

  匈奴人对长生天的信仰远比中原对鬼神的信仰更加忠诚,现在祭祀出现了问题,这让右贤王怎么也无法保持冷静。

  “立刻从俘虏中重新送来一批人,补充祭祀的人数,还有将最先逃走的人压过来,我要亲自送他去见长生天!!”右贤王暴怒道。

  四周的匈奴士兵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说话,一名千夫长看着暴怒的右贤王低声说道

  “大王,那人逃走了!”

  “什么!?”右贤王一脚踹在了千夫长的肚子上说道。

  四周的匈奴部落首领和士兵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右贤王将自己的腰上的弯刀拔出说道

  “还愣着干什么?派人去将他抓回来,还有将看押他的人送入祭品之中!”

  “是!”

  千夫长爬起来连忙说道。祭祀大典不能断,随着新一批俘虏被押上来,祭祀大典再度进行了起来。台上的大祭司抬起头对着天空再度大叫一声,四周的匈奴士兵当即将俘虏的脑袋砍下,鲜血洒在祭祀的台上,四周的匈奴人发出兴奋的叫声。

  大祭司也从台上走了下来,右贤王急忙迎接了上去问道

  “大祭司情况如何?长生天会庇佑我们右贤王部吗?”

  大祭司摇了摇头说道

  “刚才祭祀之中祭品逃走的事情惹怒了长生天,若是不能将逃走的俘虏重新抓住,前往圣山献祭为长生天,祈求长生天的原谅,否则我们右贤王部将会迎来神罚。”

  “我知道了,我会派人去做这件事的,还请大祭司多多祈祷,帮我右贤王部祈求长生天的原谅。”右贤王说道。

  “这是我的分内事。”

  “多谢大祭司了。”

  大祭司带着一众祭祀离开之后,右贤王对着千夫长暴怒的说道

  “听到了吗?发动整个右贤王部,将人给我抓过来。如果人抓回来,你就自己去祈求长生天的宽恕吧,什么时候长生天原谅了伱,你再回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