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第164章 公主嬴馨
“我同意了。”一个淡定坚决的声音响起。
“大赵”
“嗯?”郭开很是惊异,我还没说完呢,这就同意了?
嬴馨笑道:“怎么?郭大人没有听清吗?”
“我同意了,我愿意嫁给秦王联姻。”
郭开连忙躬身一礼,道:“公主深明大义,臣钦佩至极,臣多谢公主。”
嬴馨回了一礼,正色道:“我虽女子,也知大义,身为王室,岂能在家国危难之际为一己之私畏缩不前?”
“郭大人入秦之事我亦知晓,此番郭大人不惧艰险,深入敌国,于虎狼之秦据理力争方才换得大赵安宁,我一人之荣辱又算什么呢?”
“郭大人今日前来,我已经知晓所为何事,也知道如今大赵王室最适合的人选只有我,为了大赵我愿意去。”
郭开感动至极,简直热泪盈眶:“公主乃心王室,相忍为国,臣钦佩!”
“委屈公主了,大王亦是心中难过,特别交代臣,一定是公主自愿才好。”
“大王言:寡人身为兄长岂可不护佑姊妹?寡人宁可与强秦开战,也绝不能逼迫妹妹做不情愿之事!”
嬴馨断然道:“王兄爱护,我自然知晓,但岂可因我一人不顾大赵百姓,不顾大赵祖宗基业?身为王室,现在正是我为大赵做贡献之时,我甘愿入秦联姻维护两国之好。”
“嬴馨只有一个要求,父王新丧,如今还在守孝,未满一年,嬴馨不能在这守孝的一年内入秦。”
郭开深深钦佩,赞道:“公主高义纯孝!这是自然!”
“大王也是这个意思,请公主放心,王室联姻复杂繁复,非一时可成,只要稍加拖延即可。”
“另外大王特别交代,公主如果愿意入秦,那么一定不会委屈了公主。”
“为了公主在秦国生活的更好,以和氏璧连带五座城池做公主的嫁礼,另外再加五百车奇珍异宝。”
“大王深知公主最好武事,特别将天下名剑,鱼肠宝剑也作为嫁妆一起赠给公主。”
“绝不使公主坠了大赵威风,也绝不使公主被那楚国南蛮子压过一头。”
嬴馨对着郭开行了一礼:“请郭大人回禀王兄,王兄的爱护妹妹晓得,一应事宜听从王兄安排。”
郭开连忙回礼:“公主言重了,臣一定如实回禀,公主大义大王一定也很欣慰。”
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公主,臣还有一话,不知当不当说?”
“郭大人请说。”
郭开叹道:“赵秦两国多年深仇,如今秦王愿意同大赵修好殊为不易,这也是赵秦初次联姻。”
“公主入秦后,赵秦安宁都系公主一身。”
说到这里郭开直接大礼拜下:“请公主入秦后小心侍奉秦王,维护两国安宁,为了大赵,为了百姓,臣拜托了!”
嬴馨急忙令侍女搀起郭开,连忙道:“郭大人何必行此大礼,个中重要我亦知晓,请放心吧,我一定全力维系赵秦安宁。”
郭开还是怕这公主做傻事,毕竟看着不像什么聪明人啊,太天真单纯了。
大王可是把鱼肠宝剑送给这傻公主了,别真的做什么傻事,秦赵开战事小,牵扯到自己身上自己可担不起这责任。
心思一转,又给嬴馨画了个大饼:“公主身份高贵,现在秦王还没有子嗣,若是入秦后生了秦王公子,如果还是长子,那么日后若是公主之子登临秦王宝位,那赵秦两国就真的可以彻底化解世代冤仇,不说万世之好,起码三代之内不会再有什么大的争斗啊。”
郭开眼见嬴馨眼中发亮,心里就知道这个饼画好了,只要别傻得过分,不会有问题了,这位公主只是天真单纯,倒也不是真的蠢。
嬴馨重重点了点头:“多谢郭大人提点,我晓得了,请郭大人回禀王兄吧,有劳郭大人了。”
郭开行礼:“委屈公主了,臣暂且告退,这便去回禀大王。”
郭开离开后,心中感慨‘女人之诈能有几何?何必要掺和朝堂之事呢。’
‘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再之后可就不是我的事了。’
‘反正善缘也结下了,日后去了秦国也是有一份关系,希望公主在秦王后宫好好经营,别做傻事。’
郭开前去将这好消息禀告赵悼襄王,赵悼襄王大喜,对着郭开又是一通夸赞。
郭开真是得力啊,寡人都不求满朝都是郭开这种臣子,多几个就行了。
赵国连忙忙和起来准备合盟国书,当然国书是只有合盟这事的。
需要秦国下聘走联姻流程,这可不是魏纤纤那种情况。
嬴馨身份高贵,嫁妆丰厚,肯定要走流程的,不可能直接送过去。
赵悼襄王催着建信君和郭开赶紧办,还要急着打魏国呢。
且说回嬴政这边。
和赵国联姻的事传到后宫,这后宫虽然没几个人,但是个个心思不同。
念端还好,贴心大姐姐就是贴心,什么也没说,反正嬴政无论做什么,哪怕不支持,但是也不会反对,当然,反对也没用。
自从显怀后也是不便,早就入了宫里,对外说闭关。
念端之事不是无人知晓,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只是念端身份超然特殊,更是没人敢编排秦王,一些知情人也是视若无睹罢了。
乱编排这种事有害无益,这点轻重大家心里还是有数的。
至于太医院和医家、农家,这些与念端有从属关系的人,其中许多有心人面对念端反而更加谄媚了。
且说芈云,这几个月来已经显怀,一切都很好,但是不开心的事也是一件接一件。
第一就是芈烟那个小贱人,不是说游历吗?怎么就赖在咸阳宫不走了。
说是多陪我,你也没有多陪啊,倒是大王每次召见,你去的挺积极。
而且每天打扮的也越来越风骚?
你真的是在向大王求教武学吗?
大王啊大王,千万不要被这小贱人迷惑啊!
那个女人心思深沉,她不是好人啊,她可不像臣妾,臣妾才是真心爱您的!
亲爱的读者老爷们,为了看着舒服,今天的全发了
第165章 后宫政治
第二就是大王为什么要和赵国联姻啊,秦赵血海深仇真的能消吗?而且同姓结亲,这、成何体统啊!
赵国联姻的肯定是王室公主,这个和那个魏八子可不一样,不,现在是良人了,那个小贱人竟然也怀了龙种。
不过没关系,那个魏国小贱人出身平凡,没什么母族帮助了,相貌也是平平无奇,若非自己有孕,她一年也别想见大王几次。
不得不说,随着后宫逐渐增加新人,芈云的危机感也实在是越来越大。
而哥哥昌平君也在给予她一些压力,昌平君代表楚系,如今最想的就是入阁,入阁!
进去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出来了!
但是芈云不傻,这种事她怎么能张口提出,即便是旁敲侧击都不敢啊。
对此昌平君虽然知道急不得,但是依旧十分焦急。
每个派系领头羊都代表着身后一帮人的利益,如果不能帮助自己派系壮大获得利益,那么很快就会被抛弃。
先前被踢出内阁就差点被抛弃,很快被封为亚相才稳住。
但是想要真正坐稳,必须要入阁,现在这是大秦的默认,不入阁就不算大秦真正的权力核心。
容不得他不着急,为此兄妹两个都怄气了。
至于魏纤纤这边,原本她的危机感更大,在这咸阳宫,她可谓是毫无依靠,或者说,当今天下她也只能依靠秦王了。
而且她也深知,自己姿容也算不得天下绝色,想要长久得到大王喜爱基本不太可能,最近大王几乎每天都要她侍寝,看似受宠,实则不过是后宫没什么人罢了。
毕竟明面上就芈云和自己两个,芈云又怀了身孕,大王没得选。
最重要的就是有个孩子。
这段时间她也趁着这个最好的机会,多番侍寝,求得便是一个孩子。
也是她运气好,上个月的月信没来,多番灌溉下,果然成功受孕了。
魏纤纤简直欣喜若狂,这下子算是真的有了依靠了,再也不怕了。
在魏纤纤将此事告知嬴政后,嬴政也是极为欣喜,直接将位份自八子升为了良人,并赏赐了许多珍宝。
并且在怀了龙种,升为良人后,前朝许多魏人官员也献上了许多珍宝,投效之意极为明显。
在试探进献,发现大王并未制止,并且默许后,基本上所有魏人出身的官员都献上了心意。
现在的魏纤纤也不算孤身一人了,在前朝也算有了政治同盟,并且目前势力可不算小,在秦国,魏人可多的是。
魏国身为‘战国人才培养向外输出学院’可不是白扯的。
最令魏纤纤惊喜的是,国尉尉缭竟然也送上了一份礼物,这个意思可真是意味深长。
这一切当然都在嬴政眼中,也是默许的,自古皇家无私事。
后宫和前朝向来是分不清楚的。
前朝的政治派系在大王后宫如果没有人,但是其他派系有,那可真是睡觉也不踏实。
即便没机会送进去,也要找一个达成政治同盟。
没有聪明人会小瞧耳边风,后宫有人意味着消息面的获取和传递。
有些话让大王听到非常重要,而由谁说出口更重要,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对此嬴政也很清楚,与其任由他们瞎搞,还不如给他们一个方向,引导他们,这样一切都在眼皮底下,掌握之中,反而更好。
毕竟各派系相争才是正常的,不争是不可能的。
而没有党派更是不可能的,秦国向来重用六国士子,六国士子难免相互抱团,这是必然的。
地域歧视,地域抱团这什么时候都不会变,人肯定更相信也更愿意与自己乡音相同的人在一起玩。
更何况诸国互相仇恨,即便现在同处一朝,但是该有的矛盾和仇恨只会有增无减,毕竟以前只是国仇,但是现在可又加上朝堂利益相争了,那这仇恨可就实在了。
还有学说之争,即便是同学说,还有门派之争。
大秦,以及其余诸国,现在可都是家天下,朝堂上的党派可没什么政治纲领,共同目标,现在大家都是为了自家名声,自家富贵,自然争得脑子都要打出来。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团结更困难的事情了。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