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不过,有大勇的也未必就有小勇。”
朱家微微一笑,赞叹道:“昔年齐崔杼弒齐庄公,有一位名为陈不占的人,闻庄公遇难,起身救援。可他天生胆小至极,听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吓得拿不稳饭勺,上车后也吓得手发抖到抓不住车把手。”
“御者问他:“像您这样胆小的人,即使去了又有什么用呢?”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毅然前往,尚未到达战场,闻喧嚣战斗之声,就已经吓死了。”
朱家问向田仲:“仲儿,你说这样的人是有勇还是无勇。”
田仲目瞪口呆,咋舌难言。
朱家道:“此大忠大义大勇也!所以他名留青史,万古流芳,为忠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此乃大勇。”
“然而这样的大,若非事到临头,又哪里看得出来,平常能看到小的一面就不错了。”
“交朋友,要看对人,看人要从细节看。”
“刘季出身贫寒,可是为人洒脱,处事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面对为父坦然应对,大胆顺势结交。”
“此人到了外黄,敏锐抓住机会,借为父之势壮自己之威,可是尺度拿捏得正好,不惹人生厌,还为为父结交了一个朋友,背靠大族的县令,也值得结交了。”
“这一切都说明此人温良恭俭,还不缺智勇胆识。他也不过比你大几岁罢了,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可是可以做到这样,是难得的英杰。”
“这样的人不会一辈子身份卑微的,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飞黄腾达。”
“至于张耳,此人不如刘季随机应变大大方方。但是此人度量不凡,与人和善,平易近人,做事积极,为人大方,更是不缺果决,有机会就果断出手抓住,胸怀大志,关注天下大事,而且立场灵活,再加上身后大族的支持,天生就是混官场的。”
“这两个人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注定是前途无量。现在付出友谊,大家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十年二十年后,就都是可靠的权贵朋友,哪怕自己用不上了,可是后辈子孙难道用不上吗?”
田仲连连点头,满脸的佩服感激,这是发自内心的佩服感激,这些东西,不掏心窝子谁教你?
朱家最后说道:“记住,不要老想着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做人和做事,做得好的总要占一样,都是一葫芦不满半葫芦晃荡,什么也成不了,只能碌碌一生。哪怕出身富贵,也守不住家业。”
“没有人可以拥有全部德行,但是一定要坚定养成几样,不求大,只求常人不能及。耐得住寂寞就一定可以收获,二十年后,那些走捷径的就都落在你身后了。为父这辈子就都是这么过来的。”
“后面那位大小姐,原本也不过是田氏不起眼的一个小丫头,现在马上就要变成咱们仰望的人了。”
“她是什么时候成为侠魁的义女的?是三年前!”
“侠魁在三年前就已经在物色合适人选了,在三年前自家族选了数人收为了义女,给的是最好的待遇,最好的教育,自家亲女儿生活都没她们好,三年下来,才培养出这么一个绝色。”
“记住,永远不要临渴掘井,江心补漏,真正的聪明人永远提前做准备。”
“仔细看看,这天下真正攀爬到高处的人,哪个不是动心忍性,苦心积虑,用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苦心做人做事,才能真正站稳脚跟的?”
“凭借运气一时好运的人,运气过了,往往会摔得更惨。只有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去的,真遇见了什么事儿也能一点点退回去。”
田仲重重点头,恭恭敬敬拱手一拜:“多谢义父教导,孩儿受教了,一定谨记在心。”
朱家满意的点了点头,将张耳送给田蜜的礼品递给了田仲:“去给大小姐送过去吧,张耳应该猜得出大小姐的身份了,这肯定是一份厚礼。大小姐毕竟年少,会记住张耳夫妇的好的。等日后同朝为臣,大家同一阵营,也是不错,无论什么时候,朋友越多越好。”
田仲连连点头,接过礼品,策马跑到后方田蜜车架一旁,将礼品交给了侍女,侍女送了进去。
田蜜正百无聊赖的半卧在车内,如今她还不满二八,但是保守的淡粉色宫袍下的玲珑曲线已经证明了她的生活一定非常好。
三年前田光眼看着阴阳家往后宫送人,日子越过越好,田光立马就想到了学习,他一向是实用主义者。
而且,太想进步了!
虽然现在治农大夫被升为了上卿,而且执掌大秦诸般农事,堪称位高权重,但是谁不想再进一步呢?
哪怕不能再进一步,但是能够再巩固权势也是必要的事情。谁不知道枕旁风的威力?
农家一向由田氏一族掌控,挑选合适女子也不难,他们田氏本就是大族。
田光倒不是不想送自己亲女儿进宫,问题是,亲女儿相貌
反正混不出头。
第651章 投资
田光如今毕竟是田氏族长,又是侠魁,还是官最高的!
在田氏族中那是说一不二,在有了学习的想法之后,立刻召集族中所有适龄女子,优中选优,选了四人。年龄小到十余岁,大到十二三,全部收为义女,厚待其家人,视之为亲女,悉心培养。
至今足足三年,直到阴阳家送人越来越多,道家也跟着开始送人,田光实在等不下去了,从这四人中又选出了最出众的,就是田蜜。
培养之初为了保密,也是为了面子,田光并没有把人都带到咸阳,而是在齐国老家,这次为了万无一失,特派朱家亲自来接。
说实话,为了给朱家批点儿假,也挺不容易的。
另外为了安全,田光还特意请了军中的两名高手,率领十多名精锐一同前往。田光为了万无一失,实在不知费了多少心力。
田氏这几个姑娘被田光收为义女以后,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未来的责任。
以嬴政目前的名望,那是没人不愿意。
而且是一件大好事,家里人生活的更好了,至于自己的生活,那就更好了,和以前一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享受的是贵女的生活,接受的是文武双全,才艺俱全的教育,还有贵族礼仪,形体仪态,待人接事。
虽然累了一些,但是生活也很充实,田蜜很珍惜这得之不易的生活,之前他们一家的生活实在说不上好,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她是一点也不想回到从前。
在田蜜被选中以后,那是既兴奋又恐惧,既期待又抗拒,还有些茫然。
甚至紧张到颤抖。
但是很快她就只有期待了。
在确定要送她入宫以后,所有族人对她的态度更好了。
原本族里所有人对她们都十分客气尊重,现在对她已经是恭敬谄媚了。
尤其是当他父母,乃至全族绝大多数人都要恭敬对待的朱家,在她面前也客客气气的时候,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要成为什么人的女人。
如今自己和秦王没有一点关系,可就因为有可能会成为秦王的女人,即便是那些要仰望的人,现在在自己面前也丝毫不敢怠慢。
这要是真成为了秦王的女人,要还受宠,那真是不敢想会怎么样!
如今还不满二八的田蜜,命运早已改变,现在的她长着一张从未受过欺负的脸。
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轻轻垂落在车厢,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她用白皙如玉的手托着香腮,眼神中透着纯真与憧憬,正纯美地畅想着未来。
不过,她虽然还比较稚嫩,而且没经受什么苦难,但是并不傻。
别的不说,张耳夫人对她的逢迎,她还是能感觉到的,也完全明白为什么。
这段时间她身边这种人太多了。
每多一个这样的人,她的内心就越期待,越坚定要在秦王后宫混出头。
侍女进了车厢,恭敬将礼品宝盒奉上:“小姐,这是外黄县尊送给小姐的离别礼物。”
田蜜慵懒的接过礼盒,打开一看,眼前一亮,即便是如今的田蜜也为之心动,不得不心中赞叹张耳真是舍得。先前送的雀鸟衔珠金步摇就已经是贵重非常,美丽非常,可是和这一件比起来,也显得普通了。
这是一对价值不菲,美丽至极的碧韵同心镯,这对玉镯质地温润细腻,犹如羊脂般光滑,在光线的照耀下,隐隐泛着柔和的光泽。其颜色均匀淡雅,翠色在光影下摇曳,左右分别雕刻成了芝兰玉莲,整体极为精致优雅。
一看便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是真正的价值不菲。
张耳是明白怎么送礼的,想要接连权贵,留下深刻印象,这不是送点儿蝇头小利,请人吃顿饭就能让人记下来的。抠抠搜搜的还想结交权贵,那怎么可能?
既然想结交,那就送对方绝对喜欢,珍贵非常,而且会经常用到的东西,那还有比送女人爱不释手,价值不菲的珠宝首饰更合适的吗?
这玩意一般情况下用不坏,东西珍贵美丽,入了宫中必然经常使用,这每用一次,就能念一次自家的情。
果然,田蜜仔细欣赏了一番,就将手上的镶珠金镯取了下来,换上了这一对玉镯。
翠绿玉镯闪烁着迷人的色彩,尤其是在这一双纤细雪白,娇嫩美丽的皓腕之上。
轻绕腕间,譬如一轮弯月明亮皎洁。
田蜜抬起手腕,左右转动着,眼神中满是喜爱,嘴角微微上扬,这个人情,她是记下了。
至于张耳和刘季二人回城以后,张耳是真把刘季当做兄弟对待,给他在城中单独准备了一座院子,仆从侍女,车架马匹齐全,静姝自然也是给送过去了。
平日里,无论有什么事,张耳都会带着刘季一同参与,言传身教。只要是能交给刘季去做的事,他都放心地交予刘季,是真心实意地在培养刘季。
张耳能够成为信陵君的上等门客,即便犯了事逃到外黄,依旧能成为大族的座上宾。后来成为县令,还赢得了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手段,丝毫不比信陵君逊色。
如今,他拿出全部的本事对待刘季,刘季又怎会不感动呢?他对张耳的感激也是发自肺腑。同样,张耳对刘季也是真心满意,并且越来越欣赏他。
万万想不到,小山沟里还真能养得出麒麟!
这位贤弟虽然武艺普通,才学一般,但是为人好学务实,也不缺灵巧变通。
性情直率洒脱,热情开朗,待人亲和不卑不亢,为人宽厚大方,不吝钱财,虽然爱酒爱色,但是丝毫不沉迷酒色,是典型的成大事的人。
怪不得吸引朱家看重,确实是有这个资本。
张耳也是器量不凡,直觉告诉张耳,刘季不会屈居一县令之下,既然如此,张耳直接就真以兄长之身全心支持刘季。
张耳是不遗余力的培养刘季,甚至都没把刘季作为自己的附属看待,而是平等以待。
投资一个人有时候不能算的太清,这世上太精明的生意人是赚不到大钱的。
投资人情毕竟不是投资生意,要把投资和人情混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能成为利益结合体。
这世上单纯的利益结合不够牢固,单纯的感情结合也不够牢固,只有感情和利益共同结合才是最牢固的关系。
就像婚姻关系一样。
刘季不是无情无义之人,对于张耳对他的好,他是看得到的,物质生活尚在其次。
张耳对他的尊重,关护,以及最重要的,他目前最需要的。
做一个管理者上位者的为人处世,思考方式,对于具体事务的具体处理和解决,以及人脉的无私分享。
这些事是初出茅庐的刘季最需要的,即便是再怎么天赋不凡,但是该学的还是要学,自学成才要浪费太多时间精力,要多受太多苦楚了。
现在张耳都无私的教导他,对他倾囊以授。
这些东西,不是想学就能学到的。若是没有人教,哪怕再有缘法,不知道要多吃多少的苦,多耗费多少的时间才能领悟啊。
这些东西对他人生的成长堪称至关重要。
对于普通人来说,人生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必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而正确的选择,需要足够高度的阅历和足够通透的智慧。
遗憾的是想要拥有这样的阅历和智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对于普通人来说,吃了一堑才能长一智。对于蠢人来说,吃了亏也变不聪明。
而对于聪明人来说,前车之鉴,后人之师。看见前面车走过的车辙,他就知道该怎么走了。
刘季不缺这个智慧和思维,他缺的只是一个人来教他,而现在他很幸运的遇到了。
这世上除了足够亲近的人,是不会有人教你真东西的。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