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面王仔
而官员则是由朝中推举上去,方正一毫不意外的推举了一批有力的亲信人选。
待册封念完,百官行礼,三呼万岁。
李元照心中的紧张也缓解了许多,微笑着道:“诸卿平身。”
说完又跟做贼心虚一般,瞄了景帝一眼。
景帝狠狠瞪了回去。
贼眉鼠眼!现在都当了皇帝,心虚什么东西!
群臣还在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元照。
李元照轻咳一声:“咳,朕...想单独待一会儿,你们都下去吧。”
“........”
静,死一般的寂静!
万万没想到,新皇登基第一句话开口就来了个这?
一众礼部官员更是心如死灰,生无可恋的望着李元照。
不对啊!剧本不是这么安排了!
众人面面相觑,默契的齐齐望向他身旁的景帝。
景帝微微颔首。
群臣松了口气,集体行礼之后如潮水般褪去。
方正一也是满头黑线。
太子这皇帝做的!怎么跟个傀儡似的!
走吧,估计是要跟景帝单独说点什么。
方正一抬脚刚要走,李元照再次开口。
“那个老...方卿留下,朕单独有话要跟你说。”
说罢,他又侧目看了眼景帝:“父皇,儿臣有要事要与他商量。”
景帝轻叹了一声:“好,以后要庄重,切不可如此行事了。”
他说完,给了方正一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在郭天养搀扶下缓缓离去。
大殿内,只余二人的身影。
李元照屁股向后一拱,仰靠在龙椅上,不知道在思忖着些什么。
方正一开口问道:“陛下,心情如何?”
李元照茫然道:“不知道,朕看阶下那些人脑子里一片空白。”
“父皇做了那么多年皇帝,如今却轮到了朕,朕这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方正一继续道:“那..陛下不妨想想,心中有什么要做的事,想好了可与百官商议。”
李元照思索道:“当然有,朕有许多想做的事。朕在想大赦天下放出去那些人会不会闹出乱子,要不要下个月再抓回来。”
“........”
“还有,我大景在海外收获如此巨利,工业兴起,农税占据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不足一成,能否有可能彻底免除天下百姓的农税?”
“完全有可能,不过这其中的阻力甚大,绝非短期能成,臣建议还是等陛下掌握更多信息之后再行商议,贸然行动恐怕会引起朝中震动。陛下心中所想甚好,但是纵观古今,还没有哪一个朝代敢做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
“惊天动地?呵,那看来朕还非干不可了!”
方正一点头表示赞同。
这才是圣君该考虑的事,不过依照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恐怕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
利益的格局也极难打破,农税这笔银子汇总到全国不算太多。
但是各地方绝对不会放弃。
李元照摸着下巴,喃喃道:“不错,朕做大事之前还要改元,重定年号......”
方正一眉一挑:“关于年号陛下可有想法?”
“父皇订立的年号为景和,如今看来父皇已经遂了当初的愿了。朕希望大景江山永在,与日月同辉...日月为明,不如就叫大明,你觉得如何?”
“年号...大明?”方正一眨眨眼,思绪飘飞。
大明...
“大明,好!臣觉得格外好。”
“你也觉得不错,那下面应该没什么争议了。”李元照抚掌而笑,道:“其实还有一件事,朕想了许多年,自打你入宫之后就在想。”
方正一略感奇怪,问道:“陛下请讲。”
“你能再表演一下那个吗?”
“还要来吗?”方正一心领神会,表情木讷道。
“对,就是那个,快点!”
“陛下神文圣武,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图码字
第1200章 景帝的桃源生活
大明元年,新皇登位。
太上皇监政,双王治世。
同年,京城中大建摩天大楼,民间商贾巨富狂热追捧,筹集立项。
李元照钦点科学院研制四轮蒸汽车。
除此之外,一切如常,再无大事。
大明二年,桃源县行宫落成,景帝移驾桃源。
大明两年半,桃源行宫内。
景帝端坐在书房中,腰板挺的笔直,勾画着手上的报表。
虽然已从帝位退下,但是刻苦的本性未曾褪去半分,甚至还超过在位之时。
毕竟手上的事项有些繁杂。
除了朝中政事李元照要与他商议,还有桃源县内一部分内容。
而恰恰是原本方正一该负责的这部分负责内容,让他大为头痛。
他从来没想过,有人会这样治理县中产业。
他也似乎头一次窥见了方正一生活中的另一面...
县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决预算、居民价格消费总值、医疗养老....
无数的调查报告、报表,详细到令人发指的细节,甚至包括各种产业之间的联动,未来的预测等等。
当初他刚移驾桃源行宫之时,只不过随口问了一句桃源县内的管理方法。
好女婿怕他闲不住,豪爽的把这坨东西直接打包丢了过来。
起初看时,他还颇为恼怒了一番。
这女婿藏拙藏的厉害啊,生生藏到他退位!
这么多新东西,硬是一点没给朝廷看过!
后来过段时间就释然了,这些东西确实没办法让朝廷施行...天下太大了,远不是桃源县能比得了的。
这些数据统计,管理模式都是桃源县积年累月演变出来的,从根子上基础打的就硬。
以当下的朝廷若要把这套东西套用进去,无论从成本和难度上都无法实现,根本玩不来。
景帝如获至宝的同时开始刻苦钻研新学问,还没来得及体验退休生活,就积极投入到了女婿提供的再就业岗位。
.....
这一日,方正一脚步轻快的赶往行宫。
身后跟着钱德胜,手上抱着一摞报表,快步跟着。
这行宫说是行宫,但是规模并不大。
与皇宫相比显得小巧精致,只有几栋占地面积不大的宫殿寝殿。
其余地方则是被打造成了花园水系,每至夏秋之际,风景美不胜收。
景帝书房门口,一片树荫下。
郭天养躺在摇椅上,右脚包的跟粽子一样,手边放了一个小桌,桌上还有茶水点心。
他拿着蒲扇,眯着眼晃着摇椅,嘴里不知道哼唧着什么。
当依稀看到方正一赶来,郭天养睁开眼道:“侯爷来啦。”
方正一乐了:“郭哥,你不在里面伺候,怎么跑外面打更来了?”
“哎,您没瞧见么,前几天脚崴了,上皇让咱家回家修养,说以后不用咱家伺候了。”郭天养开始絮叨起来,一脸的骄傲之色,“上皇没咱家伺候哪行啊,所以特许让咱坐着在这看门儿,上皇这可是舍不得我呢。”
“行,那你歇着吧,我找上皇有要事。”
“等会儿,侯爷这位是谁啊,头回见。”郭天养用蒲扇指向钱德胜。
怎么,这家伙不会看出钱德胜是个太监吧?
方正一脸一僵,道:“这是我的家仆。”
“不对,我看他像个太监!”郭天养断言道,狐疑的目光不断在钱德胜身上逡巡。
钱德胜不悦道:“你说谁是太监,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是太监?”
“嘿!!”郭天养顿时不乐意了,撑着扶手,身子前倾,尖声细气道:“离老远咱家就闻见你身上的骚味啦!你敢说你不是个太监?小小的家仆敢跟咱家这么说话?”
“你好!你身上没味?你简直骚不可闻啊你!”钱德胜气咻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