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17章

作者:指尖灵

  这一向是宏山的操作,没别的事,在河边找个地方,边钓边烤,就能待上一整天,倒不是他喜欢吃鱼,纯粹就是喜欢这种野趣。

  另外,他的布包里还带着几個红苕过来,也一并放在火里烤着。

  等到烤熟后,叫来陈安,一起分着吃。

  正吃着的时候,耿玉莲和陈子谦也带着中午饭过来,看到两人在吃鱼,陈子谦笑呵呵地凑了过来:“早认得你两个娃儿在这里烤鱼、烤红苕,我就该来早一点。”

  耿玉莲则是去看了下鱼篓,发现里面还有十多条半斤多重的鱼,也笑了起来:“你两个娃儿可以哦,一早上钓了那么多。”

  “我不是说过中午不回去吃饭的嘛,啷个还专门送过来,有蛋子哥来钓鱼,还怕没得吃嗦!”

  “就是过来看看你到底在干些啥子,顺便带过来的,你哥都回去吃饭了,就是不见你回去…到处湿淋淋的,你跑来开地,一踩到处是泥浆,不会等天晴稍微干一点再来弄蛮?”

  “等天晴了,我准备上山,没得那么多时间搞,想先简单弄出来,撒上些豌豆,种点别的小菜。”

  房子周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陈安也只能一点点规划,先实现蔬菜自由吧。

  至于明年,那就不是种地的年份。

  他还在盘算着,想办法在这个冬季,多弄些粮食回来,省得明年吃那些救济粮。

  每人每月二十斤的救济粮可不好吃,那些粮食大都是烘干的,不少甚至被烤得焦黑,不好吃,关键是量还远远不够,也就是吊命而已。

  至于蔬菜,到了明年雨季,连续的三个多月的雨水,地里的菜都因为雨水太过充足而变得稀烂。

  不早做准备,明年难熬啊!

  宏山一看陈子谦那样,就知道他也想吃,于是,又弄了两条烤上,也让陈子谦和耿玉莲尝尝鲜。

  下午的时候,雨完全停歇了。

  陈子谦和耿玉莲也去仓房里拿来锄头,帮着陈安一起开荒。

  一天的时间下来,愣是把那十丈地给翻挖出来。

  宏山一天下来,钓的鱼也不少,自己留了十来条带回家,其它的全都交给了陈安。

  被陈安的自动钓鱼陷阱一搞,他突然觉得跑到这里来钓鱼,就有些索然无味了。

  估计是回去后,说动了宏元康,第二天的时候,他们一家子也带上工具行李,找了风水先生在麻柳坡看了建房子的位置,开始打理地基,刨挖那些山石。

  陈安则是一股脑地扎在盘龙湾,继续打理院里院外的东西,该铲除的铲除,该铺设石头台阶的铺设台阶。

  六七天忙活下来,整个院子里变得规整、清爽了很多。

  而天气终于再次放晴。

  过了这么多天,苞谷壳已经开始变黄,要不了多少天,就到了收苞谷的时候,接着又是临近下霜采挖红苕的时候。

  陈安花了一天时间,将那片新翻挖出来的菜地平整出来,用钉耙将里面的杂草清理堆成一堆,拢了一堆火,就在地里面,把那些枝叶杂草烧了,剩下的草木灰散在地里,当天就找来一些豌豆种子,撒了五丈地,剩下的那些,则是撒上几样菜种。

  眼看中秋临近,陈安领着四条猎狗上山,就找着山野中有大片茅草地和野竹林的地方,搜寻着竹溜子,也顺便在发现有新鲜野兔粪便的地方,设置了一些吊脚套。

  两天下来,搞到竹溜子十三只,野兔四只,还有三只野鸡

  竹溜子、野兔和野鸡,一样被他留了一只在家里,留着中秋的时候吃,其余的则打算明天送往桃源镇上的黑市场。

  第二天早上,他背着东西早早赶到镇上黑市场,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冯学恩。

  在黑市场上,又少有人过问这些东西,问了也舍不得给价,陈安只能将它们背了回来,花了大半天时间打理出来,抹了盐巴、花椒和辣椒,腌制起来,过上三五天烟熏一下存放着,留着自己吃。

  陈安寻思着,舍得花钱买这些野味的人太少,冯学恩也有可能找到了别的路子,并不会一直等着他,想要赚钱,还得是从那些价值高的野物身上下手,不打算把时间浪费在打这些小动物身上。

  谁知道,就在下午陈安还在腌肉的时候,冯学恩却突然来了。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三人,一个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

  冯学恩的突然到访,让陈安有些不明所以:“冯叔,早上的时候,我还带着些野味去黑市场找伱,结果没碰到人…是有啥子事蛮?”

  “我也没想到,你今天会去。这不是后天就中秋了,我到老丈人家去了一趟!”

  冯学恩走到陈安旁边,翻看着那些被陈安打理出来,放在盆里装着的猎物,说道:“莫腌了,我等哈回去的时候,直接全部带走…对了,我过来找你,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确实,撵山的这些日子里,陈安到有大半的时间,在忙着盖房子的事情,一两个月不见往黑市场上去送一次野味,冯学恩当然也不可能每次都专门去路边等他。

  “帮忙?”陈安在水盆里,把手洗了一下。

  冯学恩没有急着说事,而是先给陈安介绍那三人:“这是我老丈人、大舅哥和小舅子,都是岩房坪村子的。”

  陈安冲着三人笑笑,算是打过招呼。

  冯学恩接着说道:“是这样的,岩房坪那边的山地里,来了一群野猪,大大小小有十多只,只是一晚上的时间,就毁了两亩多的苞谷。其中一只大野猪,有四百来斤,身上有不少伤痕,应该是被人追撵、打过,见到人凶得很,一点都不怕人,就在山沟里藏着,往那里过的人,被伤了三个。

  我老丈人和两个舅子被队长叫去打过,结果,养着的三条狗,两死一伤,开了两枪,就只是擦破皮,他们人也差点被伤。

  本来想组织人手进行围猎,但是除了几个撵山的,其他人根本就懂打猎,一不小心怕弄出人命,不稳妥,想找几个好手帮忙打一下,正好我过去他们家,听说了这个事情,就跟他们推荐你。

  你可是打了两只黑娃子,一只豹子和不少野猪的人,应该没得问题撒?”

  陈安没有立刻答应。

  他知道这种被人伤过后,见到人不是躲避而是主动伤人的野猪有多凶猛,而且,能长到四百来斤的野猪,在这山里,已经非常罕见了。

  在巴山地界,一头野猪能长到三百来斤已经算是很大了,而衡量野猪厉不厉害,往往就是从体重上来考虑,多出一百斤,那攻击力也是翻了倍地增加。

  陈安的四条猎狗,对上单独的一头两三百斤的野猪,问题不大,可要是这种四百来斤的,那就有些不够看了。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野猪,往往非常狡猾,多少有点神出鬼没的感觉,不能按照常理来衡量。

  大概此时,能给他信心的,就只有那把十六号双管猎枪。

  这样的野猪,一般的火枪,哪怕是装填了截短后打磨过的钢筋,也未必能造成多大伤害。

  陈安其实也发现了这一点,打磨过的短钢筋,毕竟不是专门的独弹,射出去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翻滚迹象,杀伤力其实并不稳定。

  见到陈安犹豫,冯学恩补充道:“打到的野猪,按猎规进行分配,并且,那头伤人的野猪,谁打到了,岩房坪队上另外拿出三十块钱奖励。”

  陈安摇摇头:“我不是那个意思,主要是这样的野猪,我没遇到过,心里没有把握,说到底,我也只是个开始撵山还不到一年的新人,倒不是啥子钱不钱的问题,主要觉得还是稳妥些好。”

  “那总可以去看哈撒,觉得能打就打,不能打那就另外想办法。”

  老头冲着陈安笑笑:“之前你在山上打豹子救了我外孙,可是没少听他们说你的事情,现在见到人,年纪轻轻,不大包大揽,一心求稳,这是好事,如果是个莽子,我还真的不敢请你帮忙。”

  “那我就去看一下嘛,能不能打,看过再说!啥子时候去打?”

  “现在就走,今天到我家那里过上一夜,明天一早再进山。”

  “那你们在这里等我一哈,我去跟我老汉老妈打声招呼再走!”

  “要得!”

第149章 可能吗?

  陈安在山地里找到上工的村民询问了一下,找到跟着在地里干活的陈子谦,跟他简单说了冯学恩找来,让帮忙去杀野猪的事情。

  对此,陈子谦倒是没多大意见,反正陈安也是一心想着往山上跑。

  “野猪难打,你个人小心点。”

  陈子谦叮嘱了一句:“那爷仨也是多年的撵山人,多听下他们的,不要莽撞。”

  对于冯学恩,陈子谦还是非常放心的。

  “我晓得!”

  简单打过招呼,陈安径直回家。

  冯学恩也只是领着三人到石河子村来找陈安,他自己是要赶回城里的,在陈安回来以后,找来小称,将那些打理出来的竹溜子、野兔和野鸡称了下,按照约定的价格,给陈安二十八块八毛钱,然后就先一步背着东西离开了。

  陈安也不墨迹,回到楼上,拿了子弹带绑在腰间,提了双管猎枪下来,叫上四条猎狗,跟上三人,赶往岩房坪村。

  一路上简单的攀谈,陈安知道了三人的名字,老头名叫宁家庆,至于叔辈的两个中年,年纪较大的叫宁东文,小的叫宁东武,而冯丽荣的妈妈叫宁春梅,排行老二。

  三人用的都是火枪,一路上熟络起来,将陈安的双管猎枪接过去,各种翻看比划,羡慕得不得了。

  其实,他们早在陈安打豹子救冯丽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陈安了,只是一直没碰面。

  杜春明领着潘石玉和孙世涛,在桃源公社周边的村子进行宣讲,也特地将陈安和宏山保护大熊猫的“壮举”当成了样板,整个桃源公社,听过陈安名字的人不少。

  潘石玉等人还在继续,估计会传得更远。

  说到这個事情,宁家庆提醒道:“山里人靠山吃山,熊猫皮值大钱,羚牛皮这两年的价格也高起来的,不少人就指望能找到这些东西大赚一笔。

  你被这么宣讲,公社上的那些人无所谓,但是你就不一样了,会被有些人当成发财的绊脚石,以后进山,遇到这些事情,你还是少管,这是挡人财路啊。”

  对于这事儿,陈安早已经想到,点点头:“这个事情我晓得,我自己也有分寸…羚牛和其它的,可以不管,但是大熊猫不一样,我还是想做点自己能做的。”

  羚牛是羊不是牛,是一种超大型的野羊,躯体非常壮硕。

  一只成年的羚牛足有三百多公斤,因为外貌像牛,被老百姓俗称为野牛。

  成年的羚牛角向后扭曲,也被叫做“扭角羚”。

  在后世,有人仔细研究,发现羚牛庞大隆起的背脊像棕熊,两条倾斜的后腿像非洲的斑鬣狗,四肢短粗像家牛,绷紧的脸像驼鹿,宽而扁的尾像山羊,两只角长得像角马,所以又被称为“六不像”。

  这所谓的六不像,实际上似像非像,为六个动物的特征组合体。

  在秦岭的羚牛毛色淡棕而黄,阳光下金光灿灿,有“金色羚牛”的称誉,而在大巴山区,则是呈现出红棕色的皮毛,非常地靓丽。

  也正是因此,这样的皮草备受欢迎。

  早些年羚牛的数量确实不多,是老虎的主要食物,也是人们的猎捕对象,加之地域限制,羚牛也成了濒危物种。

  但是,在老虎绝迹之后,羚牛也就没了天敌,大肆发展起来。

  能对它有些克制的,也就只有豹子,能捕杀一些小羚牛,但往往小羚牛被牛群保护得极好,豹子也很难得手,碰到凶悍的羚牛,豹子也只有逃的份,渐渐的,数量就多了起来。

  进入深山,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二十头成群的羚牛。

  陈安跟着李豆花学撵山的时候,还见过上百头的羚牛群,在高山草地上成群活动。

  碰到这样的牛群,通常都得绕路走,一个不小心,负责守护群体的领头羚牛,立刻就狂冲过来。

  之所以成为和大熊猫一个级别的保护动物,那是因为,羚牛生活区域和大熊猫的生活区域是重叠的,是为了保护大熊猫,而将羚牛纳入保护范围,是为了防止人们猎杀羚牛而干扰到大熊猫。

  如果有人捕猎羚牛,陈安一点意见都没有。

  潘石玉给他的书本中有关于羚牛的记录,羚牛非常喜欢在树上蹭痒,或是发狂地磨角。

  山上有羚牛活动的地方,不少树木就是因为被羚牛将树皮蹭掉而干枯死亡,也正是因此,数量稀少的大熊猫本来就因为地域限制,而很少有交流沟通,再加上通过尿液之类在树干上留下的气息遭到羚牛的破坏,而更难寻找到同类。

  成年的大熊猫,一年只有那么两三天的发情期,过了这几天找不到合适的伴侣,那就得等到下一年,繁衍变得越发艰难。

  羚牛性情凶悍。虽然体躯臃肿,行进时步履蹒跚,显得又粗又笨,但到了关键时刻,却又非常敏捷,特别善于攀爬悬崖,且能腾跃2米多高的树丛。

上一篇:星际大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