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176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无奈的是,即便是嬴政也无法脱身,像念端这样超然物外,且不说条件苛刻,实际也不过是虚假表象,全靠嬴政庇护方能如此。

  只要还生活在人类社会,哪有真正的超然物外。

  真不讲人情,君主也都没有了。

  可能人也没有了。

  晚上念端心怀愧疚,罕见的主动好好侍奉嬴政,不得不说,大姐姐主动侍奉,那才是人间极乐。

  灯映人影随风晃,起伏研磨爱意深。

  次日念端派人给伏念李斯送了一封信,两人看了信颇为奇怪,信中文字简单,大概意思就是大王拒绝了举荐,但是会征辟,勿再言举荐一事。

  李斯瞬间明白了此事,伏念想了一会也是大概明白了原因。

  看来大王是并不想念端大师掺和进一切政事。

  这也是好事,可以看出大王真是宠爱念端大师,爱护至极。

  虽然不能借助念端大师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关键时刻兴许真能保命。

  至于念端大师的政治影响力,本身也没打算多打扰,只是敲个门罢了,反正门开了,怎么开的都不重要了。

  自家师父本就有影响力,出身名门,只要进了门,有的是机会。

  两人商议一番,又去拜访了冉宏,身为儒家弟子,到了咸阳入仕不拜访冉宏,还想不想混了。

  冉宏倒也不至于和这两个晚辈计较,太丢了身份,而且也未必不能收入自己麾下,反正他们两个的老师也都不是官场中人。

  冉宏也曾在小圣贤庄求学荀子,虽未正式拜入,但是也有一份香火情,大家都是自己人嘛。

  现在儒家在大秦并没有占据很大势力,还不到内斗的时候。

  拜见过冉宏后,两人便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即便两人都是养性多年,性情非凡,但是事关终生大事,此时也难免有些心浮气躁。

  嬴政故意多晾了他们几天,数日后,在经历度日如年的漫长等待后,终于有内侍前来通告,明日大王召见。

  两个难掩喜色,摩拳擦掌,次日做好准备,平心静气,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进了宫内。

  两人早已远远眺望过这座雄伟至极,威严至极的宫城,但是直到一步步靠近,才越发真切体会到这权力中心的重量。

  高耸的宫墙,一丝不苟的大秦锐士,明里暗里数不清的强大气息,能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无比肃穆,严谨小心。

  还有,宫中那毫不掩饰,只要是武人就可以感受到的,无比可怕,任意溢发的强悍霸道的气势。

  真是可怕的王,强大的王。

  李斯心中大喜,心中跃跃欲试,大秦,来对了!正是我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伏念表情严肃,这样的王,可以席卷天下,但是打天下可以霸道,坐天下只靠霸道是不成的,还是要遵行圣王之道。

  为了天下苍生,自己也要好生辅佐大王走上圣王之路,否则这样强悍霸道的王一统天下后,天下苍生也只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两人见了嬴政后,恭敬拜下:“小民拜见大王,大王万福金安。”

  “平身。”

  两人起身后,恭敬垂首而立。

  嬴政看向两人,暗暗点头,都是顶尖人才啊。

  李斯就不用说了,只要自己活着,这就是最好用的工具人,他没什么原则,什么姿势都会,什么脏活也都可以教给他去做,不方便自己提出来的事也都可以让他提出来。

  伏念也是文武全才,重礼守法,更重要的是,伏念崇尚次序规矩,遵守忠君之道,是比较传统甚至迂腐的儒家中人。

  这简直就是最安全的臣子,一个坚定遵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儒者,这个年代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样的人若是不委以重任,主持教化,那可太浪费了,值得好好培养啊。

  嬴政微笑开口:“寡人听说过你们,都是天下难得的英杰,你们老师也都很不错,希望你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助寡人安定天下。”

  “寡人少时亦是通学儒家典籍,颇为神往孔子所言上古圣王之气象。”

  “如今天下纷乱,五百年战乱不休,天下苍生有倒悬之危,寡人幼时为质,已经见过太多人间惨剧。”

  “如今天下尚未安宁,尚需雷霆手段,待天下一统后,自然需要雨露施恩万民,救治苍生。”

  “你们来的正好啊,正是时候,寡人需要你们,天下苍生需要你们。”

  李斯拜下,满面激动,高声回道:“小民贱名竟能幸入大王之耳,小民万幸,大王厚爱,小民唯有效死可报,大王圣君之姿,必能安定天下,小民有幸侍奉大王,成此伟业,小民岂敢不效死以报大王。”

  伏念一愣,眼角余光瞟了李斯一眼,也连忙拜下,高呼:“小民之心与师兄别无二致,定誓死以报大王。”

  嬴政笑道:“二位卿家不必多礼,快快平身。”

  “寡人相信两位卿家才高识广,但是须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世事洞达。”

  “两位卿家以后都是寡人左膀右臂,任何决策都不知影响多少人,暂时便在寡人身边做侍中吧,日常与闻朝政,顾问应对,有了应对政务的经验,日后再做大用。”

  两人心中大喜,几难自抑。

  想要入仕大秦,岂能不研究大秦官制,大王新设的侍中一职,两人岂能不知是何等重要,这可是大王的心腹,日后必为重臣,每一个侍中都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大王是真的看重自己二人啊,这是真正的知遇之恩,一步登天!

第258章 魏:攻秦!赵:好啊,我想想

  两人麻利的大礼拜下,高呼:“臣多谢大王厚爱,定誓死以报!”

  天下哪有儒生不想当官的?那可真是听都没听说过。

  嬴政笑道:“都起来吧,暂且学着处理政事,需知国事无小事,日后委以重任,你们任何一个决定都影响不知多少人生死荣辱,定要心怀苍生,凡事小心谨慎,三思而行。”

  李斯回道:“大王教诲,臣必铭记于心,大王至仁至圣,臣定悉心学习,以苍生为重。”

  伏念紧跟着道:“大王圣德,臣万分倾佩,定以大王教诲为则,凡事三思而行,不敢忘怀。”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要让他们退下,李斯恭敬说道:“启禀大王,臣有一事禀告。”

  “说。”

  “臣出师之时,老师有一封亲笔书信,让臣献给大王。”

  李斯说着自怀中取出信件,双手高举。

  内侍急忙接过,拆开细细探查无忧,这才紧忙献上。

  嬴政看了信的内容,轻轻一笑放下。

  荀子可不是什么不知变通之人。

  “行了,寡人收到了,你们先去熟悉一二吧。”

  令内侍带两人去了侍中办事处,熟悉一番。

  两人恭敬退下,一同见识了诸多同僚,心中的自傲也削减了许多,身为顶尖人杰,心中没有自傲是不可能的,只是是否表现出来罢了。

  但是看看这侍中都是什么人?即便自己两人放进去,也是瞬间不起眼了,一瞬间就真正懂得了恭谨谦逊。

  待到了下午,已经有人给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在嬴政赏赐的府邸里,李斯独自一人待在书房,不由得深深感慨大秦做事之迅速,不过几个时辰就什么都安排好了。

  而且大王是真大方啊,府邸宅院、香车美人、仆役侍女、皆是应有尽有,而且想着还未发放俸禄,咸阳大居不易,还提前便贴心的赏赐了百金,足够体面的在咸阳城生活了。

  这一切只是开始,甚至寸功未立。

  至于以后,前途无量,无限光明啊。

  李斯再一次感慨,更加坚定了自己少年时的感叹和总结,平台最重要!

  无论个人什么才能,也要遇见明主,在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自我。

  如今少府的左右府令,昔年不过是仆役罢了。

  如今玄羽卫的指挥使,更只是罗网见不得光的老鼠。

  但是运势好跟对了主人,成为大王潜邸心腹,如今一跃位高权重,风光无限。

  这些都是实证啊!

  在嬴政这边收揽天下英杰的时候,关东诸国还在狗苟祟祟。

  秦王政四年五月初。

  赵国朝堂在算计李牧的时候,魏国也没有闲着,在朝堂吵了一个多月,足足犹豫了一个多月的魏景湣王终于下定决心,还是要战,父王的遗命还是要听。

  自己初继位,按照老规矩,也是要打一场立威的。

  攻赵绝不可,只会两败俱伤让秦楚占便宜,攻楚也不可能,现在打不过,攻韩不合适,韩国还有秦国撑腰,只会授秦国话柄,打齐国倒是合适,但是打齐国立不了威啊,而且秦国齐国一向合盟,现在打齐国,也会落话柄给秦国。

  虽然现在魏国的情况实在不适合开战,但是没得选,秦国虎视眈眈,不战不行。

  魏景湣王想了几天,还是确定了现在最大的敌人就是秦国,不打破秦国的势头,大魏没有希望,现在沦为四战之地,强敌环绕,一举一动都要看秦国脸色,实在被动至极,必须要合纵诸国攻秦!

  如今秦国刚夺河东不久,只要够快,再夺回来也未必做不到。

  而且楚考烈王派遣的密使也到了,没错,楚考烈王最终还是决定主动出手,先派密使试探一下魏赵两国态度再说。

  而楚国的态度,也坚定了魏景湣王打这一场的决心。

  不过攻秦可以,但是这次不能再做出头鸟了,现在的秦王太记仇了,自继位一直针对大魏,这次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而秦赵、秦楚近几年关系如此友好,趁这个机会毁了他们的关系也很重要。

  这几年魏国吃这么多亏,不就是因为是被三国围着打吗?他们关系破裂了,大魏只要不用一打多,楚赵谁也不用怕。

  还有赵国,赵国能占那么多便宜,不就是因为暂时没有秦国针对他嘛。

  魏景湣王越想越是这个道理,还是要挑拨楚赵做这个出头鸟,最好是赵国出头!

  下定决心,秘密派遣使臣前往赵国,商议联盟合纵攻秦一事,先试探一下口风。

  赵悼襄王前后接见了魏楚两国密使,听闻合纵之事,虽是颇为心动,亦是颇多顾忌。

  秦国现在太强了,实在令人害怕,不打是不行的,抑制秦国这是必须的,无论现在和秦国关系多好,这都是要必须做的。

  但是要和秦国翻脸,又实在可惜。

  赵悼襄王翻来覆去下不了决心,想了想还是召集心腹商议。

  赵悼襄王率先开口问道:“诸卿,今日魏使所言之事,诸卿有何看法?”

  建信君率先开口,断然拒绝:“大王,万万不可,此魏楚两国小人计谋,如今赵秦交好,结为友邦,近两年同进同退,没有秦国威胁大赵后方,属实受益良多。”

  “再者秦国从未有过不义之举,秦国势大,与之交好才是正途,大赵攻魏、攻燕都离不开秦国协助,与秦国交好不易,岂可轻易毁约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