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399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至于更差的,也就是五处,即是流放、处死、抄家、灭族、诛三族等,但是除非过于过分,亦或者原则性问题,例如谋反、谋大逆、贪污严重、渎职导致重大损失、叛国投敌、结党乱政,军事严重失利等,一般不会实行这五大处理方法。

  对于官员贵族的处死,嬴政是极其慎重的,无论大小官员,所有罪责,除非是战时紧急情况,都必须由嬴政亲自决定。哪怕是紧急情况,也严格管理,杀人容易,后续的审核是极其严格的,可没那么容易过去。

  四善则是对官员品德操守等方面的通用要求,包括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这四条是从官员的基本品德和工作态度层面进行的考核。

  二十四最则是具体部门针对不同职位的具体审核标准,一共涉及二十四个职位类别。例如侍中之最:献可替否、拾遗补阙,即能够对政策建言献策、弥补缺失,为嬴政提供好的建议并纠正错误。司牧之最:司牧有方、户籍增衍,地方官员管理有方,使辖区内的户籍增加、农田开垦、赋税收入等具体增长。

  考核程序设置了初考、复考,并且会交叉审核,当众宣布结果并公示,对结果不服可以申诉等环节,基本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另外也有参考已经遍布天下的玄羽卫密卫收集的民风情报,进行综合考量。以目前朝堂的局势,嬴政基本不会被蒙蔽。

  毕竟这种关乎前途富贵,身家性命的事,没有人会不留意,真有什么事,政敌也不会当看不见,要知道,有一个出问题,根据大秦的连坐制度,那可下去好几个。位子可就这么多,都巴不得对手下去呢,越往上位子越少啊。

第519章 嬴政的日常

  不过连坐制度有好有坏,对于官员,不适合大肆连坐,否则反而会官官相护,形成官身依附的党群关系。再加上这些年许多新进的官吏,也都是自己考进来的,举荐制度进入官场的官员,已经占比不大了。

  这几年嬴政也在适当放宽连坐制度,给官员们松口气,毕竟也不能不给人一条活路啊,人人自危的暴力统治,不是长久之道,并且很是降低办事效率。当然,放松一点,短时间内这些经历严苛管理的官员,反而更加感恩,做事动力更强,也更有主观能动性。

  毕竟原先一个不小心就犯法,不是丢官就是死全家,换谁做事都是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宁可不做,不能做错,宁可死板,不敢大胆。这样做又岂能治理好地方?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一郡一县那么多人,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也该适当给点空间,总是死气沉沉,一味地压抑,早晚出问题。当然,也不是说彻底放开,那就更完蛋了,主要还是一个度,这个尺度要把握好,根据发展的情况具体调整。

  治大国如烹小鲜啊,什么事,都有个度啊。

  嬴政虽然喜好女色,主要是他还真没有别的发泄渠道。

  他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上朝听政起码半个时辰,然后召集阁臣九卿讨论政事,起码再小半个时辰,每天批阅奏疏至少两个时辰。

  定期接见地方重要官员,了解各地实际情况,有时候稍微深入聊聊,半个时辰就过去了。

  每个郡有郡守、郡尉、监御史,郡丞这些郡级主官,有的还有长史,再加上诸多将领,百家高人,咸阳学宫的主要管理者,投靠的大才,外国的使臣等,这些都是必须定期接见的。

  要了解情况,了解问题,了解难处,听取他们对国家政策和朝堂局势的见解,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还有高官高职的任免考核,也都要亲力亲为。

  还有军事决策,战略部署,而且经常要去视察咸阳卫尉军和中尉军,即是这一点重中之重,每个月至少两次,必须让军中的长官熟悉这张脸,不经常去军中的君主,往往很难真正掌控军队。

  还要监督司法,大秦以法治国,必须要确保法律公正执行,复核重大案件,对一些有争议的案件进行最终裁决,避免冤假错案,造成恶劣影响。

  尤其是批准死刑,这个权力早就被嬴政收到他的手下,非紧急情况,一切司法死刑及以上罪罚,必须由嬴政朱批亲定。人主大权,在于生杀予夺,杀人的事,必须人主才能定。

  还有就是审核修改正在制定的新法,包括《大秦律》,这是根本大法,规定大秦的根本制度,如大秦的政治制度、土地经济制度、官爵制度、百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诸多根本性问题。

  再就是《刑律》,这是主要针对犯罪行为的处理,系统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刑罚。《民律》这主要就是指导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商律》主要就是管理百商百业,以及商税缴纳管理等。

  还有极其重要的《秦政律》,原本为了避讳嬴政的政,要改为《秦吏律》,但是嬴政特别要求就用《秦政律》这个名字,要的就是天下官吏都依‘政’而行。

  《秦政律》是管理贵族和官吏的具体制度,明晰了贵族和官吏的权力和责任,福利与处罚等。

  搞法律这也不是轻松的活啊。统治者最重要的就是制定规矩,制定制度,分好各阶层蛋糕,这是根本核心的大事,费尽了嬴政的心力。

  还有要制定指导未来大秦的文化发展,道德体系,信仰体系等,这些也是重中之重,这是对维护社会上下秩序,减少统治成本最根本的事情,也完全不能大意,必须亲力亲为。

  法律和道德、信仰,三管齐下,这才是锁喉加顶心,才能真正稳固统治。

  还有经济民生,农业发展,这些也都是嬴政极其注重的,民以食为天,不能不留意,田光有权直接入宫觐见,就足以看出嬴政对农事的看重。

  至于经济,那就更重要了。天底下的事,说到底就是‘钱’,如今虽然还是实物社会,但是如何调配分配资源,也是重中之重。

  世界终究是物质的,人是要吃饭的,这个时代还没那么虚伪,大家给你卖命,是因为你给出了值得卖命的条件。

  君子不耻于言利,取之有道罢了,道理正是如此。

  嬴政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拿出了新的记账方式,为的就是尽力限制贪腐,主要还是实物的时代,更容易玩花样。

  嬴政对此是最为上心的,别的不说,现在除了朝堂治粟内史麾下的精英司会(会记),少府还有一批人,内廷也有一批,每年盘账或者查账,都是交叉来查。

  只要账目不出问题,数字是真实的那就不怕。地方治理如何亦或大秦的众多资源调配,数字不会骗人。

  说难听的,做君主也就是做生意。任何决策,都要考虑显性和隐性的好处坏处,手里的所有人和物就是资本,怎么用怎么花,能换来更多的资本,这就是君主做的事。只是天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人是变量,可是实物可是定量,用定量影响变量,再用变量增长定量。

  所以对于定量的具体掌控,是重中之重,定量的账目都把控不住,也别做君主了,决计是做不好的。

  包括子嗣的培养也要留心,时常考校学业,还要盯着教导的老师别把孩子往偏的地方教。

  这些都是他必须做的事,人主大权,想要牢牢掌控,有些权力是万万不能假手于人的,必须亲力亲为。

  虽然早就改进了朝廷运行的体制和效率,有着内阁大臣和众多侍中,都是顶尖人才辅佐,但是依旧是忙的要死,若非嬴政修为通天彻地,天生精力充沛,旺盛至极,他自己也乐在其中,那是真的顶不住。

  毕竟是大一统的开创者,所需要考虑的事需要做的事数不胜数,永远是忙不完。

  更何况还要吸取前世的教训,坚决要建立一个长久帝国,自然是往死里干。

  虽然坐拥数千里江山,威压天下,但是真正的轻松,那是一点点也没有的。

  欲承王冠,必承其重,这句话也是没错的。

  说一句忙的要死真是毫不夸张。

  既要克制自己其它的欲望,还要打消懈怠的想法,又要适当放松心弦,也就只能在女人身上放松一下了。

  想要掌控大权,可以在想要为所欲为的时候为所欲为,那在平常,反而要更加克制,更加坚韧,更加辛苦。

  至高的权力岂是那么容易掌控的东西?说句话就有人听,那背地里不知道下了多少苦功。

  权力这个小婊子一个看不好,立马就跑到别人怀里去了。一个大意,就会被别人占了便宜,甚至抢走。那时候,全族都要跟着化为尘埃了。

  每日里精神都紧绷着,因为身边所有人都在盯着,容不得一分一毫的懈怠。

  肉体上也忙碌的不行,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

  随着统治的疆域越来越大,虽然权力也是越来越大,但是事情也是越来越多。

  若非天生精力旺盛,心智顽强的人,享受不了大权在握的快感。

  嬴政为人克制,不饮酒,不好美食,不大兴土木,不残虐杀戮,这心理和身体也是需要放松的,直到今天只玩玩女人,已经是难得的圣君了,真正的圣君了。

  一直坚持克制永远是最难的事。克制一天两天不难,三年五年也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

  即便是嬴政,偶尔也有想要任性放纵的想法,毕竟每天这么忙碌压抑,时时刻刻都要理智,心弦肉体都绷紧,真的很煎熬。

  若非还有唯一的港湾,赵姬每天陪他一起吃饭聊聊天,可以放松一下心弦,嬴政的手段必然会比现在残酷太多。

  不爽的人和事,直接杀是可以爽很多的,也很省功夫。当然,做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越简单的做法,往往代价越大。直接杀人永远是下下策。

  权力越大的人,越应该有一个阀门控制。

  嬴政也不例外,再怎么动心忍性,坚韧不拔。他也没有自信,终有一日,在一统天下,做下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后;在可以将整个天下在掌中把玩,全天下都任其予取予夺后,他还可以不放纵自己。

  太难了。

  拥有绝对的权力,实现了一切追求,如果没有一个锚点控制,又怎么可能不放纵一下?

  反正,无论做什么,也不过是伟大的始皇帝陛下,一点点小小的任性罢了。

  天下间最难的便是知行合一,晓得道理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做到。

  这些道理嬴政自然明白,但是总是压抑着也确实有着强烈想要小小任性的想法。

  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可以压制到什么时候,所幸还有赵姬和大姐姐盯着,内心之中终究还有一寸柔软之处,不至于彻底心如钢铁。

第520章 朕偏要强求

  自吃下小雪女后,嬴政就发现赵姬有些不对劲,接连数日,两人一起共进晚餐之时,赵姬总是有些心不在焉,对于这种异常,嬴政哪里会看不出来?

  这一日吃过晚饭,嬴政送赵姬出殿,没让赵姬直接上了凤辇,笑道:“今天月色甚美,母后可否随寡人散散步?”

  赵姬抬头看了看,哪来的月色?今天是阴天啊,乌云把月光星光全部遮的干干净净,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全靠烛火照明。

  但是既然嬴政有兴致,赵姬也不会扫他的兴。

  赵姬白了嬴政一眼,这是对他蹩脚借口的鄙视。

  “行吧,正好哀家也想消消食,就请大王护送哀家回宫吧。”

  然后又加了一句:“今儿个月色是挺美的,都没什么风呢。”

  嬴政面展笑颜,轻笑着说道:“那就多谢母后给寡人机会了。”

  听着呼呼的风声,点头补了一句:“是没什么风呢。”

  即便是如此黑夜,可是嬴政依旧看得分明,最后这句话一说,赵姬硬是没忍住又宠溺的白了自己一眼。

  逆子就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嬴政挥了挥手,不让人跟着,嬴政取来一个宫灯照明,两个人就这么一前一后慢慢向着甘泉宫走去。

  天色太暗,对嬴政来说虽然毫无影响,但是对赵姬来说就不一样了,就嬴政拿着的这么一盏宫灯,那是真的什么也看不见。

  而且赵姬胆子实在不大,天这么黑,又只有他们两人,她还真有点小害怕,往嬴政那边贴了贴,跟的更近了些。也只有在嬴政身边,她才会什么都不怕。

  赵姬心中得意的想:逆子虽然是逆子,但是逆子挡在身前,还真是让人心中踏实。

  赵姬看了看嬴政在黑夜中依旧轮廓高大的身影,还真是什么也不怕了。

  嬴政不用回头身后的事情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忍不住莞尔一笑,倒也没笑出声,只是悠悠说道:“许多年来宫里死的人太多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冤鬼厉魂,这么黑的晚上,母后可要小心些。”

  嬴政这话吓得赵姬娇躯抖了一抖,赶紧更上前半步,牵着了嬴政的袖子。她原本不怕了,但是被这专门一吓,明知道是嬴政在逗她,还是有些本能的慌张。

  在牵上嬴政的袖子以后,心才又踏实下来了,然后就是怒上心头,伸出另一手纤纤玉指,拧了嬴政胳膊一下,倒也没怎么舍得用力,虽然用力也没什么用。

  “你这逆子,哀家好心陪你散步,你竟然还敢吓唬哀家,看哀家以后还陪不陪你!”

  嬴政故意装作吃痛,哀鸣出声:“哎呀,好痛,母后太用力了,母后怕是忘了,最近功力大进,如此用力寡人怎么吃得消啊?”

  赵姬自然知道嬴政是在装,但是听着嬴政惨兮兮的声音,还是心中一软,娇哼两声,在方才拧的地方轻轻揉着。

  嘴上却是不饶人:“活该!这就是吓唬哀家的代价!”

  嬴政委屈道:“母后,寡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是母后太心急了。”

  “母后想一下,寡人乃是天生神圣,乃是天子,有寡人在的地方,皆是神圣之处,又岂会有什么魑魅魍魉呢?又有什么厉鬼恶魂胆敢在寡人面前放肆?”

  “有寡人陪在母后身边,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赵姬点了点头,感觉说的非常有道理。

  “说的确实有道理,哀家的政儿自幼便是天生神圣,自然是什么邪祟也不敢近身的,不对,是连这咸阳宫都不敢进。嗯,真不愧是哀家的儿子。”

  说着赵姬也与荣有焉得意的笑。

  嬴政也是跟着笑道:“母后既然知道,那刚才为什么还要攻击寡人?现在感觉还疼着呢,母后最近真是功力大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