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126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这段时间芈烟把阴阳家的任务彻底抛于脑后,在咸阳宫最期待的就是嬴政召见。

  当然,也偶尔去见见芈云,看看芈云不爽的眼神,真是令人愉悦。

  在芈云生了女孩以后,更是去的频繁了,只可惜,芈云不见客了。

  这段时间,嬴政倒也不急,时常空闲时召见芈烟,借口请教阴阳术,以及周天星象,实际在过程中还是嬴政提点了芈烟阴阳术。

  毕竟修为差距太远了,一通百通,阴阳之理本就是大道之理,以嬴政的高度,提点芈烟一二那可真是轻而易举。

  对于芈烟这种女人来说,暖男真的要排在狗后面。

  这种典型的极其优秀的精英贵族女人,高傲自负,志向远大,目无余子。

  想要这种女人倾心,必须一开始就足够强势,足够强大,这种女人永远爱心怀天下的男人,哪怕是这个心怀天下的男人心里放不下一个小小的女人。

  这种女人的眼睛只会看向天空,自己之下的人从不会留意。

  她们永远只会俯视他人,亦或臣服需要仰视的人。

  因为她们足够自信,足够骄傲,所以当她们臣服一个真正的强者之后,她们会坚信自己的选择,会坚定不移的忠于对方。

  芈烟和红莲别无二致,都是这样典型的女人。

  这不是恋爱脑,本质上这是和政治生物差不多的性格。

  政治生物追求利益和权力,这种女子追求强大,亦或依附强大。

  她们聪明,强大,美丽,甚至坚强。

  出生和生活在尊贵与强权的环境,可以真正深刻的认识到体会到权势、力量的魅力。

  这也导致她们更加崇拜真正的强者。

  因为了解,所以沉迷。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得到她们的心,即便虐千百遍,也是九死不悔,只要偶尔给一点关怀,就可以令她们感动不已,无论做什么也是甘之若饴。

  在她们的思维里,强者本就是应该拥有一切。

  女子皆慕强,她们这种更极端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嬴政总是很容易得到女人死心塌地的爱。

  即便不爱也是恭敬顺从,乖巧听话。

  权力总会异化一切。

  当权力加上个人魅力,组合在一起,别说女人,如果性别不要卡那么严实,男人也愿意跪下。

  就像龙阳君,建信君。

  这段时间芈烟极其坚定了一个想法。

  秦王这个男人太棒了,一定要得到他。

  在这个男人身上找不到任何缺点。

  他强大无比,权势滔天,自信睿智,坚韧自持,待人宽厚又不乏威严,无论何事从容不迫,任何问题总是举手间轻而易举就可以消弭无形。

  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相貌也是龙章凤姿,英武非凡。

  天下间的男人无论任何人也比不得秦王三分。

  这大半年来嬴政在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从心底里彻底征服了芈烟。

  都说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那操控天下的男人才是无敌魅力。

  即便是天下群雄,朝堂之上的无数英杰也要雌服秦王羽翼之下,何况这一个小小的女人。

  现在的芈烟还真是感谢芈云,要不是这个蠢姐姐做的蠢事,自己还真很难见到秦王,更不用说还能有机会与秦王认识,引起秦王的兴趣了。

  芈烟写信给自己父亲顺平君,商议想要嫁入秦王后宫一事,顺平君了解自己女儿,所以也是大力支持。

  再说了,贵族嘛,谁不想有个最靠谱的亲戚呢。

  粗大腿、好后路,这可都是必须支持的。

  况且这是女儿自愿而为,顺平君了解自己女儿,一旦她看上什么,是一定要坚持的,自己反对也没用。

  唯一担心的是秦王会不会没这个意思,在得知秦王貌似也有这个意思的时候,顺平君就在等机会了。

  虽然自己和秦王身份差距甚远,但是借助秦王之势,未必不能给自己女儿风光大办,借大王(楚王)的人情赠秦王。

  在得知芈云孕女一事后,顺平君便知道机会来了,立刻积极串联亲秦贵族大臣,收买大王宠臣,散发谣言,顺便出主意。

  果然,在楚考烈王得知芈云孕的乃是长女后,也不由得为之失望。

  尤其是在得知魏国女子已经怀孕,赵国公主入宫备受恩宠后,失望中已经带上了一些焦急。

  芈云的这个孩子从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牵扯的干系太大,牵动的人心太多。

  近几年这位秦王越发显得了不得,秦国的威势也是越来越强盛,比之两年前继位不久更是不同了。

  虽然已经联姻,但是七国王室之间本身基本就是一家人,这种联姻真的意义不大,签订的盟约更是说撕毁便撕毁。

  只有自家人成为王后,生下长子,甚至被立为太子,日后做了大王,这才是对两国关系最大的保障。

  最起码不至于说彻底的利益为先。

  别的不说,当年的宣太后无形中对楚国带来了多少好处,还有华阳太后,原本也是有极大机会的,只可惜夫君和儿子都走得太快了。

  现在虽然贵为太后,但是秦王是孙子啊,而且直接亲政,华阳太后已经不能有效影响朝堂。

  当今的秦王也是念着联姻的好处的,也确实宠爱芈云,两次攻魏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如今实在不想令他国女子在秦王后宫声音变大,哪个君主的耳朵都有可能被枕边风吹进去一些消息。

  也就在这时,身边的宠臣娄安对楚考烈王进言:“常言道人多力量大,秦王注定后宫美人众多,有道是机遇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如今秦王后宫还没有几位夫人,更应该抓住时机,再往秦王后宫送几位美人。”

  “秦王少年慕艾,楚国美人多绝色,就像公主殿下,入宫便深受宠爱,入宫不久已经诞下孩儿,只可惜运势差了一筹,不是男婴。”

  “但是事已至此,便要及时补救,女子生孕想要恢复身子,终要半年之久,这个时间耽搁不起,不能给他国后来居上的机会。”

  “臣听闻顺平君之女如今正在秦国,趁此机会不若将这位贵女也送进秦王后宫,如此,公主也有帮衬,省的一人孤身,姐妹齐心齐力,何愁不能在秦王后宫一手遮天,无论任一人成为王后,为秦王诞下嫡子,对大楚来说都是好事。”

  楚考烈王看向娄安,眯了眯眼睛,转而笑道:“倒也有些道理,你先下去吧,寡人想一想。”

  娄安退下后,楚考烈王一声轻唤:“来人。”

  一个密卫悄然现身,楚考烈王问道:“最近顺平君有什么动向?”

  密卫恭敬回道:“回禀大王,顺平君一直在封地没有妄动,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同朝堂几位重臣都有书信来往。”

  “有娄安吗?”

  “有。”

第186章 你情我愿

  楚考烈王微微点了点头,密卫悄然隐身退下,只留楚考烈王一人沉思。

  ‘此事看来顺平君也在谋划,他想借秦王势力做些什么?不可能,他没这个实力,也没这个能力,况且云儿也在秦王后宫。’

  ‘芈烟即便入了秦王后宫,想要有话语权也不知几十年后了,不用担心顺平君。’

  ‘听闻她那个女儿心气高,还在阴阳家混了个东君名头,看来这大概率是那个孩子自己的心思,顺平君只是支持罢了。’

  ‘这事对他有利,但是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对大楚也确实有利。’

  想到阴阳家,楚考烈王一声冷哼:‘哼!阴阳家,东皇太一,混账东西,若非低调顺从,还有些用处,早灭了你。’

  ‘唉,只是委屈了云儿了,但是为了大楚,也没什么,以云儿的颜色和先机,芈烟也只能是辅佐,后宫破事多,有人帮助也是好事,终究是自己人,胜过单打独斗。’

  再加上前几日收到昌平君的书信,楚考烈王下定了决心,左右再送个女人罢了。

  主要是联姻确实是有好处的,别的不说,只这两次攻魏,都是联姻得到的机会和消息。

  次日楚考烈王召见娄安,言道:“娄卿,卿昨日所言寡人慎重考虑,确实有理,只是我泱泱大楚,更是与秦王早有联姻,岂能再次主动送王室之女至秦?”

  娄安心中一喜,急忙道:“大王所言甚是,这事就要看贵女在大秦的本事了,自然还是要秦王下聘才是,如此正式庄重之举才能拉近确定楚秦之好。”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与否?”

  楚考烈王点头:“但说无妨。”

  “是,如今顺平君之女正在咸阳,听说现在就在咸阳宫陪着公主,大王可书信一封公主,若公主举荐自家妹妹,行娥皇女英故事,如此一来也是合情合理,也算一段佳话。”

  “顺平君之女毕竟也是王室贵女,自然是不能轻率的,臣建议如先前公主联姻一样重礼操办,此重礼大王来出,如此一来,举荐是因为公主之恩德,婚礼嫁妆是大王之恩德,即便入了秦王后宫,芈烟贵女岂能不以公主马首是瞻?岂能不以大楚利益为先?”

  “秦王向来重德,芈烟贵女若行此忘恩负义之事,必不得秦王宠爱,如此也可保证为公主增加一强助,而非劲敌。”

  楚考烈王满意的点点头:“好,这是好主意。”

  “但是时机转瞬即逝,这一番联姻耽搁日久,也没什么好机会了吧,魏赵之女毕竟已经入宫。”

  娄安回道:“大王,此事乃是为了日后长久而论,况且也未尝不能有权宜之变,如今贵女就在咸阳,何必令其一定回来呢?”

  “只要秦王有意,愿意下聘,正常操办礼仪就是了,至于贵女,抓紧时间生米做成熟饭就是了。”

  “这等王室宫闱之事屡见不鲜,也没什么奇特的。”

  楚考烈王满意道:“好,想得周到,那就这么做吧。”

  “寡人这就手书一封给云儿,希望云儿为了大楚,知道轻重。”

  娄安谄媚笑道:“大王圣明,公主为了大楚,一定也会支持的,此事毕竟于公主也是有利,可得一助力。”

  娄安回去路上还在想着:顺平君啊顺平君,你的事我可是够费心了,但是也不能让大王不满意啊,这次你可要好好谢谢我才是,现在才是伱好我好大家好啊。

  且说这几日嬴政也确实把主意打到了芈烟身上,楚系的儿子还是需要的,要抓紧时间啊,现在也算有时间了,退而求其次,芈烟也要!

  做曹贼还是很爽的,尤其是这个女人在其他的时间线还是自己仇人的妻子。

  这一日嬴政夜间送走赵姬后,便又召来了芈烟,这么晚召见也不是第一次了。

  不得不说阴阳术观景天象还是有点用的,就是用处不大。

  天灾还能观测一二,人祸那是真的说不清。

  就像今年大灾就预测到了,但是是到了今年才预测到的,芈烟还为此事专门见了一次嬴政说明。

  至于今年的天下大乱,那就没用了,七国年年乱战,星斗显示的战乱根本屁用没有,因为每天都在乱。

  周天星象只能看大势,甚至不同天象代表的事也不同,要根据天下形势分析,有时候也要靠猜,说实话,这玩意用处不大。

  只能说天意岂是凡人可轻易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