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一推算就知道,帝尧制定节气历法,百姓安居耕种,这才是真正的木德。”
“帝舜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这一看就知道是火德啊,而且你看大禹王,治水为天下主,土克水,定是土德,只有火才能生土啊。”
邹衍重重点头,拍案叫绝:“这就对了,五帝正好是一个轮回。”
邹衍接着激动地说道:“如此说来,夏为土德,商为金德,周为水德,接下来代水者必将木。”
说到这里,邹衍心中想着:‘木为东,难道是齐国?齐国只余两城还能复国,又是一向富庶,曾称东帝,是啊,齐国对啊。’
嬴政看邹衍思考出神,怕他又想到别的地方去,又赶紧说道:“而且以政所想,诸般德行非是以简单四方方位而论,人非草木,四方皆可居存,故而要看其国之行政德行,像我大秦,以耕战为主,耕为第一,又山环水绕,大秦才是木德啊。”
嬴政话说到这里,意思已经是显而易见。
邹衍这时回过神来,微笑道:“太子殿下所言有理,老朽受益匪浅,确实是老朽钻了牛角尖,入了歧途,天下德行确实是五行相生,非是五行相胜。”
“至于大秦之德,乃至诸侯国之德,老朽不敢妄言,请殿下见谅。”
嬴政笑道:“先生博才,以先生之学当知天命,政数次得天授机要,更有神农之女精卫神女入梦,木德昌盛,大秦定是木德啊。”
邹衍一听,感觉也有道理,这位太子殿下龙章凤姿,相貌不凡,面相尊贵,又几次得天眷,不可能造假,没听说过造假造几次的,而且不是一些虚的东西,拿出来的都是真正造福天下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造假能搞出来的。
那么神农先皇托梦若是属实,秦国还真就是木德昌盛了。
邹衍笑道:“殿下所言也有理,且容老朽回去思考一二,今日老朽受教了。”
嬴政笑道:“先生哪里话,何谈受教,不过是探讨罢了,先生之才政谈何指教,政只是在先生的道理上有了一点领悟。”
邹衍心中很是受用,这位太子殿下谦逊之礼,真是王者之风,不逊当年燕昭王。
嬴政接着说道:“先生若是觉得政所想有些道理,也可先回去好好研究一二,政这边随时恭候先生大驾,父王求贤若渴,先生若有意入秦,父王定喜不自胜,尊崇重用。”
邹衍回道:“老朽多谢大王和殿下了,只是老朽年迈,怕是难堪重用。”
嬴政道:“先生有意即可,大秦也不会强迫先生意愿,纵然只是安居大秦,大秦也是求之不得。”
“先生可先回去研究一番五德相生之论,天下苍生也是急需先生之大论啊,先生之名声震天下,先生若是有意,政愿助先生著书出版,先生之才教化天下,岂不是大功德。”
这话说得邹衍颇为心动,自己的这套理论是最适合传播的,他也不会嫌弃自己的名气太大,名气大就是影响力大,影响力大做事就会更容易。
不过不急,今天这位太子殿下的说法有点道理,是更容易让普通人,最重要的是让君王更好接受,还需要回去再好好研究修缮一下理论。
邹衍说道:“老朽先谢过殿下了,只是今日老朽受益匪浅,些许理论也需要修改完善一下,待老朽重新著书后再寻殿下细谈。”
又笑道:“说起来殿下搞的句读符号,确实完善,方便了天下读书人啊。”
嬴政谦逊道:“哪里,不过是稍加改进,此小道耳。”
“先生如此说,政心里就踏实了,那政便静待佳音了。”
待邹衍走后,嬴政心想:‘一生的心血,没有人可以轻易放弃,这阴阳五德理论是邹衍一辈子的心血,容不得他不放在心上。’
(五行相胜就是五行相克的意思。五行五德说,各有分说,在当今时代,实不足一谈,本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宣称天命搞出来的,有时候相生,有时候相克,还有时候不好圆,直接把某个朝代某个君王踢出去的,尤其是汉朝,就变了好几次,属实可笑,五德说本就是服务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以本文作者就自由发挥了。)
第84章 呦,楚墨怎么跪啦四更
‘邹衍神完气足,却气血衰败,阴阳家功法道走偏锋,最重天赋,进步神速,但是却非正途,往往有些副作用,并且难得长久,如今看来邹衍寿命不会长远了,看来日后的东皇太一不是他,他活不到那时候。’
‘说起来,邹奭已经很久没有抛头露面了,这个老头又在做什么?让延瑾暗地里查一下。’
‘一群鬼鬼祟祟,遮头蒙面的家伙罢了。’
嬴政嘴角上挑,微微一笑:‘原本还担心搞不定,现在看来是十拿九稳了,邹衍,放得下身后名吗?’
邹衍回去路上一直在思考今天嬴政忽悠他的话,越想越是有道理。
道法自然,万物自然相生相克,有的相生,有的相克,自己怎么可以只盯着相克呢?尤其是人道,人道德行自然是相生才对,自己的理论没错,只是方向出了一点小误差,不愧是天命之子,对于天命人道的看法,果然有道理,鞭辟入里,真知灼见啊。
自己自幼无论文武,天赋非凡,少年成名,另辟蹊径成立阴阳家,几十年便成为天下显学,纵是比之儒墨道法也不过稍逊半筹。
只可惜,时不我待,寿命将近了,如今最担心就是两件事,一件是后继之人,幸好寻到了一个天赋绝顶的孩子,自己还能再扛十几年,足以培养长大了。
另一件便是自己的学说,难道真是错的吗?今日一番讨论,果然,自己是没错的,只是方向错了!那时候还年轻,走偏一点路很正常,问题不大。
回去好好修改一番就对了,至于取代周室的到底是谁,这个可以再看看,秦楚齐都有可能,那就都下注。
这位太子殿下还说什么只是略懂皮毛,太谦逊了,明明是深入研究了,看来说是仰慕自己不是假的,还愿意助自己推广阴阳学说,人还怪好嘞。
这待遇除了他那四位老师,再无他人了,厚道人啊。
说来那四个晚辈真是好运,一跃成为宗师级人物,不过是好运罢了,也没什么独到著作,不过是占了先机罢了。
等老夫修改好了,看我阴阳家学说不压你们一头。
太子殿下这么盛情邀请,老夫也实在不好拒绝啊,赶紧回去准备,尽快出书!
楚墨巨子六指黑侠,自论学大典后每日都关注着太子宫,拜帖早已奉上,虽然知道肯定可以见到,但是还是心急如焚,自己找了相里胜数次,他也答应了帮忙引荐,终于,昨日派人告知,今日入宫觐见。
楚墨与大秦一向相性不合,大秦禁止私斗,禁止游荡,律法严明,楚墨的游侠向来是接受不了的。
以如今墨家的实力也无力在正面斗争中帮助弱国,况且如今七雄鼎立,皆是无义之战,在六指黑侠的领导下,楚墨也未曾变质,坚守墨家要意,墨家也不再参与列国纷争,只做江湖行侠仗义之事。
楚墨多游侠,乃是墨家最重名一派,虽然对于墨家学说不是最擅长的,但是也不差,六指黑侠更是视墨子为最高信仰,毕生奔波传扬墨子侠义,如今眼见有此良机,自己是一定要抓住的。
况且,自己也年龄不小了,自己奔波一生,侠义为先,坚守墨家教义,仰俯无愧于天地,在自己领导下,纵是已经分裂的秦齐两脉,和楚墨的关系也是缓和了许多。
现在自己已无所求,唯独这身后名还看不开,自己虽然才学不显于世,但也著有墨家经典注解,若是有生之年可成书遍传天下,真是立时死了也愿意。
只是入了宫才发现,好家伙,相里胜在也就罢了,毕竟还要靠人家引荐,怎么相夫氏的敬誉也在。
完了,比学术谁比得过齐墨啊。
相里胜正在殿外守候,见了六指黑侠,笑呵呵迎上来:“巨子,敬誉兄也是想要求见太子殿下,咱们墨家都是一家人,若是分开让人笑话,况且殿下日理万机,也不好屡番打扰,便一同觐见吧。”
齐墨的敬誉也行了一礼:“巨子。”
这还能说啥,回了一礼,六指黑侠笑道:“相里兄所言甚是,既然敬誉兄也来了,便一同拜见太子殿下吧。”
几人入了殿内,行礼参拜,嬴政回礼,热情的请几人入座,相里胜站起身,先开口介绍:“殿下,容臣先给您介绍这两位同仁。”
虚指六指黑侠,说道:“殿下,这位是臣墨家巨子英行,巨子急公好义,武功高强,因天生六指,穿墨家黑袍,江湖人称六指黑侠。”
六指黑侠急忙起身,拱手一拜。
六指黑侠如今年近五十,常年奔波,面容颇为沧桑,可是一双眼神极为锐利,精光四溢,整个人的精气神极为雄壮,嬴政心里暗暗称赞。
嬴政回礼,笑着称赞道:“英行先生之名,政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大幸也。”
六指黑侠忙说道:“太子殿下之言,山野之人愧不敢当,前些日论学大典见殿下英姿,小民方知传言不虚,殿下真乃天眷之人也。”
姿态可谓极低。
相里胜又虚引敬誉,说道:“殿下,这位是齐墨首领敬誉,敬誉先生才学渊博,若论墨家精义,无人可出其右。”
敬誉起身,拱手一拜,嬴政回礼笑道:“久仰久仰,敬誉先生高德之名,世人皆知,诸位快请入座。”
敬誉年六十上下,衣着朴素,神态温和,一看就是好相处之人。
嬴政笑道:“相里先生常谈起两位先生,政只恨不能一见,今日得偿所愿,真是喜不自禁。”
“两位先生所为之事,相里先生也屡次提起,政愿助二位一臂之力,只是如今生产书籍困难,可能还是要慢一些。”
两人一听,心中大喜,不怕慢,能成就行,两人连忙起身拜谢:“多谢殿下多谢殿下,殿下仁德,在下等一定铭记在心,感怀不忘。”
嬴政笑道:“哪里哪里,举手之劳。”
又沉吟道:“只是如今书籍生产困难昂贵,也只能给二位各一册的名额,希望内容也别太多,具体事宜请二位同相里先生一同商议即可。”
两人谢道:“已然足够了,在下等多谢殿下。”
嬴政温声道:“二位不用客气,政一向敬仰墨家侠义,在赵国时便久闻墨侠侠义之名,说起来回秦也已经两年了,政在赵国不常出门,只有一位儿时好友陪伴,说来惭愧,我二人皆为质子,同病相怜,如今政已脱身囹圄,他还为质赵国,唉。”
摇了摇头,微笑道:“说远了,不说这个了。”
嬴政这话一说,六指黑侠果然心中一动,起了其他想法。
几人又寒暄一番,嬴政亲送几人离开,暗想:‘上次请公输家入秦,已经是相里氏底线了,再请其余两派入秦,那就是不让人过了,况且这两家与大秦也相性不合,留之无用,给相里胜留足颜面就是了,希望六指黑侠听进去了朕的暗示,朕的好朋友燕丹,异父异母的好兄弟啊,大哥可没忘了你,这就给你送上助力了,以后可要好好谢谢大哥啊。’
果然,经此一事,原本最看不上秦墨的两家,一路上对相里胜那是赞不绝口,感谢不已,今日这事算是两家欠了相里氏一个大大的人情了。
接下来见的人就有意思了。
昌平君,伱这么早就和农家勾搭上了吗?
第85章 昌平君与农家五更
昌平君,芈姓,熊氏,名启(史失其名,此名为考古发现,存疑),如今的楚王楚考烈王之子,幼年便被封为昌平君,虽然在秦,却不是质子,而是在秦国入仕。
秦楚世代联姻,楚系势力在大秦极为强盛,无论后宫还是朝堂。
昌平君身份高贵,能力不凡,是如今楚系年轻一代的领头人物。
他是秦孝文王和华阳王后的外甥,同时是华阳王后的亲族,是如今秦王子楚的表弟,嬴政的表叔,芈钰的同辈亲族,可以说是在秦楚两国都是最顶尖的贵族,天生出身高贵之人。
子楚的上位有着楚系极大地助力,而且这位昌平君极为精明,无论芈钰怎么挑拨,坚决不对赵姬和嬴政有一分不恭,更没有任何敌意,丝毫不在意芈钰和成蟜才是他最亲的人。
这两年间,嬴政与昌平君也有一些交际,两人也算相熟,在嬴政的印象里,自己这位表叔实在不是易与之辈,如今未至而立之年,外表形象极佳,英俊挺拔,更是博学多才,礼贤下士,为人谦逊知礼,知进退明得失,乃是一等一的人杰。
在他身上贵族的愚蠢和缺点是一点也看不到,一切贵族的优点倒是极多,幸好他现在不是楚王,否则灭楚肯定要多费一番手脚。
年纪轻轻能成为楚系在秦国朝堂的领头人物,这可不是只靠身份的,能力是有的。
如今昌平君送上拜帖,要为之引荐大贤,这个面子,是不能不给的,农家也是自己需要的。
既然引荐,那朕就收下了。
民以食为天,如今天下的粮食产量低到令人发指,大亩亩产也不过最多两石毇(hui,三声)米(秦制石既是体积单位又是重量单位,在此采用重量单位,一石约60斤)。
改善农业生产,迫在眉睫,最好的农业人才毫无疑问是在农家,这群人整天不想着研究种地,老想些别的有的没的,需要朕引导他们走到正途。
而且还有农业历法节气,医术药品,这些都需要农家。
只要可以做好交代你们的事,朕可以原谅你们后来的谋反行为,陈胜吴广不算在内,这个不能原谅。
田光,只要你识相,朕宽恕伱,希望你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即便是没有昌平君引荐,嬴政也打算找个机会邀请农家之人一叙。
至于农家长老杀了白起这事,太扯淡了,纯粹农家口嗨,白起死亡距离剧情开始都四十多年了,这么能活吗?六大长老当时只是堂主罢了,难道三四十岁就是天下顶尖高手,并且可以刺杀大秦最高的武将武安君,农家有这个本事,那统一天下的就不是大秦了,是农家才对。
白起应该死,他虽然劳苦功高,但是确实必须死,一是功高盖主,昭襄王自然是不怕,但是要为儿子铺路;二是无论什么原因,恃功为傲,不听号令;三是杀生过盛,天下骇然,必须背锅;要不然天下人如何看待秦国,这个锅白起不背,难道昭襄王背吗?不过是商君旧事罢了。
说起来农家和大秦相性太和了,大秦以耕种为本,凡男子成年便分田百亩,耕种的好就有功,有赏有爵,农家不投靠大秦才是奇怪,朝堂有人支持,农家全部入秦才是合理的,现在想想,之前怕就是农家想要入秦,被昌平君给截胡到楚国了。
在昌平君带着田光觐见的时候,嬴政亲自出殿下阶相迎,老远便高声道:“昌平君,许久不见了,一旁的便是农家侠魁,豪侠田光田先生吧,久仰大名,政在此有礼了。”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