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丹娘越说越气,“啪!”地一声,又抽了她一记。
……
“拈花小筑”,菊庭里。
杨沅坐在左厢小书房里,薛冰欣就坐在他的腿上。
薛冰欣是个身材很润的女子,坐在腿上,搂在怀里,毫无骨感,却不显肥胖,身姿也是轻盈。
杨沅沉思道:“所以,前段时间的金国情报里,没有这方面的汇报?”
薛冰欣肯定地道:“奴家一直负责这一块嘛,金国朝廷时有是否南征的议论,但确实没有征兵、调兵的举动。”
杨沅和薛冰欣原本是机速房“蝉字房”的正副承旨官。
而“蝉字房”是负责宋国对外、主要是对金国的情报搜集事务。
在杨沅的了解中,之前并没有金国将要动兵的迹象。
不要说动用百万大军这么夸张了,就算动用十万大军,战备也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
尤其是金国经济不如宋国,战争动员的准备时间和涉及面之广,也就更大。
所以,如果金国之前有所动作,有心关注金国朝廷动向的人一定会有所察觉。
宋国在金国派驻了不少间谍,活动于民间的不少,已经成功打入金国官府的也有一些。
如果金国有心一战,那么备战过程中的迹象,是根本瞒不过他们的。
杨沅据此判断,金人只是故意虚张声势,想把由他引起的反金思潮打压下去。
不过,他在“蝉字房”时,毕竟是个甩手掌柜的。
为了确保自己的判断无误,所以他来“拈花小筑”找薛冰欣向她再确认一下。
“如此说来,我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
杨沅拍拍薛冰欣的肥臀,小猪猪就恋恋不舍地从他腿上站起来。
杨沅从怀中取出一本手札,递给薛冰欣道:“现在有人利用金人调兵遣将之举,造谣传谣,惹得人心动荡。
我已详细分析了金人此番举动的用意,和他们虚张声势的实质,决定上书朝廷,剖析清楚,以正君心。你来润色一遍,我再递进宫去。”
杨沅现在是状元,虽然还没有正式授官,也是有资格直接上书天子的。
换作以前他是机速房承旨房,实则没有现在这种资格。
那时他只能就他所负责的“蝉字房”事务负责,而且有事只能上报郑远东,由郑远东决定是否上报天子。
非是关乎“蝉字房”负责的谍报事务,他根本无权置喙。
而现在不同,他已经是预备的政务官,有资格对朝廷的大政方针指手划脚、表达意见了。
薛冰欣接过手札,打开了迅速看了一遍,不过千余字的奏本。
薛冰欣看完之后,惊讶道:“二郎写的很好啊。
君心正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百官正,百官正则万民正,万民正才有四方之正。
就这一句就气壮如山了,还要润色什么?”
杨沅道:“有些奏本,全是干货的好,让官家一眼就能看到本质,抓到重点。
但有些奏本,却需要花团锦簇。就如这篇奏本,剖析金人蔡州聚兵的真相,并无需多少文字。
重要的是,要让官家看清金人此番举动的纸虎本质,利用此事,更加提振我宋人的军心士气。
这篇奏本写的好,官家一定会传示百官,继而流传天下。
那么就需要多加润色,方才激励人心。我是状元啊,盛名所累,文字不精彩些怎么成?”
薛冰欣面有难色地道:“二郎啊,人家原本是内廷女官,外放出来后,也是在机速房里做事。
所以凡事就讲究一个简洁明了。修文饰彩、添枝加叶的事情,奴奴不擅长呢。”
杨沅一呆,继而一想也是。
外廷大臣才需要掌握这些东西。
薛冰欣做内廷女官时,向太后、皇后或者内尚书折夫人禀报事情,当然是越简洁明了越好,她们谁看你的文笔修饰。
至于做了机速房的特务头子,那就更是如此了。
一个搞情报工作的,你修饰文采做什么?
杨沅原本想着师师还有不到三个足月就要生产,这时大腹便便的,哪怕对她来说轻而易举的事,也不想她去劳神。
却忘了以薛冰欣的出身,和她一直以来所从事的事情,其实对这些并不擅长。
杨沅苦笑道:“罢了,那我回头自己琢磨一下吧。
哎!还有给晋王的条陈要写。
真的是,原还想着,等我授官之后,叫你在我身边做些幕客的事情呢。
如此一来,你不会那么闲,咱们家还省了请幕客师爷的钱,岂不两全齐美?可你不中用啊!”
杨沅说着在她臀上又拍了一巴掌,顿时嫩脂豆腐一阵荡漾,隔着衣衫都能看出那跌宕的韵律来。
薛冰欣一听却是大喜,忙道:“修文饰采奴家不擅长,可是干些实务就没问题,到时我去帮二郎啊。”
如果真帮杨沅做了幕客的事情,那就可以常伴他左右了。这不比偶尔比珠宝店里盘账有趣?
当然啦,数银子有数银子的乐趣,她还是要继续数的。
可也不能天天去数啊,会让王员外觉得自己这个小股东不信任他似的。
杨沅道:“再说吧,我查过以前各任状元郎委任的去向,如果是去秘书省做校书郎……”
杨沅皱了皱眉,便有些担心。
不过,历任状元之中,一步到位去做校书郎的也不是很多。
更多的是做些比校书郎还要低一些的实务,如此历练至少一年,才会调到“秘书郎”这个清贵之位上。
那样的话,他可以等给他的任命下来再说。
如果真有奔着“校书郎”、“秘书郎”去的架势,要么就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努力提升自己。
或者在这一年时间里物色个好助手。
到那时师师早已生产,实在不成,不是还有师师姐姐给他兜底么。
所以杨沅一点也不慌。
这时,门前忽然一声轻咳。
杨沅和薛冰欣闻声一起向书房门口望去,就见艾曼纽贝儿正站在门口。
她穿着一身燕居的白色长裙,头发也没有像宋人女子一般挽成发髻,而是披散在肩上。
自然的金色波浪卷儿,衬着她那张线条清晰、美丽脱俗的面孔。
杨沅不期然地又想起了少年时期,在大银幕上乍然看到那位绝色天使的刹那窒息感。
“天使”的蓝眸看着杨沅,脸上带着一抹浅浅的羞涩笑意:“杨先生,这件事可以交给贝儿来做吗?”
这菊庭现在只有艾曼纽贝儿和薛冰欣两住着,杨沅和薛冰欣商量事情时便没什么避忌,书房的门也没有关,没想到被贝儿听见了。
杨沅诧异地道:“你?”
贝儿稍带些腼腆地道:“贝儿曾经学习过章、奏、表、议等文体。”
人臣进言,自有定体。
就像后世的公文,用A4纸还是B5纸,边距留多少,一级标题用几号字,用什么字体都有讲究,更不要说内容了……
给皇帝的奏折更加复杂,对于文体内容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而且每种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上书天子的主要是章、奏、表、议四大类型。
其中光是一个奏议类,就又具体分出了驳议、谥议、册文、疏、上书、上言、讲义、露布等三十多种文体。
这和杨沅私下里只写个干货条陈给鹅王不同,要求很严谨的。
杨沅之所以不慌,是因为文采不行的大臣多了去了。
曹泳是户部侍郎兼临安府尹,可他原来就是一个大富人的门客,哪有那么高的文采。
他就是靠他的幕客来做这些具体文案事务的。
杨沅自然也可以这么做,只是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罢了。
这时听贝儿主动请缨,杨沅有些好奇,忙起身道:“来,那你且试一试。”
杨沅让开了位置,贝儿便走进来,对薛冰欣礼貌地笑笑,在书案后面坐了下去。
她不忙着写,先拿过手札,将杨沅的原文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略一思索,这才胸有成竹地提起笔来。
她还真行!
贝儿就和盈歌一样,明明是外邦女子,可是学习汉人文化,咬字嚼字之认真细微之处,甚至比用惯了汉字的汉人更加清楚明白。
蒲押麻的野心很大,当初他谋划把泉州变成他一家一姓之地。
为此,他搜罗了很多美女,打算送给需要巴结联络的各级官员做敲门砖。
而其中的艾曼纽贝儿,他是打算送给大宋皇帝的。
送给大宋皇帝的女人,当然不能只去做一个花瓶。
为此他不惜重金聘请名师,对贝儿做了很多这方面的训练。
蒲押麻并不指望艾曼纽贝儿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能够成为大宋的皇后。
但是如果这个美人儿能够在政务上对皇帝有所帮助,且她的外邦身份会让皇帝更放心用她。
那么她对皇帝自然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成为他在内廷的强大呼应。
蒲押麻并不担心贝儿是被掳来的买受的女奴问题。
首先,他只是买主,并不曾虐待过贝儿,两人之间谈不上仇恨。
其次,是他给了贝儿入宫做皇妃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贝儿一个蕃邦女子,注定不能得到宋国权贵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