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119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燕王喜咬着牙忍下了这口气,停战!

  大乱,大战,终于结束了。

  七个月的乱战,这一场将秦赵魏楚燕齐韩,还有匈奴、胡人等诸多蛮夷全部卷进去的战事,终于在秦王政三年下半年都彻底结束了。

  所有诸侯都在舔舐伤口,恢复体力,为下一次复仇做准备。

  战事终于都结束了,嬴政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小心造势,谋划两年,造就大势方才动手,又小心控制烈度,也是极其耗费心力,幸好结果都是好的。

  毕竟战争一旦开启便是无法预料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家无小事,今年赵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有心人算计下,战争规模烈度会迅速扩大,带来的后果也许是无法承受的。

  今年嬴政血赚!

  灭国自然要由近到远,由弱到强。

  大秦可以轻易灭掉山东六国任何一国,如果算上韩国,可以灭掉两国。

  但是三国最多只能持平了,而且三国要包含韩国。

  针对六国的战略,依旧是远交近攻。

  当今七国战力,毫无疑问大秦最强,其次是魏楚赵,再其次燕齐韩。

  远交自然是燕齐,楚也算,近攻自然是三晋。

  其中齐国早已被迫躺平,军事荒怠,又被燕赵魏楚遏制,还有着齐王建和相国后胜这等君臣,简直是君仁臣正,不足为虑。

  燕赵一向死敌,况且燕国苦寒之地,土地贫瘠狭小,人口又少,秦燕又不接壤,关系一向还行,也不足为虑,灭赵前不急。

  至于楚国,虽然地广人多,国力强盛,但是因为其国内贵族专治的政治环境,公室强大,贵族独立性太强,说实话,楚国整体的动员能力是极差的。

  楚国的对外兼并,贵族往往不出什么力气,大多数只能打顺风仗和碾压局,但凡遇见硬茬,往往是损兵折将而回。

  只有楚国的利益不够贵族瓜分了,加上一个强势的君主,他们才会有向外进攻做大利益的动力。

  在现在的七国形势下,楚国贵族对外吞并的动力并不强,楚王不等于楚国,楚王和贵族的利益也未必一致。

  只有一种情况,楚国君主贵族会上下一心,那就是打吞并性质的防守战争,这种战争所有贵族都是干劲十足,抢自己家了,当然有干劲。

  所以想要吞并楚国还是要后期,现在不急,反正楚国现在也捣不了大乱。

  优先级最高的,还是要灭三晋,只能这样做,没有选择。

  韩国现在随时在刀锋底下,侍秦恭敬,除非要彻底灭韩,否则慢慢蚕食即可,没必要逼急了韩国,反正韩国很会装糊涂。

  现在最重要的敌人还是魏赵,而魏赵也是最强的敌人,只要魏赵联合,大秦就毫无办法。

  若不挑拨中原内乱不容易吃下,或者说根本没机会吃下。

  只有挑动中原内乱,削弱他们的国力,增加他们的仇恨,令他们无法团结,哪怕是共对强敌的团结也无法做到,那么,就是彻底吞并他们的时候。

  幸好他们从不团结,而且利益牵扯太大,只要稍加挑拨就会打起来。

  这样也是不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几年来一次大战是必须的,只要他们恢复一点元气立马就要想办法再给搞掉,不能让他们闲着。

  今年嬴政就是这样做的,结果很满意,战略战术目标都达到了。

  齐韩是添头,无所谓,消耗一点是一点。

  楚国也暂时不在战略规划里,不急。

  齐韩楚虽然本次国力消耗不大,但是只要参与了这种趁火打劫,仇恨也就结下了。

  而且仇恨很大,众所周知,趁火打劫比直接开打更令人憎恨多了。

  至于魏赵燕,今年算是彻底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三五年也别想恢复元气。

  大灾之年大战,这样的祸事带来的损失,要比正常年景大战多损失至少三倍以上!

  魏国被秦楚赵韩四国先后围攻,损失十座城池,死伤无数。

  赵国用了五座城池换来和秦国联姻合盟,共同攻魏,结果陷入魏燕匈奴三方的战争泥潭,差一点就出不来。

  国内大灾还要承受这种烈度的战争,国力损伤已经是惨不忍睹了,邯郸之地都有百姓饿死了。

  换来的不过是燕国五座城池。

  唯一的欣慰就是以后北疆再无蛮夷之患了。

  至于燕国,燕国想要趁火打劫,结果风头变换太快,大火烧到自己家,损兵十余万,丢了十一座城池,燕王喜又一次把屁股露在天下人眼前。

  但凡他在魏国求援时第一时间加入战场,最后魏国也不至于摆他一道,有魏国反手帮衬,最差也不至于丢失这许多城池。

  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至于大秦,嬴政挑起这一场大战,于国无损,并且得城八座,还得了好名声,交好诸国,大大改善外部环境。

  挑动诸侯国仇恨,难以团结,又是大赚。

  还交好了赵国,减轻了太多秦赵仇恨,为日后统治打下根基,这仇恨不消,日后决计难以稳定统治。

  并且还彻底灭了蛮夷最大的势力——匈奴,二十年内都不可能打中原的主意,可以放心横扫六国了。

  至于顺手打服了羌人胡人,得牲口无数,这都是小事情了。

  此消彼长,血赚,嬴麻了!

  接下来几年趁着三晋疲软无力,国力困乏,再逐步蚕食也不会耗费太多力气。

  先缓缓吧,暂时别再刺激他们,现在形势也都太紧张了。

第180章 念端有女

  在大乱将止的时候,一件喜事也到了。

  念端要生了。

  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嬴政还是极为重视的。

  同样为了念端的顾虑与安全,在显怀时便接入了宫中安胎,为她专门安排了一座宫殿,对外言说闭关。

  一应安排照顾都是最好的,这么大动静,根本瞒不住有心人。

  虽然没人敢说。

  赵姬得知此事后,嘴角都抽了一下。

  好啊逆子,好得很呐。

  怪不得经常召念端入宫,哀家还担心你身体有什么事情,好啊,原来是这种事情。

  竟然连哀家都不说一声,真是逆子。

  现在都要生育了哀家才知道,你可真行。

  念端都什么年岁了,比哀家都不差多少了,你也下得去手!

  不对啊,你什么时候下手的?!

  至于芈云这边更惨了。

  她一直以为自己怀的才是大王的长子,没想到啊,那个老女人竟然就连孩子也是捷足先登!

  芈云得知这个消息直接急出一身香汗,昼夜难眠。

  任由安萍兰胥如何安慰也不管用,最后实在无奈,为了胎儿安全,还是服了安胎安神的汤药才能睡得着觉。

  这还真怪不得芈云定力不好,她的这个孩子关系重大,君主的长子实在是一件太过重要的事情,男人对自己的长子总是具有一种期待的。

  尤其是芈云高贵的身份和前朝的牵扯。

  这个长子对于她自身关乎后位,对于前朝关乎无数人富贵,对于秦楚关乎无数人的命运。

  哪怕是身份卑贱的侍女怀了长子芈云也不怕,但是现在突然半路杀出个念端。

  念端身份和声望可是比什么公主强太多了。

  现在是还有顾忌,但是日后,可就一切都说不准了。

  如果大王愿意损伤一点自己的名望,念端又想争,那这个孩子可是天然具有极高的威望基础的,何止是劲敌啊。

  何止是芈云睡不着,整个楚系都睡不着。

  整个楚系都在祈祷一件事,念端大师最好怀的是个女孩。

  此次天下大乱,朝中已经有太多人品出了味,咱们这位大王太强了,而且还这么年轻,以后的成就真是想也不敢想。

  大王通过后宫联姻妃嫔交好楚国,说明大王不介意后宫和前朝有点牵扯,既然如此还不快点提前布局投资,等到繁花似锦再投效,那可就黄花菜都凉了。

  嬴政现在正在殿外等候,念端正在生产。

  即便是嬴政现在也是内心升起些许急躁。

  若非感受殿内念端气息稳健昌盛,真是静不下来。

  对于嬴政来说,男孩女孩心中都是纠结的。

  感情与政治纠缠在一起,真是难言。

  念端是嬴政此生的第一个女人,他对念端更是具有深厚的特殊的情感。

  善良的品德,温柔而知性的性格,似无尽月色般明亮的灵魂,如同星空一样永久不会消磨的美好。

  嬴政当然希望念端可以生下自己的长子,这个孩子甚至日后可以继承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

  但是嬴政又不希望是男孩。

  那就注定这孩子会经历难以想象,无穷无尽的针对与算计,甚至,父子相残。

  权力场总是过于残酷。

  嬴政现在太年轻了。

  在嬴政思绪纷杂的时候,突然听见殿中孩童哭声,已经感受到新的生命气息,不一会,一个稳婆出殿,快步上前报喜。

  跪下大喊:“大王万福金安,秉大王福运,母女平安,喜得小公主,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嬴政缓缓笑道:“好,全部重赏。”

  心中长出一口气,这一刻心里的意味,即便是嬴政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