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韩国的下场是主动内附的案例,赵国是主动投降的案例。
现在也该有一个,自寻死路的案例了。
燕国正正好,无论是地域,体量,都是用来杀鸡儆猴最好的那只鸡。
雷霆雨露,给诸国的雨露已经足够多了,也该展示雷霆之威了,否则,世人反而会失去敬畏。
来吧,燕丹,好大哥等着你呢。
嬴政下了指示,全力促成燕丹刺杀的计划,这是攻燕最好的借口。
同样保护好郭开,像这次竟然有人可以悄无声息的潜入郭开卧房的事,绝不能再发生。
郭开太好用了,绝不能轻易完蛋。现在钓出来的是燕丹,天下一统后,指不定还能钓出来多少人。
只是在这次的事件中该怎么保住他,如何让他既把事办成,又能置身事外不毁了名声,也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最好能够再加固树立他潜伏大秦,貌似效忠大秦,实则忍辱负重的人设,这样以后才会有更多的反贼来找他。
对于郭开,这些年他实在拿了大秦太多的金子了,已经将近一万五千金了,其他珍宝也不是小数。而且像他这样的奸臣,哪怕为大秦立下了大功,嬴政还是非常恶心这种人。
毕竟一个心里只有钱的人,实在很难让人喜欢。
嬴政原本想要让他身败名裂而亡,他藏宝的地方玄羽卫也都一清二楚,到时候所有的投资,乃至于郭开多年的敛财,自然也都是重归大秦所有。
可是后来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如果暴露出来郭开是大秦的人,无论任何人任何方式暴露出来这一点的,都会对整个天下的道德造成极大的冲击,而且是非常恶劣的冲击。
这是不利于建设天下臣民的忠贞道德的,恶劣过头了。以后君臣的信任度会降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而所有臣子很可能也会跟着道德滑坡。
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船是从上面开始漏水的。遗憾的是,道德就是这样的船,而且一旦漏水,极其难以补救,甚至无法补救。
有些事可以做,但是不能说,更不能宣扬的众人皆知。道德是维护统治的必然因素,臣民的道德水准越高,君主的统治也就越稳固越便利,统治成本越低。
像郭开的这种事,最上面的几个人知道就行了,真要是闹得众人皆知,无异于是让全体臣民对于忠贞二字进行极大的伤害。
如果暴露出来,然后大秦杀了他,这又会对大秦的信用和道德造成冲击。毕竟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这话好说不好听啊,这会让其他人对大秦产生恐惧,例如后胜,魏庸。大秦还没一统呐,这会大大的增加统一的成本。
而且不只是这种他国最高层人物,还有其他众多收买的中层臣子以及诸多君王宠臣,要知道,各国朝堂上为大秦说话的许多臣子那可都是收了钱的,还有尉缭呢。
尉缭的工作虽然不显眼,可是也是至关重要的,许多人投的如此丝滑,是因为都收了好处,和大秦都有些千丝万缕关系的。这世上永远是沉默的大多数,哪一方的声音更大,听从的就会更多,永远是从众的人多。
那么多老老实实带头儿投效的臣子贵族,虽然有着威逼的原因,但是利诱的原因也是不可或缺的。
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大秦竟然用郭开这种人,这就更不好听了,连带嬴政身上都会沾染上污点。
如果悄无声息的杀了郭开,然后收缴他的财富,那这事就更得不偿失了。郭开这事终究还是有人知道的,去杀他,收缴财富也是需要人去做的。
做这种事情让手下人怎么想?
第548章 绝世一剑
要知道,投大秦的人多了去了,可不是只有他郭开一个是故国奸贼。
悄悄处理了行不行?当然更不行!
把郭开做的事大白于天下,然后杀了他,起码还能说是,虽然大秦用的是这种货色,但是大秦也鄙夷不屑这种货色。虽然依旧有过河拆桥的嫌疑,但是终究也勉强能说是鼓励忠义道德。
可若是悄悄的杀了他,那又算什么事儿?
为你大秦干尽了脏活儿累活儿,最后君主竟然还贪图手下人的财富,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还要抄家!这会让自己手下的人何等心寒?会让那些暗地里投靠大秦的人怎么想?
定会离心离德,大大损失威信,绝对是得不偿失。
再加上,树立郭开这么个忠贞的标杆,同样又是身居高位,潜伏大秦,也可以钓出来许多像燕丹这种反秦之人。
郭开还是非常有用的,利用价值还是有的。
这么算起来,杀了他是真不合适。
杀郭开这事,无论怎么做,都是不好说也不好听,弊大于利。
综合算起来,还不如留着他,树个标杆,反正那些脏活累活,知道的终究是少数。
至于郭开,给个虚职,高高挂起来,反正也不会重用。再加上用名声把他架起来,有钱也不敢肆意的花,影响终究是最小的了,让他悄悄的享受荣华富贵就是了,这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只要不造成什么大的恶劣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加上有意无意的掩盖,这些事情终究也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了。
至于郭开的家产,等到他后世子孙不肖,再看情况需不需要抄家灭族。
账永远是可以后算的,反正全天下的一切都是寡人的,无非是暂时放在谁手里罢了。
当然,这种事儿嬴政是会写到帝范里面的,儿子可得知道这些事儿。
必须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人心险恶。
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一个人永远要看他做什么,而不是说什么,永远要看他所做的一切到底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当然,这也要孩子大一些再教,小小年纪见得都是龌龊事也不好。
至于燕丹想要拉赵人下水的打算,也是一件好事。
借由此事顺便也可以敲打一下朝堂的赵系势力,自从嬴馨成为王后之后,最近赵系的士子有点跳了。
当吕不韦收到嬴政的指示,立马也是明白了嬴政的用意,攻燕的机会来了!
至于对于郭开的保护,又把俟伟派了过去。
原本俟伟在受伤以后就一直踏实养伤直到赵国归附,伤好了以后就准备回咸阳,嬴政念他这些年辛苦,又演了一出苦肉计,给了他三个月的假,让他好好休息放松一下。
俟伟也就没有着急回咸阳,就在邯郸玩耍,毕竟对邯郸太熟了,这些年也有了一些感情,只是身有要务,都没机会好好玩乐。
这次他也不用回咸阳了,任务继续,毕竟他是最合适的。
俟伟对此还是有些欲哭无泪,他的假期还有一个月呢!现在只能先记下了。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接着用。
对于俟伟的实力,郭开心里还是有数的,现在俟伟重新保护他,他心里踏实多了。
原本以为秦王得知这消息必然勃然大怒,但是没想到非常平静,原本都打算配合在中山围杀燕丹等人了,万万没想到,是让自己配合燕丹促成刺杀计划。
对此郭开虽然有些吃惊,但是也无所谓,反正这件事对他来说只是小事一件。秦王说什么就做什么嘛,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现在和以前可不一样了,现在无论名义上还是实际上,自己可都是秦王的臣子,现在要比以前更恭敬了。
郭开心中也很遗憾,除了俸禄,再也拿不到额外的黄金了,唉,可惜啊。
在郭开到了中山,‘艰难’的创造了一个合理的机会去了深山之中,早就暗中盯着他的燕丹和荆轲,也是第一时间就跟随他而去。
到了一隐蔽之处,郭开和俟伟两人静静等候。
突然,俟伟说道:“既然到了,就请现身吧。”
燕丹心中一凛,随后和荆轲对了一个眼神,施施然走出。
燕丹恭谨一礼,说道:“郭先生,燕丹拜上。”
荆轲也跟着拱手一拜:“拜见郭先生。”
俟伟心中猛然一震:‘两个人?!’
燕丹笑道:“郭先生身边的这位,便是郭先生的门客俟伟先生吧,果然修为高深,也只有先生才能吸引这等高手投效,丹实在钦佩。”
郭开心中了然,燕丹果然调查了自己,真是个谨慎的人。
郭开回礼道:“拜见太子殿下。”
“俟伟和在下深交多年,乃是生死之交,绝对可靠。先前在北疆,因李牧谋反,俟伟身受重伤,一直在养伤。大赵、唉,以后就一直借酒消愁,如今知道大赵复国有望,愿誓死相助。”
俟伟拱手一礼:“拜见太子殿下,在下久仰殿下贤德大名,有殿下计策,大事必成,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燕丹微笑道:“久闻俟伟先生大名,有俟伟先生这等高人相助,大事必成啊,更是万无一失了。”
郭开一旁说道:“殿下,秦人看顾严谨,我二人不可耽搁太久,正事为重。”
“殿下身边这位,便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那位壮士吧。”
燕丹回道:“正是,这位便是丹的手足兄弟,乃是大夫庆封之后,受秦王伤害,改名荆轲,字次非。”
荆轲上前拱手一拜:“在下拜见郭先生,俟伟先生。”
郭开二人连忙回礼,郭开赞叹道:“壮士公忠体国,忠心仁义,愿不顾生死,行天下大不韪之事,真乃大智大勇,大忠大义之人,在下佩服,请受在下一拜。”
说罢,郭开躬身一拜。
荆轲连忙上前阻止:“先生言重,在下不过一无家可归之人,有幸得太子殿下看重,此等恩情岂能不报?先生忍辱负重屈身秦国,忠贞不渝,荆轲岂敢受先生大礼。”
郭开眉头紧皱,哀叹道:“在下不过无能之辈罢了,徒自哀愁又有何用?幸有殿下相帮,壮士相助,这才有复国之机,在下实在是感激不尽。”
“非是在下不信任壮士,实在是此事事关重大,绝不容有失。在下为人臣子,岂能不为君上考量?我大赵先王留下的孤儿寡母,在下岂能不悉心照料?若是累的大赵血裔断绝,在下纵是万死也是难辞其咎。”
“世人皆知秦王修为高深莫测,乃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纵是耽于政事,可是终究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俗人,没有绝对的把握,在下绝不敢轻易从之。万请壮士见谅!”
荆轲急忙说道:“先生切莫这么说,先生所言在下皆是明白,先生所虑在下更是理解。先生为了自家主上,纵是万分小心也是不为过的。”
燕丹说道:“如此要事,丹既然愿意坦诚相告,自然是信任先生,先生无需多言。先生忠贞之心,我等皆是志同道合之人,自然都是理解。”
“如今事不宜迟,这便请先生一观次非之绝杀剑招,解了先生心中担忧,再论其它。”
郭开对着两人拱手一拜,道了一声好。
几人向后站定,荆轲面对一参天巨木挺拔直立,距离巨木七八步远。
这一棵大树在这深山老林之中也不知生长了多少年,一眼望去,郁郁葱葱,足有十几丈高,三个人手牵手才能勉强合围,可谓极其粗壮繁茂。
俟伟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认真盯着荆轲的每一个动作。
荆轲右手拿着的不过是一柄普通二尺剑,此时剑未出鞘,挺身直立的荆轲身上也是毫无一丝威胁。
只是这一点,俟伟心中已然升起万分警惕之心。
要知道凡是习武之人,必然耳聪目明,修为高到一定地步,更有冥冥之中的第六感感知。甚至有些人放弃眼睛或者耳朵的感知,专修看或听,更甚于是心眼感知,那便更加敏锐。
而像俟伟这种,修为已经达到当今天下绝等的顶尖剑客,毫不客气的说,任何人身上有任何一丝的锐气,杀气,都可以第一时间感知到。
方圆百步之内,飞过一只蜜蜂,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方才燕丹和荆轲一同前来,他只感受到燕丹一人,已经是心中大惊。可是现在,荆轲明显马上就要出手,据说还是绝杀的剑招,可是竟然感受不到任何杀气和出手的征兆,这太可怕了。
这意味着,这个人如果靠近了突然出手,除非提前就有防备的人,否则即便是他这样的高手,也是凶多吉少,第一时间不死也要吃大亏。
这是天生的刺客,极其可怕的刺客。
就像传说中的专诸一样。
传说当年的专诸直到把鱼肠剑插入吴王僚的胸口,杀气才爆发出来,看来,眼前的这个人,也有着这个隐匿气息的本事。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