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要积极在各部族扶持大秦代理人,无论部落内还是部落外都制造权利纷争,外部纷争交由大秦裁决。
部落壮大起来,就采用‘胡人推恩令’,直接在下一代‘分家’,游牧民族分家可比中原简单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嬴政要求每个部落都要派几个质子的原因。
还有就是经济管控,将外部的经济模式和商业活动引入部族地区,打破原有的经济平衡和自给自足的状态。尽可能分化各部族,使部族内部出现贫富差距加大、职业分化等问题,使不同经济阶层权利阶层的人群产生利益分歧。
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全面分化胡人,让胡人永远一盘散沙,内部争斗。
即便草原人口到达了极限,也让他们自己打起来消耗人口,然后大秦介入适当调整势力范围,重置状态,保持动态平衡。
这也是为什么嬴政要留下东胡的原因,为的就是让他们互相杀。让胡人局限于草原,胡人互相杀,总好过目光看向中原。
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他们可以统一,要让他们接受大秦的道德思想。
当然也不是一味地折腾,不给胡人活路是不行的。草原上总是会有人的,而草原的生产模式生存模式决定了草原永远是中原的直接威胁或潜在威胁。
现在就是为了让威胁尽可能时间长的潜伏下去,而不是转为直接威胁。
安北都护府的目的是让胡人无法统一成为大秦的威胁,同样让草原成为大秦的畜牧养殖地,让胡人成为大秦的牲畜供应商。
安北都护府也是有积极作用的,要做好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文化思想交流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胡人也确实可以过得更好一点。
当然这一切离不开军事威慑,这也是为什么派的主官和军事主官都是久经战阵的将门虎子,派去的不只是行政官员,还有大秦的移民和军队。
有大秦精锐铁骑镇着,再加上大秦为后盾,这才能让胡人乖乖按照大秦的规矩办事。
同时大秦不遗余力的吸纳胡人成为秦人。
只要可以熟练说秦话,愿意入乡随俗,改装易服,遵守大秦的法律,遵守大秦的公序良俗,那就是秦人!
嬴政并不以血脉论国籍,思想远比血脉靠得住。
就目前来看,大秦是没有任何外部威胁的。
草原的人口增长也是需要时间的,在人口爆炸之前,不用担心外部压力。
再加上神州对草原的吸纳,以及互市带来的资源平衡,五十年内不用担心出问题。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只要可以让胡人都说秦话写秦字,以后即便真闹起来,那也是内部矛盾了。
现在的胡人文明程度太低了,都没有成系统的文字,高级文明在有意识的侵蚀下,是可以吞噬改变对方的。
思想的同化才是真的同化。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衡、行同伦、地同域、币同制,只有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一个集体。
真正的改变都是润物细无声的,蓦然回首,已是改天换地。
秦王政十四年,这一年嬴政并不打算吞并魏国,还可以再缓缓,明年再说。
而且今年稳一手,也能让楚国那兄友弟恭的三兄弟能放心再打起来。
他们闲不住的。
没有任何一个君王可以忍受自己家里还有两个独立的势力。
而任何一个野心勃勃的野心家也不可能停止吞噬权力的步伐。
再加上还有嬴政持续不断的挑拨。
别忘了,每年给尉缭几万金可不是白给的,这位纵横大家收了钱是办事的,而他能发挥出来的威能更是无限。
韩赵燕的消亡那么顺利,离不开尉缭的功绩,然而他却是声名不显,貌似也没做出来什么大动静。
这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谋者无昭昭之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便是此理。
但是无论如何,目前对全天下来说都是安宁的一年,起码看起来是这样。
在今年嬴政也放开高产农作物的限制了,开始自巴蜀与关中逐渐推广,如今大局已定,人口疆域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以放开了。
农作物的推广与种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不同农作物也要合理化配置种植比例,吃的用的,水果蔬菜,还是要合理配置种植比例的。
再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粮食关乎民生大事,嬴政也不敢激进。
哪怕农家和阴阳家用十几年的时间培育良种,在关中和巴蜀也有培育基地,现在的长势也都良好,但是嬴政依旧不敢着急。
还是要稳一点来,反正现在没有饥荒,不用急。
等到其余三国学到,那时候天下也只有一国了。
最多不过五六年了。
除了高产农作物,还有就是放开了一批经过改进的新型农具,如曲辕犁、扇车、翻车、筒车、耧车等。
这些都是简单实用,并且制作也简单的农具,有这些,农业生产效率综合提高至少六成以上。
对于农业生产,农民百业,嬴政一向最是上心,老百姓饿不死帝国就不会倒,这个道理非常朴素。
民以食为天,只要饿不死,帝国就是稳的。
帝国的一切都在稳步向前,一切都在蓬勃发展,一切都令嬴政为之满意。
而现在唯一令嬴政为之不喜也就只有一件事。
就是道家和阴阳家现在已经多年过去了,前后耗费物资难以计数,算起来至少三四万金,还有医家和农家的协助,但是在长寿药的研发上依旧是成绩渺茫。
虽然知道急不来,但是嬴政依旧很明确的表达了不满,很明确的给他们施加了压力。
最近道家和阴阳家压力都很大。
邹奭最近急得不行,他现在已经基本暂时彻底熄了一切的其他的小心思,是专心在大秦发展。他又不瞎,闭着眼也看得出如果不在大秦发展,那就全天下也没容身之地了。
他都这把年纪了,就是死也要死在中原啊。
而且在大秦发展是真的好啊!
现在正在推进的几个事情,都是留名青史功德无量的事情,现在就算让邹奭离开大秦他也不走,打都打不走。
徐福还没资格承接嬴政的不满,嬴政的敲打自然是对邹奭的,所以邹奭是真的害怕。
这些年嬴政权势越来越大,说是呼风唤雨威福由心毫不为过,嬴政只是召见他问了一下进度,只是问了一句:莫不是长生药本就无法炼成?
就已经吓得邹奭心惊肉跳。
自章法殿离开以后,邹奭擦了擦额头冷汗,第一时间就去找徐福。
他这把年纪还受这般惊吓,也是难为他了。
徐福这些年过的不是一般的好,贵为大秦博士,享受着荣华富贵,深受嬴政信重,每年海量的资源投入,缺什么给什么。
在咸阳城给他专门修建了豪华的炼丹宫殿,嬴政亲笔提名丹华妙境。
在整个咸阳,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第606章 回春定颜丹
这些年徐福虽然说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是备享尊荣。
而且还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炼丹,资源管够,人生最幸福莫过于此,徐福感觉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圆满。
当然,近两年他也有些心焦了。
他是一个精明的人,他非常清楚,自己可以得到如今的一切,就是因为嬴政对他有着深深地期待。但是如果让嬴政的期待落空的话,那么今天获得的一切殊荣,都会千百倍的变成他的灾难。
自家这位人人称颂的圣君,可也有的是手段。大王的恶犬延瑾,玄羽卫指挥使,那可是止小儿夜啼的狠角色。
这些年徐福是费尽心力,耗尽心血,用尽一身所学努力想要炼制出来嬴政想要的丹药。
但是哪里那么容易?
长生久视本就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除了传说中的寥寥几个人物,任你是何等人杰才俊,王侯将相,英雄了得,最终也只是黄土一堆。
衣食无缺,修为高深的情况下,再好好养护,能多活些年头就算不错了,一旦身有不适,疾病袭来,更是可能须臾间就命丧黄泉。
生老病死,非人力所能阻止。
最难的就是这个生死。
老和病起码还有余地。
生活的锦衣玉食,心情舒适惬意,再加上不计成本的进补,日常好好养护,自然可以青春长驻。
至于病,病起码有的治。而且病往往不是骤然促成,也是小病逐渐变大,只是寻常不留意罢了,只要防微杜渐,小心防护,防患于未然,在刚有苗头的时候就解决掉,那也不怕。大多数人在到达一定年限之前,也不至于那么点背,直接就得了不治之症。
还是这个寿命,是最难延长的。
随着年龄长大,身体逐渐衰老,血气逐渐衰败,这是必然之事。此乃天地运行之理,想要逆天地之理,需要夺天地之造化,盗天地之精气。
现在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思路。
一个是减缓这个过程,一个是补充血气,增强生命。
但是这两个没一个好做的。
人体何其复杂,精妙无比,而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绝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生与死相对却又统一,人自生下来,就开始步入死亡,而人只要活动,就会损耗生命,这个过程无法停止,减缓也难。
徐福在数百的素材身上发现,决定人生命与衰老的有一项物质,这项物质决定了人生命的长短,人只要还在呼吸,都会在不断的衰减。
如何阻止这项物质衰减,或者怎么补充这项物质,就是问题的关键。
现在关键的问题已经找到了,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徐福试过,可以加速这项物质的衰减,但是如何减缓做不到;可以透支换取力量增强,但是怎么补充毫无头绪。
最多也就是像普通人一样慢慢衰减。
补充气血的药物和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一个人更强壮更健康,但是并不能延长寿命。如果过度,甚至会加速衰减,反而会弄巧成拙,减少寿命。
这些年下来,徐福不知道试验了多少药物,素材都死了数百,可是都无法温和的减少衰减,更无法补充这项物质。
虽说也炼出来了很多颇为神奇的丹药,但是最根本的需求无法满足,别的也都没用啊。
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啊。
不过这么多年这么多心力物力砸进去,也不是没有效果的。
徐福正在想着,要不要先拿点成就安抚一下嬴政心情的时候,就看到邹奭一脸阴沉的直接推开了炼丹房进来。
徐福当场就是心里咯噔一下,心知肯定没有好事。
自从徐福成为大秦博士,他的炼丹术又深受嬴政看重,徐福在阴阳家就已经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即便是前些日子新晋升的星魂,以及现在阴阳家掌门候选人也要待他客客气气。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