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394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对于天泽的野望,嬴政还真不知道,他可没心情去念着这么个小角色的想法。

  即便真知道了,也只会觉得可笑。

  不会吧?不会吧?真当楚国好欺负的呐?

  楚国也就在面对秦国会怂,你看看除了秦国以外,有几个敢跟楚国大声说话的?

  时代不一样了,现在中原的发展是完全领先周边一切蛮夷至少三百年的,是军政财学士农工商全方位的领先。

  不是你小小的越人,松散至极的越人部落可以碰瓷的。

  你们越人现在还处于松散的奴隶制部落联盟社会啊,人家楚国虽然公室贵族势力相对独立庞大,但是那也是正经八百的半中央集权半封建制度的统一国家。

  而且楚国疆域仅次于秦国,只算面积的话,只少了那么一点点,人口也是仅次于秦国,综合实力也只是比秦国差。

  人家楚国立国八百余年,自中南一小国,杀成如今的天下第二,吞并小国无数,还当过天下霸主之国,什么场面没见识过?

  那是从中原蛊坑里边儿杀出来的狠角色。

  哪是你一个小小的,秦国册封的,用来拖后腿的填线宝宝能碰瓷的?

  现在的楚国是比较虚弱,简直就像是被断了一臂。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一个三岁稚儿可以挑衅的。

  还半斤八两?人家楚国是整块的八两黄金,你们百越是零碎的半斤废铁!

  不知天高地厚。

  不过无论如何,现在也没必要搭理天泽了,本就是填线宝宝,为大秦填多少都是赚的。

  现在嬴政正在大力表彰李信和诸多在百越辛苦的将士,这些将士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为大秦做贡献,大秦不会忘了他们。

  这些年在百越,即便有着李信带领,不给天泽拿大秦人当炮灰的机会,而且都是担任管理职,可是蛮荒之地,终究环境恶劣。

  各种原因牺牲之人也高达四十余人,前前后后总共派去百越也不过三百多人,这减员已经不少了。

  派去的本就是军中精锐和一些精干的吏员,让他们去好好历练,也是为了日后拿下百越做准备。

  除了李信,这些原本只是最基层的基层士官根本没有资格见嬴政。

  现在嬴政亲自接见了众多将士官吏,对一个个将士嘘寒问暖,另取了美酒与诸位将士一同饮甚,直把一个个将士感动的热泪盈眶,无不感恩戴德,嬴政一声令下,真是死也愿意。

  自然也是各有封赏,爵位各自升了两三等,其中还有几人,表现极其优异,值得入咸阳学宫大大培养。

  这些自百越历练数年,担任百越人管理层的将士官吏,早已经历练出来了,皆是可以独当一面。

  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对整个百越了如指掌,熟知当地风土人情,当日后大秦攻入拿下百越,他们就是最佳的中低层官员。

  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回归大秦的怀抱,如今的大秦日新月异,也该再熟悉一下大秦了,需要再进行系统的官员培养,这些可都是日后进驻百越的官员储备。

  至于李信,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也已经足够成熟了,可以托付大任了。

  如今的李信不只是了解百越之地,更是深入了解楚国,毕竟近两年一直在和楚国对线。

  现在该培养一下大兵团作战了,老是在百越之地搞一些小打小闹可不行,吞并天下的步伐稳步进行中,不缺历练的机会。

  对于李信,嬴政大大的给予了封赏,升爵加官,黄金美人,皆是不缺。

  然后就给他调到了濮阳,让他去前线,在王翦手下好好学习历练一番。

  此时此刻,放眼天下,四面布局,万事俱备,一切都在稳步推进。

  五国,已经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么明显的事情,当然不可能没有人看不出来。

  例如燕丹。

  燕丹不敢想五国还有没有机会。

  不过即便没有机会,他也要创造机会。

  这些年的每一年,燕丹都觉得是燕国十年来最难的一年。

  直到到了新的一年,他就发现上一年也许是燕国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他的这个想法,这些年下来年年一样。

  人的痛苦与喜悦,总是来源于比较。

  燕丹看着好大哥带领下的秦国,一天更比一天强大,已经强大到很明显要吞并天下了。

  再看看自家的燕国,一直在泥坑里打滚儿,想要的战略目标一直无法达成,而且连年征战,少胜多败,这些年下来国力不止没有增强,还更弱了。

  此消彼大涨之下,燕丹简直是寝食难安,人都越发清瘦了。

  但是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莫说是要应对秦国,即便在燕国,他也是各种不如意。

  燕王喜防他简直更胜防贼。

  搞得燕丹心中烦闷也只能用在女人身上,对此,可能嬴政也有那么一点责任。

  自幼培养他奢华享受,年龄到了就自然而然也喜好美色了。

  但是燕丹一向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注重自己的口碑,这吃喝玩乐,声色犬马自然是不会做的。

  那这心中郁结烦闷,也只能用在房中事了。

  因为嬴政的截胡,燕丹这次倒是没有和阴阳家结亲,他是娶得剧辛的重孙女,将她立为了太子妃。

  对此,燕王喜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娶了太子妃以后,还多纳了几房妾室。

  燕丹毕竟是燕国太子,传承王族子嗣,本也就是他的责任,多收几房女人,自然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时至今日,虽然子嗣没有嬴政那么多,但是也是有了两儿一女。

  但是自从韩国内附秦国以后,他在女人身上泄气的想法都没了,整日里拉着荆轲借酒消愁。

  荆轲这些年成熟太多了,也沉默太多了,曾经的浪子,如今已经成了成熟沧桑的寡言剑客。

  身为燕丹的心腹,最高等的门客,他不缺女人,只是他至今也未曾成婚。

  这些年他真正可以静下心来修习武功了,他本就天赋异禀,在经受大变,心性突飞猛进之下,早已经进行了彻底的蜕变。

  燕丹也足够勤奋,天赋更是非同一般,但是他现在自认远远不是荆轲的对手。

  荆轲太刻苦了,太认真了。

  一个天赋非凡的人,如果既刻苦又认真,那么他能取到的成就自然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燕丹身为燕国太子,终究有要事在身,不可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武功修为上。

  燕丹自信,以荆轲如今的修为,如果再面对当年的席翼,绝不会败。

  面对当今天下任何高手,即便是赢不了,也绝不会轻易落败,甚至以荆轲凶厉诡异的左手剑法,有心算无心之下,哪怕是显学大派宗师也可能阴沟里翻船。

  阴阳家湘君曾与荆轲切磋,不过五十招就已经认输,要知道,湘君已经是当今天下妥妥的一线高手,阴阳术更是本就招数奇异,威力巨大,可是在荆轲的剑法下都显得那么温和正派,令湘君都为之惊骇。

  此时两人在太子府对饮,这么多年下来,两人已经是熟的不能再熟,可谓是无话不说了。

  燕丹屏退了所有人,就两个人在后院树下对月相谈。

  小桌一侧七倒八歪的躺着几个酒坛,燕丹现在也没心情维持整齐整洁了,学秦王有用吗?

  有个屁用!

  好大哥是秦王,自己是什么?被父王防备的狗屁太子。

  秦国是什么?秦国威压天下,是天下霸主之国。

  燕国是什么?燕国就连五劳七伤的赵国都打不过啊。

  燕丹咕嘟咕嘟又大口干了一碗美酒,燕国的酒本就浓郁醇厚,甘烈凛冽最是容易醉人,即便燕丹修为高超,可也喝了太多了,此时已经有了四五分醉意,他也是真的想醉了。

  此时身前只有荆轲一人,燕丹也再不顾什么形象,一口气又干了一碗酒,打了个酒嗝,又举起一碗酒,喘息道:“次非,来,再干一碗。”

  荆轲知道燕丹为何心中愁闷,也知道燕丹心中的郁结烦恼,成熟的男人是会相互理解的,无需多言,更是无需多劝,陪着就好。

  荆轲端起酒碗,二话不说,直接饮下,燕丹哈哈大笑,也是跟着喝下。

  今天两个人已经喝了四五坛酒,话说的句数都没喝光的酒坛多。

  有什么好说的呢?

  男人就是这样,无论心里的伤有多么严重,都只会努力将他遮掩,又怎么会掰开伤口给人看呢?

  懂的不必多说,不懂的,纵然是解释了也没用。

  所幸,月下的这两个人都是懂对方的,起码是懂得对方的痛苦的。

  烈酒一碗一碗的饮下,不知何时,两人分别望着明月,谁也不看对方,都已是泪流满面。

  也许是酒喝的太多,就会从眼睛吐出来。

第513章 人间最苦,求之不得

  大丈夫之志如同江河奔流之水,可是江河之水终有百川汇海之时。

  然而大丈夫之志,却是常常难以实现,只能抱恨终生。

  燕丹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甚至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好人,他自幼受尽屈辱和痛苦,身边没有任何人关心他,即便是他的父王,在利益面前,也毫不犹豫的算计他。

  幼年便至赵国为质子,然而在他身为质子的情况下,父王毫不犹豫的背盟毁约攻伐赵国,丝毫不在乎他的生死。

  只有幼年时嬴政和赵姬对他的一点关心和爱护。

  那是他童年唯一的光。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嬴政归秦离开邯郸的那一天,他偷偷爬到了邯郸城的城墙,遥遥看着嬴政离去的车队,无法控制的泪流满面。

  那一年,他未满八岁。

  自从在邯郸又是孤身一人,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在噩梦中惊醒,又有多少次走到曾经嬴政居住的地方,一个人失神的望着,多想再看到熟悉的身影。

  曾经无数次想象过,还能不能再和好大哥相见?再次相见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童年深厚的感情总是不会变得淡薄的。

  吧。

  可是,是从什么时候,内心中除了羡慕,开始升起了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