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422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现在也完全不能耽搁了,趁着赵国还没被消化掉。

  赵地尚未被消化,秦国若是大乱,有那赵氏公主嬴馨在,赵氏未必不能再次复起,或者说,大概率可以复国。到那时诸国合纵趁机再重创秦国,夺回失地。

  纵然灭不了秦国,也可以重创秦国,此消彼长之下,依旧可以维持诸国的平衡,到时候诸国即便再征战,可是终究有了一线生机了。

  这是唯一的办法,唯一的可能,唯一的出路!

  秦王不死,诸国必亡,绝无他路。

  幸好,他有荆轲。

  一个剑术天才,用将近十年的时间磨砺绝杀一剑,那这一剑的威力,又该有多么可怕?

  流星划破幽空,寒芒映照日月,变化奇诡莫测,惊魂碎魄无形。

  荆轲曾歌曰:掌中舞金剑,雨落不沾身,七步君莫动,由我不由神。

  燕丹早就和荆轲商议好屠龙大计。

  现在欠缺的就是一个机会,以及一柄宝剑。

  机会不容易,但是只要想要,机会是可以创造的。

  宝剑难得。

  非是寻常宝剑不足以承担此重任。

  必须是天生凶厉,勇绝至极的一柄宝剑才能发挥出这一剑式全部的威力。

  天下间无人不知,秦王嬴政修为高深莫测,甚至是天下第一。

  其十岁一鸣惊人那年,就已经展露出了超凡的修为。到了今日,即便是有着国事缠身,懈怠了修行,但是其修为之高,也必然是这天下间数一数二的。

  这一剑是绝不容有失的。

  否则,秦王的报复,燕丹想都不敢想。

  必须是最决绝的人,用最强的剑招,最适合的利剑,刺出那绝对不容有失的一剑。

  当今天下,最适合的宝剑,只有鱼肠剑。

  鱼肠剑大小合适,而且是最为勇绝凶厉之剑。

  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

  这柄剑生来就是逆理悖序,用来弑君杀父的剑。

  是充分体现剑乃凶器的利刃。

  非凶厉不会弑君杀父,非勇绝不能弑君杀父。

  鱼肠剑,只有鱼肠剑可以。

第546章 这事还是要靠郭大人啊!

  提起这个,燕丹就要摔东西。

  鱼肠剑原本在赵国宝库,后来竟然被当做当今大秦王后的嫁妆给送进秦王宫了。

  赵悼襄王,你有病啊!你妹妹嫁人,你送这把剑什么意思?这玩意适合做嫁妆吗?

  你如果留着,现在就还在你赵国王室手中,用它来做什么不好?

  但是燕丹也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弄到这柄宝剑。

  这事,还是要靠赵国铁杆忠臣,郭开郭大人啊。

  燕丹亲自秘密联络了郭开,这位赵国的大忠臣,密谋大事。

  幸好郭开还没去咸阳,现在还在邯郸,要不然在咸阳谈事还真不容易。

  唉,这样的忠诚义士为何不是我燕国之人啊?

  为了君主,为了先王血脉,忍辱负重效力敌人,还要竭力相助对方消化自己的国,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可是郭开依旧忍受了,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君主啊。

  这样的人,满心都是为国为君,只要有机会复国一定会抓住的。

  燕丹执着于鱼肠剑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逼迫赵人不能独善其身,拉赵人下水一同面对秦国的怒火。

  而秦国的王后是新立的赵人,再加上王位之争,秦王若死,这也必然加重秦国朝堂的分裂。

  甚至即便失败,也有很大概率在秦国朝堂引起轩然大波,造成剧烈动荡,若是秦王报复赵人,也必然会拖慢秦国的脚步。

  一举多得。

  燕丹亲身秘密前往邯郸会见郭开,郭开忙碌一天深夜回府后,卧室突然看到有人,大吃一惊,还以为自己做的事暴露了,有人要来干掉自己。

  郭开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事一旦暴露,肯定有赵人想要杀了自己。

  但是郭开不愧是郭开,遇事不慌。

  不卑不亢,拱手一礼,对来人淡然道:“不请自来,非礼也。”

  燕丹眼见郭开遇事不惊,气度不凡,心中赞叹盛名之下无虚士,真不愧是人人传颂的无双国士。

  急忙躬身一拜,态度谦逊道:“在下燕国太子燕丹,拜见郭开先生。”

  “深夜来访实有要事,绝不可为外人知晓,有失礼之处,万分抱歉,还请先生多多海涵。”

  郭开心中一惊,仔细端详来人,此人身姿高大,面容英俊,体态轩昂,气质高贵,绝非凡俗之辈,所言应该不虚。

  但是心中就更加奇怪了。

  燕国太子燕丹自己也有所耳闻,听闻颇为贤德,但是燕赵死仇,现在赵国更是已经被秦国吞下,这燕国太子找自己能有什么事?以前从未有所交际啊。

  而且还是深夜秘密来访,这就更奇怪了。

  不过,大概率是和秦国有关。

  郭开心中急转,面上不动声色,躬身一礼:“不知竟是燕国太子殿下来访,有失招待,请太子殿下勿怪。”

  郭开说罢,请燕丹坐下,亲自取来茶水为燕丹奉上,随后问道:“不知太子殿下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燕丹轻抿一口茶水,深深叹息一声,说道:“不知先生如何看待如今之秦国?”

  郭开沉默一二,轻叹道:“我已是秦国臣子,还有何可说?”

  燕丹自从见到郭开就一直在小心留意着郭开的一举一动,所有细微表情,毕竟要谈的是要命的大事,他不敢不谨慎。无论眼前这人多么可靠,可是现在情况未定,也绝不能轻易说出。

  眼见郭开说出此话,神情极为惆怅,眼神中蕴含着悲伤,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郭开不愧是赵国有名的忠臣,还是心念旧国的。

  燕丹说道:“先生国士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先生于赵国忠贞之举更是人尽皆知,丹一向钦佩至极,仰慕先生多年,在此斗胆请问先生,若有复国之机,先生是否愿意一试?”

  郭开眼神一震,眼睛睁大,双唇颤动,欲言又止。

  终究一声长叹,叹息道:“秦国势大,如今王族可以安享富贵,公主更是已经成为秦王王后,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为人臣子,无能无过在下,有负先王托孤之重,惭愧至极。如今也只能尽力辅佐秦国,保护先王血脉传承,使祖宗祭祀不绝。”

  听闻郭开这么说,燕丹心里反而更加踏实,这等要命的大事,若是轻言应之,那才真是不可与之为谋。

  方才看其神色表情,明显是想的,只是担忧主母和君主罢了。

  这人靠得住!

  燕丹接着说道:“先生切莫如此说,赵国倾颓非先生之过,实乃是秦国势大,秦王又是不顾苍生死活,趁旱魃之灾无德攻伐,非战之罪也。”

  “先生之才国士无双,世人皆知。先生为了赵国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立下大功无数,实乃是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逆转。”

  “丹此次深夜来访,便是有要事相商,此事若成,赵国顷刻间便可复国再存!”

  郭开双目睁大,瞬间变得肃穆无比,急忙起身四方查探,确定无人,才快步走至燕丹身前,厉声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下如今已是秦国之臣,自当为秦国考虑,殿下说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殿下今日深夜不请而来,已是大大不该,今天说的事更是大大不该。殿下现在离去,在下可以当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殿下若是再胡言乱语,在下一定禀报秦王,到那时,殿下怕是会为燕国引来天大的祸患,那时候悔之晚矣!”

  燕丹面色肃然,起身躬身一拜,诚挚道:“先生,丹此番亲身前来,难道还不能体现出丹的诚意吗?丹视先生为赵国忠贞国士,一心与先生推心置腹共商大计,先生又何出此言?先生难道真不知道丹此来何意吗?”

  郭开厉声道:“殿下可知自己在做什么吗?殿下又可知若是激怒秦国,燕国又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吗?”

  燕丹断然回道:“丹自然知晓!”

  “丹正是因为知晓,这才愿意冒着天大的风险前来寻先生共议大事!”

  “丹正是知道再这样等下去,燕国也必将被秦国灭亡。”

  “丹正是因为心中有着燕国,有着祖宗社稷,为了祖宗基业,这才下定决心。”

  “先生心中难道没有赵国吗?先生心中难道没有先王吗?”

  到了现在,郭开已经彻底确定燕丹此来为何,心中大喜,功劳又来了!

  郭开身子一震,双眼饱含热泪:“先孝成王,先悼襄王之恩德,开,时刻不敢忘啊。”

  说罢,郭开擦了擦眼角,稳了稳心神,躬身一礼:“请殿下恕罪,如今形势复杂,为了太后与大王,在下不敢大意,方才失礼之处,请殿下勿怪。”

  燕丹回礼道:“先生多礼了,先生做得对,如今赵氏一族皆在秦王一念之间,先生忍辱负重,不得不小心谨慎,此间辛苦,丹自然理解,丹心中是万分钦佩先生啊。”

  郭开惨然一笑,双眼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噙满眼泪:“殿下如此说,在下真是无地自容啊,在下有愧先王之重托,若非为保太后与大王,只能苟且偷生,在下早已去见列位先王了。在下如今乃是丧家之犬,亡国之臣,实在无颜苟活于世啊!”

  燕丹忙说道:“先生大忠大义,一心忠贞,苍天必不辜负。先生忍辱负重,如今机会便来了。”

  郭开又擦了擦眼角,请燕丹坐下,恭敬问道:“机会何来?请殿下指点。”

  燕丹拱手道:“先生应当知晓,秦国如今吞下赵国,不过是趁人之危,实则秦国绝无此等实力。赵国虽无力独自抵抗秦国,然而秦国若是一心想要灭了赵国,其他诸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管,纯粹是秦国运气好,侥幸吞下赵国。”

  “然而虽然吞下,也不过是如同巨蚺吞下雄鹿,一时之间绝对难以消化。”

  “在下相信,赵地无数赵人依旧心念故国,只要秦国出现大乱,无暇他顾,郭大人辅助赵王趁机举事复国,则必然一举可成也。”

  郭开急忙问道:“如何才能使秦国出现大乱?”

  燕丹一副自信模样,说道:“丹有一手足兄弟,乃是天下顶尖剑客,修炼有绝杀之术,为天下苍生抱有必死之心,愿意刺王杀驾,刺杀秦王!”

  “秦王若死,其子嗣皆是年幼,秦国朝堂派系错综复杂,必然内斗不休,大乱不止!”

  郭开紧皱眉头:“殿下所言,在下皆是认可。”

  “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真正刺杀秦王?事若不成,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下并非怀疑殿下属下之能力,然而一人之力终究有限。秦王常居深宫,咸阳宫高手无数,奇人异士无穷,只是如何进入咸阳宫便是困难一件。再者说,在下虽不擅武事,却也听闻秦王修为高深莫测。请恕在下直言,此计成功实在渺茫。”

  燕丹微微一笑:“先生请勿担忧,丹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