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562章

作者:月关

  “没错。”

  这些事,只要对海贸了解一些,就能依据时局判断出来,金玉贞没有什么好掩饰的。

  杨沅道:“所有这些问题,只要你和我……,不,是和我们大宋合作,都将迎刃而解。”

  杨沅的头上仿佛悄悄长出了一对魔鬼的犄角:

  “不仅如此,你们金家还可以在这种所有海商都受到限制的状态下,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你们一船的利润可以数倍于从前。

  “大宋可以放开对金家的所有限制,金国北方势力会毫不讲价地吃下你运去的所有货物。

  这其中的利润之大,相信金夫人能够算的很清楚。”

  金玉贞的胸膛微微起伏,呼吸有些克制不住的急促起来。

  她很清楚杨沅是在给她画饼,可是这张饼真的香啊。

  不过,利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一个决策失误,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金家,承担得起吗?

  杨沅耐心地等待着,丝毫没有催促的意思。

  他知道,金玉贞正在权衡利弊。

  这是正常的。

  如果金玉贞听他一画大饼就无脑接受,那他才要担心。

  一个没脑子的猪队友,怎能值得托付重任。

  杨沅宁可让度这份利益,也要找个中间人,是因为他很清楚,宋国不能太早站队。

  或者说,不能过早暴露宋的野心。

  宋国朝堂上,目前是主和派占据上风。

  那么民间呢?

  民间也是一样!

  不想开战的人居多,这是正常的,这是人性。

  你不能苛求所有人都明白,他们这样做是在苟安,是在养虎为患。

  你不能苛求他们都能知道,这种苟安最终换来的不是继续如此的和平,而是灭顶之灾。

  哪有那么多人能够拥有这样高远的眼界?

  大部分人就只是努力过好自己日子的普通人而已。

  宋国目前的主战派,主要是当初南迁的北人;一部分拥有远见卓识的南人;一部分迎合上意的投机者;一部分想要建功立业的武人。

  杨沅在朝堂上大声疾呼不该对外一味示弱,这是符合民意的,也为他赢得了好名声。

  但,强硬派和主战派并不完全一样。

  强硬派是最容易转化为主战派的人,但他们却不能直接当成主战派。

  在没有让宋国百姓看到金国灭宋的野心之前,主动打破双方已经持续多年的和平局面,如何服众?

  这种情况下,让百姓们毫无怨言地多缴纳一些税赋,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父亲、丈夫、儿子送上战场,可能吗?

  所以大宋需要师出有名。

  这个“名”,不仅仅是道义之名,更能让大宋百姓们明白,这一仗是不得不打,打比不打更好。

  在这种认识还未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之前,宋国不能公开支持金国的北方反叛者,那么就需要一个中间人。

  宋国只需要躲在这个中间人后面,暗搓搓地给两个鼻青脸肿的拳手不时递上一瓶水、扔个手巾板儿,再喊几句加油,等双方鼻青脸肿地挥起拳头时,在一旁猥琐发育就好。

  金玉贞苦苦思索着。

  杨沅的建议让她心动,却也令她非常紧张。

  金家如果成为这个中间人,风险太大了。

  当然,机遇也更大。

  顺利的话,金家将因此一跃成为高丽第一家族,甚至凌驾于王族之上。

  可风险……

  来自高丽王和敌对派系的排挤打压,金国平定内乱后的秋后算账,被宋国抛出去充当替罪羊的可能性……

  金玉贞脸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对杨沅道:“很遗憾,我们金家……恐怕扛不下。”

  杨沅微笑道:“金夫人有什么顾虑,不妨说来听听。”

  金玉贞道:“金国拥有近乎两倍于宋国的国土,武力更是强大。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即便有人暗中支持,其反叛者也未必就能成功。

  如果金国平定了北方,掉过头来问罪于宋国,金家是否会成为宋国撇清关系的祭品?”

  不等杨沅回答,金玉贞就摇头道:“除非宋国已经有把握与金国一战,而且已经决定与金国一战,否则,金家一定会成为祭品,对么?”

  杨沅无从辩驳,大宋已经干过不止一次这种事了。

  远的不说,把宇文虚中家族一百多口人送去金国这件事,就让多少人为之心寒?

  杨沅思索片刻,说道:“那么,如果我在宋国与你们金家之间再叠架一层关系,不让你们金家直接和大宋打交道呢。”

  金玉贞好看的眉轻轻一挑,就像“一串红”那长长的花芯忽然滴落了露水,猛然舒展开来:“怎么做?”

  杨沅把金玉贞的茶杯推过去:“这是金家。”

  杨沅又把自己的茶杯往身边挪了挪:“这是宋国。”

  最后,杨沅把茶壶摆在两者中间:“这是日本。”

  金玉贞垂下眼睛仔细地看着桌面,半晌才挑起一双水润的杏眼:“杨学士可以在日本找到一个合作者?”

  杨沅道:“不错。从日本过一手,金夫人不需要和宋国直接打交道,这样如何?”

  金玉贞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勾勒出一条婉约的弧线:“金国一旦平定叛乱,势必问罪于高丽,那时金家又当如何?”

  杨沅道:“金国一旦平叛成功,也不太可能对高丽用兵。”

  金玉贞道:“是的,但是金国可以向高丽王施压。”

  她已经判断过,金国一旦平叛成功之后,对帮助过反叛者的金家会做何反应了。

  直接出兵讨伐高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则,金国刚刚平叛成功,东北地区并不稳定。

  这个时候,金国不可能越过东北出兵讨伐高丽。

  一旦东北的叛乱者死灰复燃,切断进入高丽的孤军退路,这支大军就要完蛋。

  二则,只要金国眼中最强大的近邻宋国还在,它就不太可能对周边其他国家大打出手。

  高丽虽然地小民贫,但真要是打起来,可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辽国正走上坡路的时候,兵强马壮,国力强大,不只一次对高丽出兵,也是铩羽而归,哪怕辽国皇帝曾经御驾亲征。

  高丽的确是弱小的,一有强邻问罪,就会俯首贴耳连声告饶。

  但你若是不依不饶逼到他们家门口,它咬起人来也是挺凶的。

  因此,在金玉贞的推敲中,最后落实到金家的,将是来自于高丽王和其他高丽豪强的压力。

  杨沅道:“即便你们金家完全不牵涉金国之事,也要面对高丽内部的权力倾轧吧?”

  金玉贞颔首道:“虽然如此,可金家在高丽,并不是举目皆敌的存在。

  而一旦金家做了这件事,当金国诘难于高丽的时候,金家在高丽就是众矢之的了。”

  杨沅道:“然而有没有一种可能,那时候的金家,在高丽已经是一手遮天了呢?”

  金玉贞顿时一呆:如果是这样的话……

  高丽国从建立伊始,就是一个豪族联合政权。

  这使得高丽很难成为高度集权的国家。

  因为高丽国的建立者王建,当初对割据各方的豪族,都是“分遣单使,重币卑辞,以示惠和之意”。

  他不是打下的江山,而是通过拉拢和联姻等方式,把各方豪族笼络到自己麾下的。

  因为这种缘故,高丽从建国伊始就是豪族当国。

  高丽王只是众多豪族捧出来维系内部秩序的代表。

  庆源李氏、黄州皇甫氏、忠州刘氏、贞州柳氏、平州朴氏、平州庾氏、广州王氏、庆州金氏、庆州崔氏……

  小小弹丸之地,诸侯比比皆是。

  因此,高丽虽也出过几任有为之君。

  整体来说,依旧有点像周天子垂拱而治,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

  杨沅微笑道:“杨某所说的机遇,正在于此,而不是仅仅让金家赚多少钱。

  如果金家能成为高丽国一手遮天的存在,还怕什么众矢之的呢?”

  金玉贞垂下了眼睛,捧起茶杯,在手中转动着,籍以掩饰她心中的紧张。

  沉吟良久,金玉贞重新抬起了头。

  这一刻,她的眉宇间,有神采飞扬。

  峨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

  看到她清澈的眼神,杨沅就知道,她已经有所决定了。

  金玉贞沉声道:“这件事,玉贞一个人做不了主,必须要和家族商议!”

  她这样说,就是已经认同了杨沅的说法。

  但是关乎金氏一族命运的大事,不要说是她,就算是金氏一族的族长,也不可能独断专行。

  “那当然!”

  杨沅举起茶杯:“我会说服李太公放你回高丽,并且派人和你一起去。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