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347章

作者:月关

  杨沅也不在乎这位被宠惯了的沈家大少爷,见他神色冷淡,便只当没看见他。

  等一众送行者送走了陆游,眼见那船只渐渐远去,大家便也纷纷散去了。

  杨沅看见楚念秋,便招呼一声,向他走了过去。

  杨沅把自己在山阴买地置宅的事儿,对楚念秋说了一遍。

  这事总要张扬出去造个势的,况且他主动告诉楚念秋,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可以坚定楚念秋对他的信念,认定他王烨凡是真要成为此地长期供货商的。

  由此就能更好的麻痹楚念秋和这个白手套后面的山阴兵马都监,楚源。

  楚念秋听了,果然大为欢喜,对杨沅笑道:“甚好,如此一来,楚某与二郎以后就能时常来往了。”

  杨沅笑道:“小弟也正有此意。家和才能兴旺,小弟不欲和家兄相争。

  等咱们之间的生意稳定下来,小弟想长居山阴,于家门之外另作发展,今后仰仗楚行首处甚多啊。”

  楚念秋笑道:“做生意嘛,当然是朋友越多越好。

  二郎若真的长居山阴,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正该互相扶持才对。

  你那地皮已经拿下了么,几时起造住宅啊?”

  杨沅道:“地皮已经拿下了,小弟听说此地造宅建屋,多用都作院的匠人。

  小弟求务观兄写了一封荐书,正打算去转运司走走。”

  楚念秋抚须道:“转运司么……,转运司刚刚触了一个大霉头,抓了不少人。

  朝廷尚未委派官员来,如今就剩下一个转运副使在撑场面。那转运副使姓乔,为人一向谨慎。

  他这人的性子是,他不求人,另人也休想求他,是个不担事儿的,你去找他,未必能成。”

  杨沅道:“我这不是一时寻不到门路嘛,务观兄已经给我写了荐书,我若不走上一趟,于务观兄面上须不好看。”

  楚念秋道:“说的也是,那你不妨去碰碰运气吧。如果不成,你来找我,提刑司那边,为兄倒也有点关系。”

  杨沅大喜,向他道一声谢,便乘车离去。

  楚念秋刚要转身上车,一直暗暗窥视着此间动静的沈大公子便走了过来。

  他满面春风地笑道:“楚行首,你与二郎鬼鬼祟祟商量些什么呢,可是要去哪里寻花问柳?”

  楚念秋回首见是沈溪,便笑道:“若是去寻花问柳,自当向你这位花间浪子询问门径,我们哪有你熟门熟路。”

  两人打趣着,楚念秋便把杨沅在此间置地买宅的事情说了一遍。

  沈溪笑吟吟地听着,心中却在冷笑,得罪了本公子,你还想在山阴立足?

  沈溪暗暗盘算着主意,随口敷衍几句,待楚念秋一走,他便上了车子,吩咐道:“走,去转运司!”

第308章 巧官乔贞

  转运司负责漕粮赋税的运输,负责地方财政、负责司法监察,负责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

  这么多的职能之下,两浙东路转运司的高级官员几乎被一扫而空,只剩下一个乔贞,转运司居然还能运转自如。

  转运司不但仍旧运转自如,乔贞还能每天摸鱼,提前回家去雕核桃。

  由此就可看出,很多人都只注意到了乔贞的不担当,却没发现他强大的能力。

  比起半日之内,将百余日积案处理完毕的凤雏庞统,比起一年断案一万多件且无一人上诉的大理寺丞狄仁杰,这位乔转运使怕也不遑稍让了。

  此人能力出众,懂得轻重缓急、晓得抓大放小。整个转运司就只在他一人维持之下,居然保持了有条不紊,并没有造成什么混乱。

  “这表格法,当真神妙。”

  乔贞拿着朝廷刚刚发下来的一种统计表格,上边还标注了一种奇异的数字。

  表格只有一张,配套的说明倒有足足七页。

  不过,这东西领会起来并不难,那说明还没看完,乔贞就已经彻底领会了,不禁啧啧赞叹。

  一位押司官道:“司公,需要立即把这表格法下发各司署吗?”

  乔贞摇了摇头,把它递还给押司,道:“且先收着吧,等我转运司各职官员配备齐了再说。”

  那押司显然是他的一个亲信,疑惑地问道:“司公既然觉得此物可以大减繁琐,增强效率,何不在司公独掌漕司之时就把它推行开来呢,这也是一桩政绩啊。”

  乔贞莞尔一笑,道:“我今暂领全司,如果不出意外,官员配备齐全之日,我就要顺势执掌正印,此时正该求稳,而非求进。”

  乔贞悠然喝一口上好的龙井炒茶,赞道:“这炒茶也好,清心宁神,清茗从此当独领茶道也。”

  随后,他又点拨自己这心腹道:“再者,各司署乃至更其下的各个官署衙门里,胥吏良莠不齐,学识高低不同。

  如今正值秋粮税赋征收的紧要时刻,骤行新法,他们个个都能如你我一般迅速领悟么?”

  那押司憬然,赞同道:“司公所虑甚是。”

  乔贞目光一暗,又道:“新旧接替、一团混乱当中,若再有人以不熟悉这小写数字、不熟悉这表格统计之法为由,趁机做些错账乱账,我乔某人便是三头六臂,也只是一个人,如何理会得来。”

  押司官赞佩地道:“司公深谋远虑,卑职叹服。”

  这时,有衙役上堂禀报道:“乔漕司,有龙山王二求见漕司。”

  说着,他便把一份拜帖呈了上去。

  乔贞眉头一皱,打开拜贴一看,里边还夹了一封信。

  乔贞打开一看,却是陆家陆游所写。

  乔贞看罢,吩咐道:“请他进来。”说罢,向那押司官挥了挥手。

  那押司便拿了朝廷下发的表格样本和使用说明退下去归档了。

  不一会儿,杨沅被领进来。

  乔贞热情地请他坐了,叫人上茶,满面春风地介绍道:“此为临安新兴之沏茶法,王公子既从临安来,想来也是喝过的,请。”

  杨沅呷了一口,味道一般,回头得跟师师说一声,供应不上的时候宁可少供应一些,也得保证品质才是。

  当然,也可能这乔漕司是从别家买的,反正比他喝过的上品炒茶差了许多。

  乔贞笑道:“务观今日去宁德赴任了吧?本官公务繁忙,却是未能相送。

  务观这封荐书,本官已经看过,王公子既然是务观的好友,本官自当尽力给予方便,只不知王公子遇到了什么难处呢?”

  杨沅就把他想从都作院抽调匠人,去帮他盖房子的事儿说一遍。

  杨沅道:“在下倒不是图着省那几个钱,主要是起造房屋乃百年大计,都作院出来的匠人技艺高超,尤其叫人放心些。

  至于该给的工钱,乔漕司放心,绝对一文也不会少的。”

  乔贞笑道:“这倒没有什么,只是,哎呀,要从都作院借调匠人,就得都作院指挥使点头。而都作院指挥使,是提刑司的人兼任。

  本官在转运司一直做的是佐贰官,一贯只专注于本司事务,和他们提刑司没什么来往呀。”

  乔贞一脸为难的样子:“我们转运使与提刑司倒是熟悉的很,你是务观贤弟引介来的人,本官自己纵然没有那个人脉,照理也当托请上官代为引介,可是我转运司近来出了些事,想必王公子你也是听说过的……”

  杨沅有些失望,道:“这么说来,乔漕司这边是帮不上忙了?”

  乔贞摇了摇头,毅然道:“罢了,今日放衙,本官跑一趟提刑司,替你说和说和,此事若有苗头,本官便引荐你和都作院指挥使认识。

  这种事嘛,其实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有本官出面,想来问题不大,王公子听本官消息便是。”

  杨沅大喜,忙向乔贞道谢。

  乔贞笑道:“冲着务观贤弟,这点事本官也得帮忙,更何况我与王公子你也是一见如故。

  如今转运司只有乔某一人上下打理,实在是脱不开身了,却不知王公子如今住在哪里啊,等我忙过这两天,便设宴为王公子接风。”

  杨沅忙道:“哪敢劳动乔漕司相请,该当王某相请漕司。”

  “没时间,没时间啊……”

  乔贞摆摆手,一脸痛苦:“转运司上下十几位大员的事务,现在全压在乔某一人身上,实在是脱不开身呐。

  乔某这几天,都是夜不归宿,睡在公房里的。哎,等朝廷配齐了人员,本官才得清闲呐。”

  杨沅笑道:“在下既然要在山阴置地起宅,自然是要待上一段时间的。那就等乔漕司得了空闲,在下再设宴相请。”

  “哈哈,客气了,客气了。”

  杨沅起身告辞,乔贞十分热情,一直把他送到仪门,杨沅再三请他留步,乔贞这才站下。

  乔贞笑道:“你放心,今晚乔某放衙,手头公事一定暂且搁下,为你跑一趟提刑司,但有眉目,马上便派人去知会与你。”

  “有劳漕司。”

  杨沅一个长揖,转身出了转运司。

  转运司权势颇重,对提刑司是有节制监察之权的,而且这位副使明显要转正了。

  有他出面,那提刑司不会不给面子,此事成了。

  就等和那提刑司接触一下,再看如何巧妙地把他名单上的匠人至少讨要几个过来。

  如今已经无事,杨沅想了一想,便想去“妙修庵”走一趟。

  文天带了营造师,正在现场勘察,他有什么想法,可以去和营造师聊聊。

  虽说是为了钓鱼才建的宅子,既然建了,总得上点心才行。

  乔贞回了签押房,便把杨沅的拜贴和那荐书团了一团,扔进了一旁的“渣斗”。

  提刑司他是不会去的,他乔老爷万事不求人,人也莫来求他。

  调动官作工匠起造私宅,官作工匠是从朝廷拿工薪的,人家付的工钱会落在何人手上?

  这种事儿常见,可常见不见得就合法呀。

  他乔老爷爱钱,但是有隐患的钱,他可不赚。

  且捱两日,他再去见王二少,就说提刑司不给他面子。

  他为了帮王二少反被提刑司羞辱了,王二少便欠了他一个人情。

  人情不人情的他倒不在乎,反正他也不打算以后有什么事求到这位王二少头上,只要没得罪人,不招人忌恨就好。

  随后,他便翻开一份提刑司转来的卷宗批阅起来。

  卷宗里边洋洒万言,不过乔贞早就熟悉官场套路了,一目十行,只择精要,很快也就看明白了。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