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68章

作者:指尖灵

  待安全后,陈安继续放绳子下降了三四米,有灌木阻挡,他没法用荡秋千的法子荡过去,只能慢慢地放着绳子,然后扣着石壁凸起的石块和一些缝隙,往左侧另一只寒号鸟飞起来的地方靠了过去。还好,没过去多远,就先看到了石壁缝隙中堆积的五灵脂。

  这些五灵脂比另一只的就多得多了。

  大概是这只寒号鸟在这里呆的时间更长些。

  一般情况下,寒号鸟不会远离窝超过一公里的范围。

  让冯丽荣放了两次口袋,陈安才将那些五灵脂收集起来,大概五十斤左右。

  在事情忙完后,陈安又朝着那只寒号鸟所在的洞穴移动过去,到了洞口边探头一看,心里又是一阵欣喜,里面有两只同样已经换上红白两种毛色的也已经快要出窝的小寒号鸟缩在里面。

  他赶忙一把将洞口堵住,防止窜逃出来,让冯丽荣再次放下口袋,将两只小寒号鸟都抓住。

  东西提上去以后,陈安也跟着费了不少力气爬到崖顶,离开崖口数米后,坐下来休息。

  “还算不错,收到六七十斤五灵脂,晒干了也能有四十来斤,还弄到了两只小东西带回去养,赚了。”

  冯丽荣看着那些东西,显得很兴奋。

  她凑到陈安身边,从兜里掏出手帕帮他擦擦汗:“辛苦了哈!”

  陈安笑着回了一句:“啷个…要犒劳一下我蛮?”

  “这还不简单,回去以后,我给你好好准备两个小菜!”冯丽荣点头说道。

  “我说的不是那个…”

  “那你说的是啥子嘛?”

  冯丽荣有些莫名,忽然注意到陈安直勾勾的眼神,她不由低头看了一眼,顿时板起脸来:“再敢乱想,小心我给你两耳矢!”

  陈安撇撇嘴:“迟早的事情撒!”

  “该是啥子时候就是啥子时候,不能随便!”冯丽荣面色严肃地说。

  “那这里总该可以吧?”陈安伸出手指点点自己的左脸:“这可不是第一次哈,被你偷袭过了!”

  “这个没问题!”

  冯丽荣说完,凑过来就在陈安脸上啄了一下。

  在陈安还在体味那一下轻触的温润时,冯丽荣已经忙着去解拴在树上的绳子去了。

  陈安见状,赶忙叫住:“不要急,我还要下去。”

  “五灵脂都已经拿完了,还下去干啥子?”冯丽荣不解地问。

  陈安笑道:“下面还有几个好东西!”

  “好东西?是啥子?”冯丽荣一下子又被引来了兴趣。

  “是几个木坨坨,也必须带回去!”

  “木坨坨?带回去做柴火蛮?”

  “做柴火,伱当我是哈儿蛮?我会为了柴火下这种石崖…是崖柏的木坨坨!”

  陈安想了想,担心以后这些东西带回去存放,被嫌弃或是被当了柴火,接着说道:“这可是一种很好的药,能养命!”

  “能养命,听起来好厉害…我啷个听都没听说过嘞?”

  “要是连你都听说过,怕是早就轮不到我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晓得撒,里面就有记载,‘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说的就是崖柏。

  也就是说要是能弄到一根有一尺粗的崖柏,就能换万钱,那是在古代就是非常珍稀和名贵的东西。

  别看是个木坨坨,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还有记载:人食之而体轻,长期服用,使人润泽美色,耳聪目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陈安这倒不是吹嘘,而是确有这样的记载。

  这也是听李豆花说的,当时他还提到:救命沉香、养命崖柏。也确实是一味药。

  换句话说,这些玩意儿,其实就是有钱人养生盘玩的东西。

  换作是一般人,吃饱穿暖尚且要付出全部努力,谁有心思去摆弄这些东西,脑子里也没有这方面的概念。

  因此,在更多人眼里,真的就是木坨坨,挺熬火的木坨坨。

  “一般人不晓得,弄些回去放在家里面做摆设,有好处,多存放一下,到了以后条件好起来,我估计会很值钱!到时候可不要烧了,也不要外传。这是能用来切成小块像泡茶一样泡水喝的,喝的就是里面蕴藏着的柏油,滋阴壮阳哦!”

  陈安给他普及一些东西,听上去很高大上,足以引起她重视了。

  在国内、太行山、燕山和秦巴山脉里,都有崖柏零星,虽然相比下来,因为蜀地属南方,水汽充足一些的缘故,让崖柏的品质和散发的气味稍微不如太行山的,但依然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山里虽然悬崖峭壁不少,但也不是什么地方都有,在蜀地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口、巴山、凉山这三个地方,尤其是城口,那里的稍微多一些。

  为了在悬崖峭壁上弄到这些东西,搭天梯,降绳索到悬崖绝壁上进行采挖的根农,甚至不少人赔上了命。

  听陈安这么说,冯丽荣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连点头,可一听到滋阴壮阳,就一个白眼朝着陈安瞪了过来:“你就不能正经点蛮?”

  “我很正经撒,说的是实话…明明是你不正经,乱想!”陈安笑着回击。

  冯丽荣却是不接话了,只是冲着陈安连翻白眼。

  休息几分钟后,陈安再次到悬崖边仔细往下看了看,发现除了自己下去的这一片,在别的崖壁上,还能看到几个崖柏木坨坨。

  他不知道石崖上有这些崖柏,也没有带开采工具。

  只能在必要的时候,动刀了,尤其是那些有瘤子的崖柏成化料,可舍不得放过。

  然后,他再次挂上绳索,一路顺着崖壁找了过去。

  好一通折腾,拳头大小的崖柏成化料弄到七八个,被他直接装兜里,脑袋大小的榴包也弄到五六个,还有两个大点的木桩子,让冯丽荣用绳索吊了上来。

  另外有几个,所在的地方太险,样子也不是特别好看,属于是看得见摸不着的,至少以他现在的条件不方便弄,陈安也就不勉强了。

  爬到悬崖顶上,又休息了一会,他将这些崖柏成化料捡拾到背篼里,他才发现,不知不觉地弄了一大背篼,想着下方独木桥哪里还有个大家伙,足够他背了,这些玩意儿,别看是木头,油份足的话是能沉水的,份量可不轻。

  十七八里的路程,还得花费大力气。

  东西全都收捡起来,陈安背着弄到的崖柏,冯丽荣则是背着五灵脂,提着两只小寒号鸟,和陈安一起小心地顺着陡坡下来,过了独木桥以后,陈安将河中的那一大块崖柏拿了出来,有四五十斤重。

  将东西扛到岸边,他仔细地看了看,这次掉落,居然给他留了不少根须,最主要的是那巴掌宽的树皮,并未破损,摆放着一看,越看越觉得像是条盘旋升空的游龙,霸气之中,又不失飘逸,漂亮!

  在这石崖上,折腾了不少时间,看太阳偏斜的程度,估摸着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

  陈安出了不少汗,扑在河边喝了些水,然后帮着冯丽荣捡拾一些木柴回来,就在河边拢了一小堆火,将带来的火烧馍烤热,两人分吃掉后,这才背上东西上路。

  路过岩房坪的时候,冯丽荣估摸着这时候宁家庆在上工,还得去田间地头去找,太耽搁时间,也就打消了去岩房坪看一眼的念头。

  身上背的东西份量不轻,尤其是陈安背着的那些崖柏,少说也有一百三十斤往上,一路上就走不快了,走走歇歇,等两人回到盘龙湾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耿玉莲和陈子谦正站在院墙边翘首以盼。

第206章 心尖尖儿都跟着颤

  看到两人一起返回,背着的东西挺沉重,陈子谦和耿玉莲赶忙出了院门,打着手电,朝着两人快步迎了上去。

  四人在桥上碰头,陈子谦二话不说,提起冯丽荣的背篼。

  背着七十来斤的东西走了那么远的山路,冯丽荣双肩也早已经被嘞得生疼,背篼被陈子谦提起来,她只觉得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耿玉莲默契地拉着背篼的背手:“背的啥子哦?”

  “今天掏来的五灵脂!”

  冯丽荣当然知道这是耿玉莲要换她背,小小的举动,也足以让她暖心了,但眼下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了,笑着说道:“妈,不用换我,没得几步路了!”

  “你这娃儿…走路都开始打偏偏了,莫犟!”陈子谦关心地说了一句。

  耿玉莲拉了她一下:“就是,这可是十几里的山路,你看看你娃儿脸色都有些发白了!”

  不得不承认,冯丽荣确实有些吃不消,笑了笑,将双肩让了出来,耿玉莲则是麻利地将背篼套上自己的肩膀,在陈子谦放开后,感觉背篼一沉:“得有七八十斤…你这一路爬坡上坎的,够受!”

  而陈子谦则是看向陈安背着的那些东西,见是一背篼木头,眉头就皱了起来:“你娃儿弄这些东西回来干啥子,做柴火蛮?”

  “这可不是柴火,都是好东西!”

  陈安一听这话就知道,有必要跟自家老汉老妈好好说一说崖柏:“先回家,我再跟你们说!”

  陈子谦也不多问,双手拿着架在陈安背篼口上的那一大棵崖柏,放在自己肩膀上扛着,惊得陈安连声说:“轻点…轻点…莫弄坏了!”

  有陈子谦帮着一下子减轻了半数的份量,同样有些遭不住的陈安终于松了口气。

  四人一路往家里走,进了院子,走在最后的冯丽荣随手关了院门,插上门闩。

  到了院子里的山石旁边,陈安出声招呼,让陈子谦轻拿轻放,将那一大棵崖柏放了下来。

  这可是他准备在山石上尝试栽种的,本来根就被弄断了不少,这要是再弄残一些,栽不活就太可惜了,这种造型极好的崖柏料,实在太难遇到了,他不得不小心。

  见陈安这么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陈子谦忍不住问了一句:“恁个稀奇蛮?不就是棵柏树嘛,除了长得稀奇古怪一点,有啥子好的嘛?”

  他更多的是好奇,放下的时候是却是照陈安说的做了。

  “安哥说了,这是一种非常少的树,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说是能养命,都是他花了不少力气,从悬崖上边专门弄下来的,说不懂的人只会把它们当废柴,现在也不值啥子钱,但以后说不定能卖不少钱…

  这棵活的,像是一条翻卷升腾的龙,安哥准备就栽在院子里面,我看着也像,也觉得很好看,跟盘龙湾这个地方倒是挺搭配。”

  冯丽荣帮着简单说了下情况。

  “能养命,说的神戳戳的。”陈子谦摇了摇头,有些不信。

  “老汉,等哈我拿本书给伱看看你就晓得了!”

  开玩笑,陈安为了跟李豆花学撵山,别人可能需要跟几年才能掌握的东西,他却是只花了一年时间。

  不说打猎,就是单纯的认识山上那些经常采挖的上百种药材,就不是那么轻易能记住的。

  他自己可是买了药草书本,背后下了不少功夫,书上的东西和实际的东西一结合,学得自然就快了。

  《本草纲目》这样的书他没有,但关于蜀地药材的书籍,像字典一样厚实的药典,却是有几本。

  每天上山见到什么采药,回来后对照着进一步了解,加深记忆,其实没少努力。

  他目的只是为了采药赚钱,可不是为了像医生那样治病救人,目的只有一個:记住,不挖错,年份够!

  当然了,在这过程中,书本上的方子没记住什么,但李豆花告知的一些效果不错的草方子,倒是全都记住了,至少在山里挺实用。

  将东西放在屋外,一家子进了屋子,看冯丽荣直奔水缸想要喝冷水,被陈安制止了,用大碗从保温瓶里面倒了两碗开水出来冷着,他抱来家里留着的,从蜜渣中挤出来的比较浑浊卖相不是很好的蜂蜜,让冯丽荣等水凉一些,再放蜂蜜,搅成蜂蜜水再喝。

  从山上回来,一路走得筋疲力尽,不能急着喝冷水,蜂蜜水最是合适,润嗓子,又能快速恢复些体力。

  趁着这功夫,陈安打着手电上楼,从箱子里翻出书本,找到关于崖柏介绍的那页面,拿下来年给陈子谦和耿玉莲听。

  两人不识字,但上面画的图,他们却是能看得懂的。

  一听在古代都是那么值钱的东西,也就不再有任何怀疑了。

上一篇:星际大亨

下一篇:返回列表