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34章

作者:不落骨

  “你觉得儒家的学问是什么?”子游问道。

  “教导人向善,劝说君王行仁政?”樗里翊问道。

  “孔子周游列国,在这个时代伱觉得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能周游列国吗?还能让那些君王认真的听他说说话,最后还能来一句善吗?”子游问道。

  “不能。”樗里翊想了想说道。

  “所以普通人别说周游列国了,出个门都可能被打劫,而孔子呢?带着自己七十二圣贤和三千弟子周游列国,你觉得他是带的弟子吗?他带的是七十二个宗师,三千文能一骂五,武能一挑十的军队,你觉得这样的人谁见了不好好听他的话?”子游说道。

  樗里翊震惊了他没想到事实上是这样,而赵高更是傻了,这真的是儒家吗?怎么越听越像是某个强盗团伙?

  “你要记住辩论的终极是物理辩论,要想让人好好听你说话前提是有让人坐下好好听你说的资本,能辩论和能打只会其中一个,只能被叫做说客和游侠,有学问又能打的那叫大儒!”子游说道。

  子游的话让樗里翊和赵高陷入了沉思,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就拿当今两大显学来说,墨家那群像是搅屎棍一样的家伙,每次大国攻打小国他们都会冒出来帮助小国,不仅没事,反而成了当今的显学。

  儒家更不用说了,用后世的话儒家是最大的喷子,还是骂不过的喷子,一句话就能让一个家族身败名裂,墨家还收敛点,把老窝机关城建在深山中,其他人不好寻找,而儒家直接在桑海,建造了小圣贤庄,但是也没见谁敢去挑衅,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樗里翊看着子游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哪里又很对,子游看着樗里翊的疑惑摇了摇头,樗里翊不是武和厚,他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家族、使命、国家,所以他学的注定是实用为主。

  儒家的学说只能帮助他修身,不让他忘记初心,子游想着自己要不要搞到鬼谷的学问,明显纵横家的学问更适合樗里翊,至于说儒家弟子樗里翊为什么要学纵横?樗里翊之后这纵横不就姓儒了?儒家的义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孟子和墨子之间辩论,一边骂着墨家是禽兽,打的齐墨(墨辩)一脉断了传承,一边悄悄吸收他们的学说,让儒家从曲高和寡的贵族式内圣修身之学,逐渐有了兼济天下的外王之学,也就是儒侠。

  但是让子游去跟鬼谷子辩论,子游觉得还是没必要的,他还没傻到去挑衅一个大宗师。

  赵高从沉思中出来,轻轻的敲了敲门。

  “先生,赵高求见。”赵高在门外行礼说道。

  “进来。”

  赵高推门而入,对着子游一拜说道

  “先生,朝议结束了,正如先生所料的那般,长安君失去了对大王的威胁,楚系昌平君在朝议之后前往了后宫,然后拜见了大王,楚系倒向了大王。”

  “意料之中的事情,华阳太后心急了,想要借着芈朔这些旧四贵的力量试探一次,但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子游说道。

  其实这件事也是芈朔和长安君的短视,在这种关头如此亲密,丝毫不避嫌,只要有人想要借题发挥,便是把柄,尤其是他们的对手是吕不韦和赵姬,这是什么?这是外戚和权贵功臣的组合,这样的组合无论放到什么朝代都是王炸组合,谁都得小心点,要不然指定没好果子吃。

  “这次之后,大王在朝堂中便有了自己的亲信,大王这次让我来问先生,虽然长安君的事情完成了,但治蝗之事还是难以推动,百姓们对于蝗灾还是恐惧,想问先生有何办法?”赵高问道。

  子游沉思了一下,崇拜鬼神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是必不可少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区分崇拜和迷信,让百姓们不再痴迷和迷信鬼神之说,而是用敬畏的心理去看待鬼神,要想这么做只有一个办法,用魔法来打败魔法。

  “你告诉大王,让大王再等上三天即可,到时自然有办法解决这件事。”子游说道。

  “诺!还有一件事,秦墨派人拜见的大王,他们希望和先生见一面。”赵高说道。

  “秦墨?”子游有些诧异。

  墨家在墨子死后,各地的墨家逐渐分散成为了三个派系,相里氏之墨的秦墨,邓陵氏之墨的楚墨,相夫氏之墨的齐墨。

  楚墨的邓陵子,此派更多的是以侠客的身份,到处行义。他们反对各国的战争,认为这些战争都是权贵们为了自己利益发动的,不利于百姓,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个世界,现在的墨家钜子六指黑侠也属于墨侠一脉的,也是如今墨家最大的一脉,这一脉干出的事情也是最著名的,帮助楚阳君守城,邓陵子带领神杀部队袭击商鞅等等。

  齐墨的相夫子,此派是一个以学者辩论为主的门派,他们游历各国,讲授墨家的兼爱思想,他们反对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希望能用柔和的方式去获得和平,也是思想上最幻想的一派,然后齐墨就被儒家给打的落荒而逃,传承断绝,至今没有自称是墨辩一脉的传人出现了。

  至于秦墨的相里勤,他们更像是后世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注重科技研究,非常务实。帮助秦国的原因,也是因为看见只有秦国当时的制度,是最接近他们墨家的最终设想的,所以他们愿意帮助秦国完成统一战争,建立他们想象中的国家。

  “是的。”赵高说道。

  “秦墨吗?不见。”子游摸着下巴说道,秦墨对于秦国还是有利的,真要是见面了,子游觉得自己会忍不住对他们下手的,那么多技术型人才谁不眼馋啊?

第69章 ,欲于天战

  赵高没想到子游竟然拒绝的这么绝对,但是想到了儒家和墨家的关系,也没有多想什么。

  “是,我会回禀大王的。”赵高说道。

  咸阳,随着李信押着大量的人员回到咸阳,整个咸阳的视线都放在了廷尉上,成蟜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的看着下方站着的姚贾。

  “当真要搜我长安君府吗?”

  “秦法难违,还请长安君体谅。”姚贾的样子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成蟜脸色阴沉难辨的看着姚贾,最终也只是认命的闭上了眼睛,他没想到自己败的这么快,他原本以为自己会赢下,靠着楚系全部的力量,但没想到看似铁板一块的楚系,实则四分五裂。

  很快两个护卫押着一个中年人从大厅外走过,成蟜猛地站了起来,因为被押走的人正是成蟜的幕僚,也是他最依靠的人之一。

  “姚大人,为什么要带走我的幕僚?”成蟜咬着牙问道。

  “长安君息怒,供词说是这人联系的芈朔,同时也是这人帮助他们欺瞒君上的,此人罪不容诛,还请君上冷静冷静。”姚贾走进大殿说道。

  “你”成蟜看着门外对他微微一笑的幕僚,最终闭眼转过头去了。

  姚贾同情的看了一眼成蟜,如果不是大王下令要保留一些秦国宗室的脸面,恐怕这次就不是带走这个幕僚这么简单了,但是从今以后成蟜也无缘秦国朝堂的核心了。

  姚贾和昌平君对着成蟜拱手一拜,便离开了。

  咸阳宫内,嬴政看着姚贾上的奏折,姚贾已经将事情给审问清楚了。

  “姚上卿做的很好。”嬴政说道。

  “臣不过是分内之事,只不过长安君的事情还请大王决断。”姚贾拱手说道。

  嬴政放下了手中的奏章,轻轻一叹说道

  “长安君并没有直接参与这件事,只不过是被其他人蒙蔽罢了,按照之前的决议,让他返回封地与民同吃劳作,让其反思罪过。”

  “大王仁慈。”姚贾拱手说道。

  “子游先生那边有消息了吗?”嬴政问道,现在所有事情都查清楚了,但蝗灾之事依旧无法平定,百姓们依旧惧怕蝗虫,不敢捕杀,

  “这是小师叔让臣交给大王的,明天小师叔便会回到咸阳,具体的事情还请小师叔与大王决定。”姚贾将一块木牍递给了嬴政。

  “哦?”嬴政看向了木牍眼中逐渐露出了疑惑

  “先生要寡人调动我大秦铁鹰锐士在咸阳待命?还要五千普通将士?以及让在朝武将全部待命,这是要做什么?”

  大秦锐士是秦国的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大秦锐士都是百战之士,经过严格挑选之后再进行专门培养出来的精锐,一般而言,秦国对外攻战中三千铁鹰锐士便可以决定战场胜负,整个大秦也不过万余铁鹰锐士。

  而子游这一番操作让嬴政怀疑子游是不是想要对外开战了。

  “小师叔定然有他的道理,只不过如今咸阳只不过三千铁鹰锐士守卫,至于五千普通将士咸阳的守卫足够,至于武将们,还需要大王亲自去调动。”姚贾说道。

  “寡人会在朝议上说出这件事,寡人现在很好奇先生到底想做什么?”嬴政收起了木牍说道。

  很快关于长安君的决议下来之后引得了整个朝堂的震动,一些忠心于长安君的大臣纷纷来到咸阳王宫上奏希望大王能够调查清楚,还长安君一个清白,但是面对姚贾给的出的证据,这些大臣陷入迷茫中,他们不知道自己效忠的长安君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嬴政下旨让昌平君和宗正前来劝说这些大臣回去,有着两人的却说长安君的人失魂落魄的回去了。

  文信侯府。

  “只是流放回封地吗?”吕不韦把玩着手中的翡翠扳指说道“去安排一下,让罗网把件事做的天衣无缝。”

  “是侯爷,我这就去安排。”管事对着吕不韦拱手说道,随后便离开了。

  吕不韦看着湖中争夺鱼食的锦鲤鱼将手中的扳指丢入了湖中背身低声说道

  “对待敌人的仁慈是对自己的残忍,只有死人才不会有威胁。”

  一道命令从文信侯府中传出,暗中罗网庞大的机器开始运转了起来。

  第二天的朝议上,嬴政将子游的安排说了出来,所有大臣都陷入了思索中,子游的这一番调动确实奇怪,一些人也开始议论纷纷,大部分的朝臣都是保持反对的态度,因为子游的这番动作实在是诡异,让人不得不担心什么。

  看着朝臣的议论,嬴政也是沉默着,他看向了吕不韦,其他的大臣也看向了吕不韦,这种事情吕不韦更有决定权。

  吕不韦自然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视线,但并没有急于表态,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陷入了沉默,嬴政看着吕不韦问道

  “丞相有什么看法?”

  听到嬴政点自己,吕不韦站出来直接说道

  “臣认为子游先生这番举动定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此事事关重大,大王可以先下令让铁鹰锐士待命,但是咸阳王宫禁军职责重大不可轻易调动,这件事还是等子游先生回来之后再议。”

  嬴政沉思了一番,吕不韦的意见的确是最正确的,他也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依丞相所言,等到子游先生回来再详细说。”

  朝议很快就解散了,解散之后,秦国军方的三巨头麃公与蒙骜、王齮三边走边讨论起来这件事。

  “这子游先生是想要做什么?难道是要开战吗?”蒙骜问道小声的问道。

  “不召集我大秦高层将领和铁鹰锐士以及军士,这位子游先生的想法过于深奥,我猜不透,但大概是和治蝗有关。”王齮说道。

  蒙武也不再说话,他想不到这军队和治蝗有什么关系,难道是让他们去抓蝗虫?这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也无法解决当前的事情啊。

  “等到这子游先生回来即可知道,但大概不是什么坏事。”镳公说道。

  很快被秦国高层瞩目的子游带着一行人回到了咸阳,刚回来的子游便被嬴政召回了咸阳王宫,接着一道震惊整个咸阳的诏书被发布出来,同时军方的各个高层也接到了嬴政的诏书,上面只有一行字。

  今蝗灾肆虐,民间曰天灾,乃是天命,寡人不信,欲率领大军于渭河河畔与天一战,人定胜天!

  接到诏书的人都被这一道诏书唤醒了心中的热血,他们这辈子都在打仗,与山东六国,与草原诸部落,但还从来没有和天打过,所以他们想要试试,同时他们心中也认定了嬴政这位秦王,敢与天一战搏秦国未来的君王,这份气度这份霸气足以征服这群兵家。

第70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在这道诏书颁布之后,又一道诏书张贴了出来,大致内容就是允许咸阳的百姓在一旁观看,这下子整个咸阳沸腾了起来,都在等着两天的渭河一战,想要看看他们的王上是如何与天一战的。

  嬴政看着眼前的子游心中有些忐忑。

  “先生,这一战要如何打呢?”嬴政不确定的问道,天向来是一个缥缈虚无的东西,要和天一战,不说能不能打赢就是怎么打、打的形势都是一个问题了。

  “大王安心即可,这件事不会出问题的。”子游说道。

  看着子游信誓旦旦的样子,嬴政也点了点头,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嬴政和子游商定了细节之后,便开始发布诏令,让咸阳宫的护卫禁军调动了五千人和三千铁鹰锐士率先前往渭河祭祀之地,那是每年春日大祭的地方,这里是能够容纳足够的士兵。

  很快嬴政要因为蝗灾与天一战的消息出来,整个秦国沸腾了,不仅秦国沸腾了,山东六国也对此议论纷纷,但是得大多人对此的看法都是摇头。

  最早敢向天宣战的人是,是武乙射天,这也导致了商由盛转衰了,再往后就是最有名的商纣王了,与天帝争斗,现在嬴政又要与天一战,这人很多人都唱衰,尤其是六国的君主,认为这是秦国在自取灭亡。

  秦国国内自然有很多人进谏拿着武乙和商纣王的事情想让嬴政放弃,但都被嬴政一句,寡人乃是为我秦国子民而战,我大秦将士为我秦国不受蝗灾而战,这些劝谏的人纷纷被赵高带着人挡在了宫门外,

  这些大臣眼见嬴政这里行不通,转变了思路找到了吕不韦,吕不韦并没有不见,反而见了这群大臣,并说自己可以劝谏大王,但需要他们奏章。

  一时间这些大臣纷纷挥笔开始书写,但都被吕不韦说是不够深刻,打动不了大王为理由,让他们重新再写,就这样这些大臣都被留下书写奏章,他们每次写完交给吕不韦的后,吕不韦都会用各种理由打回去,让他们重新写,但是吕不韦也没有亏待他们,各种美食美酒招待着,这些大臣两天写下了上百封奏章,结果全部被打了回来。

  当这些大臣又写完奏章准备交给吕不韦的时候,被告知吕不韦已经前往了渭河河畔,参加伐天之战了,一时间这些大臣明白了,他们被耍了。

  此时渭河河畔,三千黑甲铁面手持长剑的铁鹰锐士和五千严阵以待的禁卫站在渭河河畔,他们的前方是以三位将军为首的军方高层,在五千禁卫中,还有着子游的熟人,比如李信、王贲这些。

  这些人的身后的家族可没有傻子,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件事会怎么发展,但他们知道子游不会拿着自己的名声和嬴政的威望开玩笑,所以这件事必定是有着极大的益处,所以一些家族纷纷走关系希望自己家的优秀者能够参与这次伐天之战。

  嬴政一身玄色衮服,衣边上是金丝绣的龙纹,头戴九珠冠冕,腰间是风胡子剑谱排名第一位的天问,嬴政站在春日大祭的高台下,高台上前方是一口大鼎,这个大鼎是当初秦昭襄王灭了西周的战利品,大鼎前放着长案,高台的台阶上站着神色严肃的护卫,子游站在嬴政的身后,手中拿着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