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01章

作者:月关

  ……

  小隔间里供奉杨氏一门灵位的供桌上,新多了一块灵位。

  香炉里,三柱香火袅袅而燃,

  蒲团前的纸钱盆里,火光明暗不定。

  杨沅跪在蒲团上,一张张撕下杨澈留下的手札,一页页投进纸钱盆里。

  在把杨澈移灵回自己家后,他便想到了曾经无意中发现的那本手札。

  他从大哥的衣柜中,翻出了这本手札,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

  那是杨澈的一本“日记”,他从进入皇城司开始,历次侦破案件的经过,都记录了下来。他的心得、他的体会、他的成长……

  从这本手札里,杨沅看到了他最初的青涩,也看到了他越来越老练的成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难忘的经历,他也会记上一笔。

  于是,通过这本手札,杨沅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哥。

  原来一年前的大哥,并不是整天板着脸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

  原来曾经的他,也会流连声色场所,勾栏听曲,夜宿花船,过得风流快活。

  他在一年多以前的记载里,还看到了他的名字。

  那是杨澈认回他的那一天,杨澈就是从那天开始,彻底改变的。

  杨沅看着一页页纸烧个干净,然后带着一身的纸灰走出了房间。

  院子里,老苟叔正和宋老爹坐在杨澈两兄弟常坐的石案旁。

  “老苟叔你来啦,宋老爹,我去趟皇城司,料理一下我哥的后事。”

  杨沅向老苟叔打了声招呼,又对宋老爹交代了一声,便向外走去。

  老苟叔微微皱起了眉。

  杨澈死后,他没见过杨沅哭。

  报丧时没哭,出殡时也没哭。

  老苟叔有些不满:“杨澈很疼他兄弟的。可是杨沅这孩子连出殡时都没哭上一声,性子未免也太凉薄了。”

  宋老爹却深深地望了一眼杨沅的背影,缓缓地道:“当初,咱也没见老计哭过。”

  ……

  刘商秋抢下了监视国信所的活儿。

  可是这次寇黑衣和杨澈既然中伏,说明皇城司的调查已经为人所知。

  这势必会给他们接下来的调查增加极大的困难。

  对方既然对他们的行动如此了解,谁敢保证,皇城司内部没有对方的细作?

  如果,国信所果然和关昊也有勾结,调查他们的危险性可想而知。

  可刘商秋这个活宝贝,居然挤兑住了木提举,抢下了这桩差使。

  曹指挥真是说不出的蛋疼,他不得不耳提面命,再三叮嘱刘商秋,叫他务必小心小心再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

  可是看刘大公子那左耳听右耳冒的样子,恐怕是一句也没听进去。

  曹敏觉得心好累。

  就在这时,一个皇城卒走了进来,对他二人报拳道:“曹指挥使,刘副指挥使,杨副都头的兄弟杨沅来了。”

第109章 拨草寻蛇迹

  “哦?请他进来吧。”

  曹敏叹了口气,对刘商秋道:“杨澈的家眷来了,咱们一起见见吧。”

  片刻之后,杨沅被领了进来。

  他今天穿了一件皂色长衫,腰间系了一条白带子。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穿了一身皂的原因,杨沅显得沉稳、成熟了许多。

  他那沉凝稳重的气质,较之刘商秋和寇黑衣,看起来也毫不逊色。

  皇城双璧中,刘商秋是那种美到极致雌雄难辨的阴柔美,寇黑衣则是放荡不羁的浪子美。

  而杨沅,此时的容颜和气质都有些中正平和、温润如玉的感觉。

  杨沅向两位下一指挥所正副指挥使行了礼,便在下首坦然坐下。

  杨沅道:“小民今日来,是为了家兄未尽的善后事宜。”

  曹敏颔首道:“令兄乃是本官得力的部下。他不幸遇害,本官也甚为遗憾。今令兄已殁,按我大宋律法,当有抚恤……”

  曹敏拿过案头一份小册子,翻开来道:“我皇城司木提举,已向官家进言,这次捐躯将士共二十一人,皆追擢一级官身。

  “令兄是发现本案疑凶的最大功臣,故提擢三级,他本是我第三都副都头,如今追擢为武修郎,官家仁德,应该会批复下来的。

  “捐躯将士中,家有孤老寡幼者,每人每月领米三斗。

  “杨澈家中,如今只有你一个兄弟,又已成年,不在此列。

  “不过,官家批复之后,你可以按照令兄武修郎的官俸,领取半年的俸禄为抚恤。”

  杨沅突然问道:“小民听说,阵亡并战途病死伤死的军士,可听其子孙弟侄年二十以上者一人充填公职?”

  曹敏有些意外地看了杨完一眼,颔首道:“不错,你已年满二十,确实有一个名额,可以充填入官府当差。如果你愿意,本官会帮你安排一个好一些的衙门里去当差。”

  杨沅道:“曹指挥,小民想加入皇城司,也可以吗?”

  曹敏微微皱眉:“若要普通的从军,倒也容易。但是皇城司比禁军还要难进,你……”

  看到杨沅腰间的白带子,曹敏心中一软:“罢了,我替你向皇城使说项一下,应该……可以办到。”

  杨沅大喜,又问道:“那,小民可以继承家兄副都头的官职吧?”

  曹敏又是一愣,啼笑皆非地道:“做官,要凭自己的功劳本事,一刀一枪地去争。”

  刘商秋马上瞟了曹敏一眼,老曹你是在点我么?

  曹敏又道:“当然,本朝荫官制度,也可以让人直接为官,但令兄可还不到那样的职位。”

  这还差不多,刘商秋又满意地收回了目光。

  杨沅不满地道:“不是吧?我大哥为国捐躯了,我都不能顶他的位子?那我大哥追擢的这个什么……武修郎是吧,是几品官啊?”

  曹敏道:“七品。”

  杨沅道:“我大哥原本是副都头,从九品的官。现在我哥死了,我顶他的职缺,做个从九品的副都头都不行吗?”

  曹敏万没想到杨澈响当当的一条汉子,竟有个这么混账的兄弟。

  他强忍怒气道:“不行!”

  杨沅大失所望,低头想了一想,又抬头道:“那我就不入皇城司了,我不要朝廷给我安排职位的话,可不可以多领几个月的抚恤?”

  曹敏已经忍无可忍了,拂袖道:“朝廷制度,可以容得你讨价还价的?”

  杨沅叫道:“我大哥为朝廷死了,你们不给我官儿做,钱也不肯多给,我怎么娶妻生子,我怎么成家立业?”

  刘商秋被他这副嘴脸恶心到了,冷冷地道:“你想用你大哥的命,换一个一生富贵吗?严格算起来,你大哥是伤死,另外二十名兄弟才是战死。“那些战死的兄弟才得了多少抚恤?

  “更何况,这次行动,我们损兵折将,你懂吗?如果我们抓住了金谍,还好向朝廷多争取一些。

  “如今损兵折将,皇城使是一面向朝廷请罪,一面为牺牲将士争取赏赐的,你还要怎样?”

  杨沅似乎被唬住了,讷讷地道:“那……那我大哥以武修郎身份给予抚恤的话,能有多少钱?”

  曹敏怒不可遏,向外一指,喝道:“等抚恤拨下来时,本官自会派人送去你家中,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你给我出去!”

  “曹指挥,你不能人走茶凉啊,你……”

  杨沅跳起来要叫,刘商秋冲堂下两个皇城卒喝道:“你们是死人呐?还不把这个见了血的蝇子轰出去!”

  杨沅被两个皇城卒架着,丢出了皇城司。

  杨沅跳着脚儿对皇城司大骂,守门的士卒念在他大哥面上,只是装聋作哑。

  好久之后,杨沅似乎骂累了,自觉无趣地住了口。

  于吉光等人远远地辍着,却见杨沅离开皇城司后,越走那路他们越熟。

  于吉光心里头还在犯合计,一根筋的大楚已经叫了出来:“于孔目,那个杨沅,好像是要去咱们国信所啊……”

  ……

  国信所小校场上,一群人正在蹴鞠。

  勾当官沈鹤带领一队,勾当官沐文带领另一队。

  沈鹤的一队穿土黄色短打,沐文一队则穿着皂青色短打。

  每一队有十二个人,分别担当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这个身份的区别,可以从他们稍有区分的帽子分辨出来。

  岑本作为沈鹤一队的副队长,足不离球,球不离足地颠球数次,忽然把球回传给了沈鹤。

  沈鹤毫不迟疑,眼见那球凌空飞来,他直接凌空而起,一脚凌空抽射,球便射向沐文那一队的“风流眼”。

  球进了!

  围观者拍掌大笑,马上就有人跑过来,手上抓着一把白沫儿,给沐文脸上涂了一道。

  每输一球,输球一方的队长脸上就要涂一道。

  沐文脸上已经被涂了四道,惹得沐文大怒:“你们这群废物,还行不行了,屁大的功夫被人连进四球,普天之下还有比你们更废物的球队吗?”

  沐文一甩手,恨恨地走向场边:“老子不玩了,真是被你们活活气死。”

  沈鹤开心大笑道:“老沐,别玩不起啊,来来来,大不了沈某让你一个球先。”

  这时,一个国信所役卒飞奔过来,一见沈鹤便道:“沈勾当,衙门外来了一个名叫杨沅的,指名说要见你!”

  沈鹤一呆:“杨沅,他谁啊?”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