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想请士人当老师,你要先看看你自己什么身份。
要不然,你就除非给的太多了。
这年头能给太多的,又不可能是普通家庭。
属于是普通家庭可能可以请到士人老师,但是请到士人老师这件事不太可能。
即便是有老师了,知识又是一个大问题,这年头是真的要为知识付费的。
刻在竹简上的知识,本就制作成本高昂,而且还被贵族垄断。
诸子百家极少数不被垄断的,嘿,不好意思,人家不招人,最多招炮灰。
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门子呢。
所以说,学富五车真的很牛,难的不是你能学那么多,难的是你从哪能学到那么多。
这个年代真的贫寒家庭出身的人,真能出头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极其出色。
说一句人中之龙绝不为过。
勤奋、刻苦、自律、天生聪慧、身怀大运,这都是标配。
缺一样都不行。
当然,这些困难嬴政都不需要考虑。
他,大秦王孙。
老师,有了,人中之龙级别。
知识,他脑子里的比这个时代更丰盛,现在欠缺的只是如何和这个时代统合起来。
他需要的只是需要可以识别这个时代的字,以及大秦整个体制的方方面面。
还有就是日后练武需要的一些知识,内力这玩意,正统历史里面没有,起码他原本的世界没有。
学室之中,中苍和嬴政两人面对面坐好,延瑾护在门外。
中苍率先开口:“小公子,您是王孙之子,身份高贵,未来注定不可限量。”
“然而身份高贵只是基础,决定未来成就的终究是学识,若是不学无术,更或走上邪路,只会是害人害己。”
“论及学习,必以识字为先。”
“上古之时,还没有文字的诞生。先前的知识只能是口口相传,然而口口相传的知识总会出现遗误。”
“知识是不能错的,错的知识没有用处,甚至是有害而无益。”
“直至上古先贤仓颉,奉黄帝之命造字,人们的知识才有办法以稳定准确的方式记录下来。”
“传闻仓颉造字成功之时,天降雨粟,鬼神夜哭。”
中苍笑问嬴政:“小公子可知为什么文字造就的时候,鬼神都要为之哭泣。”
嬴政拱手一拜:“弟子不知,请先生教我。”
中苍一笑:“鬼为之哭,是因为文字是人最重要的产物,既是智慧的产物,同样也使得智慧可以传承。”
“旧有的智慧不会再消失,而新的智慧在源源不断的产生,人开始从混沌与愚昧之中,可以稳定的走出我们人自己的道路。”
“在此之前我们畏惧鬼怪,在此之后,鬼怪只会越来越畏惧我们,所以鬼为之哭泣!”
中苍又是一叹:“文字造就,知识的建立和有序传承,造就了民智日开。”
“可是人越聪明,伴随而生的也就有欺伪狡诈,民德日离。”
“而更进一步便是如今争权夺利,互相杀戮。
“故而神为之不忍,这是神为之哭泣的原因。”
嬴政问道:“神难道不会也为之畏惧吗?”
中苍一愣,忽而哈哈大笑:
“是极是极,小公子所言极是。世人皆以为鬼畏神悲,想来是鬼神都是既畏且悲才是。”
“毕竟他们都不是人,只有我们人才会为之欢喜。”
嬴政接着说:
“弟子也不以为是因为有了文字才会道德败坏。难道没有文字之前,人与人之间就没有欺骗与伤害吗?”
中苍看着嬴政,觉得嬴政如此聪慧,这些问题不是稚子可以想到的。
面色一正,再也不将嬴政当做孩子对待。
中苍想了想回道:
“想必是有的。虽说没有切实记载,但是民智开之前,人皆如兽。”
“我观天下兽类,若说野兽淳朴,不过是无知罢了;若说兽类良善,简直可笑,禽兽懂什么是良善?”
“总有人以为上古之时人人如圣,那岂非野兽如圣?简直贻笑大方。”
“人性本恶,自私自利为先。这个道理,莫说是我法家,纵然是儒家也有人认同。尤其是认同的还是荀夫子。”
说到这里,中苍嘿然一笑。
接着说道:“如今天下诸侯,唯秦最强。”
“秦之强在于民风淳朴,国人一心,这难道是天生的吗?以前并非如此。”
“在商君变法之前,秦人勇于私斗,怯于国争。无论朝野倚强凌弱,国小且弱,为诸侯所耻。”
“然而自商君变法以来,国情为之一变,朝堂变得吏治清明,贵族官员不敢肆意妄为。”
“民间变得民风淳朴,路不拾遗;人民变得勇武,虽怯于私斗,却闻战则喜,勇于拼杀。”
“何为乎?”
“正是因为商君制定了完善的律法和制度约束人民,整个秦国任何人都要遵守秦法,正是因为使用法约束了人性,秦国遂从弱秦变为大秦、强秦。”
“再看其余诸侯国,百姓多是怯懦狡猾,贵族多是荒淫残暴。”
“一个个日渐衰弱,朝野混乱,由此可证商君之言甚对!”
嬴政点头赞同:
“弟子也曾听父母谈论过这些。弟子以为就像孩子需要父母师长的教导和管束,那么成人同样也需要被教导和管束,否则带来的一定是祸患。”
中苍抚掌称赞:“小公子所言甚是。”
“小公子果是早慧,天赋非凡!只是小公子切不可因此而骄,骄者必败,谦逊得成。小公子切记切记。”
嬴政拱手下拜:“弟子受教,定谨记在心,不敢忘怀。”
中苍心中深喜:
“更深奥一些的道理现在不急学习,且等文字识全以后,以及学习中,咱们再慢慢探讨。”
“咱们现在先学一些基础的,还是要先把字都认全了才是。”
“在识字的过程中就是在学知识,因为字就是知识的载体,每一个字都有着它的意义。”
“学习了文字,自然也就学习了知识。”
“刚才说仓颉造字,但是在这经年日久的变化中,人越来越多,国家也越来越多,字的形状和读音也有了变化。”
“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万事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今天下并有二十多种字,如今最大的是七国,用的最多的也是这七国的文字。”
“人之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全部都学,都学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小公子是秦国人,按理自然先学秦字。但如今也在赵国,便把赵字也一同学了吧。”
“恰巧,秦赵楚齐四国之字,我都会。”
嬴政一脸正色,皱起眉头:
“如果某个字的意义是一样的,只是读音和形状不同,那么还有这么多种字,本身不就没有意义吗?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不便吧?”
“为什么不能让天下只有一种字?如此所有人不也方便吗?”
中苍看向嬴政,只觉得这孩子每一刻都在让他惊奇:
“小公子所言甚是,语言和文字的差异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分成了国与国,再也难以团结友爱。毕竟人不可能和无法交流的人做成好朋友。”
“如果天下真的只有一种文字,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斗。”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今天下纷乱已久,诸侯并立,若要改变谈何容易?”
“除非天下一统,让天下只有一个国家,这样才有可能只有一种文字。”
“弟子明白了。”嬴政说完这句话再也不问。
中苍看着嬴政,心底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也许自己面前的这个孩子,以后真的可以改变天下,让天下只有一种文字。’
‘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该有多好。’
第11章 学习还是要靠好老师!
“老师,常言道技多不压身。既然学,那么秦赵楚齐四国的文字,弟子就都一起学了。”
中苍皱了皱眉:“小公子忘了刚才我说的了吗?人之精力有限,小公子尚且年幼,小心贪多嚼不烂。”
嬴政拱手一拜,仍旧面色谦虚:
“老师教导,弟子不敢忘怀。但弟子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老师不若先教。”
“若弟子实在是不能同时学习,便如老师所言,先学秦赵两国之字。”
中苍点了点头:“也好,可试上一试,若是学习中觉得费力,及时与我说,不要勉强自己。对小公子来说,能否多学几国文字并不重要。”
嬴政深深的感觉到,在这个时代学习识字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别说拼音,即便是韵书都没有,字形字意由简入深纯靠硬记。
而且书写和记载的工具也没有,这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毛笔,但是还没有经过改进,非常难用。
记载的东西只有两种,要么竹简、要么绢帛。
竹简过于不便,绢帛又过于奢侈了。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