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98章

作者:不落骨

  看着眼中带着倔强的张良,张良反驳的话还没说来的时候,张开地的巴掌落在了张良的脸上,响亮的巴掌声响彻了整个房间,张良不可思议的看着张开地。

  “良儿,平时对你的教育是效忠韩王室,帮助韩王统治百姓,这是我们张家的信念,但是这不是儒家的理想,儒家的目标是治理天下万民,让万民活的更好,所以子游先生说我们还不是儒家弟子,张家不欠韩王室,但是欠韩国的百姓,所以不要想着复仇了,去小圣贤庄吧,这封信你交给伏念先生,他会收下伱的。”张开地将一封信拿了出来。

  或许是张开地的巴掌,亦或者是张开地的话,让张良清醒了些许,张良接下了这封信,看到张良接下了信,张开地挥了挥手示意张良带着张家的人和物秘密离开,趁着现在秦军还没对新郑进行合围。

  此时韩国派出去求援的特使们也一个个都被赶了回去,尤其是楚国。

  楚国看到韩国即将被灭,快速的撕破了盟约,迅速占领了割让给韩国的地盘,楚国干出这样无耻的事情其他国家也是见怪不怪了,虽着这些地方韩国已经答应交给魏国,但是一切都还没有商定好,廉颇想要重新攻下这些地方,但是兵力已经不能和项燕对抗只能固守割让给魏国的地方,防止项燕搂草打兔子,在攻打他们。

  但是项燕明显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想着趁韩国没有反应能力拿回这些地方。

  而魏国原本是准备让人接替廉颇,再让廉颇带人去支援一下韩国,看看能不能浑水摸鱼一把,捞捞好处,但是南阳降秦的消息传来之后,魏王直接摆了摆手示意各玩各的吧,帮不起,现在秦国前后三十七万大军,他们要去帮忙秦国没准顺手给他们都灭了。

  赵国,李牧原本是准备上书给赵王,阐述一下唇亡齿寒的道理,和魏国联手救下韩国,但是也因为南阳降秦的事情放下了这个想法,哪怕赵王和魏王都答应了,他们整顿兵马粮草的时间,韩国早就没有了,在他看来王翦打卫庄是随随便便,如果王翦不是为了降低损失,直接二十万大军压上,卫庄那点人直接就没了。

  燕国表示没我的事情,我正在想着怎么再干一波赵国,找找场子,而齐国作为秦国的忠实盟友,加上多年不修武备,空有大国的外表,但是没有丝毫大国的威慑,这种事情他看都不会看,而齐王建现在正在小圣贤庄和伏念探讨儒家学问。

  韩国已经陷入了死地,此时韩王安正在后宫内不断的打砸着什么东西,随着一封卫庄战败,生死不知的消息传来,韩王安直接昏死了过去,一时间整个韩王宫乱作一团,幸好张开地在关键时候又站了出来,派人收拢兵卒,戒严整个新郑,迎接接下来的秦国大军。

  王翦和白亦非、杨端和、冯毋择两路大军都在快速的朝着新郑汇合,生怕放走一个权贵,这些天抄家弄出来的钱财,让这些人彻底明白了韩国的权贵到底多有钱了,而且子游答应他们他们能够弄出来多少钱,到最后最少有两成会当做赏赐,赏赐给大军,所以他们现在一个个盯死了新郑中的权贵,一个都不可能放走。

  而子游这个统帅,现在正在听一个年轻人吹牛逼,而且时不时的还鼓掌,在酒楼或者闹市中高声谈论国家政策或者各国征战来展示自己的才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事情,当初的商鞅、苏秦、张仪等等不少名臣都是靠着这个方法引起朝堂注意,从而一步登天。

  “韩国被灭乃是注定的,秦国要想东出必须拿下韩国,韩国为四战之地,对于韩国来说是不幸,国力衰败,四周都是强国,注定只有任人宰割,但是秦国不同,拿下韩国意味着秦国有了东出之路,韩国注定为秦国的桥头堡,无论是哪个国家想要争夺天下,韩国都是第一目标。”青年站在高台上高谈阔论。

  子游不由得鼓起了掌,敢在南阳说韩国被灭是注定的这份胆气足以,虽然南阳降秦,但是这些百姓心中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呢,四周百姓虽然也细细松松的鼓掌,但眼神明显不正常。

  “再说,秦国为何能一统天下,先前的国力和军队不用再说,就说近些年秦国的政策,宗室外放,在乡野历练,是为了让宗室子弟更好的明白百姓需要什么,更能稳定民心,儒家弟子的大量的外出游历,借各国之地来培养儒家弟子,等到他们学有所成再回秦国中下官吏锻炼,以达到快速接手韩国内政,从而彻底稳定韩国,一步三算,这种能力秦国的王师子游先生,真乃神人,算无遗策名至实归。”青年继续说道

  “这王师大人”

  子游听着下方青年如此吹捧自己,看向青年的目光不由得变为赞同,是个有眼光的人,正好他的王师府上缺一个管事,这人不错。

  忽然间一队人冲进了酒楼中,为首的人手中拿着棍子,目光不善的盯着高台上的青年人喊道

  “给我打!”

  周围的听客纷纷四散开来,就在子游准备动手的时候,酒楼的掌柜带着一众小厮出现,拦住了这帮子人,如果这个青年在他这里被打了,他的酒楼也就做不了了。

  两方混战的时候,青年偷偷的从高台上溜走了,青年刚刚走出酒楼还没松一口气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阵坏笑声

  “我就知道你得跑出来,小子看你往哪跑!”

  一个比青年大不了多少的男人手中拿着木棍说道,青年见此顿时脚下生风想跑,但是巷子口早就被两个人围住了,青年看着身后毕竟的人认命的抱着他蹲在了地上,将重要的部位保护了起来。

  三两声惨叫响彻巷子,青年没有迎来想象中的暴打,听着惨叫声青年慢慢的松开了抱着头的手,眼睛眯成缝隙扫视着巷子,看到那三个人走了之后才站了起来,起身后看到了一袭白衣的子游。

  “在下,陈平多谢子游先生救命之恩。”陈平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子游眯着眼上下打量着陈平,他没想到自己出来闲逛都能遇到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西汉的开国功臣陈平,陈平怎么说呢他的才智不输张良和处理政务的能力不输萧何,陈平在投靠了刘邦之后的六出奇计,不仅多次救了刘邦,还让项羽的内部分崩离析,在汉朝建立之后,还把最有能力和势力的异姓王韩信不费吹灰之力的,在云梦泽抓住,白登之围也是陈平救了刘邦。

  刘邦和刘盈去世后,汉朝被吕雉把持着,那时候权势滔天说说一不二的吕雉对陈平都是毕恭毕敬的,在之后的平定诸吕之乱中陈平更是幕后制定者,足以看出陈平在刘邦建立汉朝和巩固统治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陈平的品行被外人看来不好,因为陈平善于使用阴谋诡计,这和人们追求的正大光明相反,但往往陈平的计谋至关重要也是最有效的计谋。

  “你就不怕自己认错人了?”子游看着陈平说道。

  “江湖传言先生一袭白衣走天下,如今南阳初定,先生作为大军统帅和王师,心中必然忧虑万民,便装巡视南阳也在正常之中,而且先生仪表堂堂,相貌更是俊伟,周身带着一股儒雅和睥睨天下的气势,若您还不是就没有别人了,而且我已经在这里说了三天了。”陈平说道。

  陈平已经在这座酒楼高谈阔论三天了,自从他知道南阳降秦之后,他就来到了南阳,故意在酒楼中大肆点评秦国的政策和攻打韩国,每次到最后都会引到子游身上,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注意,等到秦军或者当地的官吏有注意到他的时候,一定会上报给子游,只要能稍微吸引子游的注意,他的机会就来了。

  陈平也不是圣人,他也渴望着建功立业,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他曾经被人们推举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当时引得人们称赞他分肉均匀,但是他心中的目标却是天下,若是有朝一日他能够主宰天下,会把整个天下整理的井井有条,历史证明他确实做到了。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陈平他不在乎别人说他,所以才会用这种方法。

  “你很不错,有没有兴趣跟着我做事。”子游说道,陈平的厉害之处他明白,也知道这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秦国朝堂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来,而且陈平不同于其他人,陈平的心态和手段已经够老练,只要稍微培养一下,就是一个中流砥柱,更重要的是年轻,能活,如果用得好,能够传三代,嬴政、扶苏以及扶苏的儿子,让孙子继续用陈平也不是不行。

第187章 ,收徒陈平,功劳就是脸面

  陈平大喜过望,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愿为秦国效命。”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治理韩国的?”子游问道。

  陈平神色凝重了起来,他知道这是子游的考验,考验他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的问题。

  “治理韩国需要看秦国需要怎么样一个韩国?若是打算依照现在的韩国融进秦国其实已经足够了,但还需要留下韩王来稳定百姓,韩国经过申不害变法之后,单论君主在国家的威望和权势,韩王乃是七国之首,术治,韩国大臣的任用全看韩王的态度,百姓们也十分的拥护韩王,与其说拥护不如说是畏惧。

  但是先生和秦国的目的应该不会想要一个已经腐败彻底的韩国,韩国的权贵大多已经糜烂,留下他们除了造成麻烦之外没有任何作用,一个崭新的韩国首先要清理的就是这些权贵大族,打通他们对韩国各地的把控,再将秦法引进韩国,将这些权贵大族的土地分给百姓们,从而换取百姓的拥护,在以秦法保卫他们的土地,这样百姓们也不会抗拒秦法,反而会成为秦法的拥护者。

  由此不出三年韩国百姓将会成为秦国百姓,韩国位于中原,为四战之地,除了可以充当秦国东出的桥头堡,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农耕、商贾都是极好的,更是有着宜阳棠溪这样的矿山和铸造地区,可以说如果不是韩王昏庸,没有充分开发韩国,韩国绝不会像今天这样。”陈平说道。

  其中很多的想法都是陈平根据现在南阳的一些政策推导出来的,说完陈平期待的看着子游。

  “若是你准备如何开发韩国?”子游问道。

  “韩国土地大多优渥,鼓励耕种,防止大族权贵压迫百姓出卖土地,以商贾流通赚取周围各国之财,利用矿山与棠溪铸造,强修武备。”陈平说道。

  “不错,跟我回郡守府,拿上我的书信去咸阳的招贤馆。”子游说道。

  招贤馆是秦国用来网络人才的机构,无论出身都可以到招贤馆报名,只要通过考试就能加入招贤馆成为秦国后备储存人才,在经过在招贤馆的学习等到秦国朝堂缺人的时候,就会从里面抽选人才填充进去,入秦的儒家弟子虽然有着子游的推荐,但都是经过了招贤馆,只不过现在秦国不会免费养着这些人了,而是培养一段时间直接下放到基层,让他们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

  “多谢先生。”陈平眼中冒出精光,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等到子游带着一身陈平回到南阳的时候,白亦非正在和一些属官处理政务,看到子游带着陌生的陈平到来之后,一个个都好奇的看着陈平。

  “找一些文书给他,让他处理。”子游说道,陈平这种特殊人才就要特殊对待,直接上手实操,再看看什么地方缺少能力,直接针对性培养,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来应对事务的能力。

  韩国地方小,靠着现在的秦国的储备人才还能应对的过来,但下一个赵国则不同,需要的人才不是一般的多,除了基层的人才之外,秦国还需要能够统领大局的郡守级别的人才,基层人才容易培养,但是高端人才难,而且时间紧,所以陈平的时间不多。

  白亦非审视了一眼一袭麻衣的陈平,微皱眉头,他不懂子游在搞什么东西,但是还是令人搬来了一些文书和一张桌案,让陈平处理。

  陈平对着众人行礼便坐下开始处理文书,处理政务陈平还是第一次,他也有些紧张,看着这些文书,陈平平复了心情之后,开始有序不紊的看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陈平还有些应对不过来,对于一些事情需要深思熟虑,每一次下笔的批示都格外的慎重,偶尔还去请教周围的属官,但是随着事务的处理变多,加上其中大多类似,陈平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两个时辰后,陈平将最后一个文书合上放到了桌子上,对着子游和白亦非行礼说道

  “先生,侯爷,请查看。”

  看着不少的文书,白亦非有着皱眉,两个时辰处理了他人大概需要三个时辰的文书,他有些怀疑陈平的水平,但还是拿出了一封开始看,看着陈平的批示和处理办法,眼中露出一抹果然如此的,但是虽然自己越往下看眼中的不屑越少,反而是充满了惊讶。

  看着白亦非的神色,陈平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又过了一关,等到白亦非合上之后,说道

  “伱不错,有才智,你是第一次处理政务吧?”

  “是的,学生之前一直在乡间读书,在酒楼偶遇先生,这才有机会处理政务。”陈平说道。

  白亦非点头,这些文书最开始处理办法和批示在白亦非看来很平庸,任何人都能做到,但越往后越惊讶,因为后面的批示和处理办法越来越老练和有效,虽然不能和他相比,但是对于一个新人而言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关键的是陈平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不像是那些新人上来就讲述大道理,写的各种华丽,看起来费事,简单明了,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直接就是办法和需要警惕的事情。

  除此之外,陈平对于自己不明白的政务并没有及时处理,而是请教周围的人,这是让白亦非最满意的地方。

  “看起来血衣侯很满意,你帮着他们处理政务。”子游说道。

  随后子游和白亦非起身来到了殿外,看着正在处理文书陈平,白亦非说道

  “这是你从什么地方招来的人才?如果加以培养,前途不可限量,丞相之才是有的。”

  “我的眼光从来错不了。”子游说道,废话开了上帝视角,还能看错人,他真的白活了。

  “虽然办法都是很有效的,但有些处理办法偏阴谋诡计,若是你真的对他寄予厚望,只有聪慧是不行的,诡计有时候很有用,但是不适合任何地方,有些时候需要一些正大光明的阳谋。”白亦非说道,诡计说明陈平有着足够的才智以及对人性的把握,但这只能让陈平在朝堂上游刃有余和保全自己,但要想治理好地方,还需要靠着正大光明。

  “所以这才需要培养,等到他正式处理文书或者管理地方的时候他就明白了,人都是需要锻炼的。”子游说道。

  “你是想要他接手以后秦国丞相的位置?但是他的身份恐怕不能服众。”白亦非说道,丞相这个位置除了足够的能力之外,还要看身份能够服众和压得住所有人。

  “丞相的位置有很多人盯着,能不能坐上坐稳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至于身份问题?你觉得我处理不了吗?我们儒家可是很喜欢收徒弟的。”子游说道,身份问题对他来说最不是问题,陈平挂上他徒弟的名号,谁不给个面子。

  “这倒也是。”白亦非眼神带着羡慕的看了一眼陈平,他虽然是世袭侯爵,在他母亲去世后,他也只能靠着自己一个人在韩国的朝堂打拼,若有子游这样的人帮助他,他又何须投靠姬无夜。

  “对了,秦王诏书来了,说要留下韩王安和红莲公主的性命。”白亦非说道。

  “一定是我师兄去求大王了,这些都在意料之中,杨端和和冯毋择走之前我就告诉他们了,现在他们到什么地方了?”子游问道。

  “他们已经攻下阳翟,下一步准备和王翦合围新郑。”白亦非说道。

  “走吧,我们也该过去了。”子游说道,白亦非之前和杨端和他们是一起出兵的,只不过南阳的政务实在是太多了,加上白亦非威望这才又调回来。

  白亦非点头回去吩咐了政务之后,叫着陈平出来了。

  “先生?”陈平一脸疑惑的问道。

  “跟我去秦军大营,还有从今起叫我老师。”子游说道。

  陈平脸上的疑惑顿时变成欣喜,对着子游行大礼说道

  “弟子陈平,拜见老师。”

  “嗯,起来吧,回去之后记得把束脩准备好。”子游说道。

  束脩是指弟子拜师的见面礼,也就是十条腊肉,这是儒家的规矩,当初荀子收他也是收了他的束脩,小圣贤庄中弟子众多,但是大多都是众人教授的弟子,只有少量的弟子是这些老师亲传弟子,这些亲传弟子被收下的第一步都是给老师送去束脩,这是效仿当初的孔子,收下十条腊肉,你就是我的正式亲传弟子了,在小圣贤庄亲传弟子也被人成为束脩弟子。

  “诺!”陈平起身说道。

  在李信的保护下,子游、白亦非和陈平朝着阳翟出发,李信看着站在子游身后的陈平有些好奇。

  “这是我新收下的弟子,陈平,这是李信,中军将军。”子游说道。

  陈平对着李信行礼,说道

  “陈平见过将军。”

  陈平知道这是子游带着他结识人脉,为他今后进入秦国朝堂打基础,有了这些朋友,以后在秦国朝堂也有照应。

  听到这是子游新收下的弟子之后,李信也不敢托大,也是还礼,能被子游收下说明是有足够的本事的,未来在秦国的地位也是数一数二的,必须交好,多个朋友多条路。

  子游和白亦非向前走了几步,陈平和李信两人也没有跟上,他们知道这是故意给他们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变得熟络起来,两人也是开始交流起来。

  此时秦国,治粟内史现在头很大,因为白亦非投降的十万军队,让原本预算的粮草严重超标了,现在他们需要调动粮草,但是秦国的粮草都有数,不能随意调动,所以这十万人的粮草成了难题。

  “大人,是不是可以去请教一下博士张苍先生。”一个属官提议道。

  “张师叔?”治粟内史疑虑道,他也是儒家弟子和姚贾是同辈。

  “没错,张苍先生精通术算和筹划,当初治理蝗灾的时候,一手神算和筹划之术属下现在还记忆犹新,若是他说不准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张苍先生平日里不喜欢被人打扰,若是贸然去拜访,可能会引起他不喜。”属官担忧的说道。

  “无事,我以儒家晚辈的身份去拜访即可。”治粟内史说道,他也是荀子一脉的人,他不信张苍这个当长辈的能看着他这个晚辈有困难不帮忙,要是不帮的话就别怪他修书一封到小圣贤庄哭诉和找师叔祖荀子了。

  虽然很无耻,但是这些都不重要,脸面,功劳和九卿的位置就是最大的脸面。

  下午还有一章,最近家里比较忙,所以更新没有集中,今天晚上应该就正常了

第188章 ,紫女的身份

  治粟内史来到了张苍的府邸前,张苍因为治蝗灾有功,加上博士干的十分尽职,嬴政也颇为器重,只不过知道张苍的性格也没有多让其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