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537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是,可以活下来了,甚至家族富贵也能保下来,秦王给的也不少。

  但是,违命侯这个侯爵封号,简直让他无地自容。这不是要成为全天下人的笑柄吗?而且是世世代代都要成为全天下人的笑柄。

  他现在是真的后悔的要死,简直是悔不当初,若是一开始不搏一搏,哪里轮得到这两个叛贼踩着他上位?

  魏增当天夜里就卧床不起了。

  可是现在,已经没人在乎他了。

  同样一切都尘埃落定的这天夜里,魏梓身着素服,在魏氏宗庙伏剑自杀,以死殉国。

  倒在了这片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土地上。

  至此,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侯,魏氏正式立国,已经立国一百七十二年的魏国,历经文、武、惠、襄、昭,以及魏安釐王,魏王增,七代君主的魏国。

  亡。

  昔年魏安釐王一代雄主,可是在把魏国交给儿子十年后。

  魏国,亡。

  (以下是现在的疆域图,原图为B站UP主史图馆无骨者伊瓦尔制作)

  当魏国被灭的消息传遍天下,天下已经没什么震惊了。

  魏国不被灭才是说不过去的事情,以如今大秦的强悍和威势,注定是无人可挡的。

  大梁城就在秦国嘴边儿,想吃下还不是一口的事儿?

  如今天下,已经只余三国。

  齐国不修武备,楚国内乱不休。

  天下繁盛之所,泰半已入秦国之手,而秦王还有天命相助,已经注定势不可挡。

  就在齐王建刚收到这消息的时候,就已经要出发了。

  早就准备好一切的齐王建,带着整个齐国的户籍档案、财政明细、地理文籍等重要资料,以及整个齐国所有重要贵族,重要高官,包括相国后胜,全都带着浩浩荡荡前往秦国。

  朝秦!

  这次不派使臣带贺礼去了,他要亲自去了。

  在大秦精锐铁骑的护卫下,齐王建一路顺利的到了咸阳。

  这一次没有绕路,直接穿过魏地赵地,一条直线直达咸阳。

  这一路他也眼睁睁看着魏国那么快就被吞噬殆尽,整个国家迅速实行新的秩序,并且井井有条。

  所有官员的积极性,是他从未见过的高。

  齐王建可以确定,官员还是这批官员,但是昔年在魏国,他们做事的积极性绝对没有这么高,并且也绝对没有这么听话。

  齐王建不由得为之一叹,笑意苦涩复杂。

  诸国败得不冤。

  秦国强大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强大的,而秦国强大也是有原因的,诸国也都曾强大过,可是最终还是秦国走到了最后。

  天命啊天命,天命只会眷顾最强的人。

  那些最坚强,最勤奋,以及运气最好的人。

  齐王建前来朝秦,嬴政极为重视,这次齐王建来,太不同寻常了。

  只看对方毫不掩饰带的东西就知道,这一定是要送大礼来了。

  而且是大到不能再大的礼。

  嬴政放下密信,心中已经是有了猜测。

  既然齐王建是个体面人,那寡人更要体面!

  自去年齐王建上表,请求入秦来朝,嬴政就很重视,今年一切尘埃落定,齐王建也出发来秦,在第一时间嬴政就近派盖聂亲率一万精骑护送齐王建一行来咸阳。

  等齐王建快到以后,嬴政更是令吕不韦率领三千甲士,带着他的金辂,以及秦王仪仗队,出城百里相迎。

  自己则是亲自出城十里,在咸阳城外筑台相候,可以说面子给的绝对到位。

第673章 齐国的矛盾

  齐王建看到嬴政给的体面,心中更为大定。

  秦王确实是体面人啊!

  嬴政一看到齐王建的车驾出现,脸上瞬间绽放出爽朗的笑容,那笑声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

  他大步流星地向前迎去,脚步有力而急切,尽显热情友好。

  齐王建见状,急忙撩开车帘,动作略显慌乱地跳出车厢,脚步匆忙地快步上前,在距离嬴政几步之遥时,躬身深深一拜:“拜见大王,大王万福金安。”

  “臣何德何能,有劳大王圣驾亲迎,更享大王金辂,惭愧惭愧。”

  齐王建今日穿着都颇为低调,穿的不仅仅不是他君王的穿着,就连说是君侯的都差了些,很是素洁。

  嬴政心中满是欢喜,那喜悦从眼底一直蔓延到整个脸庞,热情洋溢得如同春日暖阳。

  他连忙伸出双手,稳稳地搀起齐王建,脸上笑意更甚,大笑道:“齐王金安,何必如此多礼,你我一家人,何须见外?”

  “啊哈哈,不急忙说不急忙说,且请齐王上车,咱们先回城再叙。”

  说罢,嬴政一把拉着齐王建,都不给他拒绝的机会,直接就拉上了自己的玉辂,两人同席而坐。

  坐到车上,嬴政亲自给齐王建倒了杯酒,他微笑着将酒杯递给齐王建,齐王建赶忙双手伸出,小心翼翼地接过酒杯。

  嬴政满面笑容,笑道:“齐王近来可好,数载不见,寡人实在是想念齐王。”

  “这次来咸阳,可一定要多留一段时间,萱儿她们也都很想您啊,常常念着。”

  “还有孩子,外孙们也都想要见见外公啊。哈哈哈。”

  齐王建呵呵笑道:“一定一定,这次来,一定是不着急回了。”

  嬴政听闻,又是一阵开怀大笑:“好好好,那就好。渭水河畔的行宫早已备好,内侍宫女一应俱全,齐王远道而来,舟车劳顿实在辛苦,请先歇息一二,一解疲劳,无论什么事,过几日再说!”

  “明日寡人在宫中设宴,再请齐王拨冗莅临,共襄盛举,让寡人一尽地主之谊啊。”

  “一定一定。”齐王建笑着连连点头。

  “请!”嬴政一饮而尽,他给自己倒的果液。

  “请!”齐王建也是跟着饮下,两人相处其乐融融,谈笑风生,聊着些家长里短,新近趣闻,欢声不停,饮酒也是不断。

  这一路,嬴政亲自送齐王建入住了行宫,安顿下来,嬴政才回了咸阳宫。

  齐国的百官也都由吕不韦亲自安排妥善。

  即便是以嬴政的心性,心中依旧是亢奋非常,可不费一兵一卒,和平收下整个齐国,这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齐国可不是韩国,韩国在数十年的蚕食中只剩下了两郡之地,大小城池不过三十余座。

  可如今的齐国,还剩下大小城池九十余座!

  遥想昔年,齐国最为强盛之时,大小城池多达一百四十余座,那时的齐国,雄踞东方,威风凛凛,是当之无愧的东方霸主,否则也没资格与大秦一同称帝。

  然而,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遭受重创,险些被燕国灭国。复国之时,仅剩下七十余城。好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只可惜,大争之世,又遭到燕赵魏楚轮番抢夺,城池数量基本维持不变,好不容易新增的些许成果,全被他国掠夺而去。

  也难怪齐国对这四国恨之入骨,哪怕明知道与大秦合作如同与虎谋皮,可依旧是眼睁睁看着猛虎噬人,也不为所动,甚至是拍手叫好。

  只因远敌哪有近仇可恶?

  也就这十来年,跟着嬴政的步伐走,在几场战役中取得胜利,又给夺回来了二十余座城池。

  也就自从彻底跟着嬴政走以后,这才不挨打,顺手还能报点儿仇。

  到现在算起来,大大小小城池还有九十余座。

  而且齐国近几十年来少经战乱,还很有钱。

  齐国虽说国民厌战,武备荒驰,战力不强,但是齐国属于典型的藏富于民,整个齐国的社会财富是极其富庶的。虽说富的主要是贵族官员大商人,但是嬴政不在乎,这群人永远是软弱的。

  不只是富庶,除了军事,齐国在农业,工商业,乃至文化上面,都是当之无愧的强国。

  综合算起来,即便是比起中原富庶地区,也是丝毫不差。

  这份大礼,顶得上三个内附的韩国了!

  这岂能让嬴政不欢喜?

  历史上齐国虽然也是不发一箭就投了,但是说实话,那时候无论是秦国还是秦王的名声,实在是不好,收了国却收不了心,那就屁用没有。

  但是如今有着更好的名声,可以更平和的收拢人心,可以更顺利真切的吞下齐国消化,而不是囫囵吞枣,消化不了,最后搞得自己消化不良。

  这一次齐国融入大秦,以大秦如今的体制和政策,民众也不会再怨气丛生了。

  唯独大贵族和大商人会有意见,齐国的经商氛围确实是比如今大秦的政策要更好。

  但是无所谓,哪轮得到商人翻了天?

  大秦的政策主要针对的也只是大商人,那些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对他们影响不大,而且大秦也有大秦的好,无论是官员制度、土地政策、上升途径、吏治清明、还是教育医疗,都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而且说实话,齐国也并不是没有进取之心,只是实在是被残酷的现实打击的心灰意冷。

  这样的大国,并不是轻而易举便被外界摧毁的,其根本原因,皆是内部原因。

  齐国也并非一切岁月静好,内部原因也是很大,这才促使齐王建‘躺平摆烂’。

  军事武备不谈,这只是外象,最重要的内因,还是因为商业过于发达的社会氛围导致国家财政过于依赖商税,导致忽略土地税收以及土地分配。

  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一切经济问题,都在分配。

  齐国以“鱼盐之利”著称,临淄作为当今全天下最大的商业城市,甚至没有之一,人口逾百万,丝织、冶铁、制陶等产业也都发达。

  齐国税收七成多依赖商业税收和诸侯贡赋,而非土地直接产出,这种模式看似收的钱并不少,但是社会矛盾太大了。

  田氏代齐后,通过分封亲族和笼络旧贵族巩固权力,田氏本就依赖旧贵族支持,贵族势力在齐国很是强盛,整个齐国可以说是君王与大贵族共治。

  幸而经威王和宣王的改革变法,再加上分封亲族,将统治权彻底控制在了田氏手中,但是田氏内部内斗依旧严重。

  在襄王复国以后,整个齐国威王和宣王的改革基本被摧毁,王室不得不依赖外姓大族,齐国的政治体系又回到了君王与大贵族共治的局面,甚至更严重,君王权力被极大压制。

  齐国实施的乃是‘五都制’,即五个重要都城,临淄、高唐、平陆、即墨、莒,除临淄是齐王自留地,其他每都由都大夫管理,兼具行政与军事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