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214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只会被强敌抓住机会,狠狠打击一次。

  真正比较卖力的也只有魏赵了。

  庞煖率领三十万大军悍然攻向河东,然后他就发现秦军的抵抗完全不一样了。

  这一路来秦军的抵抗可以说是聊胜于无,但是到了现在,秦军的战力令庞煖为之惊骇。

  秦军纪律严明,士气旺盛,兵力也不少,墨家守城机关器械更是威力强大,河东之地经过秦国一年的用心修建治理,关键要地防御工事严谨完备,重要城池皆是城高墙厚。

  秦军占据地利人和,联军可以说是步步难进。

  而且秦军刚开始就给联军了一个下马威,在秦军出其不意的主动攻势下,散漫的联军直接就是损失惨重,本就散漫骄纵的士气,在极大的反差下,直接崩坏,现在是毫无战心,见秦即惧。

  面对秦军这严密的防御工事,坚墙硬寨,联军虽是人多势众,但是却毫无下手之地,在庞煖的严令下尝试强攻,除了损兵折将毫无所得。

  最让庞煖生气的就是燕国卫国是真没用,让他们上的时候唧唧歪歪不愿意,魏赵两家强令逼他们上的时候,打两下就跑。

  别说委以重任了,哪怕和他们一起攻城都不敢,扭头就把自家阵型冲烂,损坏士气。

  真是除了敲边鼓,屁用没有。

  但是庞煖拿他们也没办法,总不能现在内讧吧。

  庞煖牙都要咬碎了,也只能安慰自己,敲敲边鼓也行,起码燕国这次没有攻过来,能壮壮声势,也算是不错了。

  攻河内河东主力还是只能靠魏赵,但是魏赵两国,血海深仇,营寨都是泾渭分明,双方攻城之际,全是想着给对方下绊子,毫无配合可言,面对秦军严密的防守,根本是毫无希望。

  庞煖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分兵,魏赵两国分两路攻城,分别攻向河东河内不同大城。

  但是这一分兵,更是麻了,小城攻了没用,大城根本攻不动,一时之间魏赵陷入了战争泥沼。

  最可恶的就是燕春君,天天喊着要撤退,说什么损失惨重,你燕国才死几个人?每次冲上去,一波箭雨就撤,能死几个?

  硬仗全是魏国,赵国打的!

  混蛋燕春君。

  现在庞煖是真后悔了,就不该让燕国参与。

  让燕国这群王八蛋干什么心里都不踏实。

  因为他们可以保证给你干不成,这种消极态度,有他们还真不如没有。

  带来的正面效果什么都没有,对士气的打击反而极大。

  打这种硬仗,最忌讳混蛋队友散布打击士气的气氛!

  值此焦灼之际,庞煖心中更是怒骂魏国。

  如果河东之地仍在,哪里会有这么被动的局面?

  心中哀叹不已,秦国对时机的把握太好了,一举拿下河东河内,上下连成一片,可以说是再无弱点,想要攻入秦国腹地只能打硬仗,可是硬仗又哪里是这么好打的呀?

  对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兵精粮足,强将镇守,军械强悍。

  自己这方,联军内部矛盾重重,各自心怀鬼胎,难以团结一心,士族素质不一,指挥难以一致,打这种硬仗没什么战心,也没什么士气。

  庞煖越想越是绝望,苍天啊,为什么会是这样?

  六国五十六万大军,一点儿实质性成果都打不下来,以后谁还能奈何秦国?

  岂不是只有秦国打别人,再也没有别人打秦国的机会了?

  莫说鲸吞天下,如此形势,即便只是逐渐蚕食,早晚也可以一统天下啊。

  焦急的庞煖已经找魏兆沟通过数次,但是魏兆也是一筹莫展。

  似这种呆仗硬仗,除了比拼硬实力毫无他法。

  守城一方本就占优,而且守城器械,机关器械,更是秦墨的拿手好戏。

  不止如此,竟然还有主动进攻型的防守利器,是公输家的。

  像这种仗除了拿人命去堆还能有什么办法?

第321章 溜啦溜啦

  魏赵也是真的下了力气,接连十余日下来,两国战死士卒已经高达一万二千多人,足可见战事惨烈。

  但是秦国的损失,庞煖估计了一下,直接就绝望了,秦军怕是损失不足两千人。

  蒙骜死死盯着魏赵,看着魏赵两国陷入焦灼攻城战事,一时僵持。

  立刻抓住机会,悍然主动出击。

  令张唐于武关出兵,佯装袭其粮道,吸引楚军注意。

  随后亲自率兵攻击韩军,这可不是装的,蒙敖是真的做好了真实与韩军交战的准备。

  身为老将,哪怕政治上谈好了,在战场上也绝不会掉以轻心。

  这等国战之事本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容不得半点掉以轻心。

  不过和韩军的交易也确实是真的,蒙敖也并没有打算在这件事情上坑韩军一把。

  得不偿失。

  韩国随时可以打,随时可以吃。

  没有必要在现在多增加风险。

  战略目标最重要,些许得失不值一提。

  蒙敖令盖聂率领五千精骑直插韩国腹地,当然速度并不快,要留给韩军大部队反应的机会,同样蒙骜也在观察,姬无夜到底是按照交易行事,还是想要搞出什么幺蛾子?

  姬无夜并不傻。

  他可没有真跟韩国共存亡的心思,也不可能为国尽忠。

  他一开始的目的就很专注,很明确,就是为了荣华富贵。

  姬无夜严格执行了与蒙敖的交易,他也曾为如何说服白亦非而苦恼一二,但是没想到白亦非一点儿异议都没有。

  至于监军的两个王室显贵,乃是韩桓惠王的两个兄弟,这两个人本就是摆设,要能力没能力,要勇气没勇气,更是惧秦如虎豹,一说撤退,直接点头同意,就连一丝丝犹豫都没有。

  姬无夜白亦非两个人麻溜的领着大军直接回援韩国,就连象征性打一打的心思都没有。

  当然两人也并不想彻底得罪死楚国,在离开以后还是派了人去通知楚国的。

  两国本就关系不好,通知那么及时干嘛。

  等春申君接到通知的时候,已经晚了。

  春申君与张唐对峙,眼看韩国发生变故,韩军被蒙敖攻击,还在担心韩军的形势。

  在春申君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蒙骜就调转枪头,直接攻向楚军,与此同时,张唐也是直接出击,与蒙敖对楚军形成两面夹击。

  猝不及防之下春申君大败。

  但是春申君也不愧是春申君,一生大风大浪什么没经历过。

  稍加思考,他就知道是韩军那边出大漏子了。

  怒骂一声,彼其娘之,就知道韩国靠不住!

  你出问题告诉我一声啊!

  咱们一起撤啊!

  在楚军大败,形势极其不利,并且春申君还不知道具体战况的情况下,春申君依旧镇定的收拢了败军,暂时退往洛水沿线城池,守住了粮道,阵势转攻为守,观望形势,十万火急的收集情报。

  无论如何,先守住了粮道,魏赵的生命线可都在自己手里,无论如何,在还不确定形势的时候,也不能轻易给他们卖了。

  春申君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合纵联军是楚、赵两国提起的,楚王为合纵长,谁都能退,但是楚军绝不能这么简单的直接就退,这对诸国都没法交代。

  幸好魏赵燕也都各自留守一万大军守着粮道,毕竟粮道这玩意,不留点自己人一起盯着那谁也不放心。

  在来势汹汹的秦军面前,留守下来的这群人也总算团结起来了,主要是大将都不在,春申君的话也有人听了。

  春申君集结这三万大军,结合收拢的十余万楚军,艰难的暂时守住了粮道。

  在转攻为守,构建防线的同时,春申君立刻派人去通知庞煖,告知这边的严峻情况,并且是把情况更夸张的说了。

  春申君极度冷静,也在考虑退路了。

  事已至此,想要压下秦国是很难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秦国再占大便宜,秦国若是再占了大便宜,那这天下诸国就真的是再无还手之力了。

  另外也派人去看韩国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刚把探子撒出去,姬无夜派的人也终于到了。

  楚军败的太快,姬无夜的人根本没来得及到,秦楚已经乱成一团,使者眼见战场复杂,直接就撤了。

  等到春申君撤了之后,这使者才又找上门儿来。

  春申君当场就给气笑了。

  好,好好。

  这么玩儿是吧?

  我也撤。

  在得知韩军已经撤退的情况下,春申君立刻转变了想法。

  不能再打了,要赶紧撤,否则单靠楚军迎战蒙敖一定会损失惨重。

  既然秦军大势已经阻挡不住,那就更应该增强自己。

  吞并韩魏齐,既然如此,现在削弱他们才是正途。

  对不起啦队友们,别怪我卖你们了。

  告辞!

  但是春申君也怕激起众怒,再加上也要点儿脸,还是派人紧急去通知了庞煖自己准备撤退这件事,让他们也赶紧撤,反正自己守不住了,最后也只能再守几天。

  在庞煖收到春申君第一个坏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惊骇无比,直接准备撤兵了,后勤都不稳,还打个锤子。

  立刻悄然准备撤军。

  结果还没来得及收兵,不过几天,就收到了春申君这第二个更坏的消息。

  在庞煖听到这边的消息之后,人都傻了。

  黄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