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837章

作者:月关

  肖鸿基和他的妾侍大惊失色,肖鸿基一下子坐了起来,心中一吓一惊,登时出了一身的透汗。

  “我不是,我没有,这……这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

  谈琦道:“是否冤枉了你,待查明后再说吧。谈某也是职责所在,得罪了。”

  说罢,谈琦让开一步,王晨坤马上回身打开房门,喝道:“进来,把人带出去。”

  肖鸿基脑筋急急一转,自己对李建武虽多有关照,但是应该没有什么具体把柄可抓,底气便又足了些,冷笑道:“好,好,那我便跟你们去,待此事了结,肖某倒要向他朱倬讨还一个公道。”

  两个差官进来,从侍妾手中夺过肖鸿基,将他架起,扯过袍子给他披在身上。

  这两个差官是司狱署的人,都是隗顺从临安狱带过来的人,对肖鸿基毫不客气。

  谈琦问道:“肖鸿基,你府上只有这一个侍妾,一个老家人?”

  肖鸿基昂然道:“不错,本官就只这么两个人侍候左右,本官一向清廉,何曾贪墨半分?”

  那侍妾听了,精致的小脸突然煞白。

  谈琦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挥手道:“把这侍妾和家人一并带去,依旧侍候肖鸿基左右。这处屋舍,里外好生搜查一番。”

  一群差官立即涌了进来。

  ……

  临安县衙里,徐海生徐知县接到了方老太爷呈上的状子,只看一眼,便冷笑连连。

  提前好几天,他就接到有心人提醒,说是关于“水云间”酒家归属的案子,怕是有人要利用它再起波澜。

  徐知县在这京县的位置上如履薄冰地坐着,如今好不容易无风无浪撑到任期快满了。

  能在京县任上无病无灾地撑到任满,那是必然要高升的。

  临安府里现在有个通判的空缺,那是极好的去处。

  不过,徐知县在天子脚下真是待的腻了,他觉得外放地方做个正印官一把手,那也是不错的。

  只是吏部现在乌烟瘴气的,不管他想去哪儿,只怕都得等吏部先消停下来。

  结果这时候,突然有人要翻旧案,这案子要是给翻了,那岂不就证明他当初判错了。

  方家这帮天杀的,这是要毁本县的前程啊。

  徐知县咬着牙根,噙着冷笑,把那状子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随后,他便把状子往公案上一扔,淡然吩咐道:“此案,临安县初审,临安府定谳,已经报送过刑部的了,不能再告。”

  方老太爷已经得了明白人指点,也知道这终审的案子是很难再次举告的。除非有了足以推翻原判的新的重大证据。

  但他有什么新证据么?

  没有。

  方老太爷便依着高人指点,苦苦哀求道:“青天大老爷,那酒楼本是我方家人的产业,如今留给我方家的股份不过半成,这还需要什么证据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必有重大冤屈,还请大老爷开恩,为小民作主。”

  徐知县道:“明眼人?本县眼不瞎,耳也不聋。你拿不出新的证据来,你说重审就重审?岂有此理,赶出去!”

  一群衙役立即冲过来赶人,方老太爷被方虎方蛟架着,就被轰出了县衙。

  叶学士派来的家人早在暗中候着,一见方老太爷被轰出来,候那县衙的人回去,便上前道:“临安县果然不受理吧?”

  方虎道:“正是,那县太爷看完了状子,就把我们撵出来了。”

  叶学士家人微微一笑,道:“好,反正你们是告了,他不受理可就怨不得你们了,现在就去临安府,接着告。

  等临安府再把你们撵出来,就依计行事。”

  临安县里,把方家人轰出去之后,徐知县盯着那张状子又看了片刻,马上唤来一个幕客,吩咐道:“你去,持此状,立刻快马去临安府,接着去刑部……”

  徐知县悄悄私语一番,那幕客心领神会,当即拿了状子,快步离去。

  临安县初审、临安府终审,刑部复核过的案子,你想翻案?

  你这是要挑衅这一条线上所涉及的所有衙门、所有官员呐。

  叶学士家人那边,好心帮方老太爷雇了辆牛车。

  他也坐进了车中,向方老太爷解释着:“你不必担心,无据而再审,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临安府拒绝了你们,你们就去晋王府持请愿状跪请再审……”

  叶学士家人说着,从怀中把代写好的请愿状拿出来,递给方老太爷:“到时候,事情闹大了,监国便只能下‘令书’复审,到时自会有人出面,为你仗义执言。”

  请愿复审,的确是个办法,极罕见也太极端的办法。

  事情闹大了,舆论压力太大,朝廷也不是不能在法外机动灵活一下。

  但……,如果请愿复审失败,请愿者是要承受重大后果的。

  可这一点,叶学士却压根儿没跟他们提过。

  ……

  德清县境内,一辆马车正缓缓向南而行,走的是前往临安的官道。

  天气还有些热,哪怕是早晚的辰光。

  因此轿帘儿掀着,方便通风。

  车中端坐一个少女,含苞待放的年纪,明媚的五官还有一种婴儿肥的娇嫩腴润。

  拿起扇儿扇风时,那手腕却如鹤颈一般纤细。

  看起来,娴静妩媚,岁月静好。

  如果,忽略了她倚在厢壁上的那口大剑的话。

  “还有多久啊?”

  小姑娘忽然就烦躁起来。

  自从下了船,乘了车,哪怕是走的官道,颠簸的也厉害了,屁股都坐酸了。

  “姑娘,咱们明天这时辰就能抵达临安城了。”

  小姑娘听了,脸上不耐的神情便换成了雀跃的欢喜。

  明天就到临安了,真好。

  她可以见到贝儿老师了,还可以见到虽然有时候很讨厌,但是离别久了又挺想念的小青棠,还有虚情假意地说要照顾她的杨二叔。

  李凤娘浑然忘了,父亲这次让她回临安,主要目的却是为了和晋王府保持关系。

  李凤娘的父亲李道是一个将军,而且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当初在岳飞麾下,那也是一军主将,官位还在肥天禄之上。

  但是和大部分军伍中的将领不同,李道有着精明商人般的灵敏嗅觉,也有着精明商人般的圆滑手段,更是有着精明商人般的投资眼光。

  所以,岳家军将领不肯归顺秦桧的,大多遭受了清算,他却能提前跳出漩涡,毫发无伤。

  甚至,他还保全了他的副手肥天禄。

  也是他,一眼就相中了杨沅的潜力,所以死乞白赖地想把女儿和他送作堆,奈何女儿太小,人家没看上呀。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谁能想到,女儿竟然住进了晋王府,受到了晋王妃的调教。

  这关系,不走动就会生疏了,必须得保持下去。

  就不说万一能和晋王的儿子扯上姻缘吧,只要晋王妃把她像女儿一样看待,那李家不就抱上了一条大粗腿?

  所以,接了女儿回家过年,又在家中小住了几个月,李道就把女儿送回临安来了。

  李凤娘也愿意回来,她在临安时,说是把她交给杨沅叔父照看了,可杨沅完全放养,真是个“大好人”。

  除了在晋王府那段日子,如同噩梦一般,临安值得她留恋、回忆的美好,还是更多的。

  所以,李凤娘对于父亲的安排一点都不抵触,拍拍屁股就跑了。

  眼下,临安将至,李凤娘的心忽然就激动起来。

  端坐车中扮小淑女,是在晋王府时学来的风韵。

  可是心里一高兴,她就装不下去了。

  “喂,停一下!”

  车厢中探出一颗螓首,李凤娘向着一员家将吩咐道:“下马,你到车里坐着,换我骑骑!”

第619章 一尺鲈鱼新钓

  肖鸿基被抓回都察院后,犹自愤愤不平。

  因为他对吏部李建武的关照非常隐晦,你从程序上是找不出他什么破绽的。

  至于说实际的物质方面的好处,肖鸿基还真没收过。

  肖鸿基“投资”李建武,要的是一种政治资源的交换,可不是为了从李建武这儿勒索多少钱财。

  所以肖鸿基除了刚刚得知自己被查时,因为心虚的震惊与慌乱,在想到自己没有露出任何明显把柄之后,便迅速稳定了心神。

  都察院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指证他有罪,就敢轻率地对他动手,那就别怪他趁机反击了。

  到时候,看都察院不顺眼的所有官员,都可以成为他的奥援。

  在这种声势之下,朱倬老匹夫也许会因为引咎辞职?

  那么我是不是就可以……

  只可惜,他的如意算盘,只打了一晚。

  次日,他被客气地带到了二堂。

  他毕竟是本衙的原二三把手地位的高官,还是要给他留些颜面的。

  但,朱倬亲口告诉他的话,却让肖鸿基当场崩溃了。

  他是没有收钱,可是他的侍妾收了。

  李建武非要给钱,倒不是想就此买断亏欠肖鸿基的人情。

  这个人情他愿意欠着,这种人脉本就是相互的拓展。

  可是,这笔钱不给,他不放心。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