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296章

作者:不落骨

  现在齐国面临强敌,战,齐国必败,百姓流离失所,备受战乱之灾,不知道要枉死多少我齐国百姓。不战而降,齐国亦是亡,但我齐国百姓将不会被战乱所侵扰,我齐国土地也不会被秦军铁骑所践踏。我齐国王室之血祀也不会断绝。

  我田氏齐国乃是顺应民心,为百姓推举所成立。现在齐国百姓亦是不愿意和秦国对战,还请大王放心个人得失,保住齐国百姓!”后胜说着开始泪流满面。

  看着后胜这样,齐王建心中想到这件事成了,但表面还是说道

  “丞相所说寡人也是知道的,但我齐国岂可不战而降?更何况朝中官员是否同意投降之事?宗室又是否能够接受?”

  听到齐王建的回答,后胜明白齐王建心中已经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因为朝堂和宗室的原因有些犹豫,但这也正常,若是齐王建果断的答应了,才会让人感到奇怪。

  “只要大王愿意,臣可以为大王统一朝臣和宗室的意愿。投降并非是我齐国屈服于秦国的淫威之下,而是大王有好生之德,不忍心看到齐国百姓受战乱之苦。”后胜义正言辞的说道。

  “那就麻烦丞相了,寡人等候丞相的消息了。”齐王建说道。

  “一切交给臣吧。”后胜说道。

  齐王建点了点头,后胜脸上也出现了一抹笑意。齐王建和后胜都没有注意到,宫殿外一名内侍正在偷听两人的对话。

  大殿的大门打开,后胜走了出来后,这名内侍急忙上前帮助后胜穿戴好鞋子。将后胜送出宫后,内侍便朝着宗室所在的方向而去。

  “我有重要情报,让我去见公子詹。”内侍对着门口的护卫说道。

  “跟我来。”

  护卫带着内侍找到了公子詹。

  “拜见公子,大王召见了后胜。”内侍说道。

  “他们说了什么?”田詹问道。

  “后胜向大王提议投降秦国,大王担心朝堂和宗室不同意,就没有答应。而后胜答应帮助大王统一朝臣和宗室的意见,大王看样子是同意了后胜投降的想法。”内侍说道。

  “该死的后胜!奸相误国!”田詹怒斥道。

  内侍弓着身子不敢回话。

  “去领赏去吧。”田詹说道。

  “多谢公子。”

  在内侍欣喜的离开之后,田詹一拳锤在了桌子上眼中满是愤怒。

  “我齐国岂可不战而降?奸相误国啊!”田詹悲痛的说道“田氏的列祖列宗,你们看啊,现在的齐国国君软弱,大权被奸相把持。我齐国就要灭亡了。”

  田詹作为宗室中为数不多的主战派,一直以来都不被宗室之人待见,也正是因为如此,田詹的存在感不强,这给了他很多机会让他发展自己的力量。因为一次偶然他发现了张良的踪迹,他原本是想要借着张良和熊启合作,齐国南下,帮助伪楚国攻下楚国,从而达成齐楚联盟,从而应对齐国。

  但是他还没有等到熊启的回信,伪楚国就被秦国灭了,而他只能转而求其次和张良合作。

  “或许我应该先动手了。”田詹说道。

  因为和张氏一族频繁接触,宗室之人对他这个主战派更加厌恶了。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将他这个主战派田赶到了薛城。在薛城田詹遇到了同样是主战派的薛城县令。于是在墨家抗秦派的帮助下,田詹暗中控制了薛城附近的几座城池,并且在薛城暗中训练了一批军队。这支军队是他准备用来杀了后胜,把控齐国朝堂的。

  昨日张良给他来信,说准备在大梁掀起一场起义,想要让他支援。他还没有回信,不过现在看来他是无法给张良支援,不过张良倒是可以给他支援。张良在东郡牵扯秦军,他在齐国发动清君侧,从而掌管齐国,到时候继续让张良在秦国各地发动起义,而他靠着墨家的帮助在齐国训练新军,到时候在和秦国各地的起义一起攻打秦国。

  想到这里,田詹心中虽然没有多大的胜算,但这是他最后一博了,赢了他将成为齐国未来的王,在推翻秦国,他更是未来天下最为显赫之人。输了就是一死罢了。如果不搏的话,他也是一死。

  心中做好决定之后,田詹便写信给张良,希望能够得到张良的帮助,同时让写信给薛城县令,准备让其找机会南下帮助他杀了后胜,控制齐国朝堂。

  在接到自己门客送来的大量书信之后,子游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便动身前往大梁。为了遮掩自己的行踪,子游是孤身一人前往,墨鸦白凤以及焱妃、少司命、雪女、惊鲵和焰灵姬都被子游留在了咸阳,制造出一种他还留在咸阳的迹象。

  等到子游抵达大梁之后,嬴政派来的御史已经抓捕了一批人,这些人不仅仅是子游的门客,还有着一部分旧魏国留下的官职。

  进入大梁城之后,子游直接进入了当地的鼎香楼,找到了大梁罗网的负责人。在看到子游到来之后,大梁负责人也是惊讶万分。

  “拜见先生。”大梁负责人行礼说道。

  “嗯,我来找你是问一问你最近大梁有什么事情发生吗?”子游问道。

  “最近,大梁之中出现了大量的江湖人士,这些人身份复杂,我们无法一一甄别,但大多都是江湖游侠儿。最近御史在东郡查案抓人,不少人都被送往了大梁的牢狱之中,罗网怀疑这些人可能是被抓之人的门客,亦或者来看热闹的人。”大梁负责人说道。

  “张耳有什么消息吗?”子游问道。

  大梁负责人一愣,张耳是子游的门客,他是知道的,最近子游被废除的事情他也是有所耳闻,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子游的门口。现在子游问他张耳的消息,他摸不准该如何回答。

  “如实说。”子游说道。

  “罗网并没有专门针对张耳的监视。只不过最近大梁城中流传着张耳生病暂不见客的消息。很多来拜访张耳,想要成为他的门客的江湖侠客或者士人全部悻悻而归,或者留在了大梁。张耳生病的消息也是他们传出来的。”大梁负责人说道。

  “嗯,还有其他的消息?东郡各地的?”子游问问道。

  “现在御史在各地查案,各地相当混乱,不过有羽林军的保护,并没有人伤到御史。”大梁负责人说道。因为这次嬴政动用了御史,准备光明正大的解决这件事,所以罗网这种干脏活的就没有去擦插手这件事,继续在暗中调查着反秦势力。

  “嗯,伱退下吧。”子游说道。

  “诺!”

  大梁负责人走了之后,子游决定去见一见张耳。虽然子游不知道这件事中张耳充当着什么角色,但是他让张耳管理这些门客,如果张耳对他的忠诚产生了动摇,他的这些门客就很难说对他是否忠诚了。

  入夜。

  张耳正在自己的书房中写着什么,突然房门打开。张耳心中一紧,随后拔出了自己的佩剑,小心翼翼的朝着房门处看去。

  “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张耳难道也会有做亏心事而惶恐不安的时候吗?”子游的声音在张耳的背后响起。

  张耳扭头看到子游之后,手中的剑掉落在了地上。

  “啊!先生,您怎么会到我这里来!”张耳惊讶的说道。

  “怎么?你不欢迎吗?”子游反问道。

  “岂敢,先生能来我这里是我的荣幸,但是您突然到来,我没有什么准备,还请您不要生气。”张耳说道。

  “这些虚礼就不需要了。”子游说道“我到了大梁之后,听说你病了,所以就想着来看看你。不过我看你的身体很好,并没有外面说的那般严重。”

  “多谢先生关心,我本身没有病,只不过最近上门的江湖侠客和士人有些多,我不想要见他们,所以就用生病的名义打发了他们。”张耳拱手说道。

  “嗯。”

  子游点头并没有再说话,而是看向了张耳桌子上写了一半的书信。看到子游看了自己的书信,张耳顿时紧张了起来,因为这封书信是他给子游的一个门客写的,门客之间写信交流自然没有什么,但这个门客和张良有所勾结。

  “这个叫做韦林的门客,我怎么没有印象?”子游看着书信的开头说道。

  “韦林不过一个无名小卒,先生自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现在是山阳的县尉。”张耳说道。

  “原来如此,你这书信上说让其不要与贼人深交,是什么意思?”子游抬头看向了张耳。

  被子游凝视着,张耳顿时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看着子游淡漠的目光,张耳清楚东郡的情况自己的这位主君已经很清楚了,而他自己和张良的消息很可能也被子游知道了。

  “张耳愧对先生!”张耳跪在地上俯首对着子游说道。

  “你还知道愧对我?说说吧,为什么?”子游坐下淡漠的说道。

  “张耳愧对先生的信任。当初反贼张良在找到我的时候,我应该第一时间通知官府抓捕他。更不应该因为心中的私心为其提供庇佑,更不应该在暗中收留当初旧魏国所留下的权贵。”张耳跪在地上说道。

  听到张耳的话,子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张耳竟然背着他做了这么多事情。原本他只是以为张耳隐瞒了他那些门客的所作所为的,但没想到张耳竟然在暗中和张良以及反秦势力有所勾结。

  “现在的秦国不好吗?东郡的百姓生活要比当初生活在魏国的时候更好吧?当初你带着信陵君的门客效忠于我的时候说过,信陵君最大的愿望有两个,其一重新霸魏之风采,让魏国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其二便是让魏国的百姓衣食无忧。第一个的愿望信陵君因为自己王兄的背叛已经丧失了希望。所以他希望能看到第二个,而我答应会实现第二个。

  现在东郡百姓虽然不能说衣食无忧,但也能满足温饱了。你为什么心中有了反心?”子游问道。对于张耳背叛,子游其实并不怎么在意,其一是因为历史上的张耳可是在秦末的时候和陈馀两人投靠了陈胜吴广,并且在扶持赵王室的后裔,恢复了赵王。最后又帮助刘邦灭了项羽,可以说历史上的张耳自始至终都没有效忠过秦国。

  其二便是在子游看来,自己和张耳属于是合作关系,子游答应实先让魏国百姓丰衣足食,而张耳带领信陵君的门客投靠他。

  “好,但张耳备受信陵君的器重和信任,却在魏国危亡之时,出卖了他的母国,张耳心中有愧。所以在发现逃离的魏国旧贵的时候,选择了包庇他们,想要给他们一条生路。张良听说了这件事便以为我心中也有了反秦之心,便想着拉拢我。

  但我并没有答应,而他则是在大梁附近的村庄驻扎了起来。我担心他联系我的事情暴露了,于是我便帮他遮掩了踪迹。”张耳说道。

  看着张耳,子游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光,但随后又恢复正常。

  “张耳你也算是名士,你怎么会做这种没脑子的事情?”子游叹息道。

  “是我糊涂啊。张耳有愧先生。”张耳哭着说道。

  “你再跟我说说,门客的事情吧。都有谁和张良勾结了?”子游问道。

  张耳还是仔细的为子游讲解东郡门客们的事情。信陵君的门客素质虽然是战国四公子中最高的一个,但也不都是刚正不阿之人。在献出魏国有了功劳之后,嬴政封赏了他们,因为秦国的官吏不够,加上他们都是子游的门客,所以嬴政让他们暂时管理地方。

  这些门客当了半辈子门客,突然成为了有实权的官吏,心里还是膨胀了起来。最开始的东郡处去恢复之中,他们不敢过分,也不敢敛财聚权。随着东郡恢复如初,并且快速发展发展起来。嬴政也开始派遣秦国培训出来的官吏取代他们。所以他们便借着子游的名号,加上东郡大部分都是他们同出身门客的人所掌控着,于是他们便开始敛财聚钱。

  在有了钱财之后,他们便开始征召门客,自己过了一次主君的瘾。而投靠张良的人一开始投靠秦国是因为大势所趋,加上有利可图,他们才愿意投靠,而之后习惯了手握实权,但突然被取代,他们心中不平衡,于是就被张良有机可乘了。

  他们和张良勾结起来之后,开始更明显的敛财为张良的反秦事业提供钱财和人手。

  “你就这么看着他们错下去,并且帮助他们瞒着我?”子游问道。

  “是。”张耳说道。

  子游看着张耳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第476章 ,御鬼丹,即将点燃的战火

  对于张耳的想法,子游是有些能够理解的,但同样也无法饶恕张耳的过错。张耳因为自己的私心差点让整个东郡的百姓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张良的村庄在什么地方?”子游问道。

  “大梁城外三十里处。”张耳如实说道。

  “你应该知道有哪些门客和张良勾结在一起了吧?”子游沉声说道。

  张耳抬头看向了子游。

  “先生,这些都是您的门客啊,他们哪怕有过错也是您的门客,忠心效忠于您的。他们和张良勾结所想要的是推翻秦国,并没有想着害您啊!”张耳说道。

  张耳的说辞,让子游心中消除了对张耳最后一丝的情谊。

  “推翻秦国就是在害我!你为什么不懂呢?你可以以魏国百姓的未来投靠我,逼迫魏王增投降,从而减少了无数的杀戮。除了伱对信陵君的尊敬之外,我以为你心中惦念着魏国百姓的。如今你却又想着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从而让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再度乱了起来,让百姓们再度陷入战争的苦难之中。”子游看着张耳问道。

  “您说的张耳明白,但信陵君当初让我关照这些门客。”张耳双目通红的说道。

  子游愣愣的看着张耳,张耳现在的情况让子游有些意外。此刻的张耳双目通红,眼中再也不复当初坚毅,反而是让人感到了一丝的陌生和癫狂。看着张耳如此模样,子游想到了一个词,入魔。

  这个入魔并非是练功走火入魔,而是因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导致自己钻了牛角尖,从而魔怔了起来。结合张耳说的,子游也猜到了让张耳如此魔怔的原因是什么了。背叛魏国,帮助秦国占领的魏国,这始终是张耳心中不愿意面对的事情。魏国灭亡之后,张耳又被秦国任命东郡高官,让其控制稳定东郡局面。最开始的张耳在东郡捕杀了不少魏国余孽。现在张耳退休之后,整个人随着年纪变大,心中也不再像是之前那么的坚定,从而因为心中的愧疚以及其他人的言语让张耳钻了牛角尖,从而魔怔了起来。

  但是张耳的心性再不济也不会如此魔怔,看着张耳的模样,子游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张耳还想再帮其他门客求饶,但子游此刻全身内力凝聚在右手中指指尖,在张耳眨眼的功夫,子游便瞬身来到了他的面前。子游的手指点在张耳的眉心之处,子游的内力涌入张耳的体内,四周的涌动形成的气流让四周的摆设不断的晃动着。

  随着子游内力涌入张耳的体内,张耳的眼中的血色逐渐褪去,眼中的固执和迷茫也消失的无影无踪,目光逐渐凝聚有神起来。张耳猛然吐出一口黑血,整个人精神顿时好了不少。

  看着张耳恢复的差不多了,子游这次收起了自己的内力,手指也从张耳的眉心处拿开。

  张耳看着子游,又看了看四周,随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子游默默的看着张耳。

  “张耳有愧先生的培养。”张耳惭愧的说道。

  “不怪你,有人对你动手了。”子游脸色阴沉了起来“是方技家!”

  “方技家!?我从没有接触过这些不入流的人!”张耳也有些惊讶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