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093章

作者:月关

  只是,导致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是那条蹀躞带吗?

  如果是,真的还能用它回到未来的世界,或是把不适应这个身体的灵魂,转移到一具适应的躯体里吗?

  杨沅不知道,不过他愿意竭尽所能去帮助颜敏,这是他欠她的。

  一个下午,他们聊了很多。

  颜敏组建了“一品堂”,广招天下奇人异士,费尽心机研究了多年,什么结果都没有。

  她都已经变得有些厌世了。

  现在突然醒悟到,问题很可能出在那条对未来的他们来说,已经是古董级的蹀躞带上,她总算有了新的追求。

  蹀躞带本就是胡人发明的,最早的记载还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时候。

  它渐渐失去市场,是到北宋末年,现在在宋国已经极少有人使用蹀躞带了。

  而西夏和金国,还偶尔能从贵族正式装扮中看到。

  所以,他们在未来见过的那条缀满珠玉宝石的蹀躞带,现在应该已经存在于世间了。

  只要它在,杨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帮颜敏找到。

  至于西夏国相的尊位,包括整个西夏,于颜敏而言,毫无意义。

  她都不能做自己了,还有什么快乐可以追求?

  杨沅也曾试着与她探讨,既然有她的帮助,那么该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整个“大白高国”。

  杨沅做了很多设想,他这边如何以谈判为掩护,如何调兵遣将,两人如何里应外合,如何派遣“同舟会”精英斥候执行特种作战……

  但……被颜姐一口否决了。

  那不耐烦且霸道的劲儿,就像他刚刚入行,自鸣得意地向那位坐在办公桌后面,挟着女士香烟的妩媚少妇卖弄他的见解时。

  “不需要……”

  任得敬皱了皱眉,杨沅从他眉眼前,隐约能看到一丝当初那个优雅、知性、美丽的都市女白领痕迹。

  “如果我想要,哪怕是我想把夏国一分为二,跟李仁孝平分江山,他也会答应。

  他没有实力不答应。除非我想把他赶下台,让他皇帝也做不成,他才会狗急跳墙。”

  “可……现在不就是在让他下台吗?”

  “是!可我不会摆事情出来,给他选择的机会啊。”

  “所以……”

  “所以,我们可以用几天的时间,装模作样地谈一个结果。

  然后我会回兴庆府,你等着把这里纳入大宋版图就行了。”

  他又强调道:“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找遍全天下,找到那条腰带!”

  “当然,你得给任家一个好的结果。虽然,我从来没把我当成任得敬,但任家的人,一直在全力维护我。”

  “我答应!”

  杨沅也不会想到,对于西夏的谋划,会以一个如此神奇的方式得到解决。

  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对西夏也是志在必得的。

  而且,他有六成以上的把握。

  只不过,这个全过程,应该会持续一年半以上。

  他会拖着河套平原上的西夏人,全力谋略河西走廊。

  彻底占领并统治河西走廊,至少也要到今年秋后。

  然后,他才会谋略河套平原。

  如果一切顺利,西夏只剩下一些四处逃窜的游兵散勇,也就没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不过在这整个过程中,大宋要付出重大牺牲以及国力的损耗。

  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次日,杨沅似乎恢复了正常。

  他先找来监军韩靖北,告诉他昨日的谈判卓有成效,所以西线的讨伐,现在虽不能停止,却可以放缓速度。

  至少不必为了尽快征服河西走廊,不计代价地进行进攻。

  韩监军当然认可杨沅的决定,他觉得西夏如果愿意臣服于大宋,其实对河西走廊的战争已经可以停下来了。

  如今杨沅只是想要放缓进攻的速度,避免过大的伤亡,他有什么不同意的?

  于是,杨沅和监军联合署名,将这个决定迅速转去了甘州,通知刘锜和吴拱。

  随后,杨沅与任得敬再次举行了和谈。

  这一次,不是在大河之上,而是在应理城中。

  杨沅要单刀赴会的时候,韩靖北、时寒、杨万里等人都快吓疯了。

  杨万里差点儿给杨沅演上一出自刎死谏的剧目。

  可这也没能阻止杨沅,他就只带着杨寿,领着一百兵,过“九渡”,去了应理城。

  第三天,任得敬从应理出发,过“九渡”,到了沙陀城。

  如是者五渡之后,双方开始具备了更高的信任,从属官们不再心惊胆战。

  不过,大夏开封府少卿刘昇和大宋军前宣谕使韩靖北,则变成了一对“怨妇加弃妇”。

  因为大夏国相和大宋杨沅经常是大把的时间单独谈话,不带他们。

  这其实是很不妥当的一种行为,尤其是一旦将来出什么事,这会成为旁人攻讦杨沅的重要把柄。

  至于任得敬,他倒是不担心,因为在西夏,也没什么人能弹劾他了。

  否则,那就是“下跪何人?因何状告本官呐?”

  不过,杨沅也不在乎。

  等西夏国相献国归宋时,今日的私下会晤就是完全合理且必要的,没人能用此事对他做文章。

  第九次渡河,是杨沅去应理城。

  这一次,监军韩靖北就跟弃妇接回了府、怨妇扶了正似的,终于能正大光明地跟在杨沅身边,一起去了应理城。

  杨沅和西夏国相达成了和谈的一系列初步意向,任得敬现在需要返回兴庆府,向西夏皇帝汇报和谈结果。

  在征得西夏国皇帝李仁孝同意之后,加盖皇帝与国相的印钤,再把正式国书交给大宋使节杨沅。

  杨沅接了国书之后,再向大宋皇帝递呈西夏国书,然后双方就开始一系列西夏改认宗主国的事务。

  “杨安抚,请耐心等候本相的消息。”任得敬一语双关地道。

  拓跋黑衣走到了杨沅面前,神情间有一抹沮丧,又有一种终于放下的释然。

  “我大夏终究是国小力弱……”

  拓跋黑衣的语气中有一丝不甘,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

  西夏最初臣服于大唐,然后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等中原政权的藩属。

  接着是大辽、北宋、金国……

  转悠了一圈,先后认了十几个干爹,最终又认回了南宋。

  可这就是夹缝里求生存的小国命运,拓跋黑衣曾经的一切努力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

  任得敬从应理城返回兴庆府的时候,洛承安、颜青羽和岳佩莹等几名原“继嗣堂”后人,也正从北面返回兴庆府。

  他们成功发掘到了“继嗣堂”遗宝。

  有了如此海量的财富,他们完全有能力重新缔造一个强大的地下王国。

  为了把这批遗宝运走,他们煞费苦心,从天水定购了一些大型的木制和陶制的佛像。

  然后他们把诸多宝物都装进佛像空着的内胎,用关中大叫驴拉着的大号马车,一辆辆运走。

  他们离开天水,假意驶往宝鸡,半路折向北,穿过大陇山和小陇山的间隙,进入金国控制的渭州地带。

  由于他们早在宋国攻陷天水之前,就已抵达该地,和天水地区的地方权贵关系良好。

  他们所运的又是佛像,而这些地区百姓和地方官府、权贵大多崇信佛教。

  这支队伍左右不过百余人,护着数十辆满载佛像的大车,不可能在军事上产生什么影响。

  所以他们顺利进入了金国控制区域。

  由于他们实际上西夏人的身份,做为盟国的金人也没有对他们大加刁难,更没有人有胆子破坏佛像进行检查。

  所以,他们又辗转通过金人控制区,绕道通往西夏的北路,回到了西夏境内……

第811章 谋划

  任得敬回到兴庆府的时候,已经是早春三月了。

  驻守于肃州的拓拔厚派出了一支驼队,艰难地横穿大沙漠,向兴庆府汇报了河西走廊地区如今面临的险峻局面。

  李仁孝收到消息后,心中只觉庆幸,幸亏国相见机的早,已经向大宋果断提出了议和。

  肃州局势如此危急,可是他真的是毫无办法了。

  一支驼队尚还可以穿越沙漠,他可没办法把一支大军从沙漠里送过去。

  而且,杨沅就在应理城南,正望“黄河九渡”而虎视耽耽。

  这个时候,他岂敢抽调河套地区的防御力量,去解河西之围。

  他现在只盼任得敬能给他带个好消息回来。

  任得敬回到兴庆城的时候,柳絮正轻轻飘向皇城的湖面,满目的绿波涸漫,袅袅的烟波空濛。

  虽然对于整个西夏来说,给人的感觉是黄沙漫天,戈壁沙漠。

  可是河套平原有贺兰山为它屏障阻挡着寒风,有黄河灌溉着大地,却无疑是一片塞上江南。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