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府外杂事则是管事全权负责,那是无双鬼靠谱的麾下。
无双鬼在家里只需要吃好睡好修行好就行,在战场上更是只需要听从命令冲,荣华富贵自然就都来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若无伯乐,千里马也只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还是要跟对人,选对平台啊。
现在随着这些年大秦越发壮大,人口愈多,而且战场之上一直是碾压局,现在徭役里面的兵役已经需要抢了,尤其是对外战争。
虽然嬴政已经大改了秦法,但是百姓闻战则喜的情况不只是没改,反而更严重了。
谁都知道,现在上战场就是捡功劳。
辛苦读书和耕田,亦或做卑贱的商人,哪有上战场挥刀抢富贵来得快?
现在不是身强体壮,纪律森严有丰富战场经验的精锐,想要抢到参加对外战争的活,那是想也别想。
现在这个时代的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百姓平时务农,战时应召从军。
大秦也不例外,规定在男子十六岁便开始傅籍,也就是可以服徭役了,直到六十才能免役。
徭役类型大致分为四类,力役、杂役、罚役、兵役。
十六开始服杂役、也只需要服杂役。十八成年才开始全责服役。
力役就是修建工程类,如修筑城池、宫殿、陵墓、长城、开凿运河、修筑堤坝、疏浚河道、修筑道路、桥梁等,这些大型国家型公共型设施等,也包括地方性的工程建设。
这是义务劳动,来回路费都要自己出,到了工地也只管吃住,没有工钱。
每年规定服力役二十天,可以连续服完,也可以分段进行。如果遇到战争或者紧急工程的情况下,徭役的时间可能会延长。
以前延长也是义务劳动,但是现在嬴政给了恩典,延长的都会按日给予工钱。
这是开创性的仁德之举!就连远在小圣贤庄的荀子和端木敬德听闻此事,都赞叹圣君临朝。
当然,在去服役的路上,赶路时间是不算在内的。
杂役就是为官府劳役做一些杂活。
在各级官府中从事各种杂务,如为官府砍柴、做饭、养马、守门等工作。还有最重要的承担物资运输任务,包括为军队运送粮草、武器等军需物资,以及为官府运输各种物资。还有一些其他零散的杂项,就不需要多说了。
杂役也是规定每年二十天,执行规定和力役一样。
还有就是没有爵位的平民,每个月要抽出三天时间,给安排的有爵位的贵族服杂役三天,这个时间是另算的。
至于罚役,听名字就知道,是带有惩罚性质的徭役,适用于罪行不重的罪犯,因犯罪或违反规定而被罚服役,以劳役抵债、抵罚款或抵赎金。
再就是最重要的兵役。
首先是更卒之役:成年男子每年要服二十天的更卒之役,主要承担修筑城垣、道路、宫室等,再就是为军队运输物资等。
更卒之役依旧是义务劳动,但是伙食会好一些,饭食也会增多一些。
再就是正卒之役。
成年男子在所属郡县作为地方兵,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这就是正式兵了。
会有少量的粮饷。
而且兵员类型会因地制宜多种多样。
凡是成年男子一生要服够两年的正卒之役,可以陆续服役,但是自二十岁开始,每年最少不能低于一个月。
其中精锐会挑选出来去屯卫京师和戍守边防,这种就会有着不错的粮饷收入,现在大家主要抢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兵役。
诸国的中坚力量也都是类似于这种精锐。
这种的属于职业士兵了,这种屯卫京师和戍守边防的兵卒往往可以立功得爵,主动退的实在不多。在军中的发展前景很明显是最大的,一步步可以做军官,而且到了一定地步,也可以选择转为地方官员。
爵位低的退伍回乡后也会优先被委派为当地亭、里一级的吏员。
其中精锐中的精锐,身家清白就会被吸纳为宫廷禁军,也就是王卒,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秦锐士。
这是王室最硬的枪杆子,这种就是待遇最丰厚的了。装备最好、吃的最好、粮饷最多、立功机会最多、时常有赏赐、还有休沐时间,时间长了还可以把户口挪到京畿地区附近,接家人来定居。
王卒基本都有爵位,退伍后到地方回家乡往往是三老级别的核心基层骨干。
嬴政自继位开始,大力在军中推广读书识字运动,培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军中本就服从性高,再加上经过战阵厮杀,差的也就是读书识字了,只要会认字,再加上忠君教育,道德教化,那就是最适合的基层官吏人员。
嬴政在对士卒上面从不抠门,钱不花到枪杆子上花哪去?
除了在军中的待遇,也解除了士卒的后顾之忧,凡是在军中服役身亡的,尤其是战场搏杀牺牲的,都有厚重的抚恤金,立的功全部算到他家人身上(按照大秦的继承法来),他的爵位也会由家人继承,还有丰厚的赏赐以及相应的免役福利。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最现实的道理,但是怎么让枪杆子跟你走是个技术活。
待遇不到位,不免了生前身后之忧,谁心甘情愿给你卖命?
权力永远是自下而上的!有人服从命令那才是皇帝,没人服从那就是狗脚朕。
无论谁手下有十万忠心的百战精锐,他的话都绝不会有人敢不认真倾听。
大秦是典型的王权下乡,对整个国家掌控力极强,靠的就是这些经历过厮杀,服从性强,有着功劳的士卒回乡掌控。
大秦在郡县以下也有着极其完善的行政体制,县以下置乡,乡以下置亭,亭以下置里。
乡级:乡有秩(掌管大乡),乡啬夫(掌管小乡),乡佐(乡长官的副官),乡游徼(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乡三老(一乡德高望重者充任,掌教化),另外还有乡卒(民兵),乡有秩(大乡)、乡啬夫(小乡)(二者都是调解邻里纠纷、帮助政府收取赋税、安排徭役)等掌管下属各亭。
第602章 徭役(下)
亭级:亭设亭长,亭佐,亭侯(摊派徭役、征收钱粮),求盗(缉捕盗贼),亭父(负责本亭保洁),亭卒,亭长掌管下属各里。
里级:里设里正,父老,杜宰,里监门,里力,里卒,里正掌管下属各什伍。
什伍级:什长,伍长,什长掌管下属十家,伍长掌管下属五家,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
这已经不是王权下乡了,是王权下家,嬴政掌控欲那么强的人都满意无比。
当然乡级以下的只有象征性的俸禄了,比较少,每月只有一些禄米,主要是荣誉性质的。
但是人就是这样,权力本身就是最好的食粮。只要给人权力,哪怕不能谋私,哪怕没有俸禄需要自己自带干粮,那也是心甘情愿,千愿万愿。
无论如何进了体制内就是不同了,受人尊重本身就是一种福利。
再者说了,虽然都只是基层吏员,明面上没有太多俸禄,实际上隐形福利还是极多的,权力本身会自然而然为自己寻求利益,怎么都会比普通平民生活得更好,做一个真切的体面人。
这也是嬴政为什么不急着吞并各国的主要原因,即便造纸术和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公学也在积极建设。
但是培养基层官吏依旧都需要时间,只靠读书人想要铺满天下,这十几年也实在是有些痴人说梦。而且也未必靠得住,或者说只靠这些货色,是绝对靠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积极培养军中精锐,然后转业回家。
没这些忠于王室的精锐士卒回家镇守,那必然是要基层失控的。
同样真切需要这些熟悉秦法,熟悉各种规定的人回乡为之教化百姓,移风改俗。
现在天下还未一统,正在极速的吞并,剧烈的变革不停,不知有多少原本的他国之人心怀异志,若是基层失控,亡国就不远了。
无论什么时候,都只有打好地基才能盖高楼。
种种原因,这也导致现在在军中立功得爵的士卒,哪怕是最初级的爵位,那也是吃香的,起码回家也能成为一个体面的人,人们自然趋之若鹜。
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无人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凡事以利诱之,莫不事半功倍。
不过这些年大秦吞并太顺利了,得功也太顺利了,终究是‘内功’练得好。
这也导致根本用不到那么多士兵。
现在征兵可不是什么人都要了,人口太多了,手上没两把刷子,还真别想被选入对外征战的队伍。
虽然说不上是武林高手参军,但是也都是绝对的壮汉,而且都是熟悉军中生活,敢打敢杀,立功之心强烈,都是优秀的兵员。
当然,也有武林高手参军,这种一般就升级比较快了,多为军中骨干。不过对于这种人的思想教育和管理也会更严格一些。
现在寻常兵役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许多人的兵役直接就转为了力役和杂役。
对于徭役,除了罚役以外,其他徭役都允许以钱代身,根据徭役类型,具体事件和时间规定价格。当然,也可以自己请人去代自己服徭役,只要满足要求即可(年龄、身体状态等)。
这也是为什么不是大户人家养不起奴仆,奴籍之人服役时间全部是翻倍的!养一个奴籍之人,一大半时间都去服役了,要用钱顶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再加上还有双倍的人头税呢!
自由民身份转为奴籍倒是容易,但是想再转回来可就难了,怎么让主人允许你转为自由民,官府不管,那是奴仆和自家主人的事。
但是在主人允许后,奴籍之人转为自由民,那需要给官府交一大笔买身钱才行,你转为自由民,是要给你分户分地的。
虽然在转为奴籍的时候就把所有土地和宅基地收回了。
这种因为各种原因民间的转籍行为,一般是采买或者雇佣之人,算奴仆。一般会和主人约定日后恢复自由身的条件,官府也允许交买身钱转为平民,不过这种分地编户到哪,就要看钱了。
对此嬴政也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地方上的基层官吏也是需要有收入的,在他们权力范围内,允许赚点外快,别越权违法就好。
还有另一种,就是奴隶了。基本都是违法犯罪的罪人,被贬为了奴隶。
这种属于官奴,一般会赏赐给有功之臣,或者暂时挂在少府名下服役劳作。
这种想要再转为自由民,最大的问题就是主人怎么同意,若是被赏赐,那希望还大点。但是若是一直挂在少府名下,那基本没希望,难度太大了,要多少财物和人情才能层层拿到审批啊。
以前交不起钱也没关系,主人不想同意也没关系,参军也是一条路。在兵员不够的情况下,允许奴籍之人参军,也可以获功变成自由身,甚至得爵得赏。
但是现在不行了,根本不差兵员了,为了打击蓄奴,包括自愿为奴等事,奴籍之人禁止参军了,所有要服的兵役转为力役和杂役。
现在奴籍之人想要转为自由身,就只能靠政策性优待,去偏远地区发展,才能被特赦为自由民,说白了就是为了偏僻地区发展而强制移民流放,那给流放去的地方,说实话死亡率是真高啊。
至于名为雇佣,实则为奴,也可以。
只是如果身份是平民,也就要负责自己的田亩,要缴纳田赋,这也是大问题。
最佳选择还是外族奴隶!也就是没有大秦户口的人。但是仅限自己购买的,官府抓的可就上户口了。
自己买的可以不用上户口,名义上对方是自由人,以雇佣的形式使用。他们不是大秦人,没有大秦户口,不用转为奴籍!
但是吧,终究是数量稀少,买这种实际上的奴隶也是价值不菲。
而且吧,很容易就打水漂。
因为漏洞很快就被堵上了。
大秦规定,外族人只要是自由民,愿意加入大秦的,只要可以熟练说秦话,没有交流障碍,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愿意遵守大秦的习俗和规矩,就可以办户口!
虽然也是安排去偏僻地区,但是成为大秦的农民和成为奴隶,这两个选择没有傻子会选后者。
如果不会说秦话,用着不便利,而且时间久了,肯定会秦话。可是真的在大秦待久了,学会了秦话,那立马就跑到官府那要求移民了。
户口增加是政绩,当地官吏不会阻止的,哪怕主家关系硬,有办法让官府给拒绝了,但是这毕竟严重违规违纪,一旦爆发得不偿失。
再者说,偷跑到其他行政地区也可以啊,地头蛇的关系也很难覆盖到其他郡县啊。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