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405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即便无法击退秦军,可是北疆仍有千里之地,大赵还有半壁江山,他拥立安阳君,身在北疆,自然更是彻底大权在握,时日久了,更是未必不能取而代之。”

第527章 证据?我来找!

  郭开眉头紧皱,神色严峻:“太后,此事事关重大,臣不敢妄言,但是臣觉得武安君总不至于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他不过一个外人,父辈才定居大赵,虽是大权在握,却是根基不深,又怎么可能在大赵取而代之?”

  “外人?他父辈才来到大赵?他父亲是谁?”赵悼倡后好奇问道。

  “武安君父亲是”话刚说出口,郭开便闭上了嘴,眉头更紧,眼神也是带上忧虑。

  赵悼倡后美目一眯,问道:“是谁?”

  郭开犹豫许久,缓缓开口:“武安君父亲名李玑,曾为秦国太傅,因犯罪被免了职才迁居大赵。李玑之父名李昙,曾为秦国司徒。”

  “武安君乃是李氏,嬴姓。”

  郭开又急忙说道:“不过武安君自幼在大赵长大,不可能和秦国还有联系,更是不可能在大赵取而代之。”

  “而且武安君家小都在邯郸,他又岂能不顾自己全家人的安危?”

  赵悼倡后冷哼一声:“为什么不可能?他们家和秦国有着这么深厚的关系,更是在大赵位高权重,身居要职,即便再一次投回秦国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把安阳君封到代地,就是为了让他老老实实在那里待着,原本想着有李牧盯着也是放心,可是他竟然把安阳君带在自己身边,这无论如何也是说不通。”

  “至于家小,哼,像这样野心勃勃的恶贼,未必就会在乎家人,他身边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吗?看来他是早有准备,把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带在身边,他的家人怕是都成了弃子。”

  郭开劝道:“太后勿要着急,也许其中还有误会,也许武安君将安阳君带在自己身边只是为了更好的看护,毕竟大战开始,世事纷乱。”

  赵悼倡后深叹一声:“郭卿,你与李牧并不熟络,却还一直帮他说话,你就是人太好了,根本不知道有些人多么恶毒。若只是为了看护安阳君,为何让安阳君领兵?”

  “这种种不合常理之事结合在一起,让哀家实在难以相信李牧的忠诚。”

  “如今看来,怕是李牧脚踏两条船,存着三条心!”

  郭开虽然皱着眉头,但是还是坚持劝道:“太后千万切勿着急,给臣一段时间,臣这便小心查探,待臣查清事情原委,到那时再行处置也不迟。”

  赵悼倡后微微点头:“有郭卿在,哀家放心,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李牧手握大军,绝不能泄露,一定要小心探查,不能大张旗鼓。”

  郭开点头应是:“臣晓得。”

  就在郭开调查(炮制)李牧不轨之心的时候。

  其余各国,当然包括赵国本身,也都是惨不忍睹了,天灾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料的,等能发现端倪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今年上半年除了齐国没有开战,其余皆有开战,所耗极多。

  也就秦国不怕,毕竟国力雄厚,郑国渠都江堰不是白修的,而且还勒索了楚国魏国一大批钱粮。

  大灾之年还打仗,饿死的人可比战死的人多太多了。

  这些年各国皆是连年征战,根本没有多少粮食储蓄,救灾即便是想救也没那个能力救,尤其是魏国楚国还被趁势勒索了一大批粮食。

  最惨的还是楚国,屋漏偏逢连夜雨,吴越之地又起了乱子。

  在楚国整军准备攻秦救赵的时候,天泽就已经在准备了。

  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知道楚国要和他国开战了,知道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大军出征,内部空虚,这就是本君的机会啊!

  趁虚而入,岂能不为啊。

  在楚军出征后,天泽毅然决然的攻向了楚国,他的时机选的很好,想的也没错。以楚国目前的情况,出兵十五万,虽然说不上倾巢而出,却也已经是足够认真了。

  但是,他还是高估了自己。

  主要是他还是太飘了,他竟然攻向楚国江东,会稽之地的城池,想要真正获取一块城池土地作为真正的立足之地,而不是只能窝在山沟沟里。

  他选的地方就是当年的吴越之地,他想要重复先祖荣光。

  然后就碰了个满头大包,攻城?根本攻不动。

  指望山沟沟的百越蛮子攻城还是太过于天真了,指望他们劫掠,乃至于一些小城还有可能。可是他打主意的是大城,接连换了好几个目标,可是都是损失惨重,城池一个也没打下来。

  恼羞成怒的天泽只好选了几个小城为目标,这次倒是成功了,占据了小城后,进行了大肆的劫掠杀戮,然后又被轻而易举的夺了回去,他们根本不会守城,况且这种小城也根本守不住,也没有守的必要。

  劫掠带来的甜头刺激着天泽的心灵,而且他也确实需要这些甜头弥补先前攻城的损失,以此维护自己的威望。

  他现在终于也算是清醒了一些,不再想着攻大城,现在的百越实力还不够。转而趁着楚军空虚,无力大举出兵讨伐,挨个扫荡吴越之地的小城池。

  楚幽王刚开始也确实没空管他,在和秦国的战斗中,楚军败的太快了。十五万大军一朝溃散,秦军都要杀过来了,他都要吓死了,都想着不行就再迁都吧,哪有心情管百越蛮子这些疥癣之疾。

  幸好嬴政并没有想着现在就和楚国彻底开战,在勒索钱财粮草后就停战了。

  随即便是天下大旱,楚国也是逃不掉大灾,本就焦头烂额,此时后方竟然还被天泽捣乱。

  与大秦停战,刚平缓心情的楚幽王看到已经一片糜烂的江东,瞬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混账,打不过秦国还打不过你吗?

  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些蛮子来挑衅大楚了?

  火冒三丈的楚幽王可算找到了出气筒,自从继位,他就没干过一件长脸的事儿,接连大败,现在王位都摇摇欲坠了,也急需这么个弥补威望的倒霉蛋。

  但是此时大灾,虽说江南江东之地好一点,但是也实在好的有限,毕竟此时这些地方也都没开发多少,还是蛮荒之地。

  也实在难以调动大军,再者说,调动大军也没用,只是白白浪费气力。大军一到,这些蛮子立马就跑了,跑到山沟沟里,拿他们也没太好的办法。

  先前用的办法也是逐步蚕食,逐步同化,随着蛮荒之地被开发为鱼米之乡,一座座城池,一座座城镇,一片片村庄立起,自然没有蛮子的生存空间。直接大举进攻是不合适的。

  不过楚幽王毕竟是楚幽王。

  楚幽王下令:蛮夷侵我大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凡是百越蛮夷一律贬为奴隶,人人可捕捉,每捉一人,赏钱一百,而且奴隶归捕获人所有,并且新捕获的百越奴隶,三年内免人头税。

  当然,这条政策也是有详细要求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需要确认百越人的身份,并且新登记的会烙印上奴隶印记。

  百越断发文身的习俗导致百越人还是很好辨认的,再加上生活习惯,语言口音等,还是很好分辨身份的。

  不可能留下漏洞给人钻,要不然多少钱也给不起。不过这个时代的普通人相对还比较淳朴,一般不太会钻漏洞。

  当然也是有原因的,一旦被发现钻漏洞,往往处罚太狠了。这年头可不兴跟官府玩钻空子游戏,分分钟让你知道老爷们的铁拳。

  楚幽王这一招太狠了。

  人人大喜,世上竟然还有这好事,自己捕获了奴隶,还能去官府领赏,奴隶依旧是自己的,奴隶还能免三年人头税,血赚啊!

  要知道,奴隶也不是什么人都养得起的,为了鼓励发展,增加户口,现在各国都在打压奴隶交易。

  一般奴隶的人头税是常人两倍,当然这个钱是由奴隶的主人缴纳的,毕竟奴隶的一切都属于他的主人。

  在楚幽王出了这个政策以后,百越人的生存处境一瞬间就变得极为恶劣。

  原本普通人没有去抓他们的心思,现在不同了,他们的身价不同了。

  双赢。

  赢的当然是抓奴隶的人。

  抓奴隶卖奴隶,赚一笔,卖之前去官府还能再领一笔赏钱,血赚。

  而且免三年人头税的奴隶也更好卖呀。

  一时间太多人蜂拥东南大地去捕获越人奴隶,天泽瞬间感觉举步维艰。

  他这次彻底激怒楚国了。

  楚国并非实力不济,而是没有办法动员出全部的力量,但是现在不同了,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人蜂拥而至,而天泽的残暴也让他失去了一切的同情。

  原本还会有人觉得这是恶政,非仁君之政。可是如今大灾之年,楚国又国力疲敝,若是大张旗鼓讨伐百越是得不偿失,天泽又残暴至极,用烧杀抢掠给了楚国最好的理由。

  这个时代大家向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还不讲究虚伪的道德,讲究的是实用的道德。

  而且一般也不跟蛮子谈道德,他们还不配。

  再者说,这一次也确实是蛮子自找的。

  世人也能理解楚王的无奈之举。

  主要还是利益。

  这次楚幽王可没说只有楚人能享受这个政策,诸国之人都可以,虽然绝大多数还是楚人。

第528章 李牧要反?!

  现在天泽彻底麻了,如果集结在一起,那么楚军就会大军出动。如果化整为零,那就要做好被一个个捕奴小队捕捉的风险。

  相比较百越,楚国的体量太大了。捕捉奴隶的人可以一批批的来,一批批的走。但是百越顶不住啊,根本没有办法生产生存,未开荒的蛮荒之地是不可能密切聚集的,根本就没办法进行生产,长时间聚集不用打就要饿死。

  以往的这种分散可以让楚国大军不知从何下手。

  可如今的这种分散只会一个不小心就变为奴隶。

  本就生存困难,生产困难,现在更是难上加难。

  整个吴越之地已经彻底不得安宁。

  不,不止是吴越之地,是连带闽越,瓯越整个百越地区,所有百越人都已经不得安宁。

  天泽彻底失去了百越人之心。

  而楚幽王也逼迫所有百越人都要反抗,彻底开启了楚人和百越人的全面战争。

  不过终究是楚强百越弱,百越更不团结,没有组织度,一盘散沙,在楚人热火朝天的捕捉下,生存越发艰难。

  甚至逼得百越人都开始舍弃最显眼的断发文身习俗,以及学习楚人的语言和口音。

  这也算是另类的加速融合吧。

  但是无论如何,整个东南都已经成了一团乱麻,足以给如今已经焦头烂额的楚国再来一次火上浇油,足够牵扯楚国大部分精力了。

  现在各国皆是只有处理自家之事的能力了,想要支援他国皆是力有未逮了,尤其是想要干涉大秦的军事行动,那就更是不可能了。

  自郭开开始调查,过了半个多月,郭开脚步匆匆入了宫,见了赵悼倡后先请她屏退了所有人。

  郭开严肃开口:“太后,大事不妙!真如太后所想,李牧果有不轨之心。”

  “臣派人去北疆探查,李牧竟然真的和秦国有所勾连,常有带着秦国口音的人去拜访他。至于和安阳君的关系,也确实过于热情。”

  “臣派去北疆打听的人告诉臣,两人关系极其亲密,行必同车,食必同席,而且李牧待安阳君极为恭敬,言必称臣,如此看来,李牧确有不轨之心。”

  “至于具体是有何不轨,这个一时之间难以确定,臣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不敢细查。”

  赵悼倡后见郭开进殿面容肃穆,眼中尽是忧愁,就知道不会是好消息,可是还是忍不住又惊又怒。

  纤纤玉手狠狠拍了一下桌案,实木的桌案都发出一声闷响,赵悼倡后娇声呵斥道:“逆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