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东占朝鲜,南据百越,西达葱岭,北至大漠。
放眼望去,现在嬴政能看到的地方,再也没有任何敌手,也没有任何一个不臣服的。
秦王政二十年八月,天下.
一统!
(PS:原图乃史图馆制作。)
(颜色越淡的地方统治力度越薄弱,也是越荒凉。但是覆盖范围内,无敌手,目前没一个敢跳的。)
熊犹和负刍,以及项燕等人,连带所有族人跟随王翦回咸阳。
诸多被自愿迁居咸阳的封君贵族,更晚了一些时间,是在楚国所有城池被拿下以后,跟随蒙武回咸阳。
秦王政二十年九月,在朝会之上,熊犹被封为宁远侯,食邑寿春五千户,世袭罔替。
负刍为安远侯,食邑金陵五千户,世袭罔替。
两人宫中府库一应宝物财货,除了违制的,一律仍归各自所有,宫中妃嫔女眷,乃至侍女仍归其所有。
分别赐金五千,丝绸千匹,各式珍宝百件。
另外各自于咸阳赐予侯府一座,庄园一座,即日起楚国公室全族迁居咸阳安定。
于丹阳(湖北的那个),旧郢都,分别留十里地为祖宗祭祀采邑之地。
这是嬴政故意的,故意把丹阳这座楚国起家的都城之地给了负刍,时间最久的都城旧郢都之地给了熊犹。
赐予的侯府,都是挨着的。
嬴政的恶趣味。
至于项燕,嬴政封其为平远侯,食邑彭城两千户。
赐金五千,丝绸千匹,各式珍宝百件,侯府一座,庄园一座,即刻全族迁居咸阳安定。
项燕原本心中是忐忑不安,现在则是大喜过望,竟然给他封侯,这是他万万想不到的,他们项氏给熊氏卖命了几百年,世世代代为楚将,可是一直也没被封侯过啊。
这到了秦国,立马就是侯爷了!虽然不是世袭罔替,但是后世子孙也都不是废物,去咸阳发展总能发展起来的,整个秦国才多少个侯爷?
项燕心中原本那点愧疚之心都没了,自家大王都主动投降了,那就不能怪手下投降了,反正投的也不只是自己一人,而且秦王是真大方啊!
十几代人为楚国抛头颅洒热血,也没混到一个侯爵,只不过是打了一场必败的仗,投效了大秦,就直接是侯爵了,而且这赏赐也实在丰厚。
项燕是极其恭敬贴顺的谢恩领赏。
他哪里知道,嬴政赐予他如此封赏,不止是因为他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因为他那个刚开始进学,却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的孙子。
不过嬴政现在也没空管他们,现在嬴政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论语》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左传》有言:“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构建统治秩序,想要稳定统治,减少统治成本,必须要名正言顺。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军攻西周(公)国,居住在此地的周赧王率领臣下和宗室降秦,将其三十六邑全部献秦,西周(公)国灭亡。同年,周赧王崩。
周赧王崩后,昭襄王并未再立周王,而是代为天子,所以嬴政一直自称天子,不止是实力问题,也勉强算是法统上过得去,就是昭襄王办的太不体面。
秦庄襄王元年,东周(公)国也被灭了,但是当时在嬴政的建议下,并未绝了周室祭祀,封周赧王之孙周幕为周君,以十里阳人地为周祭祀。
天子无氏,然而周室已经无王,非天子,故而以周为氏。
周室虽然不再有王,但是并没有血脉断绝,嬴政继位后,令周君周幕举族迁居咸阳。
现在,就用上他了。
天命流转,五德相生,天命愈昌,人道愈盛。
秦以耕而盛,起于关中,山环水绕。更兼一统天下,安定四海,以法治国,以刑促生。教化百姓,生生大盛,正是圣德生木德!
大秦定都咸阳,此为西陲,木主生长,扩张四方,天命一统!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水者,冬藏之性,刑之始也。二者结合,故而大秦尚黑。
周君周幕上表,今天命流转,圣君临朝,安定四海,太平黎庶,周室请献九鼎,禅让天子天命。
上表之言辞极其恳切。
九鼎是连夜又给拉到周幕家里的。
周幕上了奏表,文武百官,诸多权贵,一同进言,请嬴政承天子位命。
即便是远在楚地的蔡泽和张唐,一把年纪,也都不惧辛劳,乘坐机关朱雀在几天前赶回了咸阳。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可不能离开中枢啊!
对于群臣的进言,嬴政拒绝:寡人德薄,不敢受也。
群臣再上表进言,嬴政再拒。
直到群臣并宫中妃嫔子女,上下文武吏卒,咸阳诸多百姓,一同请愿,嬴政才勉强接受。
吕不韦早已经准备好了祭天大典的一切,在渭水河畔,祭天高台,周室以周君周幕为代表,并周室耄耋亲族,一同进献九鼎于嬴政。
文武百官,诸多显贵,乃至年长公子,并咸阳诸多军民,尽皆见证着这一切。
神龙再次现身,俯拜嬴政身前,又一次为嬴政鉴定神圣。
天命流转,相生更盛。
周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大秦帝国建立。
以后就是大秦的时代了。
嬴政册封周幕为昌义侯,食邑洛阳两千户,世袭罔替,累世不减。
并于原镐京赐地二十里,为周室祖宗祭祀。
随即昌义侯请献周室女三人为天子姬妾,亲女一人并亲女堂姐妹各一人。
嬴政纳之,封昌义侯之女为美人,媵嫁之女为良人。
体面收场。
这是开了个好头,哪怕日后大秦亡了,只要别做的太难看,总不至于全族被杀了,后世子孙能安享富贵,保祭祀不绝,这就已经够了。
这世上哪有不灭的王朝,只希望后世子孙体面退场就好了。
每个人都争着坏规矩,到最后会害了所有人。
天下纷乱,礼崩乐坏太久了,嬴政现在就在重立道德规矩!
道德教化可以最好的减少统治成本。
次日,阳光洒满咸阳宫,大朝会开始了。
文武重臣,诸侯权贵,尽皆上朝,每个人都是既激动又兴奋,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欢天喜地的日子里。
他们跟随着嬴政创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国度,拥有功绩之人,注定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而且,早就听说了,一统天下,大王就要论功行赏了!
天下太平了!大家就要安享富贵了!大王早就说过,要和大家同享太平富贵,现在就到时候了啊。
大王一向赏罚分明,不吝赏赐,真不知道大王该怎么封赏大家啊?
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心中激动难以言表。
群臣依次排班,左右入列,嬴政坐上王位以后,文武群臣,推金山倒玉柱,齐齐大礼拜倒,行礼之声声震九霄,震耳欲聋。
“拜见大王!大王万福金安!万岁万岁!”
这次喊的是史无前例的激昂虔诚。
在今天,即便是嬴政,他的心情也是难以抑制的欢喜,带着微笑,威严道:“众卿平身。”
“谢大王!”又是一阵鸣震四野的谢恩之声。
群臣起身后,并未落座,依旧是原地躬身静候,姿态恭敬而虔诚。
第703章 皇帝!始皇帝!
嬴政缓缓扫视着殿下群臣,缓缓开口道:“寡人以眇眇之身,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赖宗庙之灵,倚众卿之才,得文武襄助,方能横扫八荒,一统六合。”
“今天下大定,四海一统,往昔礼崩乐坏之乱象一扫而空,新朝当有新气象。”
“诸卿,不知有何以教寡人?”嬴政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余音袅袅。
吕不韦一直屏气敛息,等待着这一刻。嬴政话音刚落,他就跳了出来,这次他可真怕有人抢。
今天发生的一切可都是会一个字不差的记在史书之上,这可是流芳百世的大事,绝不能给其他人机会。
吕不韦满脸恭敬,高声道:“启奏陛下,臣吕不韦有本奏。”
“相邦请言。”嬴政轻轻点头,脸上神色平静。
吕不韦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而后躬身回道:
“回陛下,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救济苍生,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今王不足以彰陛下之威,帝不足以显陛下之德。”
“臣谨与众大学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今臣等昧死为陛下上尊号,改王为‘泰皇’!”
嬴政闻言,沉吟不语。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一旁的中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心中暗自思忖:‘吕不韦啊吕不韦,你还是格局小了。’
中苍大步出班,高声呼道:“陛下,臣中苍有本奏!”
嬴政轻轻点了点头,头上的冕旒随着动作轻轻摆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左相请言。”嬴政的声音依旧沉稳。
中苍深躬一礼,朗声道:“陛下,吕相前言有理,然而后语有失。”
中苍眼神锐利,环顾四周群臣,继续说道:“上古三皇,虽是德高盖世,历代敬仰,然而三皇之德,不过安民万千,又怎比得过陛下安定万方,救济亿万苍生之圣德?泰皇虽贵,不足以为陛下之尊号。”
中苍冲着嬴政又是躬身一拜,语气激昂道:
“皇,大也,光也,弘也,贵也,美也,正也,中也,君也,为天下者也。”
“帝,天下之所适,德合天者也;德象天地,察道者也。帝者,天号;帝者,谛也,象可承也。”
“陛下之功德,德兼三皇,功盖五帝!”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